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时的教材内容以“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
本课时是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讲述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懂得珍惜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但是,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认识不足,容易过分追求科技产品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既要看到科技带来的好处,也要认识到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科技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既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能关注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既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能关注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的利弊。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科技发展案例材料。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教学场所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科技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科技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科技发展的案例,如手机的发展历程。
让学生观看案例后,分组讨论: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识到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世界和认识人类自身的重要手段。
2.道德修养:认识到科技能够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3.责任意识:懂得科技既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也会带来危害;认识科技的价值。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科学精神及意义。
(重点)2.通过三位航海家的故事,知道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难点)3.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是重大的科学突破,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崇尚科学不盲从1.献身科学为求真(1)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银河系、太阳系地球)(2)提问: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着地球转?预设:地球是行星,围着太阳转。
(3)过渡: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现代人们熟知的科学知识。
但是在500多年前的欧洲,限于当时对世界的认识,人们普遍接受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反对任何其他学说。
在这样迷信、教条的氛围中,却有一位科学家勇敢地站了出来,指出“地心说”是错误的。
他是谁呢?让我们打开教材,阅读第58页“活动园”第一段内容,一起去“拜访”他吧。
(学生阅读有关哥白尼的内容)(4)提问:在当时人们认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哥白尼率先提出了“日心说”,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
后来,他为了坚持自己的学说遭受了磨难,大家知道吗?预设:哥白尼因为“日心说”,被教会以亵渎圣经罪处死。
点评:哥白尼宁愿被处死也不愿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真是一位勇敢且意志坚强的科学家。
追问:古今中外像哥白尼这样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同学们还知道有谁?预设: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后来他被判处火刑,葬身大火之中。
点评:这些科学家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怕牺牲,令人敬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第8 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在对世界科技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3. 通过对世界探索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教学难点:在对世界科技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查找关于航海家的相关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回顾小学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先进的科学技术?2.思考: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生存的世界?3.师: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生存的世界。
在探索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付出了自己一身的心血,为探索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世界发展的进程。
4.揭示课题: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一)“地心说”与“日心说”1.观看视频《地心说与日心说》https:///v_show/id_XMzg1Njc1NjE1Ng%3D%3D.html2.讨论:(1)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2)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怎样的影响?(3)哥白尼为追求真理付出了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3.师小结: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是一位勇敢且意志坚强的人。
他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倾注他毕生心血的《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伽利略和望远镜1.观看视频《不说不知道17世纪的伽利略用这种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2.同桌交流:伽利略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3.出示伽利略受到教会审判的照片,师:伽利略受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不久便被判处终身监禁。
4.思考: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5.师小结:通过哥白尼的“日心说”和伽利略的望远镜,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日心说,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及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等。
(二)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日心说是什么,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及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等。
(二)难点:1.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2.培育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等。
(二)导入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可是在这个还比较寒冷的早春时节,早晨喝盒装牛奶比较寒冷怎么办呢,对了,有同学说放到微波炉里热一热不就行了吗,有的爸爸妈妈还会在早晨用豆浆机给小朋友们榨一杯白白香香的豆浆,我还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还会用到家用的烤箱给大家来制作很多好吃的,比如蛋糕,面包,饼干,曲奇之类,我想肯定会有很多小朋友会大声夸夸我们的微波炉,豆浆机,家用烤箱。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很多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大大地提升了人类的幸福感,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究《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设计意图】:风趣幽默的导入语,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活跃了课堂气氛,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哥白尼及其日心说1.请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出示书本58页《地心说与日心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2.请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是地心说,什么又是日心说呢?(2)为什么哥白尼能发现地心说?(3)地心说的发现对全人类有什么意义?(4)哥白尼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5)为什么说科学是战胜一切的力量?【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了对世界的不断探索,必将使成功战胜失败,光明战神黑暗,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 8 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科技发展造福人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是造福人类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技产品有较强的兴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对科技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科技,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科技的发展是造福人类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的福祉。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科技的发展是造福人类的。
难点: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情境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科技案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相关的科技知识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科技改变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科技案例,让学生感受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巩固学生对科技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是否一定会造福人类,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技发展对人类的福祉。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科技知识作业,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反对迷信。
2.认识科技的广泛用途和对生活的影响。
