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404.50 KB
- 文档页数:24
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篇1一、大型医疗设备定义及分类1.本制度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
2.根据维修工程人员分工而将上述设备分为:X线诊断机械设备类;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呼吸、麻醉核医学、眼科及碎石设备类;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呼叫及常规设备类;消毒及常规设备类;二、设备保养管理方法(三级保养)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2.二级保养:主管工程师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
3.三级保养:主管工程师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
三、设备维修管理办法1.设备维修实行专人分工负责制。
2.维修负责工程师对所管设备要及时认真做好:设备开箱验收登记、设备索赔登记、保修期内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情况登记(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记录、设备清洁及消毒方法。
3.维修负责工程师对所管设备,应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别复杂外)。
4.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主管工程师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主管工程师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仪器维修组应及时召开问题讨论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6.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也应及时向上汇报。
7.维修工程人员应严格把好报废设备鉴定关。
8.仪器维修组长应定期对下属的工程文件档案进行审核。
9.工程文件档案实行维修负责人保管方法。
10.维修电路图实行集中管理方法。
11.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所管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和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从中判断设备的使用现状。
12.维修工程人员还应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和交流,虚心求教,尽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
眼科质量持续改进记录(PDCA改进)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眼科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和结果,采用PDCA (Plan-Do-Check-Act)改进循环模型。
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系统地识别和解决眼科质量问题,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计划阶段(Plan)在计划阶段,我们会制定改进目标、明确所需资源和确定改进措施。
改进目标我们的改进目标是提高眼科诊疗过程中的效率,并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具体目标包括减少等候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资源需求为了实现改进目标,我们需要适当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例如,我们可能需要培训医护人员、更新医疗设备,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改进措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来实现目标:1. 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一致性。
2.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以便更好地协调工作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3. 建立患者反馈机制,以便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提供更好的护理。
执行阶段(Do)在执行阶段,我们会执行改进计划,并在实践中测试其有效性。
按计划实施改进措施根据制定的改进计划,我们将按照预定时间表和步骤执行各项措施。
同时,我们将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充分理解并积极参与改进工作。
监测改进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将密切监测改进措施的效果。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我们将评估改进措施的实际效果,并及时调整和优化计划。
检查阶段(Check)在检查阶段,我们将评估改进效果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收集并分析数据我们将收集有关眼科质量改进的各项数据,例如手术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工作效率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改进的实际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评估改进效果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将评估改进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如果发现改进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其他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行动阶段(Act)在行动阶段,我们将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具体行动,并制定下一轮改进计划。
主题内容
版本/修订号:201610
洗眼器使用维护记录
设备编号:210102016011 2018 年月
日期使用仪器状态日保养使用者备注
1 是□否□正常□异常□是□
2 是□否□正常□异常□是□
3 是□否□正常□异常□是□
4 是□否□正常□异常□是□
5 是□否□正常□异常□是□
6 是□否□正常□异常□是□
7 是□否□正常□异常□是□
8 是□否□正常□异常□是□
9 是□否□正常□异常□是□
10 是□否□正常□异常□是□
11 是□否□正常□异常□是□
12 是□否□正常□异常□是□
13 是□否□正常□异常□是□
14 是□否□正常□异常□是□
15 是□否□正常□异常□是□
16 是□否□正常□异常□是□
17 是□否□正常□异常□是□
18 是□否□正常□异常□是□
19 是□否□正常□异常□是□
20 是□否□正常□异常□是□
21 是□否□正常□异常□是□
22 是□否□正常□异常□是□
23 是□否□正常□异常□是□
24 是□否□正常□异常□是□
25 是□否□正常□异常□是□
26 是□否□正常□异常□是□
27 是□否□正常□异常□是□
28 是□否□正常□异常□是□
29 是□否□正常□异常□是□
30 是□否□正常□异常□是□
