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的典故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407.67 KB
- 文档页数:4
《囊萤夜读》第一课时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感悟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体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感悟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体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猜字谜”的游戏导入课程,引出“囊”从古自今都有表示袋子和装着的含义。
师:老师上课前和大家玩一个猜字谜的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甲骨文“囊”)这是什么字?(学生回答“囊”)师:对,这就是甲骨文“囊”,事实上,囊从古至今,都有表示袋子的意思。
2.利用课文的插图导入《囊萤夜读》,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师:(出示囊萤的插图)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学生答萤火虫)师:(出示囊萤夜读课文的插图)这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答一位少年在装着萤火虫的袋子下读书)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板书“囊萤夜读”,并提醒学生,囊字中间的口要扁,秃宝盖要宽,撇捺要舒展)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学生答用袋子装着萤火虫在夜里读书)(二)教授新课1.教师提问学生,看见插图有没有问题。
随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他是谁2.他为什么要囊萤夜读)让学生自读课文。
师:看见课文的插图,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师:老师也有两个问题,第一,他是谁?第二,他为什么要囊萤夜读,请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
2.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问“他是谁”,引出注释的《车胤传》,教师点出学习古文时,可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师:读完了课文,请问他是谁?(学生回答车胤)师:你怎么知道他是车胤?(从注释中知道)师:对。
阅读古文,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意思。
请大家用理解注释的方法,阅读第一句。
3.(1)让学生运用结合注释的方法阅读第一句。
个别学生朗读,老师强调“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胤”后需断句,引出朗读古文时,人名后面需要断句。
师:为什么要在“胤”后面停顿。
(因为“胤”是人名)师:是的,“胤”是人名,阅读古文时,在人名后面需要停顿。
囊萤教学设计(精选3篇)1.囊萤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认读“恭勤”等3个生字,正确书写“囊、萤、恭,勤、博、贫、燕”等七个生字。
尤其注意囊、恭、博的书写,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以夜继日”等词语。
(二)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趣味,力求熟读成诵。
从而产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扩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四)理解重点词句,从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无论在何种困难的境地都能勤奋学习孜孜不倦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介绍《晋书》:(展示课件)《晋书》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
由唐朝房玄龄等21位大臣共同编撰。
它记载的是从三国时期司马懿开始一直到晋朝覆灭的史事。
其中列传中介绍了相当多的名人如:谢安、王羲之、顾恺之等等。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其中一个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
《车胤传》(出示课件)车胤,字武子。
是东晋的大臣。
这个小故事的名字叫(板书课题:囊萤夜读)师边板书边讲解“囊”的书写笔画,写时要注意写扁一些,共22笔。
3.谁会读?(指名读)萤正音。
齐读。
4.在文中找找注释①,囊萤夜读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能试着说说吗?(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萤囊: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萤夜读:用袋子装萤火虫照明晚上用来读书)5.车胤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请大家朗读课文,读时要做到(1)把课文中的字词读准确。
(2)读不流利的地方反复读。
(3)没有标点的句子能否读出停顿节奏,能到话就用笔画出停顿标记。
(出示课件,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朗读)(二)诵读:读好断句1.指名读课文,正音多音字。
2.文言文要读出停顿,这样才能有助于听的人听懂。
下面看看你做的记号是不是和老师的一样。
听老师读,边听边补充做停顿记号。
3.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课件让学生自由练,重练“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读准断句。
4.循序渐进地师生接力读,出示课件。
可用颜色区别,师读用蓝色,生用红色。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教案第1篇】《囊萤夜读》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后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会写的9个字。
强调“勤、卒”的读音,指导“囊、恭、勤、焉、卒”的字形。
其中“囊”字的笔画数较多,要智慧识记;“恭、勤”注意不要多笔少画;“焉、卒”书写时要规范、美观,注意间架结构。
2.阅读理解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品读感悟,合作探究,反复朗读,共同学习等策略。
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读通文言文,在读中领悟道理。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把握知内容1.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文言文二则》。
(2)师引导: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2.熟读故事题目。
(1)出示两则文言故事的题目《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
(2)师指名读题目,相机正音;生齐读故事题目。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课件出示现代文小故事。
(2)感知题目意思。
①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快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囊萤夜读”和“铁杵磨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小学《囊萤夜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囊萤夜读》的文言文内容;(2)了解车胤忍辱负重、勤奋好学的故事,领悟故事中传达的勤奋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内容,领会车胤的优秀品质;(2)学会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忍辱负重、勤奋好学的精神品质;(2)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如字词的正确理解、句子的流畅朗读等;2. 车胤忍辱负重、勤奋好学的精神品质的领会。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2. 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车胤的优秀品质,并联系实际生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囊萤夜读》的文本;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车胤;(2)简要介绍车胤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学生通过注释、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车胤的优秀品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感悟拓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车胤精神的理解和感悟;(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深入领会车胤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和对车胤精神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囊萤夜读》课文,能够背诵。
2. 写一篇短文,谈谈对车胤精神的理解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种精神。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囊萤夜读》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囊萤夜读》的故事内容,体会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引导学生体会车胤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囊萤夜读》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3. 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说出车胤为什么要在夜晚读书。
