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主要防护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什么是尘肺病?一、尘肺病简介尘肺病,又称矽肺病或石肺病,是由吸入含有矽化合物的尘埃颗粒引起的一种职业性疾病。
主要包括矽肺和石棉肺两种类型。
1.1 矽肺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矽化合物尘埃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
当人体吸入这些细小的矽化合物颗粒后,它们会在肺部积累并逐渐造成肺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闷等症状。
1.2 石棉肺石棉肺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含有石棉纤维的环境中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石棉纤维在肺部中逐渐积累,导致肺泡壁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从而引发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等症状。
二、尘肺病的病因尘肺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含有矽化合物或石棉纤维的环境中所致。
工作在煤矿、金属冶炼、建筑工地和造船等行业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尘肺病。
2.1 矽肺的病因矽肺主要是由于吸入了矽化合物尘埃引起的。
矽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煤矿、石材加工、陶瓷制造等工业环境中,工人在这些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容易吸入大量矽化合物尘埃,导致矽肺病的发生。
2.2 石棉肺的病因石棉肺主要是由于长期接触含有石棉纤维的环境引起的。
石棉是一种抗高温、耐腐蚀的矿石,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隔热材料和阻燃材料等领域。
长期暴露在含有石棉纤维的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吸入大量石棉纤维,进而引发石棉肺病。
三、尘肺病的症状与诊断尘肺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和胸痛等。
一旦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当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3.1 呼吸困难长期暴露在尘肺病的环境中,肺部受到损害,使得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感到呼吸困难,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依靠吸氧设备。
3.2 咳嗽与痰液增多尘肺病患者常常伴有慢性咳嗽,并且咳嗽时痰液增多,甚至可以带有血丝。
四、尘肺病的治疗与预防尘肺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4.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尘肺病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并预防继发感染。
4.2 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
例如,使用吸氧设备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进行物理治疗来改善肺功能等。
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2、湿式作业: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
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
4、接尘工人健康检查: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作业时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
5、个人防护: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企业预防尘肺病的措施(一)改善生产过程和防尘设备:①机械化、自动化、遥控化生产。
这是减少工人体力劳动量、劳动强度以及减少呼吸直或吸人粉尘量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减少接触粉尘的有效措施。
在自动化方面,如采用自动秤、自动装卸机、自动升降装置等。
②设置局部排风系统。
防止粉尘等有害物污染室空气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有害物工生地点直接把它们捕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排至室外,这种通风方法称为局部排风。
局部排风系统需要的风量小、效果好,设计时应优先考虑。
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捕集有害物的局部排风罩、输送含尘气流的风管、净化设备和向乞械排风系统提供动力的风机共四部分组成。
③通风除尘。
如果由于生产条件限制、有害物源不固定等原因,不能采用局部排风,或采用局部排风后,室有害物浓度仍超过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车间或者工作场所进行通风换气,用新鲜空气把整个有害物浓度稀释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供给新鲜的空气。
全面通风所需的风量大大超过局部排风,相应的设备也?: 庞大。
④湿式作业。
无论是金属矿或者煤矿,目前最主要的防尘方法是和水分不开的(同时配合以有效的通风)根据经验证明,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只有广泛地使用水,才能使矿井空气的粉尘浓度大大降低。
如工厂湿式作业有湿式研磨或粉碎、使用湿的原料、喷雾和洒水等。
⑤改善工艺过程。
采用无尘、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例如,提高凿岩风压,能增加凿岩时的冲击力,因此穿孔速度很高,破碎的岩石来不及再粉碎,就会被排出来,这种较大颗粒的矿尘比粉末状的细粒矿尘对人体危害小。
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范文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或大量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一类职业病。
它主要发生在从事煤炭、金属矿山、建筑、冶金等行业的工人中。
尘肺病主要由煤尘、二氧化硅尘、石棉、煤矸石等微细粉尘引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尘肺病的症状通常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患者可能会有胸闷不舒服的感觉,出现痰液增多的情况,痰液可能呈现白色、黄色或褐色。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工作时加重,而在休息时有所缓解。
中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气短、乏力、消瘦等症状。
此时,痰液可能会带有血丝,并且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咳嗽、咳痰加重以及胸痛。
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不全、心脏病及肾脏功能损害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非常疲倦和虚弱,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日常活动。
有时,晚期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肺癌或其他恶性疾病。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1. 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雇主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包括安装合适的排风系统、使用湿磨削和湿冲洗等工艺,并提供带有过滤装置的呼吸防护设备。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根据实际情况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带有过滤装置的口罩、防尘面具、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3. 定期体检:与尘肺病有关的行业工人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早发现病变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4. 严格的工作管理:雇主应对工人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知晓预防尘肺病的措施。
