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制度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制度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制度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制度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

与预防制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1.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隔离: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捷表面的污染。

医务人员的防护: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2.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

患者的隔离: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应严格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

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3.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隔离: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

4.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

患者的隔离:将患者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

附录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

注1:在传播途径—列中," + ":其中传播途径之一;"++"主要传播途径.

注 2:在隔离预防一列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士"工作需要可采取的防护措施;"#":为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

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

为性接触或接触也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学校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教学文稿

学校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一.1、抓好学校卫生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检查评比,使校园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2、坚持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以常开展卫生和防治常见病、传染病的宣传,进行青春卫生知识教育,定期更换宣传栏的内容。3、坚持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普查,建立学生健康卡,重视档案资料。4、掌握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指导和检查眼保健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治近视眼、脊柱弯曲、龋齿及传染病工作。5、对教职工的小病进行治疗,对师生中遇有重大疾病时要主动热情关怀,协助解决问题。6、切实管理好各种医疗器械,保管好药品,做到进物有登记,发药有记录,禁止使用过期和变质药品。7、及时做好教职工医疗费帐目,配合会义管好医疗费开支。二.为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学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查工作制度规定如下:1、领导充分重视,保健老师应随时掌握学生中这些疾病的流行季节,发病规律和预防措施,并及时进行必要的事先或事后的处理工作。2、凡发现班级中学生患有传染性质的疾病,班主任首先要及时报告医务室保健老师,并迅速与家长联系。如要采取隔离措施,动员家长带学生回家治疗,学生病情好转,经医务室保健老师同意才能进班级上课。3、医务室保健老师有责任经常教育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战胜疾病的能力,注意清洁卫生,注意营

养,增强体质。4、教室内要经常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特别是冬天,也要注意这个问题。5、班级中如发现有较多患有某种流行性传染病,医务室要在课余或晚上对教室进行杀菌消毒。6、及时做好病情记录和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记载。 三.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办公场所、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4、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

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向阳乡砂子坡小学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学生教师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预防措施: 1.学校有效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虫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2.学校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学校响应防疫站的号召,定期为学生接种疫苗。 4.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5.如学生或教师被认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来校上课或从事学校工作。 6.任何人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医或学校领导报告。医疗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

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7.学校有关主管人员和校医,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二、制度措施: 1.在学校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瓶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五、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xx年

版)。 六、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浓度按要求配制。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七、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制度。 第二篇:口腔科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榆中县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二、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的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手套、护目镜,手套一人一换。每次操作前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技术规范。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患者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印模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一、幼儿健康检查: 1、幼儿初次入园须经街道妇幼保健站进行健康检查,填写健康检查表和保健卡。 2、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校。 3、在园幼儿离校1个月以上者,返校时须重新体检。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要进行检疫,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 4、定期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在园群体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治疗。 5、定期体检,全园幼儿每年全面体检一次,体检率达95%,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健康分析、评价,常见病统计及缺点矫治。每年普查龋齿、氟透、驱蛔,测听力一次。3周以下学生执行生长监测,一年四次测身高、体重并做好分析评价。 6、体检中发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异常者均应转入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7、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或问题儿童如沙眼、龋齿、等要建立档案,及时予以矫治,矫治与转归情况详细记入缺点矫治登记或档案中。 8、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教师健康检查:

1、教师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它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市县(区)以上医疗保健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2、皮肤病期间及患精神病者不得从事保教和炊事员工作。 三、食堂管理员健康检查制度 学校食堂管理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1、食堂管理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2、食堂管理员由学校一年一聘,学年初,学校与伙食团从业人员签定聘任合同。 3、食堂管理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县疾病控制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4、食堂管理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伙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5、食堂管理员个人卫生应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食堂管理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 7、每天早上上岗前由学校行政领导或食堂负责同志对从业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凡是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上岗。

(完整版)传染病隔离制度1

威海市立医院隔离制度 1隔离原则: 1.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1.2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1.3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1.4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1.5 受条件限制时,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1.6 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规定。 2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1患者的隔离 2.1.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1.2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2医务人员的防护

2.2.1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2.2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3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1患者的隔离 3.1.1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3.1.2 如必须在我院诊治时,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3.3.3 应严格空气消毒。 3.2医务人员的防护 3.2.1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3.2.2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1.建立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三级组织。 2.医院主要负责人为感染控制工作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感染事件应急方案制订与处置。 3.感染控制职能科室承担各类感染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导数据分析、人员培训监测报告等。 4.科室感染控制管理小组负责各项感染控制工作具体实施。 (二)基本策略 1.科学筹划基于本院监测数据及信息,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报告,制订年度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明确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 2.规范管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制度规定。 3.强化监管提高业务能力和敏感性,科室主动上报与专职人员监测相结合,层层落实责任制;对医院感染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置将医院感染防控作为“一票否决”项纳入医院绩效管理、评优评先等工作;对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造成严重后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4.加强可疑医院感染管理怀疑患者、医院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志愿者、实习生、来访者等发生医院感染时,医院感染控制职能科室通过必要的监测确认感染发生情况,及时根据传播途径加以控制,并立即

