花椒生理特点及栽培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138.79 KB
- 文档页数:4
花椒高产栽培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小乔木植物,是重要的调味品、香科及木本油料树种之一。
常见品种有大红袍、九月青等。
1、花椒的生物学特性花椒的个体发育分幼龄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衰老期四个阶段。
花椒的幼龄期一般2-3年,主要是扩大树冠,形成骨架;结果初期为4-5年,有少量树体挂果,以后逐年成倍增加,主要是完成骨干枝的配备,培养好主侧枝;盛果期为第10年以后,单株产椒5-10kg,主要是加强花椒的水土肥管理;衰老期为树龄达到20-35年以后,主要是加强管理,减缓衰老,进行局部更新,恢复树势。
花椒的适应范围广泛。
喜光,一般在阳坡、半阳坡,在年平均气温8-10℃的地方都有栽培。
花椒对水分要求不高,耐水性较差,4-5月份降雨量在80-150mm的范围内适于花椒开花的需水要求。
花椒为浅根性树种,一般要求土层厚度在80cm左右,以沙壤土和中壤土为宜,PH值6.5-8。
2、育苗用于育苗的种子一般应选择10-15年生的盛果期树,种子必须充分成熟,每1kg约4万粒,种子切忌晒干,阴干籽苗率可达89%-92%。
育苗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一般采用湿沙层积法,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进行层积催芽,每隔10-15d翻动一次,堆高30-40cm,上部覆盖,洒水保湿。
苗圃地选择背风向阳,日照好,稍有坡度的开阔地,平坦地地下水位宜在1-1.5m以下,土壤以砂质土壤为宜。
圃地一般深翻20-40cm,每667m2施入农家肥5000-10000kg,圃地整好后即可作畦,一般畦宽1-1.2m,长5-10m,埂宽30-40cm。
花椒播种一般以秋播为最好。
春播的种子一般10-20d陆续出苗,当幼苗长5-10cm时进行间苗、移栽,以2万株/667m2为宜,移栽幼苗以长出3-5片真叶为好,同时加强防止日灼,中耕除草,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日常管理。
3、建园3.1、园地选择。
一般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花椒产量高,品质好,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石灰质土,山区以5-20°的缓坡和斜坡为宜,运输、灌溉等条件方便。
花椒丰产栽培技术花椒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
以下是花椒丰产栽培技术的一些重要方面。
1. 地点选择:花椒适合在海拔800-2000米的丘陵地带种植,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最好不要选择过于潮湿或者陡峭的地方。
2. 土壤改良:在栽培花椒之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可以添加适量的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者堆肥,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3. 栽培方式:花椒可以通过种子或者扦插繁殖。
对于种子繁殖,可以选择种子在春季播种,播种前需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
扦插繁殖可以选择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选择健康有活力的芽生长点进行扦插。
4. 植株间距:植株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一般为3-4米。
太近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通风,太远会浪费空间和资源。
5. 施肥管理:种植花椒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管理。
在春季和秋季可以进行基础施肥,使用有机肥料或者复合肥料。
在花果期间,可以进行追肥,使用含磷、钾丰富的肥料。
6. 病虫害防治:花椒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侵袭,如花椒炭疽病、花叶病和蚧壳虫。
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剪掉病叶或者使用生物防治。
同时要注意植株的通风和排水,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7. 采收和贮存:花椒的采收一般在夏季和秋季进行,当果实变红成熟时进行采摘。
采摘后,将花椒晾晒至果实干燥,然后可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9. 市场销售:花椒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
种植花椒的农民可以通过与香料加工企业合作,将花椒加工成花椒粉、花椒油等产品进行销售,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花椒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地点、改良土壤、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只有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花椒植株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花椒全套栽培技术花椒为浅根性树种,比较耐贫瘠,对种植的土壤要求不严,喜光耐寒,种植管理简单,只是采收的工序比较复杂,因此市场上的花椒价格是很高的,那么想要种植出高产的花椒,要掌握哪些栽培技术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1、采种一般选择丰产、稳产、抗性强的良种母树采种,待果实成熟后,果皮会变为红色或浓红色,种子黑色有光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种了。
采集后的种子要及时阴干,不要堆积在一起,以免霉烂。
