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说好普通话

  • 格式:doc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说好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中国国家通用语言。

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怕什么:声韵调。

吐字清晰,调动双唇舌头和牙齿;

声音响亮,要打开口部的后声腔;

饱满动情,别忘气息的积极运动。

看下图,了解发声各器官:

1、上唇

2、下唇

3、上齿

4、下齿

5、齿龈

6、硬腭7 、软腭8、小舌9、舌尖10、舌面11、舌根12、鼻腔13、口腔14、咽头15、会厌16、食道1

7、气管1

8、声带1

9、喉头

1.咬字的要求

教师讲课时咬字的总体要求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真”,二是“响”。“真”指准确规范,符合普通话语标准,符合语音规范,没有方音,不读错字。在真的基础上求响度,使得声音具有穿透力,警醒力,不至于使学生上课昏昏然。“响”指清晰明亮,圆润丰满,灵活轻巧,流畅自然。字音清晰而不混浊,集中而不散漫,饱满圆润而不单薄扁涩,灵活轻巧、流畅自然而不笨拙呆板、磕磕绊绊。

2.过程及方法

传统上用吐字归音概括咬字的过程和方法。所谓“吐字归音”是指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完整处理,分别称之为出字、立字、收字。

出字,指对字头的处理,是发音的开始阶段。字头,包括声母和韵头(介母)。发好字头主要是要把握声母的发音部位、方法和韵母的四呼。字头的发音要叼住弹出,准确有力。

字头有几种情况:

(l)有头,而且声、介母都有

声母和介母拼合在一起,构成吐字阶段。

用介母的元音解除声母辅音的阻碍。就吐字过程来说,介母是主要的,在声母成阻的同时也作好了介母的口形,用介母的“四呼”所定的口形来解除声母的阻碍,字头由声母生,由介母(四呼)出,“声”短“介”长,“声”“介”合一。例如:

“边”(bian)、“笑”(xiao)、“光”(guang)、“揣”(chuai)、“娟”(juan)、“学”(xue)。

(2)有头,只有声母,无介母

直接用字腹的元音解除声母的阻碍。声母的部位、方法准确,发音短促,清晰有力。要根据声母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

b、p 用双唇“喷”,d、t用舌头“弹”,j、q用舌面“挤”,g、k用牙齿“啃”。

(3)有头,只有介母,无声母:

发音时把介母当声母用,适当抬高i、u、û的舌位,发成半元音[j]、[w]、[y]。韵头

音发得短促有力,以显示字头音的“点”的特点,使介音的“点”与字腹元音“面”结合。如“呀”(ya)、“弯”(wan)、“约”(yue)等。

(4)无头字

这种字的出字阶段与立字阶段合二而一了,发音时要强调以点带面、硬起首的特点,在发音开始时(注意,仅仅是开始时)适当增加主要元音发音的紧张度,以保证出字有力,韵母是开口呼的,可在增加肌肉紧张度的同时,于音节前加—个喉塞音,不是开口呼的,适当抬高i、u、û的舌位,发成半元音[j]、[w]、[y]。例如,“爱”(ai)、“安”(an)、“欧”(ou)、“恩”(en)、“啊”(a)、“鹅”(ã)、“衣”(yÿ)、“阴”(yÿn)、“午”(wǔ)、“雨”(yǔ)、“云”(yún)等。

立字,指对字腹即韵母中主要元音的处理。字腹是音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最响亮的音素。立字就立在它上边。这个阶段是整个咬字过程中时值最长、发音最响亮的阶段,也是扩大共鸣、美化字音的阶段。要调整好口腔的形状、开度和松紧,把字腹拉开立起,使之圆润丰满。

收字,又称归音,指对字尾的处理,是字音的收束阶段。收尾要趋向鲜明,到位弱收。归尾一定要准确。能作韵尾的音,是元音i、u(o实际是松u)和辅音n、ng。根据这几个音的发音特点,前人归纳出四种收音方法:

展辅:“辅”就是“颊”,指颧肌、笑肌等,它们的活动可使口角向两侧展开,这正是“i”的口形展唇状态,所以凡是以“i”结尾的,都用展辅方法。如

“怀”(huai),“灰”(hui)等。

敛唇:就是把双唇敛起收圆。以“u”收尾的字(包括“o”),都用敛唇法。如“优”(you)、“条”(tiao)等。

抵腭:前鼻辅音“n”发音时舌尖抵上齿龈,谓之“抵腭”。凡是字尾是前鼻“n”的,都用抵腭法归音。如“人”(ren)、“间”(jian)等。

穿鼻:把声音经过后咽壁收入鼻腔,这是后鼻辅音“ng”的发音特点。凡是字尾是鼻音“ng”的都用穿鼻方法归音。如“东”(dong )、“江”(jiang )等。

关于开尾字的归音。所谓开尾字就是没有字尾(韵尾)的字。这种字的归音与有尾字不同。一般有尾字归音时,是口腔由开到闭,肌肉由紧到松,声音由强到弱。而开尾字是一音到底,口形始终保持不变,不管拖音多长,都是一个元音的延续,不到声音终了口形不能变换。如“家”(jia)、“我”(wo),“歌”(ge)等。

把上述过程综合起来,出字的叼住弹出,立字的拉开立起,归音的到位弱收,就形成了咬字的“枣核形”。这样的咬字,点面结合,清晰丰满,能给人以响度美感。另外,这种枣核形也是因字而异的,不同结构类型的音节,在咬字上是有差异的,“枣核形”也是有所不同的。

3.坚持“取中”原则

为了便我们的咬字符合教师声音语言美的要求,在实际发音过程中要坚持“取中”的原则。有两重意思:一是相对于日常生活语言和歌唱吐字发音而言,介于二者之间。唱歌的咬字靠后,尤其是美声唱法,口咽腔的活动是大、竖、后。口咽部位动作幅度大,口形大,口咽腔动作垂直幅度大,形成竖立的形状,咬字靠后,后面用力多,“咽腔才是歌唱者真正的嘴”。日常说话与唱歌相比是小、横、前。教师声音既不完全同于日常说话,又不能像唱歌,而是介乎二者之间,是稍开、稍竖、稍后。这样,既贴近生活,亲切自然,又高于生活,优美动听。二是就语音自身特点而言。在符合语音规律、保证语音不走样的前提下,我们主张教师声音咬字要:

前音稍后,后音稍前;

开音稍闭,闭音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