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 格式:doc
  • 大小:10.26 MB
  • 文档页数:3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3)

1总则 (4)

1.1定义 (4)

1.2 功能 (4)

1.2.1 生态保护功能 (4)

1.2.2 健康休闲功能 (4)

1.2.3 资源利用功能 (4)

1.2.4 慢行交通功能 (5)

1.2.5 经济发展功能 (5)

1.3目标 (5)

1.4原则 (5)

1.4.1 综合打造原则 (5)

1.4.2 贯通便捷原则 (6)

1.4.3 安全性原则 (6)

1.4.4特色多样原则 (6)

1.4.5经济合理原则 (6)

2规划要求 (7)

2.1类型 (7)

2.1.1 Ⅰ级健康绿道 (7)

2.1.2Ⅱ级健康绿道 (7)

2.1.3 健康绿道连接线 (7)

2.2布局 (7)

2.2.1Ⅰ级健康绿道布局 (7)

2.2.2Ⅱ级健康绿道布局 (18)

3建设要求 (19)

3.1 道路 (19)

3.1.1 材料 (19)

3.1.2 色彩 (19)

3.1.3 宽度 (20)

3.1.4 坡度 (20)

3.1.5 盲道与无障碍设施 (20)

3.1.6 道路设施 (20)

3.1.7 与道路交通的接驳 (21)

3.2 服务设施 (24)

3.2.1 驿站 (24)

3.2.2 休息设施 (26)

3.2.3市政设施 (27)

4 标识系统建设 (29)

4.1 标志 (29)

4.2标准 (30)

4.3设施 (31)

4.3.1 类型 (31)

4.3.2设置要求 (31)

4.3.3 高度与视距 (31)

4.3.4材质 (32)

4.3.5工艺 (32)

4.4信息内容 (32)

4.4.1 内容 (32)

4.4.2主要类型 (33)

4.5雕塑小品 (33)

4.5.1雕塑 (33)

4.5.2 小品 (34)

4.5.3 专属交通设施装饰 (34)

5 附则 (35)

5.1 编制依据 (35)

5.2编制单位 (36)

前言

为实现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与长远目标,充分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核心思想,塑造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完善城乡慢行交通系统,倡导全新健康生活方式,确保城乡可持续发展,成都市提出了构建覆盖全域、连接城乡,集保护生态、展示特色、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健康绿道。为指导全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按照《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纲要》、《“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总体控制要求》等要求,明确了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对全市健康绿道的规划布局、建设要求、标识系统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成都市健康绿道建设的实施主体是市、区(市、县)政府,鼓励多元化的投资管理渠道按照相关程序参与建设、运行、管理。

1总则

1.1定义

成都健康绿道是结合成都特色、贯通全域城乡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山体、田园、林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以及城镇乡村、历史文化古迹、现代产业园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游的绿色廊道。

1.2 功能

1.2.1 生态保护功能

健康绿道作为成都全域生态廊道,具有将城乡生态环境中多样生态基质、斑块连接成网络,促进各生态系统间物质交流,平衡全域生态结构的功能。

1.2.2 健康休闲功能

健康绿道生动展现川西平原“宜居宜玩”的生活环境,体现成都人“知快守慢、张弛有序”的生活态度,满足现代人亲近自然的渴望需求,倡导郊外远足踏青、林间河畔品茗、户外运动健身的健康生活休闲方式,完全开放、全民共享,不断提升城市幸福感。

1.2.3 资源利用功能

健康绿道是连接成都市域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路径,是展示成都自然与人

文特色的主要窗口,通过市民、游客的参与,提升公众的资源保护意识,增强资源自我造血功能,努力实现资源保护与利用双赢。

1.2.4 慢行交通功能

在市域各区(市、县)建成区开展健康绿道建设,能宣传推广现代慢行交通理念,为普及城市慢行系统建设进行先行尝试,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不断拥堵的难题。

1.2.5 经济发展功能

在健康绿道中适当注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吸引市民、游客进入乡村地区,整合提升现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项目与现代乡村旅游业的互动结合,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3目标

建设形成覆盖成都全域、连接城乡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健康绿色廊道。

1.4原则

1.4.1综合打造原则

健康绿道建设综合涉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建筑风貌控制、河流水系保护治理、乡镇村落建设、文化古迹遗址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田园保护、林盘保护等内容,实现健康绿道景观性、多样性、通达性、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1.4.2 贯通便捷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健康绿道的全线贯通,并提供与健康绿道相适应的综合交通支撑体系,与城市公交系统接驳,满足市民、游客的进出方便、快捷。

1.4.3 安全性原则

为保证使用安全,通过与行人、非机动车空间分隔或绕行改道等方式,基本确保健康绿道“机非分离”;对某些条件不完善的路段、路口,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健康绿道使用安全。同时完善健康绿道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等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保障市民、游客的人身安全。

1.4.4特色多样原则

健康绿道的线路应结合市域内的风景区(旅游区)、古镇、林盘、特色产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等,依托河流水系、山脉坡地、郊野田园等自然资源,精心组织,突出各条线路不同特色,增强对市民、游客的吸引力。

1.4.5经济合理原则

健康绿道应尽量以现有各类道路为基础,“因地制宜”进行改造,不宜新辟、新建道路;健康绿道建设的相关材料、施工工艺应易于施工建设、方便后期维护管理,并合理采用体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