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英国人神奇的思维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4
难懂的英国人:深度剖析英国人神奇的思维模式!When the British say "I hear what you say. " They mean "I disagree and do not want to discuss it further."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accepts my point of view."当英国人说“我听到你所说的了”时,他们的意思是“我不同意也不想就其做进一步讨论”,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接受了我的观点”。
When the British say "With the greatest respect... " They mean "I think you are an idiot."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is listening to me."当英国人说“出于最大的尊重…”时,他们的意思是“我觉得你太二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正听我说话呢”。
When the British say "That's not bad. " They mean "That's good."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at's poor."当英国人说“不算太糟”时,他们的意思是“太好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太差了”。
When the British say "That is a very brave proposal. " They mean "You are insane."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thinks I have courage."当英国人说“那真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提议”时,他们的意思是“你真是疯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觉得我很有胆识”。
中西方思维方式有那些摘要:人们的生存地理环境、生活生产方式、文字语言习惯诸方面都存在着差别,因而形成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
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以道德为标准,西方人的思维则以科学为标准;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曲线的、圆形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则是直线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单一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多元的。
1.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气的世界一开始就是模糊的。
《老子》的“道”是混沌未分的,弥漫一切,无所不在。
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之道。
看来老子的“道”是模糊的。
孔子的“仁”因人而异《,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次,而每一次“仁”的内涵都有所不同,足见“仁”的模糊性。
而正是这种文化的模糊性哺育中国人特有的模糊直感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
因而,这种思维方式是无法走向形式逻辑的,只能走向“悟”和“直感”“,悟”的模糊性就可以任意解释,使你无法推翻它。
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具有明晰的特征。
古希腊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就指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是如此的确定,以至于再前进一步就得否定它,这正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否定中前进。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形式逻辑、欧几里德建立了平面几何体系一直作为西方文化的精神工具延续至今,成为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古希腊文化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石,也哺育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更擅长理性的逻辑思维。
欧洲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用逻辑的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
在西方科学史上从古希腊阿基米德的静力学到牛顿的古典力学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近代以来诞生在欧洲许多重要的科学概念,无一不是理性的、逻辑思维的产物。
[励志作文]六顶思考帽读后感作文(精选10篇)六顶思考帽读后感作文(精选10篇)《六顶思考帽》是著名的英国创新思维家爱德华。
德。
博诺的作品,它被誉为全球创新思维训练的第一本书,它通过六种不同颜色诠释了六种不同的观点,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甚至有着各自不同任务目标的人,能在六顶思考帽的指引下,当需要逐一带上某一种颜色的帽子思考时,大家都会逐一朝一个反向去思考,从而达成建设性的共识,完成团队的智力资源整合。
我觉得思考帽对个人的思考方式也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做房地产市场研究时不能片面的思考问题,前几天看到有人预测201*年的房市会大跌,依据是中国的租售比不正常,拿了很多数据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推断出房地产存在大量的泡沫,201*年房价会大跌。
我想这个朋友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断言,是只戴上了红色的、黑色、蓝色的三顶思考帽,他没有戴上白色的思考帽,没有客观的反应:1、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以政策为风向标的市场,历年来房地产的涨跌都是受宏观调控的;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房地产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20xx年也许只是一个小幅调整的一年。