2、种植处理花椒种壳坚硬,外具较厚的油脂蜡质层,不易吸收水分,发芽困难。
干藏的种子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用生石灰加水进行浸泡,然后用力反复揉搓,去净油皮,然后捞出,用清水淋洗2~3次,放于背阴处晾干,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3、播种时间秋季播种一般选择土壤结冻前进行,这个时候播种,会导致花椒春季出苗,生长比较健壮,春播已经在土壤解冻之后进行,地温达到8~10℃时,这个时候种子发芽快,出苗整齐。
4、播种播种前,需要对地块进行翻耕,翻耕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然后整平作畦,每畦3~4行,而且还要充分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5、追肥在花椒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追肥才能提高其产量,萌芽期,喷0.5%的尿素水溶液,盛花期喷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能够促进花椒生长发育,在盛果期,施入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叶面喷高美施800倍液、0.5%尿素液加0.5%磷酸二氢钾溶液,能够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6、修剪每年要对花椒主枝和侧枝进行短截,疏密弱留强壮,使树冠内枝组健壮、均衡、通风透光。
以利于花椒进行光合作用,让果实积累营养物质。
7、病虫害防治花椒苗期容易发生锈病,可以使用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可以使用25%粉锈宁600倍液喷洒防治。
成株容易发生跳甲虫害,发生时用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杀螟松喷洒,天牛可以使用800倍甲胺磷进行喷洒防治,注意均匀用药,能够将防治效果达到最佳。
花椒栽培技术花椒(学名:Zanthoxylum bungeanum)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灌木,也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
花椒的果实呈蓄水性,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驱寒散寒,消食理气,杀虫驱蚊等功效。
以下是关于花椒的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1. 地理环境选择:花椒喜欢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的环境,生长适温为20-28摄氏度,耐寒能力强,但不耐水淹和干旱。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高海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
2. 土壤要求:花椒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它喜欢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添加适量的腐熟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
3. 培育方式:花椒可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方式进行培育。
其中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方式。
在春季或秋季选择成熟的果实,将种子取出并晒干。
然后将种子播种在充气的泥土中,覆盖一层薄土,并保持地表湿润。
约15-20天后,种子将发芽并长出幼苗。
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疏松土壤,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光照。
4. 种植方式:花椒的种植方式有直播、穴播和整地栽培等。
在选择种植方式时,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经验选择合适的方式。
直播适合较大的种植规模,穴播适合规模较小的种植,整地栽培适合平整的土地。
无论选择何种种植方式,都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种植距离,以保证花椒株之间的光照和土壤湿度均匀。
5. 施肥管理:花椒栽培过程中需要适时施肥,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植物生长。
施肥时可选用有机肥或化肥,建议使用有机肥,以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开始施肥时间为植株出土后2-3周,每隔20-30天施一次。
选择磷、氮、钾肥的比例为1:0.5:0.5,保证植株吸收养分的平衡。
6. 病虫害防治:花椒易受到炭疽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侵袭。
预防炭疽病可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和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预防蚜虫可选择适量的昆虫杀虫剂喷洒,同时保持田间排水良好,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花椒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花椒,也称为椒树、辣椒树,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植物。
其可用于炒菜和调味等多种烹饪方式,并且具有辣味和芳香。
虽然花椒在市场上相对较容易获得,但是有些人也喜欢尝试在家自己种植花椒。
以下是花椒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简介花椒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度可达5-8米。