此外,雇主还应确保工作环境卫生,并对可能造成尘肺病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5. 提高员工意识:雇主应定期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员工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除了以上措施外,患有尘肺病的患者还应及时进行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此外,他们应尽量避免接触尘肺病原因,减少吸入粉尘颗粒的机会。
总之,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文件编号:RHD-QB-K274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尘肺主要防护措施标准版本尘肺主要防护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 尘肺病主要因素尘肺病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尘肺病属法定职业病,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诊断才有效。
目前,全国报告的各类职业病发病数中,尘肺病占了80%,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症状:1、咳嗽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迸展,病人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
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2、咳痰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
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
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
常不易咳出。
3、胸痛尘肺病人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
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
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4、呼吸困难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
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5、咯血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粘膜血管损伤,痰申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血量增多。
二. 尘肺病防护措施尘肺病多发于粉尘浓度高、劳动保护条件差的煤矿、水泥厂等场所。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要改善工作环境和操作方法,使工作场所粉尘浓度降低;2.要使用防尘口罩(面罩)。
粉尘职业病防护措施
什么是粉尘职业病
粉尘职业病是指长时间在含有粉尘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而引起的一系列慢性或急性职业病,包括尘肺病、石棉肺等。
粉尘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工作环境的卫生水平、职业病预防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
粉尘职业病的危害
粉尘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含大量粉尘的工作环境中,会引起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等多种疾病。
严重的会导致残疾和死亡。
粉尘职业病的防护措施
粉尘职业病防护既要从技术措施入手,也要注意工人的个人防护。
以下是粉尘职业病防护的一些措施:
技术措施
•环境整治: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排风通风处理,控制环境中的粉尘浓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机械化控尘:利用抽风设备、除尘设备、喷水降尘等技术手段控制粉尘的扬尘和浓度。
•粉尘源控制:采用粉尘源控制技术,通过升级改造设备、控制扬尘、浇水降尘等方式来缓解工人的粉尘环境。
个人防护
•戴口罩:不同工种、不同环境下的口罩选择会不同,根据不同粉尘浓度选择不同的口罩。
•着防护服:选择适当的工作服,在工作时尽量穿上干净的衣服。
•手套眼镜:在加工粉尘的过程中,可能会要用到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保护手和眼睛。
以上是常见的粉尘职业病防护措施,实际上不同工种、不同环境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只有全面、科学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粉尘职业病的发生。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尘肺病也被称为尘肺,是一种职业病,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主要是由于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暴露于粉尘颗粒,特别是煤尘、二氧化硅、石棉等颗粒物质,导致损伤和炎症,最终形成纤维结节,并影响呼吸功能。
以下是关于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的详细介绍。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通常需要多年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常常忽视了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1. 咳嗽: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是干咳,随着疾病的进展,咳嗽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2. 呼吸困难:尘肺患者的呼吸会变得困难并且浅表,甚至可能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
3. 胸痛:尘肺患者常常会出现胸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剧烈活动时。
4. 疲劳乏力:疾病的进行会导致患者感到疲劳乏力,体力下降,活动能力受限。
5. 体重下降:尘肺患者常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二、尘肺病的诊断对于疑似尘肺病患者,应及早就医进行综合性的诊断。
以下是常见的尘肺病的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工作历史、职业暴露情况,以及相关症状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肺部、触诊、查看皮肤和黏膜等,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性。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肺活量等指标。
4. 影像学检查:X线、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肺部是否有纤维结节、肺囊肿、肺气肿等病变的存在。
5.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观观察支气管黏膜是否有异常,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
6. 病理学检查:对于疑似尘肺病病灶明显的患者,可以通过肺活检来明确诊断。
