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刀
- 格式:ppt
- 大小:720.01 KB
- 文档页数:33
引言概述:高频电刀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本文旨在探讨高频电刀的原理以及详细的操作说明,以提供给读者更深入的了解和操作指导。
正文内容:一、高频电刀的原理1. 高频电刀的基本构造高频电刀主要由发生器、手持电极和返回电极三部分组成。
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流,手持电极将电流传输到患者体内,返回电极则将电流回流到发生器。
2. 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高频电刀采用射频电波的原理,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使细胞膜产生渗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膜破裂。
同时,高频电刀还能产生局部的热效应,用于止血和凝固组织。
3. 高频电刀的电流传导路径高频电刀的电流传导主要经过患者的组织,包括切割组织、周围组织以及返回电极回流路径。
电流的传导路径直接影响高频电刀的切割效果和止血效果。
4. 高频电刀的主要参数高频电刀的主要参数包括输出功率、频率、波形、尖端电阻和电流密度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高频电刀的切割效果、止血效果以及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
5. 高频电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高频电刀适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如切割、凝固、止血和肿瘤切除等。
然而,由于高频电刀产生的电热效应,存在一些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和靠近重要神经等。
二、高频电刀的操作说明1. 准备工作在使用高频电刀前,需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手持电极和返回电极的连接牢固可靠。
还应检查刀头的尖端是否锋利,避免给患者过多的创伤。
2. 切割操作切割是高频电刀的主要应用之一。
在切割操作中,应选择适当的功率和波形,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创面的光滑。
同时,要避免过度切割,防止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 止血和凝固操作在止血和凝固中,高频电刀的功率和波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较小的出血血管,可以选择较低的功率和较短的操作时间;对于大规模出血的情况,需要使用较高的功率和较长的操作时间。
4. 防止热损伤使用高频电刀时,需要注意控制电流密度和操作时间,以避免对周围组织产生过多的热损伤。
高频电刀产品技术参数(国产)
1.电源:220V±22V;50Hz±1Hz;最大电流≤4A。
2.I类CF型防除颤普通设备
3.工作制:间歇加载连续运行10s/30s
4.使用条件:环境温度5℃-40℃,湿度≤80%
5.输出功率:单极纯切 0~300W(500Ω非电抗性负载)
单极混切1 0~250W(500Ω非电抗性负载)
单极混切2 0~200W(500Ω非电抗性负载)
单极混切3 0~120W(500Ω非电抗性负载)
单极凝 0~120W(500Ω非电抗性负载)
双极凝 0~50W(100Ω非电抗性负载)
6.主载频率:0.512MHz
7.高频漏电流≤150mA。
8.全数字控制:功率输出为闭环调幅型电刀。
9.功能齐全:单、双极兼备,适用范围广,从小儿手术、精细手术、以至大型手术,其柔和的输出特性更适于美容、配合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电子胃镜等手术。
10.电磁兼容:符合相关标准。
11.电切:四种切割模式供选择,其热损伤小、炭化少,热别适用于整形美容科、耳鼻喉科以及烧伤切痂等精细手术。
12.电凝:采用4us凝血窄工作脉冲、凝血迅速有效。
13.控制方式:单极由双脚踏防水开关控制输出,采用机械互锁方式,
手控刀既可手控输出,也可脚控输出,脚控刀由脚控输出,双极凝血由单脚踏防水开关控制输出。
手术过程中不必进行单、双极模式转换。
14.安全装置:装有被全球临床应用证实安全的质量型中性极板监控系统。
高频电刀技术参数及要求
1、不少于九种输出模式
2、需具有专用的电外科治疗模块,可满足各科手术要求。
电切:纯切、混切功能,最大输出功工350W
单极电凝:柔和凝、强力凝、喷射凝,最大输出功率三120W
双极电凝:最大输出功率三70W
3、不小于7寸屏幕显示
4、需具有断电保护电路,能记忆前一次使用的输出设定值。
5、需具有手控、脚控两种控制方式。
6、高频电刀电磁兼容,I组B类全浮地形式输出,CF型设备。
7、单、双中性极板检测功能,极板故障时,发出报警并停止输出。
8、需具有双反馈回路总的功率控制
9、需具有音量调节功能。
科室负责人签字:
主管处室负责人签字:
日期:。
简述高频电刀的作用及原理高频电刀是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切割和凝固组织。
它利用高频电流的电磁波能量将组织中的分子激活,从而实现切割、切除、凝固甚至蒸发组织的目的。