3.感受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科技的重要作用,树立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制定依据:本课是六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第8课,与第9课和第10课共同构成“人类世界美好未来”单元。
本单元以科技发展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梦想和追求。
本课重点介绍科技在航天事业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科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运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
本课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调查、交流、分享、反思探究、资料收集等能力。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在校内外活动中锻炼了创造能力。
因此,本课程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初步了解前人对世界的不断探索,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理清航XXX事件,初步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树立学生不断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明确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前人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2.理清航XXX事件,初步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
3.树立学生不断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明确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的意识。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倾听介绍。
图片、视频观看播放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前人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前人的探索历程。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让学生理清航XXX事件,初步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
分组讨论,理清航XXX事件,初步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
总结强调学生不断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明确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的意识。
倾听总结,明确精神意识。
六、课后作业:查找XXX家的故事,了解更多探索历程。
对世界的交流和文明的发展。
在活动一中,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初步了解了古代对于宇宙中心的认识以及XXX提出的“XXX说”的进步之处。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分析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3.探究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和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探究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2.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和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2.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3.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课前展示,引发学生兴趣;2.讲解、互动探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3.案例分享和分析,使学生深入考虑科技发展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4.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安排1. 课前准备1.准备教学板书;2.展示有关科技发展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活动1:观看小视频根据课堂安排,观看一段有关科技发展历程的小视频,带领学生了解科技的成长历程和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并让学生就观看的视频进行讨论。
3. 活动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就科技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改变进行讨论和分享,每个小组发言3-5分钟。
4. 活动3:案例分享老师给学生分享科技发展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活动4:珍惜科技成果从社会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科技成果,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同时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6. 活动5: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科技成果的意识。
在教学中,采用了课前展示、活动讨论、案例分享、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 8 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主要讨论了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技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以及科技的分类。
2.科技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技发展的重要事件。
3.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包括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
4.科技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科技可能带来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历程和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好奇,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3.了解科技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四. 教学重难点1.科技的分类和科技的发展历程。
2.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科技的发展趋势。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科技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让学生掌握科技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的作用。
3.讨论法:让学生讨论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观看视频法:观看相关科技发展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2.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科技发展视频资料,用于观看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科技进展造福人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8课课时支配: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及意义。
2、了解航海家的故事,知道新航路的开拓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3、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生疏科学突破的重要性,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4、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育科学思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点:1、理解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科学精神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了解航海家的故事,知道新航路的开拓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培育同学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1、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对科学界的重大贡献,生疏科学的不断进展和进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思维方式。
2、通过教学,让同学了解科学家、航海家和达尔文等人物的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培育同学探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意识。
3、着重强调科学在人类文明进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同学崇尚科学、敬重科学,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生活和将来。
课前预备:1、整理相关故事的资料和图片。
2、预备相关视频或音频资源,以挂念同学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学情背景: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学年龄大约为11-12岁。
同学已经把握了肯定的科学学问,能够理解一些科学概念。
但是对于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技对人类的影响等内容,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生疏。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了科技进展对人类的意义,通过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故事,让同学感受科学家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科学精神及意义;通过三位航海家的故事,让同学知道新航路的开拓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通过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让同学知道这是重大的科学突破,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教学设计:一、导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科技进展对人类的意义,科技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你们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一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8、达尔文与进化论。
9、达尔文进化论得到证实。
10、总结:科技改变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11、时光穿梭机: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的中国古代,你觉得你的生活会有哪些不便?那个时候的你,最希望能拥有什么?12、对比古代与现代的出行、照明、娱乐等方面。
13、讨论:为什么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14、思维导图:科技改变世界15、总结:科技改变世界。
