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常用药物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48
保肝治疗及常用药物的使用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分解代谢废物、合成生命所需物质、调节血液循环等多个功能,维持整个机体的正常运作。
然而,现代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污染、药物滥用等因素都会对肝脏造成负担,导致肝功能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为了保护肝脏健康,人们可采取保肝治疗措施及使用一些常见的保肝药物。
保肝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饮食:合理膳食对保护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应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豆类、瘦肉等。
2.控制饮酒:酒精对肝脏损伤最为显著,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
因此,应限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天不超过20克,女性每天不超过10克。
3.戒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脏健康。
因此,戒烟有助于保护肝脏。
4.远离毒物: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致癌物质、有毒有害化学品等,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
5.合理使用药物:药物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滥用或过量使用药物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因此,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遵医嘱使用。
在保肝治疗中,一些常用的保肝药物可以辅助肝脏的修复和保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肝药物及其使用方法:1.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解毒作用的氨基酸,可以防止脂质过氧化和肝脏纤维化。
日常使用剂量为每天0.6-1克,分2-3次口服。
2.西米替丁:西米替丁是一种降脂药物,可以降低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减轻脂肪肝的病情。
常规剂量为每天15-30毫克,分2次口服。
3.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调理肝气的作用。
常规剂量为每次10克,每天3次口服。
4.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片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解热、抗炎、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肝脏细胞。
常规剂量为每次6片,每天3次口服。
5.巨藻凝胶:巨藻凝胶是一种天然的胶体纤维素,可以吸附和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肝脏负担。
保肝护肝的中成药名录
保肝护肝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保护肝脏的健康、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中成药是指从中药中提取的药物成分,经过加工制成的药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保肝护肝的中成药名录:
1. 丹参酮注射液: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可以保护肝细胞,预防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2. 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肝脏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的代谢和修复,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3. 肝泰宁胶囊:具有保肝、解毒、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降低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
4. 肝灵胶囊: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肝脏的代谢功能,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5. 肝复康口服液: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代谢和修复,降低肝脏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6. 肝宁颗粒:可以调节肝脏的免疫系统,降低肝脏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7. 玉屏风胶囊:可以抗氧化、降脂、抗炎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可以保护肝脏,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8. 丹参口服液: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代谢和修复,增强肝脏的功能和免疫力,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总之,以上这些中成药品有较好的保肝护肝作用,但是在使用时应按照医嘱,并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同时,也应注意生活
习惯的调整,如戒烟限酒、适当运动、饮食健康等,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肝脏。
保肝药物区别及应用保肝药物是指能够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病变并预防肝脏疾病发展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保肝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抗氧化剂类保肝药物,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
抗氧化剂类保肝药物适用于各种引起肝脏氧化损伤的疾病,如肝炎、脂肪肝等。
第二类是解毒剂类保肝药物,包括谷胱甘肽、乙醇胺、甘草酸等。
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肝脏解毒酶的活性,加快解毒过程,减轻肝脏负担。
解毒剂类保肝药物适用于各种引起肝脏中毒的疾病,如药物过量、酒精中毒等。
第三类是肝脏再生剂类保肝药物,包括丙酸钛普种、赖氨酸、谷氨酰胺等。
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分裂和再生,增加肝脏细胞更新的速度,恢复肝脏功能。
肝脏再生剂类保肝药物适用于各种引起肝脏损伤和肝功能不全的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
第四类是抗炎类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丹参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
抗炎类保肝药物适用于各种引起肝炎和肝炎症状的疾病,如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除了以上几类常用的保肝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保肝药物,如解痉剂、消炎利胆药、肝细胞保护剂等。
这些药物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和症状进行选择。
对于选择保肝药物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肝脏受损程度较轻,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抗氧化剂类药物进行保肝。
当肝脏炎症明显或肝功能受损,需要使用抗炎类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肝脏实质部分受损或者已经发生坏死,需要使用肝脏再生剂类药物进行修复和恢复。
同时,应注意保肝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和副作用。
一些保肝药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保肝药物前,应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总之,保肝药物是一类能够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病变并预防肝脏疾病发展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的不同,保肝药物可以分为抗氧化剂、解毒剂、肝脏再生剂和抗炎剂等几类。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
然而,肝脏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酒精、病毒等,导致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保肝药物是治疗这些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抗炎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性肝病,如急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常见的抗炎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双环醇等。
解毒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解毒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
常见的解毒保肝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硫普罗宁等。
