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普遍存在,成为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尽管在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但措施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不够重视,没有从产生裂缝的原因上汲取经验。
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充分了解裂缝成因,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并科学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与养护管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1混凝土裂缝成因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混凝土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结构不合理、不均匀性、原材料质量差、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模板变形等等。
在混凝土硬化阶段,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
随着水化作用的结束,混凝土内部开始不断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基础等造成的约束,会导致其内部产生拉应力。
同时外界温度的降低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的大小超出了混凝土抗裂能力,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另外,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较为缓慢,但其表面的湿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如果对混凝土养护不合理,混凝土内部湿度就会对其表面的干缩性造成制约,这也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
2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根据混凝土温度应力产生的过程,能够将温度应力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混凝土浇筑到内部水泥水化放热结束,通常需要持续30天。
在这一阶段,混凝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由于水化作用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第二,这一阶段混凝土弹性模量会剧烈的变化,由于其弹性模量的变化会导致其内部出现残余的应力。
(2)温度应力中期主要是从水化作用结束到混凝土基本冷却结束。
在这一时期,温度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冷却、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这些应力与第一阶段混凝土内部残留的应力雷击。
混凝土裂缝的管理措施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常常会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还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管理和修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裂缝的管理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混凝土裂缝可以根据其形态和成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干缩裂缝:由混凝土的干缩引起的裂缝,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后的早期阶段。
2.负温差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冷却过程中收缩引起的裂缝,主要发生在低温季节。
3.张拉钢筋应力释放裂缝:由于混凝土中张拉钢筋的应力释放不一致引起的裂缝。
4.荷载裂缝:由于超载或外部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5.环境裂缝: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地震等。
混凝土裂缝管理措施对于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修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预防措施预防是最有效的管理措施之一。
在混凝土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几率。
具体的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裂缝的发生。
•合理施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合时间和施工温度等因素,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通过添加合适的掺合料或纤维材料等方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2. 监测和评估及时监测和评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对于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监测和评估:•视觉检查:定期巡视混凝土结构,观察裂缝的形态和变化情况。
•测量裂缝的宽度:使用测量仪器,测量裂缝的宽度,以了解裂缝的变化趋势。
•结构安全评估:对于发生裂缝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复。
3. 裂缝修复当混凝土裂缝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修复,以恢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见的裂缝修复方法包括:•注浆修复:使用专用的注浆材料,将修复材料注入裂缝中,填充裂缝,提高结构的密实性和强度。
混凝土桥梁施工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混凝土裂缝是桥梁施工以及后期养护中常见的问题,本文拟据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谈谈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最大力度的预防和控制裂缝,保障民生安全。
关键词:桥梁裂缝种类;形成原因;预防措施;裂缝处理中图分类号:u448.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裂缝是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重大病害之一,从桥梁养护管理角度出发,必须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设计、施工、养护各环节入手,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若出现裂缝的宽度和数量超过《规定》允许的限度,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桥梁病害。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1、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主要有直接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
2、温度、收缩引起的裂缝。
钢筋混凝土桥梁中,很多裂缝是由温度和收缩引起的。
如果混凝土体积变化不受任何约束,则不会引起混凝土开裂,而钢筋混凝土梁中,混凝土体积的变化总是受到内部或外部的约束,引起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另外,由于日照影响,构件内温度差也是使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3、材料质量不好引起的裂缝。
如果水泥质量不好、骨料含泥量过大,将在混凝土浇筑后产生不规则裂缝;当骨料是反应性的或风化骨料时,在混凝土硬化后往往出现以骨料为中心的裂缝。
4、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等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
二、预防混凝土桥梁产生裂缝的措施1、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水泥。
1)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选择中低热水泥、缓凝型减水剂、掺用纤维、采用低热高性能混凝土。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性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1.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在设计道路时,应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预计的交通量,结合当地的气候、土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泥混凝土配方和路面结构。
设计时应考虑控制路面应力的分布,避免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控制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
浇筑温度过高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过早缩短和裂缝的产生,浇筑厚度过大会增加内部应力,也容易出现裂缝。
因此,要在适宜的温度和厚度范围内施工,以确保水泥混凝土的质量。
3.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
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伸长变形,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合理控制水灰比和骨料的粒径分布,选择适宜的粒径和砂石比例,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4.增加路面的伸缩缝伸缩缝是指沿着道路长度方向设置的间隙,可以允许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受到温度变化和变形应力作用时进行伸缩。
合理设置伸缩缝可以有效地减少路面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产生。
在实际施工中,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设置伸缩缝,并做好补偿材料的填充与维护。
5.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直接影响路面的抗裂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加强振动和压实,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此外,还可以选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6.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预防裂缝的关键措施。