备注:白色思考帽:客观、全面的收集信息黄色思考帽:寻找事物的优点及光明点蓝色思考帽:象征着思维中的控制与组织黑色思考帽:从事物的缺点、隐患看待问题红色思考帽:从感情、直觉感性地看问题绿色思考帽:用创新思维考虑问题当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的时候,眼球立刻就被封面的字眼吸引住了――“全球创新思维训练第一书”、“20世纪最有价值的商业书籍之一”、“迅速搭建智力资本扩张的平台”,拜读完之后觉得这种水平思考法的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公司把这本书放在培训计划的首位也不无道理。
因为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所有的方向都保持敏锐,而“六顶思考帽”恰恰允许大脑在不同时间对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的敏锐度达到极致,所以从敏锐度的角度考虑“六顶思考帽”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条理有目的有效率地去解决一些问题。
思维方式分类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提出改进要求可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此工作方法也应求新。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思维方式分类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一起来看看吧!思维方式分类1.形象思维法——通过形象来进行思维的方法。
它具有的形象性、感情性,是区别于抽象思维的重要标志。
2.归纳思维法——它是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而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
3.发散思维法——它是根据已有的某一点信息,然后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通过推测、想象,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记忆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
它可分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层次。
4.联想思维法——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5.移植思维法——是指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仿生学是典型的事例。
6.聚合思维法——又称求同思维。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7.演绎思维法——它是从普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具体形式有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
8.逆向思维法——它是目标思维的对应面,从目标点反推出条件、原因的思维方法。
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9.目标思维法——确立目标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其目标的思维方法。
其思维过程具有指向性、层次性。
差异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
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思维地图八种形式思维导图(MindMap)是英国人东尼·博赞于1970年提出的,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可视化的思维工具。
它让人的左半脑和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模拟了人脑的工作方式,以脉络状分支延伸出去,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包含与相互的层级图表现,形成一种树状思维。
思维地图(Thinkingmap)是美国的DavidHyerle在1988年根据认知心理学、语义学理论建立的,是用于语言学习的可视化工具。
通过使用思维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进行相对应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在纸上或电脑上组织他们的想法,结果显示学生使用思维地图进行学习后读、写和思考能力都增强了。
他还设计了8种相关的思维地图,每种思维地图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心主题、节点、连线、图像和色彩。
思维导图都将围绕中心主题展开,不会偏离中心主题的内容。
中心主题分支出节点,节点再分支出子节点,并以此发散,节点不断增加。
节点可以是概念、句子或短语等关键词。
连线用于连接节点与子节点、中心主题与节点,但是不带箭头。
有时为了更直观、生动形象地表示节点的意义,需要运用图像,可以是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化学药品等。
根据自己的需要,关键词和连线还可以加上颜色,更鲜明、直观地刺激大脑神经。
思维地图作为一种用来进行认知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每一种类型都是以认知过程和思考技能为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学习工具——“思维地图”,将其他可视化工具的理论、实践特征综合到一起,融合了其他学习工具的优点,如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特征,概念图的深层认知特点等,成为一种强大的可视化工具。
⑥思维地图具有其自身特征,认识到思维地图的五个基本特征,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每种地图是如何起作用的,并知道八种图如何共同作用。
如图所示,思维地图主要有如下五个特征。
1.关系固定。
每一种思维地图在定义的时候便反映了其认知特征,虽然每种地图有独有的特点,但是每种地图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用来描述一种固定的关系,如双起泡图用来进行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同与差异,表示对比关系;桥型图用来进行类比,表示类比关系等。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英语思维直觉力训练的原理就这么简单!(转载于韩宏术老师空间原文标题:右脑心法,无敌于天下)和查理相识于年少轻狂的时候。
一次招生过剩,好几班同时开。
我一个人无法应对如此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于是招了一群助教,一个又黑又高又瘦的助教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上课的时候很配合老师,非常有激情,好像英语也好得出奇。
后来他主动热情地自我介绍,他叫Charley,中文名字陈斌。