其树皮呈现灰褐或暗灰色,树冠梭状卵形。
花椒的叶子呈对生或三出螺旋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厘米。
植株内外果皮是花椒的主要部位,多为红色或暗红色,成熟时具有辣味和芳香。
2.养殖方法(1)土壤选择:花椒生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可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
然而,良好的排水性和肥沃的土壤会有利于花椒的生长。
最好的土壤pH值是6.5-7.5(2)温度要求:剧烈的寒冷和高温都会对花椒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3)日照照明:花椒喜欢充足的阳光,所以选择一个光照充足的位置种植是非常重要的。
(4)育苗:可以通过播种或者嫁接来繁殖花椒。
选择优质的花椒种子或芽,收集并浸泡在温水中大约24小时。
然后将种子或芽放入适宜的基质(如腐殖质土),浅覆土,后轻轻用水喷雾湿润。
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种子发芽后,每隔一段时间浇水,不要过量或者让土壤过于干燥。
(5)移栽:移栽花椒苗时,选择一个阳光充足且排水良好的区域。
挖一个约30厘米深的洞,把花椒苗栽下去,然后填充土壤,并用力压实以确保苗木稳固。
(6)养护:给予花椒充足的水源,并定期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
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湿。
3.注意事项(1)病虫害防治:花椒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比如蚧蚁、花椒叶蝉和花椒蚜等。
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喷洒农药或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以防止病虫害对花椒的危害。
(2)修剪:适时修剪花椒树枝,以促进新的枝条生长和形成更美观的树形。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最佳修剪的时机,可将过长的枝条剪短。
(3)除杂:定期除杂,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树形。
同时,及时清理花椒树下的残枝落叶,以防止病菌滋生。
第4卷第3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4 N o.3 2005年9月Jour na l o f Ya ng ling V ocational&T echnical Co lleg e Sept2005花椒生理特点及栽培要点张国桢,邓振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摘 要:通过花椒地下及地上部分的生长状况及其生理特点的分析,阐述了花椒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需肥特点,分析了花椒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花椒;生理;营养;栽培中图分类号:S565.9;S57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131(2005)03-0015-04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nathoxylum bu ngeananand Main Points for CultivationZHANG Guo-zhen,DEN G Zhen-yi(Ya ng ling V oca tio nal and T echnical Colleg e,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Abstract:Th ro ug h the analysis o f g r ow th co ndition of underg ro und a nd upper pa rts of Znathoxy lum bungeanan and its ph ysio log y chara cteristics,th e g ro w th reg ula tio n and its need fo r fer tility characte ristics are ex po unded,the pro blems ex isting in Znathoxy lum bungeanan pr oduc tion and so lutions a re analy zed.Key words:Znathox y lum bungeanan;phy siolog y;nutrie nt;cultiv ation 花椒(Znathoxy lum bungeanan Maxim)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和香料树种。
花椒栽培技术花椒,又称花椒树、胡椒树,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植物,主要产于中国西南地区。
花椒叶片长圆形,花小,果实呈红色或绿色,在烹饪中常用来提味。
本文将介绍花椒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花椒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选择土地时,应避免积水的土地,并确保土壤的酸碱度在6.5-7.5之间,适宜的PH值有助于花椒的生长。
二、适宜的气候条件花椒适应较高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花椒是亚热带植物,要避免寒冷和严寒的气候。
花椒要求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至少需要6-8小时的阳光。
三、繁殖方法花椒可以通过种子、扦插和嫁接等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方法。
将花椒果实晾晒至果实变干,然后取出种子。
然后在种植盆或苗床中播种,每个小孔放入1-2颗种子,覆盖薄层土壤,然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约1个月后,花椒种子就会发芽,此时可以移栽到园地中进行生长。
