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计算成果台账(9种)
- 格式:docx
- 大小:20.40 KB
- 文档页数:14
一、填空题1、2013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安监总煤字()135号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自()年()月()日起执行。
2、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的基础上,从煤矿()开始,直到()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
3、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
4、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积极采用()、()、()和(),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5、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年至少进行()次。
6、井工煤矿应根据()、()、()、()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
7、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分为()、()、()和()4种类型。
8、煤层稳定性以()和()划分,采用()和()结合的方法确定。
9、薄煤层以()为主,()为辅;中厚及厚煤层以()为主,()为辅。
10、一个煤矿原则上只评定划分()地质类型,但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等有明显分区规律时,可分()、分()划分地质类型。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组织审定。
11、煤矿地质类型每()年应重新确定。
当煤矿发生影响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煤矿应在()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12、矿井地质勘探按其目的不同,分为()、(、()和()等四类。
13、矿井地质勘探应遵循()先于(),()先于(),()先于()和物、钻、巷探相结合的原则。
14、井工煤矿补充勘探工程布臵应坚持(),且与()工程结合。
补充勘探钻孔应穿过最下部可采煤层底板至少()。
15、煤矿必须备齐()、()、()和()等地质资料。
16、煤矿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
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内容(),每()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17、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以查明()、()、()、()和()等为主要任务,满足工程设计和安全采掘(剥)要求。
地质勘测档案分类编号细则
一、类目设置:
地质勘测档案按专业设置类目,共设18个二级类目。
二、编号结构形式:
地质勘测档案编号的结构形式采用五段制,编号由左至右排列。
第一段为全宗号(立档单位代号)。
第二段为一级类目(地质勘测档案)代号用“E”表示。
第三段为二级类目代号用11―29表示。
第四段为三级类目代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五段为案卷号。
编号结构形式示例:
案卷号
三级类目代号
二级类目代号
一级类目代号(地质勘测)
全宗号(立档单位代号)
地质勘测类档案类目代号表
E • 1
地质勘测类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
E•2
基本建设档案分类编号细则
一、类目设置:
基本建设档案的二级类目按专业设置,三级类目按系统区域设置,按三级类目组卷。
二、编号结构形式:
基本建设类档案编号形式采用5段,编号由左至右排列:
第一段为全宗号(立档单位代号)
第二段为一级类目基建档案用“F”表示
第三段为二级类目用11―16表示
第四段为三级类目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五段为案卷号按流水号排列
案卷号
三级类目代号
二级类目代号
一级类目代号(基本建设)
全宗号(立档单位代号)
表F • 1。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附则第二十九条本诸方面办法中未涉及到矿井回采率方面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注: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图纸及台帐(一)储量计算图图种及比例尺1、工作面矿产计算图,比例尺1/500或1/10002、采区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3、矿井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二)储量计算图的以下内容1、储量计算范围(计算边界和深度、范围);2、按《煤矿测量图例》规定,用不同颜色表示的各级储量分块段;3、储量计算块段各项计算指标;4、《煤矿地质规程》规定的煤层底板具体内容等高线图的内容;5、各项勘探工程和井巷建设工程。
(三)储量计算台帐1、矿井储量计算方法论数;2、矿井储量增减、转入、转出、注销台帐;3、矿井储量、采区储量计算基础表中和有关资料;4、逐年、逐月采储量台帐。
(四)损失量计算图1、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比例尺1/500或1/1000。
主要内容:(1)月末工作面位置;(2)厚度点及石质厚度、采高、丢顶底煤的数字,浮煤的厚度;(3)厚度损失柱状。
注:分层开采的煤层,须单独绘制分层图,以便分别填绘工作面数据。
2、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比例尺1/2000。
主要内容:(1)井田及各采区间的边境;(2)各种煤柱范围、名称、批准机关、文号、日期、煤柱的储量、摊销计算基础、数量;(3)储量注销、报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的范围、批准档、文号等;(4)工作面的回采覆盖面积、回采月平均采高;(5)采区内发生的各种损失;(6)地质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钻孔、倾角、煤厚、采高等资料。
(五)损失量计算台帐。
包括:1、分工作面、分月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帐;2、分采区、分煤层、分季的各种洼瓣损失率计算基础台帐;3、全矿井分水平、分煤层的各种损失分析及实证损失率计算基础台帐;4、期末工作面、采区、全矿井损失率台帐及结束后重新核算的会计核算损失率台帐;5、各种永久性煤柱台账。
