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和地球仪 练习题008【中秋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08.50 KB
- 文档页数:2
地球和地球仪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A. 完美的球体B. 不规则的球体C. 扁平的圆盘D. 长圆柱体答案:B2. 地球仪是参照什么来制作的?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内部结构C. 地球的气候分布D. 地球的资源分布答案:A3.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用来表示什么的?A.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B. 地球的海拔高度C. 地球的资源分布D. 地球的季节变化答案:A4.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多少公里?A. 20,000公里B. 30,000公里C. 40,000公里D. 50,000公里答案:B5. 地球仪上的颜色通常用来表示什么?A. 海洋和陆地B. 不同的国家C. 气候类型D. 人口密度答案:A二、填空题6. 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_________。
答案:不规则球体7. 在地球仪上,纬线的长度不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_________。
答案:赤道8.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是_________。
答案:经线9.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_________公里。
答案:637110. 地球仪上,通常用不同深浅的蓝色表示_________。
答案:海洋三、简答题11. 地球仪的制作有什么实际意义?答:地球仪的制作对于地理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还能展示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分布,如山脉、河流、海洋、国家边界等。
此外,地球仪也是导航和定位的重要工具。
12.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答: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因为它在自转过程中,赤道部分受到向外的离心力作用,使得赤道地区略微膨胀,而两极地区则因为离心力较小而相对扁平。
这种形状被称为地球椭球体或扁球体。
四、论述题13. 描述地球仪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地球仪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教育领域,地球仪是教授地理学的基础工具,它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构造、地理坐标系统、气候分布、海洋和陆地的关系等。
1.1地球和地球仪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有经纬的地图经线指示()A. 西方B. 东方C. 东西方向D. 南北方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若某地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则该地的纬度是()A. 0°B. 23.5°NC. 23.5°SD. 66.5°N【答案】A【解析】【详解】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根据题意可知,该地的纬度是0°,故答案选A。
4.读图,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A. 70°S,150°EB. 70°S,150°WC. 70°N,150°ED. 70°N,150°W【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可知,该图是北极上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如果出现180°的经线,此线以东为西经,此线以西为东经;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70°N,150°W;故答案选D。
5.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6357千米B. 4万千米C. 6371千米D. 5.1亿平方千米【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的大小是很大,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故答案选C。
6.某地往东是东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该地位于()A. 20°W,20°NB. 20°W,0°C. 160°E,0°D. 160°E,20°S【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某地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该地的地理坐标是20°W,0°,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用经纬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7.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经线B. 东经160°同西经20°组成的经线圈C. 180°经线D. 0°同180°组成的经线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考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8.不能说明地球形状特点的是 ( )A. 站得高看得远B. 远航归来的帆船先见桅杆C. 夜见天空流星滑落D. 麦哲伦环球航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很多,如:麦哲伦率船队环球航行、月食发生的过程、地球的卫星照片,远航归来的帆船先见桅杆,站得高看得远等,流星滑落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能证明地区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9.地球的表面积是()A. 5.1亿平方千米B. 5.1亿千米C. 5.1亿立方千米D. 5.1平方千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10.小明的爸爸是一名海员,一天他打电话问爸爸出差到了什么地方,爸爸神秘的告诉他说“我现在的位置”北面是北半球,南面是南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
地球仪和地图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仪上表示方向的标记通常是:A. 经线B. 纬线C. 子午线D. 赤道2. 地图上表示地形高度的方法是:A. 等高线B. 经纬度C. 比例尺D. 方向标3. 地图上的比例尺1:10000表示:A. 实际距离1000米,图上距离1厘米B. 实际距离10000米,图上距离1厘米C. 实际距离1米,图上距离1厘米D. 实际距离1厘米,图上距离10000米4. 地球仪上的赤道是:A. 0°纬线B. 90°纬线C. 180°经线D. 0°经线5. 地图上的颜色通常用来表示:A. 方向B. 海拔C. 地形D. 国家边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球仪上的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7. 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越________。
8. 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表示为文字式,如“1厘米代表10公里”,也可以表示为________。
9. 地图上的方向通常以________为基准。
10. 地图上的图例是用来解释________的。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 假设某地图上的比例尺为1:50000,如果图上某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5厘米,求这两点在实际地理上的距离。
12. 某地图上,等高线标注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400米,如果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实际高度差为50米,求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图上距离。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3. 简述地图上的方向标通常如何表示方向,并举例说明。
14. 解释地图上的比例尺是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理上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给定一个地球仪,如果从赤道向北极点移动,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请用文字描述。
16. 假设你手中有一张世界地图,地图上的比例尺为1:200000,地图上某国的边界线长度为10厘米,请计算该国边界线在实际地理上的长度。