4. 学习车胤的精神品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车胤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鼓励学生向车胤学习,勇敢面对困难。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囊萤夜读》的故事情节。
2. 深入理解故事教师提问:车胤在夜晚读书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 学习车胤的精神品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车胤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像车胤一样勤奋好学?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4. 实践应用教师出示相关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于克服困难,热爱学习。
三、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让学生搜集其他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对车胤精神品质的感悟。
4.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囊萤映雪诗意教案教案标题:囊萤映雪诗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2. 能够阅读并理解《囊萤映雪》这首古诗,包括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提升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创作有关诗歌或自然景观的作品。
教学准备:1. 一份《囊萤映雪》的古诗原文;2. PPT或其他教具,用于呈现相关图片和文字;3. 音频或视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
教学过程:Step 1: 诗歌导入 (5分钟)1. 利用教具呈现《囊萤映雪》这首古诗的标题和作者,并向学生解释其意义和背景;2. 引导学生讨论、猜测这首诗的主题和内容。
1. 将古诗《囊萤映雪》的原文呈现给学生,并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聆听;2. 分段解读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3. 与学生一起探讨这首诗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和联想,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Step 3: 诗歌分析 (20分钟)1. 通过PPT或口头讲解,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基本特征,如诗的格式、格律、修辞手法等;2. 让学生发现《囊萤映雪》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3. 导入学生的个人创作阶段,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描述一幅景物。
Step 4: 创作实践 (25分钟)1. 分组或个人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景观(如森林、海洋等)作为创作素材;2.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修辞手法,自由创作描写该景观的诗歌或短文;3. 鼓励学生在表达上展示个性和创意,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1. 让每个小组或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2.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提出建议,以促进学习进程;3. 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和表达的兴趣,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欣赏美丽事物并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来表达。
扩展活动:1.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创作作品录音或录像,并与家人或朋友分享;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风景,并要求他们创作一首关于这个景点的诗歌或短文;3. 选取其他经典或有趣的诗歌,开展诗歌欣赏和创作比赛。
《囊萤夜学》教学设计囊萤夜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囊萤夜学课程的开展,达到以下目标:1.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2.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自主研究能力;3. 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4.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囊萤夜学相关的文化传统与历史知识;2. 创作与表达技巧的培养;3.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的培养;4. 其他与囊萤夜学主题相关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传授囊萤夜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如写作、绘画等;3. 互动交流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与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法;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囊萤夜学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囊萤夜学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2. 知识讲授:教师介绍囊萤夜学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相关技巧;3. 创作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囊萤夜学作品的创作,如写作短文、创作绘画作品等;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和反馈;5.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囊萤夜学课程的收获和体会;6.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囊萤夜学创作实践,如继续写作、参观相关展览等。
五、教学评价1. 考察学生对囊萤夜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2. 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内容的创新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3. 考察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自我评价,了解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收益。
六、教学资源1. 囊萤夜学相关的书籍、杂志和资料;2. 图片、音乐或视频素材;3. 创作工具和材料,如纸张、画笔、绘画工具等。
以上是对《囊萤夜学》教学设计的简要说明,具体的教学细节和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通过囊萤夜学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出更具才华和创意的学生。
《囊萤夜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囊萤夜读》。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主人公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
(3)学习课文中的成语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克服困难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囊萤夜读》的朗读与背诵。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3. 学习课文中的成语和词语。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2. 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词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囊萤夜读》的作者车胤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
4. 教学拓展:(1)教师讲解与课文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2)学生举例说明成语和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囊萤夜读》。
2. 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词语,写一篇小作文。
3. 调查周围同学的学习习惯,分析自己是否需要改进,制定改进计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囊萤夜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囊萤夜读》。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升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领悟勤奋学习、励志成长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囊萤夜读》。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难点(1)诗文中的生僻字词解释。