高频电刀具有精准、快速、安全和可靠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整形美容、肿瘤治疗等领域。
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频交流电流产生高频电场和电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组织的电阻发热,从而实现切割和凝固组织。
一般来说,高频电刀由发生器、手柄和电极等组成。
发生器是高频电刀的核心部件,它负责产生高频交流电流。
发生器会将低频交流电流转化为高频电流,通常在400 kHz~4 MHz范围内。
高频电流经过手柄,通过电极输入到组织中。
手柄是高频电刀传递电流的部分,也是医生操作电刀的工具。
手柄一般由绝缘材料制成,以防止电流泄漏。
手柄上有一个按钮,医生按住按钮,电刀才能工作。
电极是高频电刀与组织接触的部分,它将电能传递给组织,使组织发生电热效应。
电极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具体的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
高频电刀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切割组织:高频电刀利用电热效应,将组织中的分子激活,使其发生电解,从而实现切割组织的目的。
高频电刀的切割效果精准、快速,可以在手术中实现细微的组织切割,例如手术切口的开放和关闭。
2. 凝固组织:高频电刀不仅可以切割组织,还可以凝固组织。
当高频电刀的电流通过组织时,会产生高热,使组织中的蛋白质凝固,从而实现止血和缩小血管的目的。
凝固效果可靠,可以在手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手术时间。
3. 合并切割和凝固:高频电刀可以同时实现切割和凝固组织的功能。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电极,并调整电流的频率和功率,以实现切割和凝固组织的要求。
4. 蒸发组织:高频电刀的电热效应非常强,可以将组织中的水分蒸发。
这种功能在某些手术中非常有用,例如肿瘤切除手术,可以通过高频电刀使肿瘤组织迅速脱水,从而便于切除。
高频电刀的使用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热量。
原理:高频电刀(High Frequency Surgical Unit)事实上是一个大功率的信号发生器。
信号的宏观(低频)形态由函数发生器产生,经射频调制(300kHz—5MHz)后,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出到电极(电刀)。
组成:高频电刀由主机、电刀刀柄、病人极板(回路电极)、双极镊、脚踏开关等附件组成。
工作模式:1、单极模式:在单极模式中,用一完整的电路来切割和凝固组织,该电路由高频电刀内的高频发生器、病人极板、接连导线和电极组成。
在大多数的应用中,电流通过有效导线和电极穿过病人,再由病人极板及其导线返回高频电刀的发生器。
2、双极模式:双极电凝是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机体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镊子两端之间,对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远比单极方式要小得多,适用于对小血管(直径<4mm)和输卵管的封闭。
故双极电凝多用于脑外科、显微外科、五官科、妇产科以及手外科等较为精细的手术中。
对电凝镊的规定:⑴需选用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制造,不变形,不被侵蚀;镊尖的接触面需达到高度光滑。
⑵镊尖宽度较常用为0.9和0.6mm两种。
⑶镊子的总长度较常用为16cm和19cm两种,偶而深部需用22cm长的;均采用膝状。
⑷镊尖的形状最常用的为直形;有时,需用直角向下弯曲形和直角向上弯曲形的镊尖。
⑸除镊尖外,其余部分经绝缘处理。
工作方式:电凝(COAG)、电切(CUT)、切凝混合。
在使用的频率、电压、输出功率等方面,电切普遍高于电凝。
输出波形:其他功能:一台性能全面的高频电刀除了具备进行手术等基本功能外,还有以下的几项重要功能:1、输出功率指示;2、功率预置、调节;3、病人极板检测报警;4、工作音频指示;5、输出口防误插功能;6、手控、脚控功能。
附录:力康HEAL FORCE T版EB03高频电刀主机框图简明原理:CPU控制电路受来自操作者的选择(模式、功率等),同时等待来自功率板的启动信号,并不断检测极板信号,如果极板开路或出现其他非正常情况,CPU 将给出报警信号,禁止启动。
高频电刀使用的流程什么是高频电刀高频电刀(High-frequency electrosurgical unit,简称HFU)是一种常用于医疗手术的电子设备。
它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来切割、凝固或烧灼组织,常用于外科手术、整形手术、妇科手术等各种手术中。
高频电刀使用的流程使用高频电刀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上减少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下面是一般高频电刀使用的流程:1.准备工作:–确认手术室环境整洁、无水雾等与电刀使用有关的危险因素。
–确认手术中常备的高频电刀设备完好,并接通电源。