查理给我的印象,是很轻松,很幽默,和他在一起,很有趣!感觉做讲师久了,都会渐渐飘飘然,隐约有点明星的感觉,纵然长的不行,还有人要求合影。
每次上完课,几乎都有人冲上来索取签名,感觉人生惬意,不过如此。
所以眼高过顶,一般看不上任何人。
其实,一开始对这个黑瘦的charley,没有什么好感。
后来发现这个黑黑瘦瘦高高的charley上课的时候很能搞。
学生非常喜欢他,现场美女学员更是如痴如醉,课程结束了也不愿离开。
这才让我对charley 这个家伙刮目相看。
自从charley的幽默风格无人可以超越之后,只好另辟蹊径,走上了英语潜能激发的不归路。
幸亏如此,我才赤手空拳,开创了潜能英语激发派,此事后话,暂且不表。
经过交流,发现Charley英语水平和讲课能力都胜我一筹,自此惺惺相惜,无话不谈了。
我从Charley的教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两之间亦师亦友,不亦悦乎!后来,我和charley一起连续聊了好几个月,非常兴奋,互相引为知己。
便想着一起合作,说干就干,最后联合Sam、Tom、Benson、Winnie、Steven,几个人一起创立了洛基国际英语。
经过五年,我们之间的合作,日益加深,兄弟情谊越发深厚。
很久以前,我备课的时候,都是要听着charley的录音,charley的讲课会给我很多启发。
我们两个人,不只是合作伙伴,亦师亦友,互相学习,和他在一起,他总是给我灵感。
平时在一起吹牛的时候,我都顺便把我见过什么名人,将我懂得演说、营销、销售的秘籍都吹嘘一遍。
思维导图思维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及作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常熟市外国语初中陈岳庆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记录思维活动的方法,它与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是一种将思想图象化的技巧,是将知识结构图象化的过程。
它包含有概念图(Concept Mindmapping)、群聚法(Clustering)和心灵地图(Mindmapping)。
三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是将高层次概念写在白纸上方,再向下发展次级概念;群聚法则是将主题写在白纸的中间,再向各方发展子题、次子题;心灵地图则是在发展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加入简单的图画,使图形的讯息交互出现,增强记忆,活化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像人的大脑结构(分布着许多“沟”“回”),其模拟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强化了联想功能。
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000倍,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因此,思维导图具有推动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
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而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或者更有条理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脑运作的效率。
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反映了大脑的自然结构,它对以笔记形式出现的知识体系进行快速构建与扩展,从而得到一张所有的相关的、有内在联系的清晰和准确的知识架构图,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管理。
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区别不同的国家思维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的。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14个国家,14种思维方式,再不看就落伍了,一起来看看吧!意大利人意大利人在交流过程中总是竭尽所能地去详细解释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且总是呈现“越来越详细”的趋势,直到他们认为自己解释地足够清楚。
意大利人在交流过程中往往趋于“情绪化”,所以你越增加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他们觉得越亲切,越舒服。
中国人爱谦虚,但是意大利人却视谦虚为虚伪;如果你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完善,但是你总是谦虚说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意大利人便认为你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人。
所以有一是一,不必客气。
芬兰人芬兰人与意大利人恰恰相反,他们的交流能力明显相形见绌。
他们总是让他们的表达内容越少越好,在芬兰人眼里,简洁就是最佳;他们总是不愿意更多的去交流和表达。
一个明证就是在上个70年代和80年代,芬兰工业和媒体业的巨大冲突让许多商业圈不敢去和媒体和电视接触,这也为海外媒体的涌入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美国人我有一个经商的朋友之前常常跟我抱怨说美国人是世界上最难搞定的人群。
但事实上,在商业圈子当中美国人并不是非常难搞定;因为他们的经商哲学并不复杂:越快赚到越多的钱越好。
他们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往往导致他们的许多决策看起来“非常残酷”。
Time is money. 这句话绝对不是仅仅怪在口头上而已。
美国人常常把谈判过程看过是一个“给和拿”的游戏(a give-and-take scenario),在谈判一开始,他们就把要打的牌撇在桌子上,不喜欢绕圈子。
所以他们的模式在很多中国人看起来觉得有些对抗性和攻击性。
如果你想要在美国长期生存或者和美国人有长期的商业贸易计划,亲,一定要注意提升的语言能力偶。
无论是日常对话还是商业谈判中,俚语常常被使用。
即使号称自己语言能力超级棒的德国人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而要下足了功夫来提升自己的口语。
和美国人交往过程当中要培养一个重要的心态就是要接受并且习惯被别人打断;在有的文化当中,打断别人的演讲或者谈话被视为是一种不尊重;但是在大部分美国人的眼中,这恰恰表明你对别人的话题很感兴趣。
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的不同一、中国人偏重于形象思维,西方人偏重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的想象。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关世杰,1995:102)中国偏重于形象思维,因而善于打比喻。
在中国文学史中,运用形象类比手法的文章不胜枚举。
《诗经》、《老子》、《庄子》等多用形象类比的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思想。
