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IT基础架构和应用运维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7.26 MB
- 文档页数:49
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目录1 总则 (4)2 参考标准 (4)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3。
1 术语和定义 (4)3。
1。
1 IT运维服务 (4)3.1。
2 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 (5)3.1。
3 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5)3。
2 缩略语 (5)4 编制原则和方法 (5)5 IT运维服务模型与模式 (6)6 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9)6.1 IT运维服务管理对象 (11)6.2 IT运维活动角色及IT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11)6。
3 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 (13)6。
3.1 服务台 (13)6。
3。
2 事件管理 (13)6.3.3 问题管理 (13)6.3。
4 配置管理 (13)6。
3。
5 变更管理 (13)6。
3.6 发布管理 (13)6.3。
7 服务级别管理 (14)6。
3.8 财务管理 (14)6.3.9 能力管理 (14)6.3.10 可用性管理 (14)6.3。
11 服务持续性管理 (14)6。
3.12 知识管理 (14)6.3。
13 供应商管理 (14)6.4 IT运维服务 (15)6。
4。
1 IT运维服务分类 (15)6.4.1.1 IT 基础设施运维服务 (15)6。
4。
1.2 IT 应用系统运维服务 (15)6.4。
1.3 安全管理服务 (15)6.4。
1.4 网络接入服务 (15)6。
4.1.5 内容信息服务 (15)6.4.1.6 综合管理服务 (15)6。
4。
2 IT运维服务的质量指标 (15)6.5 IT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要求 (16)6。
5。
1 IT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分类 (16)6.5.2 IT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等级划分 (18)6。
5.3 IT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组合 (21)7 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要求 (22)7.1 资产管理 (22)7。
1.1 静态资产信息管理 (23)7.2 监控管理 (24)7.2.1 视图管理 (24)7。
2.2 配置管理 (24)7。
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系列培训IT服务经理试题参考答案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系列培训IT 服务经理试题⼀、单选题(为单选题量为40题,每题 1 分,共计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实施ITSM 的根本⽬标:A 以客户为中⼼提供IT 服务B 扭转“轻服务、重技术”的现象C 提供的服务是可以准确计价的D 提供⾼质量、低成本的服务2. 按照ITSS 的定义,IT 服务⽣命周期包括哪⼏个阶段?A. 计划、执⾏、检查、实施B. ⼈员、流程、技术C. 服务战略、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D. 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3. 戴明环包括哪⼏个环节?A. 计划、实施、检查、改进B. ⼈员、流程、技术、资源C. 设计、部署、实施、改进D. 计划、改进、技术、⼈员4. 下列⼏项中,不是IT 服务经理职业规划中必备要素的是?A.职业定位B.⽬标设定C.薪酬⽔平D.通道设计B.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维护第1 部分:通⽤要求》C.GB/T 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维护第2 部分:交付规范》D.ITSS.1-2015 《信息技术服务运⾏维护服务能⼒成熟度模型》6. 哪⼀类服务是采⽤信息技术⼿段及⽅法,依据需⽅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信息系统的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及安全等提供的各种技术⽀持和管理服务。
A.设计与开发服务B.信息技术咨询服务C.运⾏维护服务D.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7. 以下哪⼀项不是硬件运维服务的内容:A.⽹络运维服务B.主机运维服务C.存储运维服务D.基础环境运维服务8. 桌⾯维护类项⽬的⽬标包括哪些?(1)规范性:通过各项流程、规范、指导⽂件、考评、培训和应急机制规范等保障服务级别协议所规定的指标达成(2)便利性:提供灵活的服务形式和丰富的服务资讯,帮助⽤户⽅便快捷的获取服务(3)安全性:建⽴适当的策略、制度、规范、流程,并借助可靠的⼯具以处置运维过程中可能产⽣的安全风险(4)经济性:减少桌⾯及外围设备在使⽤、维修和报废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降低桌⾯及外设的运营成本A.(1)(2)(3)(4)B.(1)(2)(3)C.(1)(2)(4)D.(1)(3)(4)9. 过程要素设计通常定义了活动、关系、顺序、产出标准等信息,具有⽤明的⽇标、可重复、可衡量、对特定事件响应的特性,常见的IT 服务管理过程不包括A. 服务级别管理过程B. 变更及发布管理过程C. 知识管理过程D. 可⽤性和连续性管理过程10. ⼈员要素设计的活动不包括A. ⼈员岗位和职责设计B. ⼈员绩效⽅案设计C. ⼈员培训⽅案设计D. ⼈员连续性管理11.服务模式设计的⽬的是为了更好地满⾜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设计服务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和A. 业务流程外包(BPO)B. 做到随需⽽变C. 服务价格D. 供⽅的服务能⼒12. 在识别服务需求时,对服务的可⽤性需求,以下哪项是不⽤考虑的?A. 服务不可⽤对业务的影响B. 通过风险评估找出那些潜在的威胁C. 服务不可⽤或质量下降时造成的成本损失D. 平均⽆故障时间13. 以下那⼀项不是规划设计的主要⽬的:A. 设计满⾜业务需求的IT 服务B. 规划服务组织架构、⼈员编制、岗位及任职要求C. 设计服务过程及其控制⽅法D. 衔接规划设计阶段与服务运营阶段14. 在运维⼯作中⼀个⼈的智慧和经验是有限的,如何不断提⾼运维⼈员技能⽔平,快速解决事件和问题,并营造乐于共享的环境和平台,⽽不只局限于个⼈的智慧积累。