**煤矿工作面开采量、损失量计算表
日期:
WORD格式整理
**煤矿截至2017年末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
WORD格式整理
**煤矿2018年探煤厚度台账巷道名称:
WORD格式整理
**煤矿2018年度损失煤量台帐
WORD格式整理
**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帐
WORD格式整理
**煤矿储量动态台帐
单位:千吨
WORD格式整理
**煤矿2018年永久性煤柱及摊销台账
制表:审核:WORD格式整理
回采煤量计算成果表
单位:年度:单位:万吨
WORD格式整理
准备煤量计算成果表
单位:年度:单位:万吨
总工程师:制表:WORD格式整理
开拓煤量计算成果表
单位:年度:单位:万吨
总工程师:制表:
WORD格式整理
矿井储量增减、变动审批情况矿名:年度:
制表:审核:
WORD格式整理
储量计算成果台账目录
(一)分月回采工作面开采量、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二)矿井期末保有储量计算基础台账
(三)探煤厚台账
(四)年度损失煤量台账
(五)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账
(六)矿井储量动态台账
(七)矿井永久煤柱及损失量摊销台账
(八)“三量”计算成果台账
(九)矿井储量增减、变动审批台帐
WORD格式整理
**煤矿
储量计算成果台账
二〇一八年
WORD格式整理。
储量计算成果台账9种储量计算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它对于评估油气田的潜力和决策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储量计算成果台账是储量计算的记录和总结,用于保留和展示计算成果,方便后续分析和复查。
本文将介绍9种常见的储量计算成果台账,分别是:一、储量计算方法台账储量计算方法台账是记录不同储量计算方法使用情况的一种台账。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同的储量计算方法可能会被采用,例如密度法、体积法、渗透率法等。
通过编制储量计算方法台账,可以清晰记录使用的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方便后续的储量计算过程。
二、储量核算历史数据台账储量核算历史数据台账是记录油气田历次储量评价结果的一种台账。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总结,可以了解油气田储量变化趋势,以及各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三、开发综合效益评价台账开发综合效益评价台账是记录油气田开发效益的一种台账。
通过对油气田的生产情况、储量变化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评价,可以判断油气田的综合开发效益,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储量计算过程数据台账储量计算过程数据台账是记录储量计算过程中各项数据的一种台账。
它包括了储量计算所依赖的数据源、数据清洗过程和数据处理结果,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和计算精度等信息。
五、储量分区评价结果台账储量分区评价结果台账是记录不同储量分区评价结果的一种台账。
在储量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将油气田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划分和评价,通过编制该台账可以清晰了解各个储量分区的储量情况和可采储量。
六、储量动态监测台账储量动态监测台账是记录油气田储量动态变化情况的一种台账。
通过对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储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开发策略,确保储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七、储量风险评价台账储量风险评价台账是记录不同储量风险评价结果的一种台账。
在储量计算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通过编制该台账可以清晰记录储量风险评价结果,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八、储量价格评估台账储量价格评估台账是记录对不同储量价格进行评估的一种台账。
富源县营上镇海扎煤矿“三量”管理台帐海扎煤矿截止2018年3月31日制表人:李龙江审核:李加道海扎煤矿“三量”计算本矿井为保证正常的生产的接替,采取“以采定掘,以掘保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计算出三个煤量来反映矿井生产准备程度和采掘关系,以保证生产正常接续。
一、三量的计算1开拓煤量计算:Q 开二(LhM 平d—E 失—P)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开拓的走向长度,m;h--开拓区的平均斜长,m;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容重,t/m3;E失--地质损失煤量,t;P--开拓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包括永久和临时煤柱及其它被压煤量),t;K--采区回采率。
Q 开二(LhM 平d-E 失-P)K=2、准备煤量计算:Q准= (LhM 平d —E 失——P)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的走向长度,m;h--采区的斜长,m;M平--煤层的平均厚度,m;d--煤的容重,t/m3;E失--地质损失煤量,t;P--呆滞煤量(包括准备期内不能采出的煤量,以及永久煤柱和永久和其它原因被压煤量),t;K--采区回采率。
Q 准=(LhM 平d-E 失-P)K=3、回采煤量计算:Q 回=LhMdx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的可采长度,m;h--工作面沿倾斜的可采长度,m ;M--煤层的可采厚度,m;d--煤的容重,t/m3;x--工作面的回采率。
Q 回=LhMdx=二、三量的可采期限与计算(一)三量的可采期限根据有关规定三量可采期限为:(1) 开拓煤量的可米期限为2年以上;⑵准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8个月以上;⑶回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3个月以上。
(二)三量实际可采期限计算: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其计算可采期产量以此为据,故本矿三量情况是:(1) 开拓煤量:-90 =(年:⑵准备煤量:-75 =(月);⑶回采煤量:-75 =(月)附:矿井储量管理及可采储量计算表矿井储量管理及可米储量计算表单位:万t注:矿井保有资源/储量中含断层煤柱:万吨。