《二十四诗品》中那么用人格形象来类比文学艺术的风貌,二十四种诗歌风格用二十四种人格形象表达出来。
例如《二十四诗品》之三《纤农》“窈窕幽谷,时见美人〞,之六《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之七《洗炼》“载瞻星辰,载歌幽人〞,之十《自然》“幽人空山,过雨采?〞。
《易经》用八种自然现象―天、地、山、水、风、火、雷、泽等“立象以尽意〞。
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道:“盈天下而皆象也。
《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津,莫非象也。
而《易》统会其理。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于形象思维的重视。
抽象思维在中国那么很不兴旺,例如,需要抽象思维的逻辑学在中国开展十分缓慢,大约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明学传入中国,因明学主要是阐述逻辑规那么和逻辑错误。
其后,逻辑学的开展也是断断续续。
“逻辑一词是由严复从英语logic翻译过来的,由于当时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所以采用音译。
〞(关世杰,1995:104)中国逻辑学的不兴旺可见一斑。
而西方人那么偏重于抽象思维。
古希腊的逻辑学十分兴旺,在欧美文化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理建立起来一套逻辑体系,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多表达了这些原理。
三段论推理的运用成为西方人思维的基石。
此外,西方人抽象思维兴旺在对事物的定义上也有表达,较之于形象思维的下定义,抽象思维往往更加清晰、概括。
例如: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这样阐释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 术 论 坛DOI:10.16661/ki.1672-3791.2020.07.243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思维方式差异马银平(渭源县会川镇西关中心小学 甘肃定西 748201)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展现。
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语言与思维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语言以思维为基础,且其内容也必须依靠思维提供。
同时,传播和表达思维最好的工具又是语言,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取决于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西文化背景和传统的不同形成了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又影响着英语的学习与教学。
关键词:英语 思维 差异 影响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3(a)-0243-021 中方重直觉思维,西方重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人思考事物常常是靠“直觉”,而不是凭借严谨的逻辑分析。
相反,在西方传统思维中逻辑思维占有十分重要位置。
英国人十分重视逻辑推理,他们很早就把语言与逻辑思维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汉英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汉语的意合跟英语的形合,它们也是这一思维方式差异在汉英语言上的集中体现。
汉语注重意合。
汉语句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注重隐性连贯。
形式连接手段在汉语中极少,而且用得也非常少,所以对理解句子的意思起关键作用的是句子的语序。
英语中常用的连接代词、关系代词、连接副词、关系副词,介词等在汉语中几乎没有,汉语中最大程度地去掉了一切多余的形式连接手段。
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及词语之间的关系常隐存于字里行间。
英语注重形合。
英语注重结构完整,注重句子形式,注重以形显义,句法结构呈现显性接应,因此各种形式手段的连接词、从句或分句等经常使用在英语句子之中。
英语句子不仅常用连接词和关系词来连接句子成分,而且还有其他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及词缀变化等),使用和“there”和“it”做替补词起连接作用,以及广泛使用代词保持前呼后应的关系等。
年轻的英国人运用的对比手法
近年来,英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采用对比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
英国的年轻人可以利用对比的手法,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更快地把握机会。
在当今英国,此种思维方式已成为英国年轻人必备的社会技能之一。
首先,英国年轻人经常使用对比的手法,将不同的事物摆在一起,以实现彼此之间的强烈对比,以更加全面有效地比较、分析和理解问题。
而且,年轻人用对比的手法,不仅能够准确分析现象,而且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
比如,当有人质疑他是否能胜任一项工作时,英国年轻人可以将自己的技能与某位同龄人的技能作为相互对比,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实力,从而更加自信地去面对挑战。
另外,英国年轻人还会使用对比的手法,将本质上不相关的事物彼此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机会。
在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兴的机会也会随之而来,众多的年轻人都在希望及时发现机会,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利用对比的手法,英国年轻人可以将自己的能力和环境与一些机会作对比,从而更容易地及时发现机会,从而获取最佳空间。
最后,英国年轻人也会采用对比手法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当他们面临某个问题时,他们会将自己面临的现实和理想作为对比,从而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目标。
因此,英国年轻人正以此方式向前迈进。
总之,英国年轻人运用对比的手法,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
而且能够更快地把握机会,以及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地迎接英教时代的挑战,英国年轻人应当继续推广这种对比思考方式,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功。
难懂的英国人:深度剖析英国人神奇的思维模式!