地球与地球仪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地球的形状是:A. 完美的球体B. 扁球体C. 立方体D. 圆柱体2. 地球仪是地球的:A. 实物模型B. 抽象概念C. 真实大小的复制品D. 缩小比例的模型3.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0,000公里B. 30,000公里C. 20,000公里D. 10,000公里4.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多少?A. 约6,000公里B. 约21,000公里C. 约13,000公里D. 约11,000公里5. 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A. 6,371公里B. 6,371英里C. 6,371米D. 6,371毫米6.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A. 510,000,000平方公里B. 510,000,000平方英里C. 510,000,000平方米D. 510,000,000平方公里7.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A. 40,075公里B. 40,000公里C. 39,000公里D. 38,000公里8. 地球仪上的经线表示:A. 纬度B. 经度C. 方向D. 时间9. 地球仪上的纬线表示:A. 经度B. 纬度C. 方向D. 时间10. 地球仪的制作是为了:A. 装饰B. 教育C. 导航D. 娱乐二、填空题11.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约长________公里。
12. 地球的周长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3. 地球仪上的经线是半圆,而纬线是________。
14. 地球仪上的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其经度为________度。
1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公转周期是________年。
三、简答题16. 请简述地球仪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7. 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是如何划分的?18. 为什么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19.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四、论述题20. 论述地球仪在航海和航空导航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五、计算题21. 如果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公里,计算地球的极半径大约是多少公里?22. 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1. 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宇宙中唯一被人类认知的行星。
以下是一些地球的基本知识,请根据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
1.1 地球是宇宙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二颗C. 第三颗D. 第四颗1.2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A. 正方形B. 圆形C. 长方形D. 椭圆形1.3 地球的大小如何?A. 最大的行星B. 中等大小的行星C. 最小的行星D. 最大的卫星2. 地球仪的使用地球仪是一种可以模拟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工具,通过使用地球仪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各种特征。
请回答以下问题。
2.1 地球仪上的刻度表示什么?A. 温度B. 湿度C. 纬度和经度D. 海拔高度2.2 地球仪上的指针指向哪个方向?A. 北方B. 南方C. 东方D. 西方2.3 地球仪上的转动代表了什么?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的倾斜角度D. 地球的形状变化3. 地理知识3.1 地球上的大陆有多少个?A. 4个B. 5个C. 6个D. 7个3.2 以下哪个洲位于北美洲的东边?A. 非洲B. 欧洲C. 亚洲D. 南美洲3.3 以下哪个洋位于地球的最南端?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大西洋D. 南极洋4. 环境保护4.1 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地球环境?A. 大量使用塑料袋B. 随意乱扔垃圾C. 节约用水D. 大规模砍伐森林4.2 什么是环境污染?A.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B. 通过人类活动引入的有害物质,损害环境质量C. 对动植物进行保护和繁育D. 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4.3 以下哪个措施可以减少空气污染?A.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B. 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 增加工业废气排放D. 使用清洁能源以上是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练习题,请根据自己的知识选择正确答案。
通过这些练习题,相信你对地球和地球仪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记得保护地球,共建美丽家园!。
1.1对地球和地球仪分层练习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AD两点的经纬度A ______ ,D ______ 。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 ,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 。
(3)从高、中、低纬度看,B点位于______ 纬度地区,D点位于______ 纬度地区。
(4)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______ 。
【答案】(1) 150°E,10°S 170°W,40°S(2) A ABCD(3) 低中(4)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详解】(1)读图可知,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因此,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50°E,10°S;B 点的经纬度是170°E,20°S;C点的经纬度是180°,30°S;D点的经纬度是170°W,40°S。
(2)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因此,位于东半球的有A;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位于南半球的有ABCD。
(3)据所学知识可知,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因此,从高、中、低纬度看,B点位于低纬度地区,D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4)据所学知识可知,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习题一地球和地球仪一.选择题:读图1,完成1—3题。
2.四地中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数最小的是:( )A.①B .②C.③D.④3.在四个阴影方格比较,面积最大的是: ( )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 .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读图2,完成4题。
4.图中A 、B 两点间的纬线长度约为: ( )A.1100千米 B .2200千米 C.3300千米 D.4400千米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读下图回答5题5、此圆弧的半径是A .500kmB .800kmC .1000kmD .1300km 6.某船上有一人面向北方,看北极星出现在地平线上,此时他的右边是西半球,左边是东半球,这时该船的地理坐标是: ( ) A.西经20°,纬度0° B.经度180°,北纬90°C.经度0°,北纬90°D .东经160°,纬度0°材料1: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查站——黄河站(78°55′N ,11°56′E )建成。
据此回答7、8题。
7.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 8.黄河站距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2010000°°°图1 60° · ·· 40°20° 10°30°50°CAB图2A.600千米B.900千米C.1200千米D.1500千米图3表示三架飞机A、B、C所在位置,读图完成9、10题。