促进能量代谢的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肝脏的能量代谢,提高肝脏的功能,如维生素B族、辅酶A等。
抗纤维化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如秋水仙碱、干扰素等。
明确诊断:在使用保肝药物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诊断,确定肝脏疾病的原因和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保肝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促进肝脏健康的恢复。
保肝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防治肝脏疾病的药物,它们能够不同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病理状态,促进肝脏损伤修复。
然而,如何评价保肝药的临床疗效以及如何合理应用保肝药,是临床实践中需要和解决的问题。
常用的护肝药有哪些1. 乙酰谷胱甘肽乙酰谷胱甘肽 (N-acetylcysteine, NAC) 是一种常用的护肝药物。
它是谷胱甘肽的前体,在体内可被转化为谷胱甘肽,从而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
乙酰谷胱甘肽还可以通过利用其巯基与药物中的有毒代谢产物结合,减少这些毒物对肝脏的损害。
乙酰谷胱甘肽常用于治疗急性肝损伤,如酒精或药物过量引起的肝中毒、酒精性肝炎等。
此外,乙酰谷胱甘肽还可以用于预防造影剂等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2. 丙戊酸丙戊酸 (S-adenosyl-L-methionine, SAMe) 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内的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丙戊酸还可以提高肝脏中的谷胱甘肽含量,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
丙戊酸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
它可以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海马海马是一种中草药,具有保肝作用。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海马多糖、海马苷、海马酸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
海马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研究表明,海马可以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改善肝功能。
4. 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在肝脏中,氨基酸起着重要的营养和代谢作用,可以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常用的护肝氨基酸包括谷氨酰胺、赖氨酸、精氨酸等。
它们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5. 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肝脏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维生素E常用于治疗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肝脏疾病。
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以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改善肝脏功能。
6. 丹参丹参是一种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肝脏疾病。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丹参酮、丹酚酸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
丹参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研究表明,丹参可以减轻肝脏损伤,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常见保肝药物课件一、介绍保肝药物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保护肝脏健康的药物。
当我们因为喝酒、吃药、感染等原因导致肝脏受损时,这些药物就能发挥它们的作用,帮助肝脏恢复健康。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保肝药物。
咱们一起为自己的肝脏加个油,让它更健康!1. 保肝药物的定义与重要性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比如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等,这些都会给肝脏带来一定的负担,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这时保肝药物就能发挥出它的作用了,它可以减缓肝脏的损伤,促进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让我们的肝脏更加健康。
这就像给肝脏加个“保镖”,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工作。
那么你是不是在想,既然保肝药物这么重要,那是不是随便吃点就可以呢?当然不是啦,保肝药物的使用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不能随意乱用。
毕竟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只有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
保肝药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只要合理使用,它就能成为我们保护肝脏的得力助手。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常见的保肝药物有哪些吧!2. 课件的目的和内容概述首先我们会简单介绍一下肝脏的功能和保肝药物的重要性,让大家明白,肝脏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因此保护肝脏健康非常重要。
而保肝药物就是在肝脏出现问题时,帮助我们恢复肝脏功能的一种药物。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保肝药物,包括它们的种类、作用机制、适用症状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让大家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哪种药物。
此外我们还会讲解如何正确使用保肝药物,包括药物的剂量、使用时长、服用方法等。
让大家明白,正确使用药物非常重要,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二、常见保肝药物的分类保肝药物种类繁多,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常见的几类。
你知道吗肝脏是我们身体里的“化工厂”,负责很多重要的工作,所以保护好肝脏很重要。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我们就需要这些保肝药物来帮忙了。
三大临床常用的保肝类药物,你知道几个
众所周知,肝脏是我们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
然而,我们的肝脏又是非常沉默的,在受到外界“欺负”时,也不会“喊疼”。
这时,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
临床上,病因治疗为各种病因所致肝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案,而保肝治疗则是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即选用合适的保肝药物将肝脏保护起来,以促进肝脏的转归。
市面上,保肝类药物五花八门,想必大家都看花了眼,今天就来介绍四种常见的保肝类药物。
一、复方甘草酸苷
以复方甘草酸苷为代表的抗炎保肝类药物,通过抗过敏、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抑制作用、促进肝细胞增殖等途径,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
安全性方面,该药物主要为甘草甜素制剂,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因此,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
二、双环醇
该药物为联苯结构的衍生物,主要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抗线粒体损伤、促进肝细胞蛋白质合成等多种机制发挥保肝作用。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的升高,尤其是ALT。
安全性方面,整体上该药物安全性良好,引起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中度的,最常见的是头晕、腹胀、恶心、头痛等。
一般无需停药,对症治疗即可。
三、多烯磷脂酰胆碱
该药物可以加速肝细胞的再生,抑制脂质的氧化,抑制肝细胞凋亡。
临床上常用来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脂肪肝和肝炎患者。
该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紊乱,如腹痛、腹泻等。
普外二科室常用药保肝药阿拓木兰(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本品适应于慢性乙肝的保肝治疗.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
异甘草酸镁是一种肝细胞保护剂,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异常。
天晴甘美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
改善肝功能异常。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
适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祛痰抗呼吸道感染盐酸氨溴索祛痰药,有良好的黏痰溶解作用及润滑呼吸道作用,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呼吸液的分泌和纤毛运动等。