上报当地疾控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5.严格疾病流行期间患者管理将确诊和疑似患者转至隔离病室,必要时关闭感染流行科室。如出现重大医院感染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委员会立即组织处置。 (三)通用管理 1.医疗用房新建、改扩建须满足感染防控要求,具备标准预防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感染控制职能科室应参与方案论证,提出合理建议和咨询。 2.严格感染性(传染)疾病预检和筛查,防止感染性(染)疾病患者进入非感染性(传染)诊疗区域。 3.熟悉感染控制工作流程,发生医院感染散发及暴发时,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三级组织按程序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逐级报告。 4.加强重点区域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感染控制职能科室定期指导与监督。 5.加强消毒灭菌与隔离防护的实施和监测。 6.严格消毒灭菌药品、器械引进流程、资质质量验证审核。 7.加强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定期公布临床标本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 8.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被服卫生管理卫生保洁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等后勤保障部门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感染控制职能科室负责技术指导和监测检查。 9.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各项工作均应规范记录,存档备查。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 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 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2、搞好预防接种,托幼儿机构应密切与当地防疫部门 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按年龄、季节、适时、全 程、足量、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 群的免疫水平,各种预防接种率要求达95%以上。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 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 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

观察,或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对患儿所在班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应进行医学检疫,并用药物进行预防。 5、加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护理等)来降低发病率。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经常反复发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早产儿、小样儿、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6、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传授传染病的防治常识,增进儿童教养人员对卫生科学的了解,提高卫生育儿水平。还要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七、有严重感染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消毒隔离措施

令狐采学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消毒 隔离措施 令狐采学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2)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及措施 (3) 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换药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 (4)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5)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 (6)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7) 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8)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9) 消化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0) 终末消毒制度…………………………………………………………………(1 1)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规定 (12) 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3) 抗生素合理应用规定…………………………………………………… (14) 各种常用医疗、护理器具消毒方法 (15)

输液(血)反应报告规定 (17)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8)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19) 针刺伤后补救措施 (24) 医护人员预防经血传播性疾病的职业防护流程图 (25)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26)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7)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要求 (28) 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职责 (29)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30)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31)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32) 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流程 (33) 洗手及手消毒制度 (34)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应急预案与控制措施 (35)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36) 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37) 胃肠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38) 血管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2、搞好预防接种,托幼儿机构应密切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按年龄、季节、适时、全程、足量、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各种预防接种率要求达95%以上。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或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对患儿所在班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应进行医学检疫,并用药物进行预防。 5、加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护理等)来降低发病率。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经常反复发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早产儿、小样儿、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6、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传授传染病的防治常识,增进儿童教养人员对卫生科学的了解,提高卫生育儿水平。

还要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相关阅读: 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部门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园长责任制。 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的要求,组织园内各项传染病治措施的落实。 2、幼儿园设立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定专人(保健员)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指导教师晨检、幼儿健康教育、食堂卫生、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等。 3、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人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报告病种 甲:鼠疫、霍乱。 乙: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炭疽、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非典行性肺炎、

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为做好学校疾病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的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疾病防控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二、大力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全校坚持每天清洁打扫、每周三一大扫除、全天保洁制度,坚持每天检查室内外环境卫生,并在周一集会时总结评比。 三、做好卫生保健宣传工作,加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同时,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安排必要的课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防病防疫知识深入人心。 四、大力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课教学质量,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增强个人防病抗病的能力。 五、加强学校饮用水的管理,各班级学生饮用水管理责任到人,对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由食品卫生防疫检测部门通过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确保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发现问题立即停用、检修;对饮水设备,要坚决做到定期消毒,定期更换过滤设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六、建立学生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

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七、建立传染病、食物中毒发现报告制度,各年级,班主任为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和食物中毒者应立即报告学校管理领导小组或校医室,以便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不及时上报或瞒报要追究责任。 八、学校每年定期对校内教学环境与生活设施进行自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检查结果,全校公布。