四、栽培管理1. 浇水:花椒喜欢湿润的土壤,但不耐水湿,浇水不宜过多。
一般情况下,每10天至半个月浇水一次即可,要注意避免干湿交替。
2. 授粉:花椒是具有雌雄异株的植物,需要通过风或昆虫进行传粉才能结实。
在花期需要保持花园的通风,并有足够的蜜源植物吸引传粉昆虫。
3. 修剪和疏果:花椒树的枝叶较为繁茂,需要经常进行修剪和疏果,以保持树形整洁,促进侧枝发育,提高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于花椒树的生长和果实的生长。
4. 施肥:花椒喜欢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在生长期间可以适当的追施有机肥料。
一般情况下,春季和秋季都可以施肥一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促进养分的吸收。
5. 防治病虫害:花椒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花叶病等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在生长季节定期喷洒农药,并注意清除病虫害的部分。
五、收获和储藏花椒的果实一般在5-7月份成熟,果实呈红色或绿色。
果实成熟后可以及时采摘,通过晾晒和曝晒的方式将果实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将干燥透彻的花椒果实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潮湿。
花椒种植技术要点花椒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其栽培技术对于提高花椒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花椒种植的主要技术要点:1. 土壤选择:花椒适宜生长于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壤中。
在选择土地时要避开坡地或沼泽地,同时还要避免病原菌或虫害过多的土壤。
2. 花椒苗的选择与繁殖:选择品种好、健壮的花椒苗作为种植材料,并选择适当的繁殖方法,如种子繁殖、插条繁殖等。
种植时要注意留下充足的生存空间,以免对花椒生长产生竞争性影响。
3. 播种与移栽: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要求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
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泡、烘干等。
移栽苗木应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在移栽前要保证土壤湿润,并合理施加肥料。
4. 病虫害防治:花椒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炭疽病、白粉病、蚜虫等。
应及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用生物防治、化学药剂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保证花椒植株的健康生长。
5. 施肥与水分管理:花椒生长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可根据土壤质量和植株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
要注意给予花椒足够的水分,避免过度浇水或干旱造成的生长不良。
6. 修剪与整形:在花椒生长期间,可以进行适度的修剪和整形,以保持植株的形态美观和通风透光性。
及时修剪枯死或病虫害的枝条,以防止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7. 收获与储存:一般来说,花椒的果实在成熟后可以进行收获,果实的外观要求充满颜色,质地坚实。
收获后要及时清洗并晾干,然后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花椒种植需要充分考虑土壤选择、苗木选择与繁殖、播种与移栽、病虫害防治、施肥与水分管理、修剪与整形以及收获与储存等技术要点,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花椒的产量和品质。
花椒栽培与管理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生产。
要了解农业产业,在这个数码时代,我们更需要借助网络和各种信息渠道来进行学习和交流,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农产品种植及管理技术——花椒。
一、花椒简介花椒,属于芸香科植物,也称为麻辣椒、刺椒、花椒辣子等。
花椒从根革部位产生,花椒油是由肉桂酸和肉桂醛组成的挥发性油,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天然的香味。
花椒的主要产地分布在中国四川、湖北、贵州等地,此外,还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二、花椒栽培技术1. 土壤选址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花椒生长的土壤。
花椒喜欢生长的是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具有肥沃和吸水性的土壤。
对于pH 值,它需要在5-7 之间。
除了土壤之外,还应该选择有遮阴的地方,因为花椒植株对阳光过于强烈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2. 种植时间花椒能够在秋季进行繁殖,因为在这个时候,花椒种子的萌发率更高,而且花椒在生长期间能够避免高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花椒的种植时间为每年的10月到11月开始,等到来年3月左右开始进入花期。
3. 种苗选择选择健康的种子,并且叶片茂密、颜色艳丽的花椒幼苗。
当然,也可以自己制作花椒种子和孵化苗。
4. 种植方式花椒的种植方式主要有穴盘育苗和直蒿法种植两种方法。
穴盘育苗:选用深2-3厘米的穴盘,底部打好排水孔,将萌发好的花椒种子均匀的放入苗盆里,然后覆盖一层薄土,然后进行充分的浇水。
直蒿法种植:首先,需要在确定的种植位置上先挖一个40 厘米x 40 厘米x 40 厘米的方形沟,然后将土壤填充进去。
