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探放水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煤矿探放水措施引言煤矿探放水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降低矿井水位、提高采煤工作面工作环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探放水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煤炭生产安全、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煤矿探放水的常见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探放水措施地下水的排放•选择合适的排放点:在进行地下水排放前,应当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流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放点,避免对矿井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制定排放方案:根据水量、水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地下水排放方案,确保水量适度,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排放水质监测:对排放水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安全。
矿井开采探放水•煤矿井下探放水:在矿井开采过程中,通过钻孔、排水泵等设备将井下积水排放到地面,以降低矿井水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主排放井的选择:根据矿井开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主排放井,确保高效、安全地进行探放水工作。
•探放水的时间安排:根据矿井开采的进度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安排探放水的时间,以确保生产和安全。
地表水探放水•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在进行地表水探放水前,应进行充分的水文地质调查,获取矿区水文地质信息,为探放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探放水的渠道选择:根据矿区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探放水渠道,确保水流畅通,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
•水量控制和水质监测:对地表水探放水的水量进行控制,确保探放水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同时对放水水质进行监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工业废水探放水•废水处理与排放要求: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处理和排放,确保水质符合排放要求。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煤矿生产工艺特点和废水水质,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
•废水排放监测:定期对废水排放进行监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以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应注意的问题•安全措施:在进行煤矿探放水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煤矿井下探放水制度一、探放水的原则采掘工作必须执行“八字”原则,即“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因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探水。
(1)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窑或小窑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或通过它们之前。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
(5)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7)采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或煤层与含水层的隔水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8)接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掘工作有涌(突)水预兆或情况不明时。
(9)接近其他可能涌(突)水地段时。
二、探放水钻孔布置1、探放老空水钻孔,应按巷道的设计方向在其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布置;钻孔应成组布设,其孔数视超前距和帮距而定。
(1)竖直扇形面内钻孔间的终孔垂距不得超过1.5m。
(2)水平扇形面内各组钻孔间的终孔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m。
(3)探水钻孔的最小超前距或帮距10m。
(4)一般倾斜煤层平巷的探放水孔,应呈半扇面形布置在巷道正前和上帮。
(5)倾斜煤层上山巷道探放水孔,呈扇面形布置在巷道的前方。
2、探放断层水及底板岩溶水的钻孔,必须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____个。
3、探放水钻孔除兼做堵水或疏水用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58mm。
4、巷道接近可能导水的老钻孔探水线时,应向老钻孔布设扇形探水钻孔。
5、对水压大于1MPa的断层水、陷落柱水或强含水层水,不宜沿煤层布置探放水钻孔。
三、探放水钻孔孔口安全装置探放水钻孔应安设孔口安全装置。
孔口安全装置由孔口管、泄水测压三通、孔口水门和钻杆逆止阀。
(必要时安装)等组成。
1、孔口管的安装与固定:(1)选择岩层坚硬完整地段开孔,孔径应大于孔口管直径1-2级,钻至预定深度后,将孔内冲洗干净。
注浆使孔口管(管周围应焊扶正肋骨片)与孔壁间充满水泥浆。
煤矿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煤矿探放水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降低矿井水位、保证矿井安全而进行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由于煤矿开采常常需要穿越、分隔或暴露导水裂隙或含水层,这些裂隙或含水层中水的涌入对于矿井的安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保证煤矿正常生产,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煤矿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地质勘探和预先排水:在开采煤矿之前,进行地质勘探以了解矿井周围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采取预先排水措施,将煤层下的水排出,减少开采对矿井水位的影响。
2.地下水源控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地下水源的涌入,如封堵导水裂隙、加固含水层、封堵含水断层等。
这样可以减少地下水的涌入量,维持矿井的相对干燥状态。
3.提高涌水点的探测和监测能力:对于可能涌水的区域,设置涌水点探测设备和涌水点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涌水点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探测和监测裂隙水位:裂隙的涌入对矿井的安全具有潜在威胁。
因此,应该通过安装水位探测设备对裂隙水位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涌水,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加固和封堵涌水裂隙:对于涌水裂隙,应采取加固和封堵措施,如注浆、冻结、安装注水管道等。
6.提高排水能力和设备可靠性:煤矿的排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排水畅通。
同时,排水设备应具备可靠性,故障率低,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7.加强管理和培训:加强对煤矿探放水技术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之,煤矿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矿井安全和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只有合理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应对涌水和地下水的涌入,才能保证煤矿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
提高煤矿探放水技术措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于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井下探放水制度
是指在煤矿井下,为了防止井下水位过高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运行,需要进行探放水操作。
该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探水:井下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探测井下水位,了解水位情况。
2. 放水:如果水位过高,超过安全水位的限度,需要进行放水操作。
放水一般使用排水泵等设备,将井下的水抽到地面或其他合适的位置。
3. 安全措施:在进行探放水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安全装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4. 报告记录:完成探放水操作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报告记录,包括放水时间、水位情况、放水量等,以备后续参考。
煤矿井下探放水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矿井的正常生产运行,同时也是为了预防井下积水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这一制度的执行对于煤矿的安全和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探放水工学习资料1、防治水的原则是什么?答:预报预测,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2、防治水的措施有那些?答:探、防、堵、截、排。
3、突水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水源、出水通道、动力水源。
4、煤矿五大自然灾害是什么?答:水、火、瓦斯、粉尘、顶板。
5、常用的惰性注浆材料有那些?答:水泥、石子、沙子、海带、黄豆、麻丝、锯末、棉壳、海绵等。
6、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探放水:答:(1)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邻煤矿;(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3)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7)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8)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9)接近其他可能突水的地区。
7、布置探放水钻孔应当遵循下列规定:答:(1)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
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 m;(2)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等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
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 个;(3)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 1 MPa 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
如确实需要的,可以先建筑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4)上山探水时,一般进行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
双巷间每隔30-50 m 掘1 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
8、井下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
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在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
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3)在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电话;(4)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
煤矿探放水知识
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告,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探水或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放被淹井巷的积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间隔,应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
采掘工作面碰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一)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二)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三)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四)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五)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六)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七)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进。
煤系底部有强承压含水层并有突水危险的工作面,在开采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明确安全措施。
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加强钻场四周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二)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
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三)在打钻地点或四周安设专用电话。
(四)丈量和防探水职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
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
特别危险的地区,应有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
钻孔内水压过大时,应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忽然鼓出的措施。
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忽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职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
假如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职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老空积水区高于探放水点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
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钻孔接近老空,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或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
假如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本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职员,并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处理。
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
若水量忽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排除井筒和下山的积水以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必须有矿山救护队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必须及时处理。
排水过程中,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忽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