(完整版)隔离预防控制制度

隔离预防控制制度 一、隔离预防的目的 隔离预防,旨在防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是针对外源性感染,切断其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一项重要的保护性措施。一是对感染源的隔离,包括感染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及周围污染环境的隔离;二是保护性隔离,对免疫受损、高危易感者的隔离。 二、医院建筑布局的隔离要求 1.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低危险区域(清洁区)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中等危险区域(半污染区)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高危险区域(污染区)包括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极高危险区(重点保护区)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2.隔离区域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三区)、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两通道)、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问(两缓冲) 并有实际屏障和隔离标志。 三、隔离感染源的基本原则 1.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安置。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区/室安置。 3.感染病人与高度易感病人分别安置。 4.同种病原体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5.可疑特殊感染病人(包括可疑传染病人)应单间隔离。

6.根据疾病种类、病人病情、传染病病期分别安置病人。 7.成人与婴幼儿感染病人应分别安置。 四、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基本原则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针对多种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4.各种隔离的颜色标志: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五、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患者的隔离 1.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1.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医务人员的防护 2.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

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疾病防控管理制度范本篇一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引起发病。因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流行,做好管理不仅对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控制社会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保健协调组织,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预防保健工作并有疫情报告人,具体防治制度如下: 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二、有计划地改造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三、建立健全全学校传染病监控与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定晨检制度,做好晨检查,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给学校保健室,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做好疫情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保健室、学校领导、疾病防控中心、市教育局体卫科、市卫生局。 四、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浸泡等。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做到湿式清扫。 五、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宣传窗、健康教育课、班会、板报、广播等途经,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健康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就疹,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传染病隔离留观室工作制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传染病隔离留观室工作制度 1、疑有传染性疾病须留观治疗的病人,自发现时起至转院前,须在留 观室留观,留观室病人需戴口罩。 2、留观病人必须服从医师的安排与治疗,有事外出,必须得到医师同意。 3、未经医师同意,不得任意在留观室内休息。 4、对留观室病人要给予关心,稳定其情绪。 5、留观室的工作人员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使用后的体温计按消- 洗-消秩序处理。

6、病人离开后,使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对物品、地面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消毒隔离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消毒隔离措施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2)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及措施 (3) 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换药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 (4)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5)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 (6)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7) 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8)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9) 消化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0) 终末消毒制度 (11)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规定 (12) 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3) 抗生素合理应用规定 (14) 各种常用医疗、护理器具消毒方法 (15) 输液(血)反应报告规定 (17)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8)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19) 针刺伤后补救措施 (24) 医护人员预防经血传播性疾病的职业防护流程图 (25)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26)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7)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要求 (28) 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职责 (29)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30)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31)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32) 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流程 (33) 洗手及手消毒制度 (34)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应急预案与控制措施 (35)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36) 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37) 胃肠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38) 血管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39)

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40)

备注: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以说明书为准。

泌尿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1、严格掌握适应证,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使用导尿管。 2、使用其它方法代替膀胱内导尿,如间歇性导尿、阴茎套导尿等。 3、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评估持续导尿的必要性。 4、严格掌握导尿管插入和护理时无菌技术。 (1)在导尿管插入之前,用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周围。 (2)在灭菌条件下,无菌操作插入导尿管。 (3)保持整个集尿系统闭合,尽可能缩短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时间。 (4)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并随时观察尿液是否从导尿管中流出,以确保导尿管未阻塞。 5、有条件时应使用一次性导尿管和集尿系统。否则应对上述物品彻底清洗后,再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灭菌。 6、不建议为预防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和尿道口使用抗菌软膏,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7、不建议冲洗导尿管和更换导尿管,也不宜频繁进行菌尿检测。

艺术培训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一、学校行政方面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1) (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 (三)、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3) (四)、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4) (五)、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8) (六)、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10) 二、学校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生日常安全制度 (11) (二)、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制度 (12) (三)、学生课外、假日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3) 学校行政方面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 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减少损失"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1、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各处、室向领导小组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 2、学校每月要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每班每周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问题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识的

教育。 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外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局;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报教育局,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一份报乡镇人民政府,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4、建立健全领导值班、教师值日、中青年教师护校队制度;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负责学校安全保卫的人员要经常和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公安派出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生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学校。 6、外单位或部门借用学生上街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参加其他社会工作,未经市教育局分管安全副局长批准、校长办公会同意,不得擅自组织参加。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7、学校还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到校、按时回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8、学校要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情况严重的,一时难以消除要立即封闭,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法制科。 9、学校要经常检查校内围墙、挡土墙、池塘、栏杆、扶手、门窗、楼梯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的安全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维修和拆除,确保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和相应设施既安全又可靠。 (二)学校消防安全制度 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公共财产、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现特制定以下消防安全制度。 1、加强全校师生的防火安全教育。按《消防法》的要求,做到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要做到人人都知道火警报警电话119,人人熟知消防自防自救常识和安全逃生技能。 2、保障校内的各种灭火设施的良好。做到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并做好检查记录。 3、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保持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照明完好。 4、学生聚集场所不得用耐火等级低的材料装修。 5、易燃、易爆的危险实验用品、做到专门存放、由化学实验员两人同时加锁开、关负责保管,在室内必须有沙池、灭火器等。在利用易燃、易爆化学药品做实验时,教师必须在做实验前向学生讲清楚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6、图书馆、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木工房、机房等场所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下班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关好门窗,确保安全。 7、消防栓、防火器材等消防设施,要人人爱护。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和损坏,违者要严肃处理。