31 是□否□正常□异常□是□
日保养正常运行标准
1.洗眼器外表擦拭 1 水流正常 2 开关良好 3 洗眼器洁净
2.(75%酒精)消毒洗眼器外表 4 仪器无损坏
主题内容
版本/修订号:201610。
眼科规章制度眼科规章制度XXX:眼科工作制度眼科门诊管理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特别是对必查的视力等检查项目不能马虎,门诊医师要细心、耐心。
同时,要管理好门诊暗室和暗室内的各种专用设备,保持设备完好,严格无菌操作。
眼科病房管理中,护理工作要帮助病人做好日常生活和卫生护理等内容。
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建立乐观情绪,克服悲观情绪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精神崩溃状况。
对于手术室和治疗室的管理也要严格抓好,特别是对于剧毒眼药的管理必须认真查对,防止差错事故。
在眼科急诊管理中,眼科值班医师要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
同时,要配备好一切抢救用具和药品,避免延误治疗。
眼科医师也要加强急诊抢救技术的训练,提高技术水平。
病房医师也要密切配合,一旦急诊呼唤时能随时支援应诊。
XXX:眼科工作制度眼科工作的目的是救死扶伤,通过临床医疗、预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解放盲人。
全科工作人员要热情、耐心,坚持“三严”,认真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在临床工作中,要认真执行眼科诊疗常规所规定的各项措施,认真执行各级医师“三级责任制”所规定的各项内容。
门诊工作中,要坚持主治医师以上的专科门诊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在耳鼻喉科工作制度中,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由科室副主任和护士长协助对科室的医疗、科研、教学和政治思想工作等实行全面统一领导。
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
领导要以身作则,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足之处。
2.全科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科室各级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医院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
4.科室门诊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实行主治、副主任医师的专科门诊和住院医师24小时门诊负责制;②门诊医师实行每半年一次的轮换制;③坚持首诊负责制,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规定及时填报传染病卡片;④危重病人和老干部优先就诊,门诊护士要随时巡视候诊病人情况,做好妥善安排;⑤门诊医师必须仔细询问病人,书写门诊病历,三次门诊必须做出确诊;⑥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遵守作息制度。
美容设备检查保养记录美容设备是美容院的核心设备,准确的检查和保养记录对于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设备的检查、保养内容以及记录方式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备的检查内容设备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外观检查:包括设备表面是否有破损、划痕、生锈等情况,以及设备外壳是否完整。
2.电源线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是否有损坏、老化等情况,以确保设备的电源正常供应。
3.按钮和开关检查:检查设备的各个按钮和开关是否灵活,是否可以正常开关设备。
4.设备连接线检查:检查设备的各个连接线是否松动、脱落或者老化,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连接。
5.设备运行检查:开启设备,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是否正常启动、运转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噪音等情况。
6.设备功能检查: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按摩、护理、排毒等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二、设备的保养内容设备的保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包括设备表面的尘垢擦拭、设备内部的灰尘清除、设备通风口的清理等。
2.设备润滑:对设备的运动部分进行润滑,确保设备的运转顺畅,减少磨损。
3.设备紧固:检查设备的螺丝是否松动,如有松动情况及时进行紧固。
4.设备更换零配件:按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自然磨损情况,适时更换设备的零配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定期维护: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三、设备的记录方式设备的记录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检查记录:对设备检查的时间、检查的内容以及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需注明。
2.设备保养记录:对设备的保养时间、保养的内容以及保养的结果进行记录,如更换的零配件、维修的部位等。
3.设备维修记录:如设备需要进行维修,应对维修的时间、维修的内容以及维修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4.设备使用记录: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者、使用的功能等。
眼科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全套)1、B超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2、YZ23同视机日常维护保养表3、超声清洗器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4、带状光检影镜维护保养记录5、电动吸引器日常保养记录表6、电脑验光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7、电热恒温水箱日常保养记录表8、多参数监护仪维护保养记录9、检眼镜维护保养记录10、焦度计及镜度测试仪维护记录表11、角膜板层刀维护保养记录12、角膜测厚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13、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系统日常维护保养记录14、角膜地形图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15、开槽机维护保养记录16、离心机日常维护保养表17、裂隙灯显微镜日常保养记录表18、内皮细胞计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19、尿液分析仪日常保养表20、屏幕投影仪维护保养记录21、全自动磨边机维护保养记录22、弱视治疗仪维护保养记录23、视觉电生理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24、视觉监视系统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25、视力复健