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清单(适用性)新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8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审核:编制:
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标准、预案清单。
质量法律法规清单(202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总则第一条目的和基本原则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推进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清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清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质量管理活动。
第二节定义第三条质量质量是指产品、工程、服务在满足规定需求下的总特性。
第四条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组织在实施质量政策、目标和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过程控制、绩效评价等活动,保证产品、工程、服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质量法律法规清单第一节质量基本法律法规第五条《产品质量法》该法对产品质量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了规定,重点强调了对产品质量的保障和监督。
第六条《标准化法》该法规定了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推动标准工作的开展,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法律法规第七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质量管理标准化指南》该指南详细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指导。
第三节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第九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组织和实施进行了规定,强化了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针对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规定了严格的质量安全要求和监管措施。
第四节质量监督法律法规第十一条《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了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二条《质量监督责任追究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对失职渎职的质量监督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和程序。
第三章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第一节实施机构第十三条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本清单规定的质量管理工作,监督和检查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情况。
第二节监督与考核第十四条质量管理考核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对各单位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的具体办法和标准。
第1篇一、基本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二、行业法规1. 《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2.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3. 《水泥工业用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12)4. 《水泥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4284-2013)5. 《水泥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6. 《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标准》(GB/T 18727-2002)7. 《水泥工业能源消耗限额》(GB 2548-2011)8. 《水泥工业节能技术政策》(GB 2548-2011)9. 《水泥工业水泥熟料生产用原料要求》(GB/T 212-2010)10. 《水泥工业水泥质量要求》(GB/T 175-2007)三、地方性法规及规章1. 《××省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环保厅公告××号)2. 《××省水泥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环保厅公告××号)3. 《××省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省工信厅、××省环保厅公告××号)4. 《××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市环保局公告××号)5. 《××市水泥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市环保局公告××号)6. 《××市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市工信局、××市环保局公告××号)四、行业标准1. 《水泥工业窑炉烟气脱硫技术规范》(YB/T 4512-2008)2. 《水泥工业窑炉烟气脱硝技术规范》(YB/T 4513-2008)3. 《水泥工业窑炉烟气除尘技术规范》(YB/T 4514-2008)4. 《水泥工业窑炉余热发电技术规范》(YB/T 4515-2008)5. 《水泥工业窑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规范》(YB/T 4516-2008)6. 《水泥工业窑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设计规范》(YB/T 4517-2008)五、相关政策文件1. 《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工信部联原[2013]256号)2.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泥工业环境保护的通知》(环发〔2014〕18号)3. 《关于推动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3〕322号)4.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3〕256号)5. 《关于进一步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原[2013]257号)六、合同及合作协议1. 《水泥厂与供应商之间的采购合同》2. 《水泥厂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承包合同》3. 《水泥厂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协议》4. 《水泥厂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5. 《水泥厂与环保部门之间的环保责任书》以上法律法规清单仅供参考,具体适用法律法规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法律法规清单(全国人大发布)法律法规清单(全国人大发布)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 宪法的性质和地位1.1.1 宪法的定义1.1.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2 宪法的基本原则1.2.1 国家的根本和宗旨1.2.2 人民民主和法治原则1.2.3 人权保障与法治建设1.3 宪法的修订程序和内容1.3.1 宪法的修订程序1.3.2 宪法的修订内容第二章:民法2.1 民法的基本原理2.2 民事权利和义务2.2.1 人格权2.2.2 财产权2.2.3 合同权利和义务2.2.4 所有权2.3 民事行为2.3.1 民事行为的基本要素2.3.2 民事行为的效力2.3.3 主体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 2.4 民事责任2.4.1 侵权责任2.4.2 合同责任2.4.3 违约责任2.5 继承和遗赠2.5.1 继承的类型和方式2.5.2 遗嘱和遗赠处理第三章:刑法3.1 刑法基本原则3.1.2 刑法的基本原则3.1.3 刑法规则适用3.2 刑事责任和刑罚3.2.1 刑事责任3.2.2 刑罚的种类和执行方式 3.2.3 刑期和假释3.3 罪名和犯罪行为3.3.1 罪名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3.3.2 犯罪行为的认定3.3.3 刑事责任的限制和免责 3.4 刑事诉讼3.4.1 刑事诉讼程序3.4.2 刑事侦查和审判3.4.3 死刑和缓刑的适用第四章:行政法4.1 行政法的基本原理4.1.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4.2 行政行为4.2.1 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征 4.2.2 行政行为的形式和效力 4.2.3 行政行为的撤销和变更 4.3 行政机关和行政程序4.3.1 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4.3.2 行政程序的基本要素 4.3.3 行政许可和行政裁决 4.4 行政责任和行政诉讼4.4.1 行政责任的种类和范围 4.4.2 行政诉讼的程序和审理第五章:经济法5.1 经济法的发展和特点5.2 企业法5.2.1 企业的定义和种类5.2.2 企业的设立和登记5.2.3 企业的合并和破产5.3 金融法5.3.1 银行业务和金融监管 5.3.2 证券和期货交易5.3.3 保险业务和保险法规 5.4 知识产权法5.4.1 专利法和商标法5.4.2 著作权和市场监管5.4.3 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第六章:劳动法6.1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6.1.1 劳动法的概念和渊源 6.1.2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6.1.3 劳动法的适用和解释 6.2 劳动合同6.2.1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效力6.2.2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6.2.3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争议处理 6.3 工资和社会保障6.3.1 工资和劳动报酬6.3.2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6.3.3 退休和劳动争议仲裁6.4 劳动监督和法律责任6.4.1 劳动监督和劳动争议处理6.4.2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6.4.3 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第七章:环境保护法7.1 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和意义7.2 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7.2.1 环境污染防治的原则和措施 7.2.2 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 7.2.3 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处理7.3 水资源和大气污染7.3.1 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7.3.2 大气污染和大气环境保护7.3.3 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7.4 环境监管和法律责任7.4.1 环境监测和监管机制7.4.2 环境法律责任和处罚附件:附件一:法律法规清单附表附件二:相关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 宪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文件,确立了国家制度和运行机制。