在检查中,应及时发现和修复路面上的损坏和裂缝,按照维护方案进行养护和修补,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要做好路面清洁和排水工作,减少路面受到水、油污和杂物的侵蚀,防止泛碱反应等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包括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控制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增加路面的伸缩缝、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摘要:主要对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裂缝的一般预防措施,研究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在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水化热;设计;施工;预防措施1 . 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提出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裂缝现象极为普遍,有些裂缝的存在,不仅对混凝土构筑物外观产生影响,而且对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安全性、耐久性产生影响,减少了使用寿命,以至于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因此,结合工程实际,研究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2.混凝土裂缝类型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2.1 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导致其体积的收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收缩更加明显。
如果混凝土的收缩受到外界的约束,就会在混凝土体内产生相应的收缩应力,当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
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
自身收缩是混凝土收缩的一个主要来源。
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是由于水的流失而引起的。
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的自干燥作用,导致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及体积减小而最终自身收缩。
水灰比对自身收缩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当水灰比大于0.5时,其自干燥作用和自身收缩与干缩相比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水灰比小于0.35时,体内相对湿度会很快降低到80%以下,自身收缩与干缩则几乎各占一半。
自身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拌合后的初期。
因此在模板拆除之前,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大部分甚至全部已经完成。
在大体积混凝土里,即使水灰比并不低,自身收缩量值也不大,但是它与温度收缩叠加到一起,就要使应力增大,所以在大体积基础施工时应将自身收缩作为一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和考虑。
但是,许多断面尺寸虽不很大,且水灰比也不算小的混凝土,也必须考虑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影响,也需要考虑将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叠加的影响。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陈新苗 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烽林分公司摘 要: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已约有150年的历史,早期混凝土结构所用的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强度都很低。
近年来,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因其整体性强,抗震性好,在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分析;控制;引 言混凝土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但是伴随这类材料的生产研究与应用,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不仅影响到结构的美观,也可能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与耐久性。
当裂缝宽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
大量科研和实践都证明了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科学的要求是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 绪言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较为普遍,在建筑工程中裂缝简直无所不在。
虽然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当心慎重,但裂缝依然时有出现。
究其缘由,说明我们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认识还不够;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常常出现的各种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尤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有效的避免各种裂缝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2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成因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细观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材料的一种特性。
因此,科学地对待裂缝问题是在对裂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2.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2.11 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是由荷载引起的,其裂缝与荷载相对应,是承载力不足的结果,其裂缝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a)设计原因引起的裂缝①钢筋锚固长度不满足要求产生的裂缝。
②设计时的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产生的裂缝。
③计算理论选择错误,结构构造不当引起的裂缝。
④构件的刚度不满足要求,导致结构开裂。
⑤平板结构中结构构造不当导致板面开裂。
⑥计算模型选择时,考虑主要应力,忽略次要应力,而忽略部分的应力导致。
冬季关于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冬季是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高发季节。
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温度变化和冻融循环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给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带来威胁。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是预防裂缝的基础。
在冬季施工中,应考虑到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等级,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还应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控制裂缝,预留适当的收缩缝和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变形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加强施工管理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合时间和浇筑方式等因素,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此外,还应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及时覆盖保温材料,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冷却,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也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冬季施工中,可以采用加热混凝土原料和模板、使用保温剂和加热设备等方式,提高混凝土的温度,防止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害。
此外,还可以使用防冻剂和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等方法,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是防治裂缝的关键。
在冬季过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检查,发现裂缝和损坏部位及时修复,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同时,还应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冬季关于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加强施工管理、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等。
通过科学有效地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冬季,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为建筑物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1.设计阶段控制: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进行细致的考虑和
分析,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应选择质量好、稳定的原材料,保持
原材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控制原材料中过多或过少的杂质和气泡,避免不均匀的收缩引
起裂缝。
3.施工工艺控制:在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水泥浆比、拌合
时间等参数,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密实性和质量。
同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连续性,以避免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收缩不同而形成裂缝。
4.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控温设备等专业工具来进行
控制。
同时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湿度控制,以避免混凝土因干
燥而收缩引起裂缝。
5.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对于混凝土施工现场,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控制
购买、品质、配合等因素,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因现场原因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如果以上措施都得到了落实,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生成。
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又直接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紧密相关,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加强