所属:沪江英语难度:适中作者:小卡来源:沪江英语评论:43
编辑点评:当英国人夸你“很不错”时,当英国人“顺便说一句”时,当英国人说“基本同意”时,他们想表达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呢?而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快来看看英国人的所言、所想,千万不要误会他们的意思,闹出笑话哦!
∙中英双语
∙英文
∙中文
本文相关应用
∙贡献文章录音
∙贡献翻译稿
∙背单词
∙鼠标划词已启用
∙挑错
∙收藏
∙评论
∙打印
When the British say "I hear what you say. " They mean "I disagree and do not want to discuss it further."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accepts my point of view."
当英国人说“我听到你所说的了”时,他们的意思是“我不同意也不想就其做进一步讨论”,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接受了我的观点”。
When the British say "With the greatest respect... " They mean "I think you are an idiot."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is listening to me." 当英国人说“出于最大的尊重…”时,他们的意思是“我觉得你太二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正听我说话呢”。
When the British say "That's not bad. " They mean "That's good."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at's poor."
当英国人说“不算太糟”时,他们的意思是“太好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太差了”。
When the British say "That is a very brave proposal. " They mean "You are insane."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thinks I have courage." 当英国人说“那真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提议”时,他们的意思是“你真是疯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觉得我很有胆识”。
When the British say "Quite good. " They mean "A bit disappointing."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Quite good."
当英国人说“很不错哦”时,他们的意思是“有点小失望”,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真心不错”。
When the British say "I would suggest... " They mean "Do it or be prepared to justify yourself."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ink about the idea, but do what you like."
当英国人说“我想建议的是……”时,他们的意思是“去实践或者做好准备证明你自己”,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考虑一下他的点子,但还是做我想做的”。
When the British say "Oh, incidentally / by the way... " They mean "The primary purpose of our discussion is..."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at is not very important."
当英国人说“顺便说一句……”时,他们的意思是“我们讨论的最根本目的是……”,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接下来的话不是非常重要”。
When the British say "I was a bit disappointed that... " They mean "I am annoyed that..."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It doesn't really matter."
当英国人说“我对……有点小失望”时,他们的意思是“我对……很恼火”,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无伤大雅”。
When the British say "Very interesting. " They mean "That is clearly nonsense."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ey are impressed."
当英国人说“非常有意思啊”时,他们的意思是“那明显是瞎扯淡”,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那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When the British say "I'll bear it in mind. " They mean "I've forgotten it already."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ey will probably do it."
当英国人说“我刻在脑子里了”时,他们的意思是“我已经不记得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们大概会去做的吧”。
When the British say "I'm sure it's my fault. " They mean "It's your fault."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Why do they think it was their fault?"
当英国人说“我确定是我错了”时,他们的意思是“那其实是你的错”,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为什么他们会觉得是他们的错呢?”
When the British say "You must come for dinner. " They mean "It's not an invitation, I'm just being polite."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I will get an invitation soon."
当英国人说“你一定要来赴宴”时,他们的意思是“那绝不是什么邀请,我只不过想礼貌一些”,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马上我就会收到一个邀请了”。
When the British say "I almost agree. " They mean "I don't agree at all."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s not far from agreement."
当英国人说“我基本同意”时,他们的意思是“我一点儿都不同意”,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真的是非常非常同意啊”。
When the British say "I only have a few minor comments. " They mean "Please re-write completely."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has found a few typos."
当英国人说“我只是有一点儿建议”时,他们的意思是“请从头到尾地重写一份吧”,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只不过发现了一些言语错误”。
When the British say "Could we consider some other options?" They mean "I don't like your idea."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ey have not yet decided."
当英国人说“我们可以再考虑一些其他的选择吗?”时,他们的意思是“我着实不喜欢你的点子”,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们还没有决定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