–穿戴手术者和护士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术前讨论和准备:–与手术团队成员进行术前讨论,明确手术目标和使用电刀的情况。
–根据手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刀电极和参数设置。
3.术中操作:–在手术开始前,将高频电刀电极插入电刀手柄。
–打开电刀设备,确保电刀已正确连接,并选择适当的电刀功率。
–使用手术镜或者放大镜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避免误伤周围结构。
–进行高频电刀切割、凝固或烧灼操作,根据需要调节功率和刀头形状。
–注意定期清洁电刀电极和手柄,避免结痂或积聚物影响电刀的正常使用。
4.术后处理:–切断电刀电源,关闭电刀设备。
–将电刀电极安全放置,避免伤害手术者和其他人员。
–清洁手术区域,处理手术废弃物,保持手术室整洁。
5.术后总结:–与手术团队成员进行术后总结和反馈,及时发现和改进操作中的问题。
–记录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刀头类型等相关信息,以便于术后病历整理和审阅。
以上是一般高频电刀使用的流程,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根据手术的类型和要求,手术团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使用高频电刀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高频电刀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严格遵循电刀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在手术操作前,检查电刀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根据病人的生理情况和手术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刀功率和刀头类型。
高频电刀操作规程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
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高频电刀是由主机和电刀刀柄、负极板、双极镶、脚踏开关等附件组成的,有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单极和双极。
(一)单极电刀(monopolarelectricalcautery)【工作原理】利用RF射频原理,使其输出的300〜500HZ高频电流释放的热能和放电对组织进行切割、止血。
其理论基础是焦耳定律。
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热能和放电,使接触的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分解组织和凝血作用,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
人体组织吸收的热量和温度升高与电极和组织的接触面积成反比。
【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患者是否佩戴金属首饰及手表,有无金属植入物,是否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等。
患者身体是否接触手术床及其他装置的金属部分。
手术台上的敷料是否干燥,手术床垫是否干燥、绝缘。
(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检查电刀附件是否齐全。
(3)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仪器完成自检。
(4)连接电极板,将负极板黏贴于肌肉丰富处,长方形负极板的长边与身体纵轴垂直。
(5)选择合适的输出功率及输出模式,一般手术输出功率为30~70W0(6)洗手护士将单极电刀固定于手术台,勿缠绕固定在金属器械上,主机接口端传递给巡回护士将其插入高频电刀对应插口。
(7)术中应及时用电刀清洁器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暂时不用时,将电刀头放置于绝缘的保护套内;发现电刀头功能不良时应及时更换。
(8)手术结束后先关主机电源开关,拔出单极电凝线,按正确方法撕除电极板,再拔电源线,清洁整理电刀设备。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电极板:使用分散电极;使用高质量的电极板;电极板一次性使用;尽可能使用软极板;体重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择婴幼儿电极板或新生儿电极板;禁止裁剪,且要求黏性强并容易撕脱;应使用双箔负极板。
一、电刀分类目前,高频电刀主要有三种形式:火花式振荡电刀、电子管振荡电刀、固体振荡式电刀。
火花式振荡电刀是利用钨合金电极间的空隙放电和LC振荡回路组成衰减振荡,它输出的是间断的高频减幅波,如图1-1-1a所示。
电子管振荡电刀通常由大功率高频电子管与LC 振荡回路组成,振荡比较稳定。
若振荡管板极由直流供电,则输出如图1-1-1 b所示的连续高频等幅波。
若板极由50Hz交流电供给,则输出如图1-1-1c所示的间断的、幅度变化的高频振荡波。
