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平面图的设计和画法第二部分经典手绘总平面图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13
一、背景概述该项目为贵州草塘千年古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总平面图,用传统的方式,适宜居住和游憩的尺度,营造一个适宜当地传统氛围的场所。
用地面积331614㎡,建筑总面积162174.7㎡,容积率0.49,绿地率45%。
一、总平面图分析1、政策性该地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凭此打造旅游景区。
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146号)、《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90、《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等,设计需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以及其它相关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统一控制建筑高度,规划区内最高建筑高度控制在16m一下,一般建筑均设在三层以下。
2、经济性该区域有猴场会议会址、宋钦故居、古戏楼等多处文物,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生态资源丰富。
因此,凭借建设旅游区的契机,在规划用地上划分商住用地区域。
考虑商业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在规划片区内的南侧靠近城市过境道路布置,少量分布于古建周边以及水系周边布置,作为服务于文化景区的商业文化建筑,占街区的大多数街面,同时结合入口处景观标志点的塑造,打造街区的商业服务氛围。
既方便游客和街区居民,又可辐射规划用地外的其他县区。
3、创造性规划区用地布局结构为“一心、一轴、多组团”,规划利用地形特点,在中央山体制高点布置景观核心,成为整个规划区的规划核心;同时根据地貌特点,在山体和山谷交界处规划道路轴线,成为区内滚动发展的主要轴线,利用山谷平坦地带设置景观轴线,以提升居住品质。
建筑风格较为古朴,以呈现古镇气息。
建筑采用围合式布置,呈现相对较集中的公共空间,沿滨河形成景观轴线,周围分布景观节点。
4、技术性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道路:以过境交通为本地块主要的对外交通联系,以规划的城市干道作为本地块的交通主道路。
超详细的平⾯布置图,看完再也不会犯错!施⼯总平⾯布置图是拟建项⽬施⼯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案和施⼯进度的要求,对施⼯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正确处理全⼯地施⼯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施⼯总平⾯布置图是⼯程施⼯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CAD应⽤普及,施⼯总平⾯布置图基本上采⽤CAD进⾏绘制。
施⼯总平⾯布置图绘制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范围内有关的⼀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项⽬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电接驳⼝、现场排⽔⼝、施⼯区域及围墙出⼊⼝设置情况等)。
3、建设项⽬的建筑概况、施⼯⽅案、施⼯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品、施⼯机械和运输⼯具⼀览表(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等信息),以便规划⼯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
6、《建设⼯程施⼯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施⼯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
7、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现场安全⽂明施⼯的相关规定,施⼯单位安全⽂明施⼯标准。
施⼯总平⾯布置图绘制原则1、在满⾜施⼯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2、主要施⼯机械设备的布置满⾜施⼯需求。
3、最⼤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次搬运。
4、在满⾜施⼯需要的前提下,临时⼯程越⼩越好,以降低临时⼯程费。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现场安全⽂明施⼯的相关规定。
施⼯总平⾯布置图的主要内容及绘制步骤1、绘制拟建建筑物(构筑物)、确定施⼯现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