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26、视力检查仪维护保养记录27、台式显微镜日常保养表28、瞳距仪日常保养记录29、心电图机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30、血球计数仪的日常维护保养表31、压力蒸汽灭菌器日常保养记录表32、眼底照相机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33、眼压计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34、自动生化仪日常保养表35、综合验光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B超机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YZ23同视机日常维护保养表超声波清洗器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带状光检影镜维护保养记录吸引器日常保养记录表电脑验光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电热恒温水箱日常保养记录表编号:多参数监护仪维护保养记录编号:检眼镜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焦度计/镜度测量仪日常维护记录表编号:角膜板层刀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角膜测厚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眼前节分析系统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编号:角膜地形图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开槽机维护保养记录离心机的维护、保养记录表裂隙灯显微镜日常保养记录表编号:角膜内皮细胞计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尿液分析仪日常保养表编号:屏幕视力表维护保养记录编号:全自动磨边机维护保养记录编号:弱视治疗仪维护保养记录电生理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视觉监视系统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视力复健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屏幕视力表维护保养记录显微镜日常保养记录表编号:瞳距仪维护保养记录B超机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血球计数仪日常维护保养表编号:压力蒸汽灭菌器日常保养记录表角膜内皮细胞计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眼压计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自动生化仪日常保养记录表编号:综合验光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编号:。
医疗器械维护保养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医疗器械维护保养的意义 (3)1.2 维护保养的基本原则 (3)第二章:医疗器械分类及维护保养要求 (4)2.1 常用医疗器械分类 (4)2.2 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特点 (4)2.3 特殊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要求 (5)第三章:维护保养工具与材料 (5)3.1 常用维护保养工具 (5)3.1.1 检查工具 (5)3.1.2 清洁工具 (5)3.1.4 检测工具 (6)3.2 维护保养材料的选择 (6)3.2.1 质量可靠 (6)3.2.2 功能稳定 (6)3.2.3 安全环保 (6)3.2.4 经济合理 (6)3.3 维护保养工具与材料的管理 (6)3.3.1 建立维护保养工具与材料清单 (6)3.3.2 定期检查和维护 (6)3.3.3 严格领用制度 (6)3.3.4 库存管理 (7)3.3.5 培训与考核 (7)第四章:日常维护保养 (7)4.1 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内容 (7)4.2 日常维护保养的流程与方法 (7)4.3 日常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 (7)第五章:定期维护保养 (8)5.1 定期维护保养的周期与内容 (8)5.2 定期维护保养的流程与方法 (8)5.3 定期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 (9)第六章:故障处理与维修 (9)6.1 常见故障类型与原因 (9)6.1.1 电气系统故障 (9)6.1.2 机械系统故障 (9)6.1.3 传感器系统故障 (9)6.2 故障处理的基本流程 (10)6.2.1 故障识别 (10)6.2.2 故障定位 (10)6.2.3 故障分析 (10)6.2.4 制定维修方案 (10)6.2.5 实施维修 (10)6.2.6 验收与调试 (10)6.3 维修方法与技巧 (10)6.3.1 电气系统维修 (10)6.3.2 机械系统维修 (10)6.3.3 传感器系统维修 (10)6.3.4 预防性维护 (10)第七章: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 (11)7.1 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1)7.1.1 遵守法律法规 (11)7.1.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1)7.1.3 加强人员培训 (11)7.1.4 完善应急预案 (11)7.2 安全管理的措施与实施 (11)7.2.1 采购环节 (11)7.2.2 验收环节 (11)7.2.3 储存环节 (11)7.2.4 使用环节 (11)7.2.5 维护保养环节 (12)7.2.6 报废环节 (12)7.3 安全的预防与处理 (12)7.3.1 预防措施 (12)7.3.2 处理措施 (12)第八章: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12)8.1 培训内容与方法 (12)8.1.1 培训内容 (12)8.1.2 培训方法 (13)8.2 考核标准与流程 (13)8.2.1 考核标准 (13)8.2.2 考核流程 (13)8.3 培训与考核的持续改进 (13)第九章:维护保养记录与信息化管理 (14)9.1 维护保养记录的填写与归档 (14)9.1.1 填写要求 (14)9.1.2 归档管理 (14)9.2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14)9.2.1 系统功能 (14)9.2.2 系统实施 (14)9.3 维护保养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15)9.3.1 数据分析 (15)9.3.2 数据利用 (15)第十章: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15)10.1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 (15)10.1.1 法律法规概述 (15)10.1.2 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5)10.2 医疗器械维护保养的标准规范 (16)10.2.1 标准规范概述 (16)10.2.2 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 (16)10.3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的执行与监督 (16)10.3.1 执行与监督概述 (16)10.3.2 执行与监督的主要内容 (16)第一章:概述1.1 医疗器械维护保养的意义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