9.B飞机位于C飞机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10.飞机A要飞到飞机B所在位置,按照最近的路线飞,应该:()A.一直向东飞B.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飞C.一直向西飞D.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飞1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地球仪和地图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A. 地图B. 罗盘C. 天文望远镜D. 地球仪2. 地球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用来标示地图上的比例尺B. 可以测量地球上的距离C. 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形状D. 用来导航和定位3. 地球仪通常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A. 北极、南极、赤道B. 地壳、地幔、地核C. 大洋、大陆、岛屿D. 支架、仪器、地图4. 地球仪上标注的经线是用来表示什么的?A. 地球上的纬度B. 地球上的气候带C. 地球上的经度D. 地球上的地形高低5. 以下哪一项是地图所能提供的信息?A. 地球的真实形状B. 地球的大小比例C. 地球的旋转方向D. 地球的内部构造二、填空题1. 地球仪是一种能够以三维形式表示地球表面、大小比例和地理特征的工具。
2. 地球仪主要由地球模型、支架和刻度尺等部分组成。
3. 地球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
4. 地球上的经线是从北极到南极的虚拟线,用来表示地球上的经度。
5. 地图是一种被缩小、扁平化表现出来的地球表面图像。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地球仪和地图的区别。
地球仪是一种以三维形式展示地球的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
而地图是地球的缩小、扁平化表现,通过各种符号和标记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信息。
2. 请简要说明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使用地球仪时,首先要确定地球仪的方向,将南北极对齐。
然后可以旋转地球仪,观察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地球仪上通常标注了经线和纬线,可以通过这些线条来测量距离和确定位置。
3. 请简要说明地图的种类及其用途。
地图分为许多种类,包括政治地图、物理地图、气候地图等。
政治地图主要用来显示国家、边界和行政区划;物理地图则展示陆地、海洋、河流、山脉等地貌特征;气候地图则用来表示不同地区的气候带和气候变化。
四、综合题请你打开地球仪,找到以下坐标所对应的地理位置,并在地图上标出。
1.1 地球和地球仪【练基础】必备知识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2023滨州期中】下列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诗句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下图中的数据能够说明我们“家园”的( )A.海陆分布B.质量C.高低起伏D.大小必备知识2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位于乒乓球顶部且被铁丝穿过的点叫作( )A.地心B.地轴C.北极D.直射点4.图示乒乓球上所画的平行圆圈中,最长的是( )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本初子午线必备知识3 纬线和纬度5.图示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由大到小再变大D.由小变大再变小【2023安阳期中】读图,完成7~8题。
7.上图中四个地点所在经线两侧东经和西经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8.下列关于以上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所在的180°经线位于东半球B.沿②地所在的160° E经线向北行,若不改变方向,则不能回到出发点C.与③地所在的20° W经线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的度数是160° WD.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必备知识5 利用经纬网定位(原创)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104.06°E,30.67° N)举行。
读图,完成9~10题。
9.成都位于图中的(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10.成都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B.东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低纬度D.西半球中纬度【练能力】(原创)北京时间2023年3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三次出舱活动,下图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出舱时的照片。
地球与地球仪练习题地球与地球仪练习题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而地球仪则是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工具。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特征以及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位置关系。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练习题,以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也被称为地球球体。
然而,地球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稍微扁平的,更接近于一个椭球。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时的离心力造成的。
2. 什么是地球的赤道和极地?地球的赤道是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一条虚拟线,位于地球的中间位置。
而地球的极地则是指地球的两个极点,即南极和北极。
南极位于地球的南端,北极位于地球的北端。
3. 地球上有几个大洲?它们是什么?地球上有七个大洲,它们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这些大洲分布在地球的各个区域,每个大洲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
4.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它位于哪个大洲?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登山爱好者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5.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什么?它分别与哪些大洲相邻?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它与亚洲、澳大利亚、北美洲和南美洲相邻。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域,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6. 地球上最大的河流是什么?它流经哪些大洲?地球上最大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它流经南美洲。
亚马逊河全长约6400公里,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河流中的水量甚至超过了全球其他河流的总和。
7.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分别代表什么?地球仪上的经线是指连接地球上南北两极的线,也被称为经度线。
纬线则是指连接地球上赤道和两个极点的线,也被称为纬度线。
经线和纬线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位置。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特征以及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位置关系。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后练习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他的平均半径为()A.4万千米B.5.1亿千米C.6371千米D.960千米2.如图为某地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据图判断丁地位于甲地的()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3.读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场位置图,四大航天发射场经纬度位置大致正确的是()A.酒泉(40°N,110°E)B.太原(39°S,100°E)C.西昌(28°N,102°W)D.文昌(19°N,111°E)4.西宁位于东经101.7°、北纬36.6°,下列书写正确的是()A.101.7°E,36.6°N B.101.7°W,36.6°NC.101.7°E,36.6°S D.101.7°W,36.6°S5.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是地理学业要求。
