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学期质量和密度
- 格式:pdf
- 大小:696.83 KB
- 文档页数:8
《质量与密度》期末复习专项题练一、单选题1.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NB.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NC. 圆柱体的密度是D. 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800Pa2.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A. 一个乒乓球B. 一只母鸡C. 一个鸡蛋D. 一张课桌3.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
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A.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 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4.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 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B.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5.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B. C. D.6.如图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图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 3:5B. 5:3C. 1:3D. 3:17.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将发生改变的是A. 铁块熔化成铁水B. 一块铜压成铜片C. 一块木头带到宇宙飞船中,随飞船升高D. 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8.由铜、铁、铝制成的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三个空心球,空心体积最大的是已知铜铁铝A. 铜球B. 铝球C. 铁球D. 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A. 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B. 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C. 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D. 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10.常温常压下,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 同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D. 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11.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第七章质量与密度1.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A.物体的形状B.物体所在的位置C.物体的状态D.所含物质的多少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物体被移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B.1 kg铁的质量比1 kg棉花的质量大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D.将一铁块拉制成铁丝,它的质量是将不发生变化3.1 kg的铁块,在下列情况下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 )A.将它带到月球上B.将它锉成零件C.将它全部熔化后浇铸成铸件D.将它轨成铁片4.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 kg=__________ t=_________mg.6.2008年6月3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开始传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手举“祥云”火炬传递了第一棒。
“祥云”火炬的质量是()A.985t B.985kg C.985g D.985mg7.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的是()A、两个鸡蛋B、一只老母鸡C、一头大绵羊D、一张课桌1.关于密度公式ρ=m/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C.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D.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所含物质多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C.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其密度不同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3.李明同学阅读了右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4.一只体育课上用了多年的实心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小块,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质量和密度5.对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B.体积小的铜块密度大C.几块铜块的密度都相同D.需要知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才能判断6.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7.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右上图所示的图象。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空气的密度约为1.3千克/米3,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于A.300千克B.30千克C.3.0千克D.0.3千克【答案】A【解析】先估测出教室的长、宽、高,然后算出教室的容积,最后根据公式m=ρV算出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教室的长约为8m,宽约为5m,高约为4m,则教室的容积:V=长×宽×高=10m×5m×4m=200m3,教室里空气的质量:m=ρV=1.3kg/m3×200m3=260kg.从选项中可以看出,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都是密度和质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正确估测教室的长、宽、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需要用密度公式去解决,不要凭空去猜测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否则很容易出错.2.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千克的水。
求:①该瓶子的容积。
②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
(食用油的密度ρ油=0.9×103千克/米3)【答案】①0.002米3② 1.8千克【解析】①该瓶子的容积是V= m/ρ=2千克/(1×103千克/米3)= 0.002米3②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食用油的质量是m =ρV=0.9×103千克/米3×0.002米3= 1.8千克【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用该瓶子装水和食用油所装的体积是相同的。
3.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嫦娥二号”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封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了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放入冰箱冻成冰【答案】A【解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改变而改变,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小了,因此密度变大了;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不变;矿泉水喝掉一半放入冰箱冻成冰,质量减半,水结冰,前后的密度也变化了,因此选A。
初三物理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液体质量为365kg,体积为0.5m3,其密度为 kg/m3;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cm2,盛满水,有一个金属块浸没水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0g,取出金属块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了 Pa.(g=9.8N/kg)【答案】730;490.【解析】由密度公式金属块浸没水中,溢出水的体积为液面上升的高度取出金属块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了△p=ρgh=1.0×103kg/m3×9.8N/kg×0.05m=490Pa.【考点】密度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2.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A.1:8B.1:9C.1:10D.1:11【答案】B【解析】由于与王冠相同质量的纯金块的体积为52.5cm3,所以王冠的质量为:,王冠的体积为金和银的体积之和,设其中金和银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即:且,解得:,即,则,所以。
【考点】平均密度3.(6分)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ρ水=1.0×103kg/m3),求:(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石料的体积是多少?(3)石料的密度是多少?【答案】(1)石料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500N;(2)石料的体积为5×10﹣2m3;(3)石料的密度是2.8×103kg∕m3.【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即:F=G=1400N,g=10N/kg,石料的质量:m石=G/g=1400N/10N/kg=140kg,当石块全浸入后,拉力F′=900N,等于重力减去浮力,则F浮=G﹣F′=1400N﹣900N=500N;(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1.0×103kg/m3得:,因为石料完全浸没,石料的体积:V石=V排=5×10﹣2m3;(3)石料的密度:。
一、物体和物质的区分物体:具有一定形状、占有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
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
(以上解释适用于初中物理,实际上物体不一定占有空间、不一定占有体积,也不一定有质量;自然界中的宏观物体和电磁场、天体和星系、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等全是物质)二、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1、比较物质的多少的方法:(1)同种物质比较物质多少:一桶水比一杯水所含的水多,因此一桶水的质量大于一杯水的质量;(2)不同种物质比较物质多少;需要用统一的物理量和单位比较。
2、质量:某种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该物体的质量(mass),用字母m表示;(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它们是质量的两方面,在经典力学中是等价的。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1)质量不随着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和重量是两种不同的物理量,重量只是“物体收到地球吸引向下的力的大小”,但在相同的位置,质量相同的物质,重量也相同。
4、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比千克大的有吨(t),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等。
5、换算单位:1t = 1000kg ,1kg=1000g,1g=1000mg。
三、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一枚大头针质量约为80mg,一个苹果150g,一枚一元硬币6g,一本物理课本约为250g,一名新生儿2kg—5kg。