传染病住院隔离、转诊制度

滕州市中医医院 传染病人住院隔离和转诊制度 1、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做好预检分诊记录。导诊护士做好第一级预检分诊工作,并及时将发热、肠道、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其它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引致感染性疾病科就诊,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第二级预检分诊工作,将传染病及疑似患者留观,将其他病人引致普通门诊治疗。 2、做好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预检分诊记录。 3、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异常诊断信息反馈预警和传染病登记本,详细记录接收人姓名、时间、科室名称,以备查验,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公共卫生科,以备疫情分析,重大传染病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警与信息发布。 4、公共卫生科应建立全院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详细登记,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5、传染病诊疗、诊断、处置遵照传染病诊断标准,按照本院传染病诊断分类、处置管理制度执行。 6、各临床包括门诊、医技科室应建立传染病护理规范,并建立传染病人处置、培训、健康教育、医疗废物等多方面的工作记录,有自查与改进整改措施。 7、严格遵守传染病诊疗与转诊制度:(1)甲类或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以及其

它本院不具备严密防护和处置条件的传染病,一律转往传染病专科医院(中心人民医院)。(2)肺结核及疑似病人转往结核病专科机构系统管理。(3)孕妇艾滋病感染者转往专业艾滋病防治机构,进行母婴阻断。(4)普通科室不再进行传染病的专科治疗。(5)慢性传染病确因需要在普通病区治疗的,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建立处置记录,避免传染病引起医院感染发生。 8、对转诊患者应将其病历复印件一并转至转诊医院,使用专用车辆或用过的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2016-5-17修订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如口罩、手套、帽子、眼罩、面罩、隔离衣等)。执行《手卫生规范》,保证洗手和手消毒效果。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3、医院各医疗区域执行标准预防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和消毒措施。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特殊感染病人应隔离,并设有隔离标志。高危险区域各相关科室、部门实行区域隔离管理。内部布局应明确划分为“三区”、“两通道”及“两缓冲”。 4、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每月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对容器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需注明

日期、时间、责任人,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无菌稀释液等)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责任人、用途,尽量使用小包装,超过24 6、无菌物品每天检查一次,打开后的无菌包只能使用24小时。如果无菌包被医务人员多次接触可能存在污染,应重新消毒。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 7、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严禁重复使用。使用后毁型消毒处理,有血液污染的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一般的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时间1小时以上,未接触病人血液及体液的不需消毒处理。 8、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器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消毒器材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 9、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 10、需行手术的患者,术前应做有关传染病筛查,手术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传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离患者的手术应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对患有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要求护理和助产。 11、病房应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及时消毒。床头柜、床头、椅子门把等,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51740讲解学习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51740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一、幼儿常见病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二、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应列入常见病管理内容。 三、根据季节变化、疾病多发的年龄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和家长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四、认真做好常见病登记工作,定期对园内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摸索和总结管理经验。 五、常见病具体的预防措施 (一)感冒 有些幼儿,一到秋季,经常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经治疗稍有好转,停药后,又反复出现。这是因为孩子抵抗力差,要从增强体质着手,增加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次数。 预防措施: 1.保障室外活动时间,日托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2.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常晒被褥,室内空气保持清新。3.随着气候的变化,督促各班配班教师及时为孩子添减衣服。入秋之后,不可添衣过快,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适当地让

孩子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4.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通过游戏、跑步、做操。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按时安排相应的体育活动。 5.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 6.在感冒流行期间,对幼儿采取预防发病措施,口服板兰根冲剂:每次1包,一日2次,连续服3-5天,流感季节,提醒家长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二)腹泻 秋季,小儿特别容易患腹泻,一般多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 预防措施: 1.防止腹泻,关键把好“病从口入”关监督食堂做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好食具的消毒工作,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委会,由园长、保健医、食堂管理员、会计、教师、保育员、及家长代表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伙委会。按照幼儿需要制定膳食计划。每周制定一次带量食谱,做到蛋白质、糖、脂肪、微量元素、谷类达到标准量,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