制作地球仪模型时,应注意地轴与桌面的夹角(即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需保持()A.23.5°B.45°C.66.5°D.90°6.肇源县位于北纬45°23′~45°59′,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中纬度地区B.位于低纬度地区C.位于中、低纬度地区D.位于中、高纬度地区7.下列有关纬线和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是相互平行的且等长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点,长度不等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经线和纬线是垂直相交的8.下列地理事件或学说,能正确反映“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③“天圆地方”说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9.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纬度的划分,正确的是()A.赤道以北称北纬,用“E”来表示B.赤道以南称南纬,用“W”来表示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南、北极为180°D.赤道的纬度为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10.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先后顺序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地球卫星照片④太阳和月亮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11.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12.如图为某中学地理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小纸船在不同形状的物体表面移动时的变化”,该实验能证实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是一个正方体C.天空是圆的D.地面是平的13.读地球仪示意图,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仪是按地球的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B.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C.地球仪绕地轴转动D.借助地球仪,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球14.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B.所有经线的长度相等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D.30°纬线是中高纬的分界线15.首次完成环球航行一周壮举的是()A.哥伦布航海B.麦哲伦率领的船队C.迪亚士探险D.郑和下西洋16.地球的表面积约为()A.6371千米B.5.1亿平方千米C.4万千米D.没有具体数17.中国太空探索的重大成就有()①中国空间站的建立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品④世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③18.为了更好的学习地球的知识,小亮同学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自制简易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打印版)#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打印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地球的形状是:- A. 完美的球形- B. 扁球体- C. 椭圆体- D. 立方体2. 地球仪是一种:- A. 用于导航的设备- B. 教育工具- C. 装饰品- D. 科学仪器3.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 A. 20,000 公里- B. 40,000 公里- C. 60,000 公里- D. 80,000 公里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A. 1小时- B. 1天- C. 1周- D. 1年5.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 A. 圆形- B. 椭圆形- C. 抛物线- D. 直线## 第二部分:填空题6. 地球的自转轴被称为________。
7.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
8. 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________。
9.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约________。
10.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 第三部分:简答题11.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12. 解释为什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对于地理定位至关重要。
## 第四部分:计算题13. 如果地球的自转速度突然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地球的日长将如何变化?请计算新的日长。
14. 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其半径为6371公里。
计算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 第五部分:绘图题15. 绘制一个简单的地球仪,标出赤道、北极、南极和任意两条经线。
16. 绘制地球的公转轨道,并标出地球在轨道上的四个主要位置: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并确保字迹清晰可辨。
答案:1. B2. B3. B4. B5. B6. 地轴7. 自西向东8. 365.25天9. 大约21公里10. 经度、纬度11. 地球的自转使得我们经历日夜更替,而公转则导致季节的变化。
自转速度的增加会缩短日长,而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导致地球在不同季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产生季节性气候变化。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地球的形状是()A. 完全的球体B. 扁球体C. 立方体D. 椭圆形2.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万公里B. 3万公里C. 2万公里D. 1万公里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36小时4.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365天B. 366天C. 367天D. 364天5.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大约是()A. 23.5度B. 45度C. 60度D. 90度二、填空题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公转方向是。
2.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包括和。
3.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现象包括和。
4.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公里,极半径约为公里。
5.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约公里。
三、判断题1. 地球的形状是完美的球体。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步的。
()3.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是相等的。
()4. 地球的自转会导致昼夜更替。
()5. 地球的公转会导致季节变化。
()四、简答题1.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解释为什么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
3.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五、计算题1. 如果地球的自转速度突然减慢到原来的一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请简要说明。
2. 假设地球的公转轨道是完美的圆形,计算地球在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变化。
3.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差异对地球的重力场有何影响?请简要分析。
六、论述题1. 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天文观测的影响。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班级姓名一、选择题2019年春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热播,讲述了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下图为电影宣传图片,图片中的两个星球是地球和木星。
该片于2019年大年初一公映,累计上映90天,内地总票房为46.55亿元,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14小题。
1.关于地球,毛泽东曾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1里等于0.5千米),诗句中的“地”准确地说,是指()A.本初子午线B.南极点C.赤道D.南北回归线2.地球要实现“流浪”共分为五步。