(2)诗文意境的理解和体会。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车胤及其作品《囊萤夜读》。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僻字词的解释。
3.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诗文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3.4 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文韵律。
(3)学生背诵诗文,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堂练习(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文内容。
(2)请学生谈谈对诗文意境的理解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囊萤夜读》。
(2)收集有关车胤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
(3)以“我眼中的囊萤夜读”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6.2 练习反馈(1)检查学生复述诗文内容的情况,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2)收集学生对诗文意境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拓展6.7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收集到的关于车胤的资料。
(2)引导学生从车胤的生平事迹中汲取励志成长的精神力量。
七、课后跟进6.8 作业反馈(1)检查学生熟读背诵《囊萤夜读》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课件出示2:图文】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
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
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
(板书:囊萤夜读)学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文言文。
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4.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课件出示3】另外,《凿壁偷光》和《囊萤夜读》这两则文言文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热爱读书。
由《凿壁偷光》的故事导入,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自己解决生字:【课件出示4】囊、萤、恭、勤、博、贫、焉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前鼻音“勤贫焉”,后鼻音“囊萤恭”。
(2)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5】重点指导“囊勤焉”。
“囊”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勤”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部分,下面是两横一提。
“焉”上面是个“正”,下面的部分不是“与”。
囊萤映雪教案
一、课题:《萤映雪》
二、A、教材分析
1、课文内容:
课文《萤映雪》讲述了一位田园游牧民族在冬天采集芥菜苗时,发现芥菜苗把萤火
虫变成了雪,整片林子变成了一块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满池雪景,大家看到了令人惊叹的萤
映雪景。
2、语言结构:
课文语言结构简单明了,主要是以简单句组成,用一些简单的叙述性句子把发生的
情节给描述出来。
3、文体特点:
课文文体特点表达单纯,把带有深刻的人文关怀的收获在最简单的句子里释放出来,表达优美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游牧民族芥菜苗采集时,发现芥菜苗把萤火虫变成了雪,发生了多么
神奇的一幕;
2、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发展和绘画能力;
3、让学生学会珍惜自然,尊重自然,以及加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1 、感知
(1)老师出示一副萤映雪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散思维,感受萤映雪的美。
(2)让学生关注“萤”,引导学生复习形容词的用法,训练学生的运用形容词来描绘“萤”的客观特征。
3、体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现在画面上,画出萤映雪的景像,表达自己的情感。
4、思考
让学生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情境,思考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
学生加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五、评价
教学结束后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价,有张嘴讨论主题、说出自身观点和看法,表现内容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等为主要评价指标。
《萤映雪》教学案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于囊萤映雪的教案教案标题:囊萤映雪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囊萤映雪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囊萤映雪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囊萤映雪的故事文本。
2. 电子设备或投影仪。
3. 学生绘画和写作用的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囊萤映雪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囊萤映雪的故事文本,并回答相关问题,检验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
步骤三:文学鉴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囊萤映雪的主题和寓意,让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故事的艺术价值。
2.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步骤四:创作和表达(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活动,根据囊萤映雪的故事情节,创作续写或改编故事。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传统文化故事进行阅读和创作。
2.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囊萤映雪的故事演示或动画。
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学生的创作成果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囊萤映雪的故事文本。
2. 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创作活动材料。
3.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工具。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学生能够了解囊萤映雪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故事情节,并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延伸,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囊萤映雪教学设计一等奖《人教版囊萤映雪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胤、恭、勤、焉”4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积累导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经典的语言出自经典的著作,虽时光已久,但依然百读不厌,朗朗在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同样选自经典——《晋书车胤传》(二)揭示课题,书写课题,解读课题,读好课题。
1.板书课题:囊萤夜读。
(“囊”字乍一看好复杂,其实不然。
你看,这一横代表的绳子,口就是口袋,一竖代表袋子里有东西,一横一竖形成了一个十字表示把口袋扎紧,放在案子上。
下面是一个襄省去了点横。
)2.读课题。
读准囊萤的字音。
3.读着,看着,写着;拿出你的笔把课题在文稿上写一遍。
汉字是我们祖国文化的根,写字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敬意来书写。
4.写着,想着,你想到了什么?(预设:谁囊萤?什么是囊萤夜读?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5.带着你们的思考再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一)自由地朗读三遍,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朗读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
主要是否读准字音,读出正确的停顿。
2.如遇“盛”学生无法确定读音,请教“字典”老师来解决。
3.我觉得还缺少点古文的味道。
老师来读一读。
4.学生自主练习,再次展示朗读。
能读得正确、流利,准确停顿,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即可。