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是一种可预防的职业病,以下是预防尘肺病的一些常用措施:1. 确保工作环境卫生:雇主应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确保尘肺颗粒物浓度在允许范围内。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粉尘颗粒而导致肺部组织损伤的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一些特定行业从业人员中,如矿工、石工、建筑工人等。
尘肺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尘肺病还会引起肺功能受损,甚至导致死亡。
事实上,尘肺病是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诊断和预防方法。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症状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和晚期。
早期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可以被忽略或误认为是普通的感冒症状。
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1. 咳嗽:尘肺病患者通常会有持续的咳嗽,尤其是在清晨和晚上。
咳嗽可能伴有或不伴有痰。
2. 咳痰:咳痰是尘肺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咳痰一般呈白色或黄色,有时也会带有血丝。
3. 呼吸困难:由于肺部组织受损,尘肺病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或气促。
4. 胸闷:尘肺病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或胸痛。
随着疾病的发展,尘肺病可能进展到晚期,症状会更加严重。
晚期症状包括:1. 持续性咳嗽和咳痰。
2. 呼吸困难加重。
3. 乏力和体力下降。
4. 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
5. 胸痛和胸闷加重。
6. 发热和盗汗。
二、尘肺病的诊断尘肺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职业史和实验室检查等因素。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职业史,特别是是否曾长期从事需要接触粉尘的工作。
2.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肺部呼吸音和胸部X光等。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是否受损,比如测量呼气峰流速、肺活量等。
4. 放射学检查:胸部X光或CT扫描可以观察到肺部组织的改变,如斑点状影、纤维化等。
5. 痰液检查:痰液检查可以检测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其他炎症。
6.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和肺部组织的情况。
7.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可以检测患者对特定粉尘原料的过敏反应。
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是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1. 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减少粉尘颗粒的积聚。
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2)尘肺病的预防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防尘。
防尘工作做好了,劳动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就会大幅度下降,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就基本上可以防止尘肺的发生。
防尘的主要措施可归纳为“宣、革、水、密、风、护、管、查”几个字,其意如下。
1、宣:做好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2、革:生产工艺技术革新,是消除尘肺的根本措施。
具体又包括改干式作业为湿式作业,尽量使用不含游离二氧硅或含量较低的原料,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等。
3、湿:湿式作业。
4、密: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
5、风:利用通风达到除尘的目的。
6、护: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增强体质。
7、管: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
8、查:对接尘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定期进行测定以及督促检查。
尘肺病的防护调理防尘口罩对于预防来说有重要意义,防尘口罩的选用要注意三点:第一是口罩要能有效的阻止粉尘进入呼吸道。
一个有效的防尘口罩必须是能防止微细粉尘,尤其是对5微米以下的呼粉尘进入呼吸道,也就是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防尘口罩”。
必须指出的是一般的纱布口罩是没有防尘作用的。
第二是适合性,就是口罩要和脸型相适应,最大限度的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
第三是佩戴舒适,主要是又要能有效的阻止粉尘,又要使戴上口罩后呼吸不费力,重量要轻,佩带卫生,保养方便。
防尘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因此必须定期按照口罩使用说明更换。
使用中要防止挤压变形、污染进水,仔细保养。
对于尘肺病的护理,应脱离接触粉尘,要尽力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
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要预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
有合并症的要积极治疗并发症,具体如下:1、健康生活习惯和合理适度的保健锻炼一般来说,症状不多也没有并发症的尘肺病人不需要住院,自己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进行合理适度的保健锻炼,就可以正常的很好的生活。
尘肺名词解释预防医学
尘肺(pneumoconiosis)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是一种法定职业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劳动者健康危害极大。
尘肺病的预防主要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是通过消除粉尘暴露来降低尘肺病的发生风险,包括替换工作中的粉尘材料、工程控制(如封闭工作过程或排气罩)以及使用合理的劳动保护措施(如使用防护系数高的呼吸器)。
二级预防则主要是针对已经暴露于粉尘的工人进行预防,包括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戒烟、筛查结核病和恶性肿瘤等。
对于已经确诊为尘肺病的患者,应及早调离粉尘作业并进行必要的治疗,以控制和减少尘肺的发病率。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等,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总的来说,尘肺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定期检查和早期诊断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粉尘颗粒而导致肺部组织损伤的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一些特定行业从业人员中,如矿工、石工、建筑工人等。
尘肺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尘肺病还会引起肺功能受损,甚至导致死亡。
事实上,尘肺病是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诊断和预防方法。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症状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和晚期。
早期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可以被忽略或误认为是普通的感冒症状。
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1. 咳嗽:尘肺病患者通常会有持续的咳嗽,尤其是在清晨和晚上。