第一步被称为地球的刹车时代,也就是要在地球上建造一万座转向发动机,迫使地球停止围绕自身的转动,即()A.自转自转的中心是地轴B.公转公转的中心是太阳C.自转自转的中心是太阳D.公转公转的中心是地轴3.以下选项中,可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A.赤道位置B.赤道周长C.自转速度D.公转周期4.电影场景中,地球已停止自转,对话中提到:“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说明()A.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B.停止自转,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D.停止自转,昼夜之分现象依然存在【答案】1.C 2.A 3.B 4.D【解析】1.地球的大小主要从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地即是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故选C。
2.地球时刻都在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其中自转运动是地球绕自身的运动,自转的中心是地轴,公转的中心才是太阳,故选A。
3.地球的大小主要从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三个方面进行描述,赤道的位置、自转速度和公转周期不能描述地球的大小,故选B。
4.电影场景中,对话中提到“我们即将进入到永久夜半球”,说明地球已经停止自转,昼夜半球不再交替,有的地方永远停留在了夜半球,有的地方永远停留在了昼半球,但是地球仍然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昼夜现象仍然存在。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测试一、填空题1.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测量证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_____体,表面积为_______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千米。
2.纬线指示_____方向,经线指示______方向。
3.北纬的代号用____表示,东经的代号用_____表示。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两点。
假如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四周都指向_______。
6.地球仪上某点经度是60º,纬度是30º,这样的地点有_____处。
7.本初子午线是指___________线。
二、选择题1.地球上的0º经线和0º纬线相比()A.正好相等B.0º纬线是0º经线的两倍C.0º纬线较长D.0º经线较长2、人们规定划分东西半球界限的理由是()A.此经线圈一部分都通过陆地B.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海洋C.此经线圈大部分都通过荒芜人烟的岛屿D.此经线圈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3、李红的爸爸是一名海员,一天她打电话问她的爸爸出差到了什么地方,他爸爸神秘地告诉他说:“我现在的位置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请你说出李红的爸爸的正确位置()A.0º,0ºB.0º,180ºC.0º,20ºWD.0º,160ºE5、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由大变小再增大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由小变大再变小6、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三、读图分析题1.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回答(1)在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的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那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动。
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题)1.有关经纬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都等长B.赤道的长度与经线等长C.赤道的长度约是经线长度的2倍D.赤道的长度比经线稍长【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地球和地球仪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º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º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向东数值递减的是西经【答案】D难度:容易 l 难度:中等知识点:地球的运动5.有人从赤道上某点出发,依次朝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各走100千米,最后其终点应该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正东C.出发点正西D.出发点正南【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地球和地球仪6.下列各点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20ºW,60ºN B.0º,26ºNC.180º,17ºN D.19ºW,15ºS【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地球和地球仪7.西半球的范围是()A.本初子午线以西至180º之间B.160ºE以东至20ºW之间C.180º经线以西至0º经线之间D.20ºW以东至160ºE之间【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地球和地球仪8.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方向保持不变,将会出现的情况是()A.甲、乙两人都可回到出发地点B.乙能回到出发地点lA.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B.有无极昼极夜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地球的运动11.一架飞机从上海起飞,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一直朝正北飞行。
那么它最终可以()A.绕地球一周B.到达北极点C.到达南极点D.到达上海【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地球的运动12.甲地位于31ºN,165ºE;乙地位于28ºS,125ºW。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一、选择题1.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
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仪是个正球体B.从太空看地球,地球呈蓝色C.如果地轴真实存在,长度大约为6357千米D.“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点应该位于赤道上下图示意某时刻西半球太阳光照及经纬网,读图完成下面2-4小题。
2.该日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3.丁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60°W,23.5°S B.60°W,23.5°N C.60°E,23.5°S D.60°E,23.5°N4.与A地的经度相同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地点符合“西半球、低纬度、北温带”三个条件的是()A.170°E,25°N B.25°W,25°S C.25°W,40°N D.20°E,30°S6.“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学习重要的理念,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地理的眼光来看待。
以下四幅图中,最接近纬线画法的是()A.B.C.D.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8.下列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诗句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回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9.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A.赤道B.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C.本初子午线D.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10.下列四组字母依次表示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的代号,正确的是()A.E、W、S、N B.W、E、S、N C.E、W、N、S D.W、E、N、S11.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初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复习题008
心到想到得到,看到闻到吃到,福到运到财到,中秋节到,我的祝福第一个到——祝你中秋快乐!