种子的密度通常为每平方米需要种植250-300个花椒种子。
5. 管理技术每30-45天,需要根据花椒的生长情况,检查它们的根系、茎、叶。
如果发现它们长得不健康、有虫害或者病害,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在根部加入秸秆、肥料等物料,加强花椒植物的养分,适量浇水,及时修剪花椒植株,防止过多的叶子阻碍阳光透过。
6. 防病治虫花椒主要受到褐斑病、锈病和灰霉病的影响,而对于虫害,主要是蚜虫、螨和飞虱等。
第4卷第3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4 N o.3 2005年9月Journal of Yangling V ocati onal&T echnical Co llege Sep t2005①花椒生理特点及栽培要点张国桢,邓振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摘 要:通过花椒地下及地上部分的生长状况及其生理特点的分析,阐述了花椒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需肥特点,分析了花椒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花椒;生理;营养;栽培中图分类号:S565.9;S57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9131(2005)0320015204 Physiolog ica l Character istics of Zna thoxylum bungeananand M a i n Po i n ts for Cultiva tionZHANG Guo-zhen,D ENG Zhen-y i(Yangling V ocati onal and T echnical Co llege,Yangling,Shaanxi712100,Ch ina)Abstract:T h rough the analysis of grow th conditi on of underground and upper parts of Z nathoxy lum bung eanan and its physi o logy characteristics,the grow th regulati on and its need fo r fertility characteristics are expounded,the p roblem s existing in Z nathoxy lum bung eanan p roducti on and so luti ons are analyzed.Key words:Z nathoxy lum bung eanan;physi o logy;nutrient;cultivati on 花椒(Z na thoxy lum bung eanan M ax i m)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和香料树种。
目前我国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2万hm2,年产花椒12万t左右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达15亿元左右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其中以四川汉源、重庆江津、陕西韩城、凤县、山西芮城、甘肃武都、秦安,贵州、山东莱芜、河北涉县等地区为我国主要花椒主要集中产区[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各地区花椒产业均有较大的发展,我国花椒种植规模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2]。
多年来,国内外在花椒的开发利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我国花椒产业的发展,花椒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已成广大椒农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花椒生产中却表现出生产效率(如产量、投产比和自然灾害等)差异巨大的特点。
花椒适应性强,较为耐干旱、耐瘠薄。
成片多栽植于低山丘陵、山麓梯田,零散栽植于地边、房前屋后和道路两侧[3]。
花椒依其生产管理简单经济价值高,同时具有水土保持的效能,使其成为广大山区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4—6]。
但是,花椒的生理落果、寒害经常发生[7、8],因而成为花椒产区规模化经营的巨大障碍。
本文着重通过花椒生长及其生理特点的分析,阐述花椒的生长规律和营养特点,揭示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旨在为花椒丰产栽培研究提供借鉴,探讨拟解决的途径。
1 生理特性1.1 地下部分花椒属双子叶主根系植物,但侧根、须根多而发达。
根系的垂直分布呈现“V”字型分布,其垂直分布明显,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0~60c m为根系集中分布区,根系长度约占根系总长的81.6%,根系重量约占根系总重的71.2%。
0~20c m土层分布最多,密度最大,约占0~60c m土层根长61.78%,主要由于该层具有丰富的根毛,它们是植物体摄取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根。
花椒林根系水平分布主要集中在20~150c m区域内(约占70%左右),且吸收根也主要分布于该区域[4]。
因此,0~20c m土层中的水肥①收稿日期:2005205226作者简介:张国桢(19652),男,陕西杨凌人,实验师,主要从事水肥偶合及其应用研究和土壤教学工作状况与花椒营养状况关系极为密切。
在土壤管理上应充分考虑花椒根系的分布规律及其生长特性,对一些立地条件差的椒园,应充分利用其根系浅而庞大的特点,发挥其水土保持生态效应。
花椒根系没有自然休眠。
当地温达到5℃以上时,根系便开始活动,可以全年生长。
当地温降到5℃以下时,根系便进入休眠[9][10][11]。
花椒根系生长较枝条生长为早,春季当地温(10c m处)达到5℃时,根系开始生长[10][12][13]。
花椒根系一年中有3次生长高峰,第1次萌芽前20d(3月上旬)开始,到萌芽期(3月底至4月上旬)达到高潮,然后迅速减少,进入发根低潮。
这次发根高潮在骨干根前部的网状根上,先从根基部长出新根,逐渐向顶端转移。