固体电刀则是利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组成振荡器和控制电路,其输出的是连续波(图1-1-1 c)或间断波(图1-1-1 d),或二者的组合波形。
二、工作原理根据医用物理学的原理,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由于每一振荡的电脉冲时间极短,离子很难引起迁移,仅仅在富有粘滞性的体液中振动,因摩擦而生热。
高频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机体的这种热效应而制成的。
高频电切割时,通常应用针形或刃形电极,有效面积很小,而电极下组织中的电流密度却很大,因而可以在一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把电极下的组织爆发性地蒸发掉,分裂成一个不出血的、窄而平坦的、深几毫米的切口,而且还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凝固到一定的深度,代替结扎,完成切口止血工作。
为了避免低频电流引起不需要的神经刺激和减少交流漏电,高频电刀一般使用0.3~5MHz的振荡频率。
由于高频电刀是大能量的输出外科器械,如果能量集中在切口之外的地方,则易产生烧伤。
特别在大功率使用单极的情况下,应特别小心。
三、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如图1-1-2高频电刀一般是由高压电源、低压电源、振荡单元、功率输出、电切、电凝选择等单元组成。
电源单元包括电源变压器等,初级输入220V,次级输出高压和低压两路。
震荡单元包括震荡线圈、电容,电子管或晶体管等(早期的火花式电刀无电子管或晶体管)。
其功能是用来产生高频电流。
功率输出单元包括晶体管(电子管)及输出功率调节电路。
其作用是来将高频电流作功率放大并将其输出到电刀部件;电切、电凝选择单元主要是选择临床需要的电切和电凝的功率,通过专用刀柄,就可以完成切、凝的临床任务。
高频电刀是一种医疗器械,常用于手术中切割和凝固组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来切割和凝固组织。
具体来说,高频电刀由高频电源和手柄两部分组成。
高频电源会产生高频电流,并将其传输到手柄中的电极上。
当电极接触到组织时,高频电流会通过组织中的离子流动和电阻产生热能,从而导致组织局部加热并发生蒸发和凝固,从而实现切割和凝固组织的目的。
高频电刀的优点是切割速度快、出血少、凝固效果好,并且可以精确控制切割深度和凝固范围。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如需要严格控制电流和时间,避免对周围组织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高频电刀常见问题解答高频电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手术中的工具。
它的高频震动能够通过快速振动来切割组织,并能够同时止血,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
然而,由于其操作方式和使用特性的独特性,患者和医护人员可能会对高频电刀存在一些疑问。
下面是一些关于高频电刀的常见问题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高频电刀利用高频电流激活电极和组织之间的分子摩擦,产生热能,从而使组织细胞发生凝固、破裂和蒸发,实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高频电刀通过将电能转化为高频电流,然后将其输送到手术刀头上,从而实现组织的切割和止血。
二、高频电刀的优势有哪些?1. 减少出血:高频电刀在手术中能够立即凝固并封闭血管,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有利于术后恢复。
2. 提高手术效率:高频电刀能够在切割组织的同时进行止血,使手术过程更加高效。
3. 降低术后疼痛:相比传统手术刀具,高频电刀能够更精确地切割组织,并减少对周围神经的刺激,从而降低术后疼痛。
4. 促进组织愈合:高频电刀能够精确切割组织,最大程度地保留周围组织,促进组织的愈合和恢复。
三、高频电刀有哪些注意事项?1. 专业操作:高频电刀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只有经过培训和合格考核的医生才能使用,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2. 防止感染:在使用高频电刀前后,医生和护士必须洗手并佩戴手套,确保手术区域的无菌。
3. 切勿擅自拆解:高频电刀是一种复杂的医疗器械,切勿擅自拆解或修理,以免损坏设备或导致操作失误。
4. 维护和保养:高频电刀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电极、更换电池等,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四、高频电刀的适用范围有哪些?高频电刀可以应用于多种手术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 外科手术:高频电刀可用于切割皮肤和软组织,在手术过程中有效止血,减少创伤。
2. 妇产科手术:高频电刀在妇科手术中常用于子宫切除、卵巢切除等手术,减少手术出血。
3. 耳鼻喉科手术:高频电刀可用于鼻窦手术、喉癌切除等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