复习提纲:
①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②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
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经线,认识赤道、本初子午线。
③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划分是难点】
④运用经纬网来确定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
一、选择题(请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理的一项,标在最后面的表格里。
)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列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2. 面对地球仪,180°经线左侧是( )
A.东半球
B.南半球
C.东经
D.东西半球不确定 3. 下列关于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都标注着经纬网
B.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物体的位置
C.经纬网在我们生活中几乎用不到
D.经纬网在旅行中应用最广 4. 下列经纬线不只有一条的是( )
A .0°纬线
B .0°经线
C .180°经线
D .23.5°纬线 5. 地球仪上的经线( )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不一
C.都是圆形
D.又叫本初子午线 6. 0°经线和0°纬线相比( )
A.经线较长
B.纬线较长
C.一样长
D.不确定
7.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A.180°
B.90°
C.0°
D.66.5°
8. 现在我们了解地球形状最直观的方法是( )
A .乘飞船进入太空 B.环球航行 C .看地球卫星照片 D.观测月食 9. 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卫星照片
C.平均半径6371千米
D.自转周期为1天 10. 根据经线指示的方向,回答:在南北极点各有( )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 11. 下列经线属于东西半球界限的是( )
A.20°E
B.20°W
C.60°E
D.160°W 12. 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需要的面料应不少于( )
A.5.1亿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1平方千米 13. 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 )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为纬度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为纬度90°
14. 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 ) A.30°N B.0° C.66.5°S D.15°S 15. 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已经移至
15°N ,135°E …”,此时台风中心在右图中 相应的位置是(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16. 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
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 A.没有变化 B.度数增大 C.度数减少 D.变化无规律 17. 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可以选择下列( )地点。
A.O°纬线上 B.O°经线上 C.南极点 D.北回归线23.5° 18. 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经度为120°的点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9. 李洋双脚跨在20°W 经线的两侧,张开双手指示东和西,以东是( ),以西是( )。
A.东经,西经 B.东半球,西半球 C.西经,东经 D.西半球,东半球 20.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纬线是地球表面本身具有的线
B .赤道长度和任意一条经线圈的长度几乎相等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当经度向东增加时,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
21. “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在酒泉(39.44°N ,
98.31°E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结合下图,回答:卫星发射 基地“酒泉”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2. “酒泉”所处的半球是( )
A.东半球 南半球
B.东半球 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 23. 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
A B C D
24. 如图是局部区域经纬网图,①②③④表示阴影区,读图回答:全部位于低纬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 在上题中,同时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26. 打开课本,复习经线、纬线知识要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 ,指示东西方向的是 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是 线。
(2)所有经线形状都是 ,长度都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 ,并与 垂直相交。
(3)所有纬线形状都是 ,位置都互相 ,长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到两极变成 。
27. 读下图经纬网,回答问题:
(1)写出A 、B 、C 、D 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判断:A 位于B 的_______方向,B 位于D 的_______方向。
28. 读下面经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已知如图所有经线均匀分布)
(1)写出图中A 点的经度:A 。
(2)A 、B 两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3)与B 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 。
望大家认认真真备考,把握好开学第一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