四、质量的测量1、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磅秤、杆秤、电子秤、案秤;2、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电子天平。
3、天平的结构:底座、横梁、称量标尺、分度盘、平衡螺母、托盘、指针、分度标牌(分度盘)、砝码等4、天平的使用:(0)看:观察天平的量程和标尺上的分度值;(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对于需要调整底座水平的天平,应先调节底座下面的螺钉,使底座水平;(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处(或者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的幅度相等)可以表示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把平衡螺母向指针相反的方向调整。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 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凝固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 ,密度 ,体积变大造成的。
【答案】不变 变小【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体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故啤酒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的公式,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所以本题中啤酒质量一定,体积变大,密度应变小。
【考点】质量密度的关系。
2. (多选)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正确的是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答案】ABC【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铁棒磨成针,质量变小了。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小。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了,但密度不变。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是水的位置变了,而水的密度没有变。
A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铁棒磨成针,所含铁的多少变少了,所以质量变小了。
A 正确。
B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小.故B 正确。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了,但密度不变.故C 正确。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是水的位置变了,而水的密度没有变.故D 错误。
故选ABC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
点评:对于本题不但要知道相应的物理知识,还要了解语句的含义才能解答。
3. 三个实心的铜块,铝块、铅块相比较,当它们的体积相同时, ______ 的质量最大, 的质量最小,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 的体积最大, 的体积最小。
《质量与密度》章节复习训练一、单选题1.天宫课堂第二课,航天员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太空奥秘。
冰墩墩从他们前面飘过,将该冰墩墩从地球带上中国空间站,其质量()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确定2.对于密度公式mVρ=,理解正确的是()A.对于不同的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反比C.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与物质种类有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密度公式mVρ=,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B.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C.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表示1m3水银的质量为13.6⨯103kgD.一块砖切掉一小块,体积减小,质量减小,密度变小4.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是()A.3:1B.1:3C.3:5D.5:35.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
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
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移动游码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6.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9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350cm B.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7gC .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63gD .盐水的密度为331.110kg/m ⨯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与液体体积V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A .158g ,0.75g/cm 3B .90g ,0.9g/cm 3C .140g ,0.9g/cm 3D .248g ,1.4g/cm 38.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黑、白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千克B.牛顿C.焦耳D.瓦特2.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二、多选题3.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 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金属块的质量为 74gC.金属块的体积为 60 cm3D.金属块的密度为 7.4×103 kg/m3三、填空题4.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5.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g.四、实验题6.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___________端移动。
《密度》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换算关系。
3.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换算及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概念【评价设计】1、通过板块一的交流展示,检查学生目标一的达成情况。
2、通过板块二的自学提问、课堂小测,检查学生目标二的达成情况。
3、通过板块二的5、课堂小测,检查学生目标三的达成情况。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木块、铝块、橡皮快若干,水、糖水、啤酒、酒精各一杯。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导入 1.考考学生的鉴别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桌上的盛水、糖水、啤酒、酒精的四个杯子,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鉴别区分它们?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人们可以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2.老师在集市上花了100元买了一个金戒指,我想鉴别一下它是不是纯金的,用刚才的物质的这些特性进行鉴别,能行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物质新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目标通过探究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教学内容1、提出问题:(1)(大屏幕出示)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1.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同种物质,在一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________。
2. 一块冰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体积密度。
3、一杯盐水,用掉一半,剩下的半杯盐水()A.其密度减半,质量减半 B.其质量减半,密度不变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4、由密度公式ρ= m/v可知 (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C、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D、以上都不对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课堂小结】学生自主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说法正确.B.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B的说法正确.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C的说法错误.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故D的说法正确.故选C.2.手中有一叠薄纸,要称出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A.先称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纸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铁的质量B.取出1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C.取出10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可以【答案】C【解析】【分析】不可能用天平直接称出小于天平“感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要测量它的质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天平测量若干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总和,用所得结果除以物体的数量,就可以求出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
【详解】A.由于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A错误;BD.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分度值,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BD错误;C.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则此办法可采用,故C正确。
故选C。
3.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的强弱而改变.“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大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小C.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大后变小D.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小后变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由图知电阻与光强成反比,故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随光强的减小而增大,故选B.4.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5.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A.50mm3B.50cm3C.50dm3D.50m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mVρ=得m V ρ=,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便可求出学生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