(三)感知车胤是一个什么样人?1.读着,想着,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车胤?2.引导学生画出“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先看陈老师写,然后自己在文稿上写一遍。
和美成长第四单元勤学好问篇《囊萤映雪》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学习要下苦功夫,懂得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2.、知道一些刻苦学习的故事,名言和谚语。
情感:敬佩刻苦学习的人,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学习努力刻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尽量自己克服。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知道学习不是容易的事,要想学好非下苦功夫不可。
只有不怕困难,刻苦认真地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
播放动画《囊萤映雪》。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画,看了有什么感受?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相关刻苦学习的故事《囊萤映雪》。
(板书课题)二、学文明理。
1、听课文录音。
提问:文中的主人翁是谁,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了哪些困难?小结:孙康和车胤生活十分艰苦,学习条件十分恶劣。
(将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为:生活贫困、条件恶劣并随之板书。
)过渡:孙康和车胤生活、学习条件是那么艰苦,那他们是怎样学习的呢?他有没有放弃学习呢?2、分组讨论:孙康和车胤是怎样克服困难实行学习的?创设情景,情感体验:(当学生谈到孙康在寒冷的屋外读书时,请同学谈一谈假如自己在寒冷的屋外有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做呢?体验孙康当时学习的艰难。
)小结:孙康不怕生活贫困,更不怕学习条件的恶劣,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学习,而且不顾身体冻僵,顽强地坚持学习。
(板书:不怕艰苦克服困难顽强努力)过渡:生活的艰苦、学习的艰辛,没有使孙康放弃对学习,他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地学习,最后当上了高官。
三、深化课文内容,提升理解。
提问:听囊萤映雪的故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精神?小结:古人孙康和车胤家境非常困难,连照明的条件都没有,但是,他们并没放弃学习,而是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学习。
他们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和古人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么好的条件,刻苦读书,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辨析练习。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的少年儿童是如何刻苦学习的,请大家评论下面的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出示投影片。
《文言文二则》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由两篇文言文组成。
《囊萤映雪》讲述了晋朝人车胤克服家境贫寒,利用萤火照亮,勤学苦读的故事。
文章篇幅短小,寓意深刻,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铁杵成针》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本课选取的是两篇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囊萤夜读》。
4.正确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品质。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教学的重点,正确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品质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
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
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四、说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先辈发奋读书的故事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
(二)初读课文,疏通生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和朗读情况。
对易读错、难读的句子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的办法。
这样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方法,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同时,在讨论中也让学生发现了朗读的问题,为后面的理解打下基础。
(三)学习《囊萤夜读》1.资料补充,课件展示车胤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注意时代背景,初步知道故事发生在晋朝。
18《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囊萤夜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8.文言文二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读“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很难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
教学中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巩固已有学习经验;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导入课题,解释题意【设计意图:借助已有的背景知识,学过的文言文方法,引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借助插图,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出示视频,《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读书。
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书资助匡衡)。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
囊萤映雪的典故教学设计
The teaching design of Allusions in naringying snow
囊萤映雪的典故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小泰为大家整理了囊萤映雪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囊萤映雪的典故:
晋代车胤从小就好学不倦,因家贫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在夏夜他见室外飞舞着萤火虫,就用白纱布袋把捉来的萤火虫吊在书本上方,借着微弱的光线进行读书。
同朝的孙康因为家贫,雪夜里借着窗外映来的雪光进行读书。
【典故】既笔耕为养,亦拥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
【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勤学苦读
【相近词】囊萤照雪
囊萤映雪造句:
1)什么叫披星戴月,什么叫囊萤映雪,我总算明白了。
2)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3)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这些都是读书人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4)余乘风怔了怔精神,古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只为读书,修仙亦可这般。
5)要是放到古代,徐翰菁别说还真就可能干出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事来。
6)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
7)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
8)穷并不能消磨我们求学的意志,即使囊萤映雪,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9)古人能囊萤映雪,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勤攻苦读呢?
10)“古有囊萤映雪,今有映月读书,我觉得。
11)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家喻户晓;李白铁杵磨成针、司马光警枕励志、范仲淹断齑画粥、宋濂冒雪
访师的事迹千古传诵。
12)她在《志贺济南读者文化节》中写道,囊萤映雪,博览
书山,知往鉴今开悟境;刺股悬梁,广游学海,握珠抱玉得先春。
13)正是,我等欲效古人囊萤映雪,发愤苦读。
14)老师也常说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鼓励
学生认真读书,还是第一次听师傅说切不可废寝忘食目不窥园的怪诞理论。
15)时间如汩汩的流水轻轻划过,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中划过,也在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中划过,转眼间,又是几个冬去春来,夏末秋初,林峰和陈萱已经十岁了。
16)桃花片瓣飞,青竹杨木前,一位俊秀少年,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囊萤映雪阅尽万千古籍,孜孜不倦参破大道三千……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