咳嗽可能伴有或不伴有痰。
2. 咳痰:咳痰是尘肺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咳痰一般呈白色或黄色,有时也会带有血丝。
3. 呼吸困难:由于肺部组织受损,尘肺病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或气促。
4. 胸闷:尘肺病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或胸痛。
随着疾病的发展,尘肺病可能进展到晚期,症状会更加严重。
晚期症状包括:1. 持续性咳嗽和咳痰。
2. 呼吸困难加重。
3. 乏力和体力下降。
4. 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
5. 胸痛和胸闷加重。
6. 发热和盗汗。
二、尘肺病的诊断尘肺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职业史和实验室检查等因素。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职业史,特别是是否曾长期从事需要接触粉尘的工作。
2.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肺部呼吸音和胸部X光等。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是否受损,比如测量呼气峰流速、肺活量等。
4. 放射学检查:胸部X光或CT扫描可以观察到肺部组织的改变,如斑点状影、纤维化等。
5. 痰液检查:痰液检查可以检测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其他炎症。
6.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和肺部组织的情况。
7.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可以检测患者对特定粉尘原料的过敏反应。
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是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1. 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减少粉尘颗粒的积聚。
尘肺病的预防与防治预防和控制尘肺病实行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和“三级预防”原则。
一级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1、革(革新、改造):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2、水(湿式作业):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
3、密(密闭):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
4、风(通风):采用通风、除尘降低粉尘浓度,减轻危害5、护(防护):加强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6、管(管理):制定职业危害管理工作制度。
主要包括:职业病工作计划、职业危害申报制度、安全防护制度、奖惩制度、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职业病人管理制度、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制定操作规程。
7、教(教育培训):对员工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岗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
主要进行所从事岗位职业危害知识及防护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自觉加强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8、查(监督检查):企业、车间、班组通过监督检查,尽早发现存在的职业安全问题和违规违纪,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严格实行巡视员巡视监督检查制度。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主要是严格按规定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岗位时还应做离岗检查。
三级预防:早诊断、早治疗1、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大多数职业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往往是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加重的必要措施,是积极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做到早发现----疑似职业病)2、及时参加工伤评残,享受工伤待遇(前提:参加工伤保险)3、政府救济:主要通过民政部门的救济,最大程度获得必要的康复、治疗保障。
尘肺主要防护措施
一. 尘肺病主要因素
尘肺病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
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
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
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尘肺病属法定职业病,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
诊断才有效。目前,全国报告的各类职业病发病数中,尘肺病占了8
0%,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症状:
1、咳嗽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迸展,病人
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
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2、咳痰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一般
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
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
3、胸痛尘肺病人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
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
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4、呼吸困难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
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5、咯血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粘膜血管损
伤,痰申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
管而使血量增多。
二. 尘肺病防护措施
尘肺病多发于粉尘浓度高、劳动保护条件差的煤矿、水泥厂等场
所。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要改善工作环境和操作方法,使工作场所粉尘浓度降低;
2.要使用防尘口罩(面罩)。在佩戴口罩或面罩时,还应注意正确的
使用方法。
3.是佩戴要严实,吸气时,粉尘不能从脸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
4.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
5.人员使用必须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而且还要勤换滤膜。
6.人员的定期健康检查,定期项目部检查粉尘作业的过程控制。
三. 奖励和处罚措施
1.对在防尘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工段和个人,由其分公司给予奖
励。
2.对在检修过程中发现不带防尘口罩,或带在身不带在口者,发现一
次处于50.00元处罚,发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于200.00元处罚,并
与当天上交,不予执行者扣发当月20%工资。
3.在所有检修任务单内加入防尘口罩措施,如检查无此记录,按
100.00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