16、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从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17、争当创新少年: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争当创新少年。
18、我最喜爱的信息技术凭评选: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创造了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娱乐、交流等的新平台。
请你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信息技术,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9、中国科技发展成果展: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请选择其中的一项,查找相关资料,描述其成就,并说一说其背后的故事。
20、视频:北斗导航系统已步入新时代背后的故事惊心动魄21、提示: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国只有提高自主创通过古今对比,感受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改变。
让学生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悟到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感受大国重器来之不易,激励学生立志报效祖国。
、。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掌握科技对于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作用。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科技进步的核心在于造福人类。
二、教学内容本课以科技发展为主导,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科技的历史发展、当代科技的特点和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讲解和思考性的提问交流式。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实现知识与思维的融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描绘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图表,让学生观察图表,思考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科技是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学习过程(30分钟)(1)科技的历史发展(10分钟)传统的科技是从粗糙的石器到简单的农具,再到风水磨漆等家庭手工劳动工具慢慢演进的。
19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使得机械加工、生产和大规模生产商业化及使用化学、电学和电子学的发展进入到实用和理论化时期,成为现代科技的一个出现。
(2)当代科技的特点(10分钟)当代科技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它的发展特点表现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材料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技术融为一体。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3)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10分钟)技术的进步造福于人类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善因应用,防患于未然。
例如,在交通工具方面,机动车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也会带来交通安全问题。
在生物科技方面,遗传工程的发展大大推进了人类的医学和农业水平,但也存在着利用不端的风险。
3. 总结(5分钟)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我们在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认知科技,科技创造更优质的生活,这是科技的根本目的。
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1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掌握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利用科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优点和缺点。
•掌握科技合理利用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培养对科技进步的热爱和对科技风险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让学生掌握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优点和缺点。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利用科技。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优点和缺点。
•科技合理利用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2.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问答、案例分析等。
具体如下:•讲授: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问答: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科技的认识。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合理利用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四、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1.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提问和引用科技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
2)讲授(20分钟)老师通过讲授,讲解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案例分析(30分钟)老师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合理利用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4)总结(5分钟)通过让学生复述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理解,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时间安排本节课总时长为60分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时间段教学步骤0-5分钟导入5-25分钟讲授25-55分钟案例分析55-60分钟总结五、教学评估为确保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课堂表现评估: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接受程度。
•作业: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巩固教学内容,老师通过批改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是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技发展的历程、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科技发展的两面性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科技发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科技素养方面,部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2.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两面性,学会正确对待科技发展。
3.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2.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两面性,学会正确对待科技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和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科技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学素材:收集科技产品和生活场景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分组讨论题:为学生提供关于科技发展两面性的讨论题目。
4.板书设计: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科技产品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介绍科技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了解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的。
3.操练(10分钟)分析科技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教学过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科技进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观看视频——小熊猫美美问题:你是否也想探究这个奇异的世界呢?观看视频沟通共享通过观看视在世界的进展过程中,科技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科学家,也为探究世界作出了重大奉献。
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对世界的不断探究》。
引入课题——《对世界的不断探究》频,激发学生对世界探究的欲望讲授课目标导学一:对世界的不断探究16 世纪之前,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
一批初步培育学有识之士,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学问介绍。
尼古拉·哥白尼,1473 年 2 月 19 日—1543 年5 月 24 日,享年 70 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 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认了教会的权威,转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
学问阅读生不盲从权威,坚持真理的精神。
了解生疏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根本内容。
课题科技进展造福人类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下册1.初步了解科技进展对在世界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2.生疏航路的开拓和进化论对人类社会进展带来的影响,体会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目标3.培育学生对世界不断探究的兴趣和爱好,培育追求真理的精神。
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气,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进展的重要关系。
日心说的观点是:1. 地球是球形的。
假设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观察亮光渐渐降低,直至消逝。
2. 地球在运动,并且 24 小时自转一周。
由于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假设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是不行想象。
3.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围绕地球运行。
观看视频——哥白尼的日心说要求:1. 认真观看视频2. 组内成员争辩问题3. 派代表上台发言问题:1. 你认为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对人类生疏宇宙世界有什么样的的影响?2. 哥白尼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小结:哥白尼是一位英勇且意志坚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