1 法律法规清单 编制/日期: 2011-9-15
审核/日期: 2011-9-15
批准/日期: 2011-9-15 2
适用环境标准清单 序号 法律、法规、标准名称 文字 (标准号) 实施时间 适用条款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2002年6月1日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1998年1月1日 表4中一级标准 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表2中二级 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2008 2008年10月1日 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 12523-90 1991年3月1日 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J87-85 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008年10月1日
9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2008年10月1日 10 钢铁行业用水标准 GB13456—92 1992年7月1日 11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1997年1月1日 12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2002年1月1日 1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 2012年1月1日
14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321072—2007 3
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序号 法律、法规、标准名称 实施时间 控制的环境因素 适用条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
废气、生活污水、
废渣、粉尘
第二十四条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生活污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三十三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2月28日 生产污水 第九条 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液; 第三十三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 1997年3月1日 噪声排放 第二十三条 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二十五条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 2004年4月1日 废纸箱、废料等排
放
第十七条 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第二十一条 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9月1日 废气排放 第十三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十条 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措施。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年10月1日 生活污水的排放 第五十一条 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1月1日 生活垃圾的清理 第十九条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清洁生产措施:(一)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二)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生活污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四)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9月1日 第十条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年11月29日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1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3月15日 化学品的管理 第八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二)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三)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四)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11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01年12月17日
含油手套、抹布的
处理
3.1 危险废物要根据其成分,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门容器分类收集。 3.2 装运危险废物的容器应根据危险废物的不同特性而设计,不易破损、变形、老化,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扩散。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贴有标签,在标签上详细标明危险废物的名称、重量、成分、特性以及发生泄漏、扩散污染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和补救方法。 3.3 居民生活、办公和第三产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如部分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应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通过分类收集提高其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源危险废物的回收网络。3.4 鼓励发展安全高效的危险废物运输系统,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专用车辆,对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安全可靠,要严格按照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规定进行危险废物的运输,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 3.5 鼓励成立专业化的危险废物运输公司对危险废物实行专业化运输,运输车辆需有特殊标志。 5
12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002年5月1日 消防设施
第六条 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三)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四)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五)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六)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七)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13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1990年3月22日 仓库的管理 第二十条 易自燃或者遇水分解的物品,必须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和空气干燥的场所储存,并安装专用仪器定时检测,严格控制湿度与温度。 第二十一条 物品入库前应当有专人负责检查,确定无火种等隐患后,方准入库。 第二十二条 甲、乙类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安全处理,严防跑、冒、滴、漏。
14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2001年1月8日 所有用电场所 第十一条 电力用户应当根据本办法的有关条款,积极采取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允许的节约用电措施,制定节约用电规划和降耗目标,做好节约用电工作。 第十五条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优化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15 江苏省消防条例(摘录) 2003年4月21日 消防设施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 电气线路的敷设和电器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有关防火要求和安全技术规定。 第二十七条 电、气焊(割)等明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动火制度,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火灾必须迅速报警。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赶赴火场,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扑救。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火灾报警和扑救提供方便。
16 江苏省城镇供水资源管理条例(摘录) 1997年7月31日 生活污水的处理
第二十一条 用水单位应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生活污水处理,综合利用等措施,开展水平衡工作,采用节水型设备,配备计量装置,降低用水单耗,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二十三条 用水单位不得擅自转供水。确需转供的,必须经城建部门批准,按户装表,计量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