可促进呼吸道内部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
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沐舒坦(同盐酸氨溴索)来立信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雾化用药:布地奈德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适应症为治疗支气管哮喘。
可替代或减少口服类固醇治疗。
建议在其它方式给予类固醇治疗不适合时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爱全乐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本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与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相关的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有肺气肿;轻到中度支气管哮喘。
博利康尼(特布他林)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的药物。
β2-受体兴奋剂,有支气管扩张作用。
对支气管平滑肌有高度的选择性,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很小,无中枢性作用。
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其他伴有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
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哮喘患者。
护胃防胃肠道反应药奥美拉唑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静脉注射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的治疗。
与阿莫西林和克林霉素或与甲硝唑与克拉霉素合用,以杀灭幽门螺杆菌。
泮托拉唑抗溃疡药物。
泮托拉唑是一种不可逆的质子泵抑制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特别是用于溃疡伴出血、呕吐或不能进食以及顽固性溃疡和急性胰腺炎。
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及作用
保肝药物是指能够保护和修复肝脏组织,提高肝功能,预防或治疗肝
病的药物。
根据其药理作用不同,保肝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解毒药物:
解毒药物是最常用的保肝药物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物,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常见的解毒药物有谷胱甘肽(GSH)、谷氨酰胺(GLN)、辅酶Q10等。
2.抗氧化药物:
抗氧化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常
见的抗氧化药物有维生素C、维生素E、硫辛酸(ALA)等。
3.细胞修复药物:
细胞修复药物能够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的自愈能力。
常见的细胞修复药物有谷胱甘肽、乙酰半胱氨酸(NAC)、乳蓟素(Silymarin)等。
4.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
脏的损伤。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IFN)、拉米夫定(Lamivudine)等。
5.抗纤维化药物:
抗纤维化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纤维化的程度,阻止疾病的进展。
常见的抗纤维化药物有小分子抗纤维化制剂(如肝素)、早期肝纤维化干预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6.免疫调节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对肝脏的攻击,降低肝脏炎症反应。
常见的免疫调节药物有甲泼尼龙、环孢素(Cyclosporine)等。
7.解毒清热药物:
解毒清热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或热毒壅滞引起的肝火上扰症状,能够清热解毒,平肝泻火。
常见的解毒清热药物有黄芩、栀子等。
常见保肝护肝药物总结保肝护肝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健康话题,肝脏是我们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它不仅能过滤和排解体内有害物质,还能分解和代谢许多药物。
而当肝脏受损或代谢功能减弱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保肝措施。
在医学领域,保肝护肝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常见的保肝护肝药物进行总结。
1. 丙种球蛋白(Ig)丙种球蛋白是一种来源于人类血浆的蛋白质制剂,内含丙种球蛋白。
它具有抗体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可用于治疗和预防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丙种球蛋白能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修复。
2. 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肝功能的修复和维护起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氨基酸还能提供肝脏所需的能量,降低氨和乙酰胆碱等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3. 硫辛酸二乙酯(DTD)硫辛酸二乙酯是一种常用的保肝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纤维化等多种保护肝脏的作用。
它可减轻脂肪肝的病理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改善肝脏功能。
4. 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肝脏免受自由基损伤。
此外,维生素E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肝功能。
5. 乳薊果提取物(Silymarin)乳薊果提取物是一种常用的植物性保肝药物,主要成分为水飞薊素、子水飞薊素等黄酮类物质。
乳薊果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解毒等多种保肝作用,可减轻肝炎和肝损伤引起的症状,促进肝细胞再生。
6. 角蛋白角蛋白是一种具有保肝功效的草本植物,主要成分为角蛋白酸和裂角蛋白酸等。
角蛋白可以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改善肝功能。
7. 人参总皂苷人参总皂苷是从人参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心脏活力、促进肝脏细胞再生等多种作用。
它可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改善肝功能。
总结:以上是常见的保肝护肝药物的总结,不同的保肝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此外,保肝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
常用保肝药介绍保肝药是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在肝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
肝功能异常可发生于各类疾病或因多种药物引起,因此,各科医生都会应用到此类药物。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各类常用保肝药物的功效、特点,以帮助临床医生合理选用。
(常见保肝药种类及代表药物)一、降酶药物这类药物为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一种中间体,其作用机理为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
常用代表药物有联苯双酯和双环醇片。
因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不明显,有学者认为无保肝作用,不建议常规应用。
二、利胆保肝药物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胆汁淤滞。
代表药物有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的前体参与重要生化反应,在肝内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
不良反应有烧心、上腹痛、腹泻等,少见而轻微,罕见过敏反应,无其他明确禁忌证。
口服应整片吞服;静脉应用不可与碱性、含钙或高渗液配伍。
熊去氧胆酸可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肝脏脂肪,松弛Oddi括约肌,促进胆石溶解和胆汁排出。
要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和慢性肝病伴肝内胆汁淤积。
严重肝功能不全、胆道完全梗阻者禁用。
三、解毒保肝药物该类药物可以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增强解毒功能,或者与重金属络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物由尿排出。
常用药物有谷胱甘肽、硫普罗宁、青霉胺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对维持细胞生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能与维生素B12、抗组胺药、磺胺类药物以及四环素等药物混用,该药无明确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
硫普罗宁是一种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具有保护肝脏组织及细胞的作用。
动物试验显示,硫普罗宁能够通过提供巯基,防止四氯化碳、乙硫氨酸、对乙酰氨基酚等造成的肝脏损害,并对慢性肝损伤的甘油三酯的蓄积有抑制作用。
硫普罗宁可以使肝细胞线粒体中ATP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保护肝线粒体结构,改善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