新生根密度大,较粗短(平均长4mm);第2次在果实膨大期后10d(6月上旬)开始,到果实着色期(7月上旬)达到高潮,在网状根的顶端先发新根,逐渐向根基部转移,较第1次高潮发新根密度大,细而长(平均长5.5mm);第3次根系生长高潮从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发根时间长,且密度小于第1、第2次,没有明显的发根高峰,其根的特点是白色吸收根增多明显,并随着降雨量的增多而延伸到地表[10][13]。
这说明花椒根系对土壤的通透性要求较高。
根系生长在土壤中,不像地上部分那样容易被人察觉,但它同样进行着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与地上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树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椒的须根尤为发达,是由骨干根发出的细根多次分生而成的,粗度多在0.5~1mm,由于多次分叉,常呈密集的网络状[14][15]。
因此,施肥宜早不宜晚,冬季堆盘促进根系生长,春季中耕除草提高地温刺激根系生长。
1.2 地上部分花椒从发芽到自然落叶约210d,果实成熟期仅150d左右。
整个生长期过程中,花期到果实成熟期生长活动最活跃,物候期重叠出现[16]。
因而,花椒的水肥管理应准确而及时。
春季的生理落果主要由于快速生长与养分库源之间的矛盾所造成,在花期通过喷施叶面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7]。
正常发育的盛果期花椒,很容易形成混合芽,一般生长健壮的果枝上部第2~4芽均为混合芽,发育枝和生长中庸偏弱的徒长枝,当年都可能形成混合芽,果实采收后,花序总轴宿存;翌年春季形成花序,连续结实能力很强;营养芽的芽体内只包含枝叶的原始体而没有花的单倍体。
在壮发育枝、徒长枝、萌蘖枝上,除枝条基部的潜伏芽外,多数为叶芽;中庸偏弱的发育枝中、下部和徒长性结果母枝的顶芽一般为叶芽。
其余部位的叶芽在外观上与混合芽差别不大,只是芽体略小些,它们多为潜伏芽。
从发育角度上看,潜伏芽也是叶芽的一种,只是在正常情况下暂不萌发。
潜伏芽寿命很长,其生活力可维持数十年之久。
在多年生的枝干上,潜伏芽常被挤压在枝条皮内,当修剪和受到刺激或进入衰老期后,常萌发出较强壮的徒长枝[12]。
花椒进入盛果期后,大多数枝条成为结果枝,而且结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很强。
结果枝开花结果后,一般先端芽及其第1~2芽仍可形成混合芽,成为第2年的结果枝,来年抽生、开花、结果,如此连年分生,往往形成聚生的结果枝群,结果量与结果母枝的长短呈正相关。
在栽培上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达到连年丰产的目的。
因此,盛果期的花椒的修剪以及水肥管理,对产量高低和盛果期的长短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当春季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开始萌芽生长,枝条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1次速生期,从4月份到6月上旬。
该生长期的前期以利用树体积累的营养为主,当叶片健全后方转变到利用当年生成的养料,进入速生发育的阶段(滞后于根系速生期20d左右);缓慢生长期,从6月中旬到7月上旬新生枝的生长速度转缓,甚至停止生长。
这一阶段约历时20~25d(第2次根系生长期在期间进行)。
第2次速生期,7月中旬到8月上旬新生枝条进入第2个生长高峰,同时果实进一步老化,直至果皮全部由绿色转变为红色或紫红色,这一阶段约持续30d左右,到果实采后于“立秋”终止(此间根系活动处于低潮)。
新梢硬化期,从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当年生新枝条开始停止生长,积累营养,是向木质化转变的发育阶段[7](此间根系进入第3次活动高潮)[3][18]。
该时期若不能进行有效管理,萌生枝或新梢徒长,不能充分木质化,越冬时常会因耐寒性差而干枯死亡。
所以在果实采收后应适时修剪,抑制徒长枝,促进新生侧枝、果枝的老化,形成饱满的花芽,为翌年丰产奠定基础。
从营养角度上看,地上部分的生长都是建立在根系的养分积累基础之上,同时又为地下部分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19]。
因此,花椒开始萌芽期——第1次速生长期为养分临界期,缓慢生长期——第2次速生期为养分最大效益期。
萌芽前1~2周施基肥灌一次水对当年的产量和强壮树体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均有较显著的效果。
花椒对太阳辐射利用率较高,光合速率较高,光饱和点为1105.8Um o l.m-2.S-1。
当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花椒光合作用迅速下降,这是花椒逃避强光引起高温干旱伤的一种自卫反应[8]。
这说明花椒6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卷虽然经过气孔调节降低了光合速率,但由此减少体内水分消耗,提高了抗旱能力。
花椒叶片小而厚,角质层发达,外被刚毛,气孔具有开度小、密度稀、调节机能强等特点。
较低的呼吸强度有利于花椒减少同化物的呼吸消耗,使更多的光合产物用于自身建造和增加经济产量。
花椒蒸腾强度低,抗旱性强,在初夏高温干旱季节能通过自身的气孔调节降低蒸腾强度,虽然降低了CO2的气孔导度引起光合速率降低,但因减轻了体内水分损失却减缓了干旱的伤害[10]。
因而,在抗旱的角度上来讲,花椒耐大气干旱能力比耐土壤干旱能力强。
在生产中应充分利用花椒这一生理特性,冬季缺墒、春季少雨或夏秋连旱的年份适时灌溉对来年花椒的增产是非常有利的。
花椒幼树生长快,结果早,栽植后3年开花结果,结果后树体由营养生长逐渐转入生殖生长,6年后进入盛果期,并大量结实,树体生长趋于稳定。
从表中R C值来看进入挂果期后,R C值逐年下降直至盛果期基本结束(15年),R C值稳定在1.0左右[5]。
由此可见,R C值的大小对花椒的产量存在着直接影响,比较理想的R C值在2.0左右(6年生R C值),可通过调整R C值延长花椒的盛果期。
为了防止相邻树冠过早交接,及早开花结果,定植第3年5~6月间,可喷施15%多效唑1500倍液,以后每隔2~3年喷1次,如控制过重,可在生长季喷施赤霉素予以调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