附件3矿山查明资源储量台账(表)所属矿区名称: 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采矿许可证号: 矿种: 资源储单位:千吨最近一次勘查勘查时间2010年1月勘查性质勘探报告详查矿区(矿体)阶段(中段)矿石类型资源储量总量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基础储量(111b)资源量基础储量(122b)资源量资源量(333)合计与前次比较增减累计查明计算机文件名称: 制表人: 年月日附件4设计资源储量台账(表)所属矿区名称: 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矿种: 资源储量单位:千吨第一期设计设计时间1959.9设计性质整合技改设计(地下)设计单位:审批单位: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矿区(矿体)阶段(中段)矿石类型资源储量总量探明的(111b)控制的(122b)品位备注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说明境界范围:工业指标:计算机文件名称: 制表人: 年月日附件5矿山资源储量变动台账(表)所属矿区名称: 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采矿许可证号: 矿种: 资源储量单位:千吨部位时间矿石类型类别编码年初保有年初累计开采量损失量勘查增减重算增减全矿水平垂直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合计储量基础储量储量计算机文件名称: 制表人: 年月日附件6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账(表)所属矿区名称: 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矿种: 资源储量单位:千吨部位开采时间矿石类别勘探查明资源储量开采设计资源量实际消耗资源储量品位备注品位资源储量品位资源储量品位开采量损失量合计合计计算机文件名称: 制表人: 年月日矿石损失统计台账-2010所属矿区名称:采矿许可证号: 矿种: 资源储量单位:吨统计月份采矿部位矿石类型品极计划指标实际完成与计划比(±)地质矿量/t损失量/t损失率/%12345678910 11 12合计注: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11135078-3矿石损失统计台账所属矿区名称:采矿许可证号: 矿种:煤 资源储量单位:吨统计月份采矿部位矿石类型品极计划指标实际完成与计划比(±)地质矿量/t损失量/t损失率/%12345678910 11 12合计注: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11135078-3。
储量计算公式及储量台账在储量计算中,面积以平方米(m2)、厚度以米(m )、容重以立方米吨(t/m3)、含量以吨(t )为单位。
储量汇总时以万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第21条储量计算结果必须经验丰富检查。
检查应在原计算图上以相同的计算方法进行。
检查结果若在允许范围内,应以原计算结果为依据如果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予以更正。
储量块段面积的量测,需由他人抽查。
抽查的比例应大于总块段个数的10%。
每个块段两次面积之差,不得超过求积仪的允许误差。
在抽查的块段个数中,有30%以上超过允许误码差时,应全部重算。
实际工作面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100% 工作面损失量工作面损失率(%)=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含义:1、工作面采出量。
即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来的采出煤量。
计算化工是:Q 面=S 面·h ·d -R式中:Q 面――工作面采出量;S 面――工作面实际采空面积(即工作面运输机巷内侧到回风巷的内侧,开切眼内侧到工作面煤壁这个区域的面积);h ―――平均实际采高。
如其变化较大,应按分块、分段的不同采高计算。
平均实际采高,不包括大于0.05m 夹石的厚度;d ―――煤的容重;R ―――工作面内实际发生的落煤损失。
2、工作面损失量即实际工作面损失(解释见本章第二节第32条)。
一、公式使用范围:本式是计算报告期内单个采区损失率的公式。
1、当计算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累计采区回采率时,式中的“损失量”应是采区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的全部损失量,式中的“采了量”应是采区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的全部采出量2、计算全矿井平均采区损失率时,式中的损失量应是全矿井各个采区(包括报告期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结束的采区)的损失量之和;式中的采出量亦应是全矿井各个采区(包括报告期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结束的采区)的采区量之和。
二、采区损失率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含义:1、采区采出量。
** 煤矿工作面开采量、损失量计算表
日期:
** 煤矿截至2017 年末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
** 煤矿2018 年探煤厚度台账巷道名称:
** 煤矿2018 年度损失煤量台帐
工作面损失
** 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帐
** 煤矿储量动态台帐
单位:千吨
** 煤矿2018 年永久性煤柱及摊销台账
制表:审核:
回采煤量计算成果表
单位:年度:单位:万吨
总工程师:制表:
准备煤量计算成果表
单位:年度:单位:万吨
总工程师:制表:
开拓煤量计算成果表
单位:年度:单位:万吨
总工程师:制表:
矿井储量增减、变动审批情况
矿名:年度:
审核:
制表:
储量计算成果台账目录
一)分月回采工作面开采量、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
二)矿井期末保有储量计算基础台账
三)探煤厚台账
四)年度损失煤量台账
五)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台账
六)矿井储量动态台账
七)矿井永久煤柱及损失量摊销台账
八)“三量”计算成果台账九)矿井储量增减、变动审批台帐
** 煤矿
储量计算成果台账
〇一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