it运维系统详细设计IT运维系统详细设计一、引言IT运维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开发的系统,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和监控其IT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IT 运维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功能、架构、关键模块和实施计划等。
二、系统功能1. 故障监控和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企业的服务器、网络和应用程序等运行状态,一旦出现故障将及时发出报警通知。
2. 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对企业的IT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许可证和IT人员等。
3. 容量规划和优化:系统能够收集和分析企业IT资源的使用情况,提供容量规划和优化建议,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4. 变更管理:系统能够记录和跟踪IT基础设施的变更情况,保证变更过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5. 安全管理:系统能够检测和防范安全威胁,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6. 综合报表和分析:系统能够生成各种全面和定制化的报表,提供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系统架构1. 客户端:提供用户登录和界面操作功能,实现与服务器端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2. 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处理大量的监控数据,并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
3. 数据库:存储企业的IT资源和监控数据,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和高效查询。
4. 监控代理:部署在各个被监控对象中,负责采集和传输监控数据到服务器端。
5. 报警系统:根据系统设定的规则和阈值,及时发出报警通知给相关人员。
6. 日志管理:负责记录系统的操作日志和运行状态,以备审计和故障分析。
四、关键模块1. 用户管理: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和权限控制等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故障监控:通过监控代理对服务器、网络和应用程序等进行实时巡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触发报警,并记录故障信息。
3. 资源管理:对企业IT资源的添加、修改和删除进行管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许可证和IT人员等。
4. 容量规划:根据历史和实时数据进行容量规划,提供容量扩展和优化的建议。
大型企业IT基础架构和应用运维体系大型企业的IT基础架构和应用运维体系是指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应用的管理和维护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了硬件设备的选购和配置、软件应用的安装和配置、系统的监控和维护、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型企业IT基础架构和应用运维体系的主要组成和运作流程。
大型企业的IT基础架构主要由硬件设备和网络组成。
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选购和配置,并进行日常的监控和维护。
网络是连接这些设备的基础,它需要保证高速、稳定和安全。
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大型企业通常会采用多台服务器进行集群部署或者使用虚拟化技术进行资源的优化和利用。
大型企业的应用运维体系包括了软件应用的安装和配置、系统的监控和维护、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方面。
软件应用是企业进行日常工作的基础,它们包括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等。
这些应用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和配置,并进行日常的维护更新。
系统的监控和维护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它包括了对系统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的监控和管理。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是为了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一旦出现数据丢失或者系统故障,需要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系统运行。
大型企业的IT基础架构和应用运维体系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建立和运作。
首先,需要对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和规划,包括对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的需求进行评估和预测。
其次,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的选购和配置。
在选购和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因素,并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和协商。
然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软件应用的安装和配置等。
在安装和配置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最后,需要进行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包括对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的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IT运维服务整体方案一、IT 运维管理概述IT 运维管理是时下IT 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随着IT 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各单位领导和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关注和不堪重负的问题。