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重视,及时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冬季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措施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少,流动性好,具有较高的抗离析性,形成了优异的填充功能,此外,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不易干缩,抗压强度大,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冻性和抗渗性。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高性能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这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效果,给建筑带质量带来了安全隐患。
在高性能高混凝土的施工使用中,可以通过优化配合比,改善施工工艺,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来防治混凝土裂缝。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裂缝;配合比;工艺;养护
高性能混凝土是新型高技术的混凝土,依托现代先进的技术,提高了混凝土性能,尤其是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同时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不易干缩,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使用中,会出现裂缝,严重影响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因此,在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做好防范措施,有效的控制和规避裂缝,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尤其是在冬季施工时,更要特别注意温度的影响。
一、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种类。
高性能混凝土常见的裂缝类型有温度裂缝、工程结构裂缝和收缩裂缝。
温度裂缝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内部裂缝和表面裂缝。
温度裂缝主要原因和热膨胀、混凝土的温度、以及降温速度有关,防止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措施是降低温升、使用热膨胀系数低的加入
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高性混凝土的结构裂缝根据裂缝的宽度不同可分为“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
裂缝宽度的界线为
0.05mm,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裂缝有粘着裂缝、水泥石裂缝、集料裂缝[1]。
性能混凝土的收缩裂缝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相邻部分材料的牵引力有关,邻材料会不同程度约束混凝土,混凝土在收缩时受邻材料的影响,就会产生一定的拉力,当拉力超过混凝土自己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此外,混凝土内集料也会是混凝土产生裂缝。
二、高性能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变形,尤其是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很大,混凝土受气温影响,变形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裂缝。
高性能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浇筑时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在建筑工程中,如果浇筑温度较高的构件时,温度过高会加速水泥水化,从而放热,就会加快混凝土的温升[2]。
如果环境的温度过低,混凝土就会受气温的影响,急速的降温,从而就会产生温降收缩,这样极易导致混凝土收缩变形,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外加剂的影响。
混凝土在使用时,为了弥补某种条件的缺陷,会加入一定剂量的外加剂,比如减水剂。
减水剂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还能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
外加剂的使用,会使混凝土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同时化学反应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质,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3.矿物掺合料的影响。
矿物掺合料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质,尤其是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强了其抗渗性。
在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中,经常用到的是粉煤灰,粉煤灰加入混凝土中,会发生填充效应,改善混凝土的的工作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一般采用的是低水比,因此常常加入外加剂或者矿物掺合料,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开裂,有时为了弥补混凝土的收缩,会加入一定剂量的膨胀剂,这样就会扩大混凝土的体积,如果加入过多的外加剂,混凝土就会缺水过多,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变宽,同时增到裂缝。
粉煤灰掺合料可以有效的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但这需要控制粉煤灰的掺入量,只有当掺合料的掺入量控制在20%——40%时,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掺入量控制不到位,就会适得其反[3]。
当混凝土中加入过量的粉煤灰时,就会扩大裂缝的面积,由于过量的粉煤灰会吸收掉混凝土中的水分,这样就会加大裂缝的宽度,同时裂缝面积也会变大。
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的抑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开裂,但是必须把握好掺入量。
4.骨料的影响。
骨料的膨胀系数可以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影响。
低热膨胀系数的骨料可以减小混凝土变形,从而降低收缩的约束力,降低混凝土开裂的敏感度。
同时,碎骨料是混凝土变得粗糙,增大混凝土的粘着力,这样就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就降低了混凝土的开裂程度。
大颗粒骨料可以减少水泥使用量,同时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混凝土的变形约束力,但是较大颗粒的骨料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使用时需要
注意[4]。
5.水泥自身的影响。
水泥品种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性质,从而抗裂性质也就不同,不同规格的水泥,变形特质也不同,水泥的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导致水泥的开裂敏感度。
三、冬季高性能混凝土控制裂缝的措施。
冬季,气温较低,这样很容易使高性能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因此,冬季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时,需注意三点:(1)控制混凝土表面水的蒸发速度。
(2)减小混凝土的水化收缩和自收缩。
(3)增大混凝土的抗裂强度。
同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需及时、充分,尤其是混凝土开始凝固时,需要对表面进行湿养护。
混凝土刚凝固后,水分开始减少,同时收缩体积开始变小,混凝土表面会出现孔隙,如果供水不及时,水分逐渐蒸发,混凝土进一步水化,就会产生拉力,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拉力状态下,并且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力是非常弱的,就很容易造成表面裂缝和内部断裂。
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收缩变形时注意供水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力,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5]。
尤其是冬季,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外部温度低,就会在表面形成较陡的温度梯度,如果养护不当混凝土很容易产生冷缩裂缝。
2.加强施工工艺。
首先,要严格按照施工配比配料,计量要准确,特别注意抗拉材料的使用和用水量的控制,同时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要加长搅拌的时间。
然后,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敏感度较高,因此
需要严格控制水量,并且要注意防止混凝土中途加水。
最后,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由于不均匀而导致开裂。
3.适当的掺入聚丙烯纤维。
聚丙烯纤维可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吸附力和粘结力,增强了抗拉强度,聚丙烯纤维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动,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塑性。
4.优化配合比。
水泥材料选取时,要注意适应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质,做到有效的融合,最好是强度较高的水泥。
骨料的选择要注意颗粒适当,同时注意骨料中的含泥量,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选择要符合实际需要[6]。
矿物掺合料要注意控制一定量,不能过多,否则混凝土裂缝会加款,不仅不会起到控制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冬季施工要特别注意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改善骨料的级配和水泥的用量,同时掺入的矿物料也须有一定的限制。
结束语
冬季施工时,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裂缝问题,需要注意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控制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加强养护,注意低温情况下混凝土冷缩裂缝的产生,优化配合比,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减小外部温度对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变形影响,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力强度,降低裂缝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郑颖,丁慧月. 住宅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与治理探讨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0)
[2] 杜世涛. 民房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与治理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8)
[3] 张春瑀,徐庭彬. 混凝土裂缝取决于施工温度的原因之简析[j]. 民营科技. 2011(01)
[4] 李纳新,孙光辉. 浅析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裂措施[j]. 科技信息. 2009(36)
[5] 张胜海. 谈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裂缝措施[j]. 科技信息.2012(13)
[6] 唐健慧. 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裂缝防治[j]. 山西建
筑.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