由于这是一个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而产生的新课题,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IT运维管理,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应用技术还刚刚起步。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IT 运维管理,是指单位IT 部门采用相关的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和文档等,对IT 运行环境(如硬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IT 业务系统和IT 运维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
二、IT 运维管理的主要管理内容IT 运维管理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管理内容:1.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2.应用/服务管理对各种应用支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用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 等的监控与管理;3.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和恢复;4.业务管理包含对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对于业务的管理,主要关注该业务系统的CSF(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和KPI(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5.目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于企业需要统一发布或因人定制的内容管理和对公共信息的管理;6.资源资产管理管理企业中各IT 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7.信息安全管理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36 个控制目标和127 种控制方式,如企业安全组织方式、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8.日常工作管理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
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系列培训IT 服务经理试题一、单选题(为单选题量为40题,每题 1 分,共计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实施ITSM 的根本目标:A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 服务B 扭转“轻服务、重技术”的现象C 提供的服务是可以准确计价的D 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2. 按照ITSS 的定义,IT 服务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A. 计划、执行、检查、实施B. 人员、流程、技术C. 服务战略、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D. 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3. 戴明环包括哪几个环节?A. 计划、实施、检查、改进B. 人员、流程、技术、资源C. 设计、部署、实施、改进D. 计划、改进、技术、人员4. 下列几项中,不是IT 服务经理职业规划中必备要素的是?A.职业定位B.目标设定C.薪酬水平D.通道设计5. IT 服务涵盖的范围很广,IT 服务项目以ITSS 中为依据来划分项目类型。
A.GB/T 29264—2012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B.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 部分:通用要求》C.GB/T 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 部分:交付规范》D.ITSS.1-2015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6. 哪一类服务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信息系统的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及安全等提供的各种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
A.设计与开发服务B.信息技术咨询服务C.运行维护服务D.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7. 以下哪一项不是硬件运维服务的内容:A.网络运维服务B.主机运维服务C.存储运维服务D.基础环境运维服务8. 桌面维护类项目的目标包括哪些?(1)规范性:通过各项流程、规范、指导文件、考评、培训和应急机制规范等保障服务级别协议所规定的指标达成(2)便利性:提供灵活的服务形式和丰富的服务资讯,帮助用户方便快捷的获取服务(3)安全性:建立适当的策略、制度、规范、流程,并借助可靠的工具以处置运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4)经济性:减少桌面及外围设备在使用、维修和报废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降低桌面及外设的运营成本A.(1)(2)(3)(4)B.(1)(2)(3)C.(1)(2)(4)D.(1)(3)(4)9. 过程要素设计通常定义了活动、关系、顺序、产出标准等信息,具有用明的日标、可重复、可衡量、对特定事件响应的特性,常见的IT 服务管理过程不包括A. 服务级别管理过程B. 变更及发布管理过程C. 知识管理过程D. 可用性和连续性管理过程10. 人员要素设计的活动不包括A. 人员岗位和职责设计B. 人员绩效方案设计C. 人员培训方案设计D. 人员连续性管理11.服务模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设计服务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和A. 业务流程外包(BPO)B. 做到随需而变C. 服务价格D. 供方的服务能力12. 在识别服务需求时,对服务的可用性需求,以下哪项是不用考虑的?A. 服务不可用对业务的影响B. 通过风险评估找出那些潜在的威胁C. 服务不可用或质量下降时造成的成本损失D. 平均无故障时间13. 以下那一项不是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A. 设计满足业务需求的IT 服务B. 规划服务组织架构、人员编制、岗位及任职要求C. 设计服务过程及其控制方法D. 衔接规划设计阶段与服务运营阶段14. 在运维工作中一个人的智慧和经验是有限的,如何不断提高运维人员技能水平,快速解决事件和问题,并营造乐于共享的环境和平台,而不只局限于个人的智慧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