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空气系数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2.45 KB
- 文档页数:2
系数公式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引言在燃气燃烧产物(烟气)的计算工作中,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是经常遇到的。
一般用于以下两方面:一为在控制燃烧过程中,需要检测燃烧过程中的过剩空气系数,防止过剩空气变化而引起的热效率的降低,以及燃烧工况的恶化。
一为在检测燃气燃烧设备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时,需要根据烟气样中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确定过剩空气系数,从而折算成过剩空气系数为1时的有害物含量。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是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
但是这些近似公式都有一定的设定条件。
不考虑设定条件,盲目地使用近似公式,往往会引起较大的偏差,甚至于出现错误。
这也是在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数字矛盾的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读者的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适当地重复过去推导的公式,强调的是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以及应用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最后提出两个比较精确的过剩空气计算公式,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根据燃烧产物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完全燃烧情况下的过剩空气系数。
这里的完全燃烧是指燃烧产物中未完全燃烧成分很低,例如CO与NOX含量属于ppm级。
在计算燃烧产物成分时可以不计入这些未完全燃烧成分。
1.过剩空气的来源在完全燃烧条件下,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空气,来源于两个情况。
一为在燃烧过程中混入过多空气,使燃烧后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的空气;另一为根据分析燃烧产物成分的需要抽取烟气样时,混入了周围的空气。
在燃烧以前混入过多的空气,会增加热损失,降低热效率;混入的空气过少(过剩空气系数小于1)也会恶化燃烧,造成污染环境与能源浪费。
为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烟气样中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从而做出调整燃烧工况的措施。
在燃烧以后混入周围的空气大多数是在抽取烟气样时发生的。
为了消除多余空气对烟气样中成分的影响,需要折算到没有多余空气时(过剩空气系数=1)烟气样的成分。
这也需要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虽然在燃烧前混入过多空气会影响燃烧工况,而燃烧后混入空气对燃烧工况没有关系。
但是它们对烟气样的成分的影响是相同的。
大气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计算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超过了一些特定的标准限值造成的危害。
通常通过将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来计算过量空气系数。
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标准限值时,过量空气系数就会大于1,表示该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增加。
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是通过对不同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用于评估大气中多种污染物的综合危害程度。
折算值的计算需要确定各种污染物的相对权重,即毒性系数,以反映不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危害程度。
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1.收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数据,并确定参考标准限值。
2.将实测的污染物浓度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到每种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
3.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毒性系数,这一步通常需要借助相关的环境、生态和健康学研究成果,根据不同污染物的毒性程度进行判断。
4.将各种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与相应的毒性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折算值。
加权平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等。
大气污染物的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基于科学的实测数据和环境、生态和健康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数学和统
计学方法。
通过该计算可以更好地评估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综合危害程度,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锅炉过量空气系数公式
过量空气系数是评估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其计算公式有多种。
其中一种公式为:α=实际空气消耗量/理论空气需要量=%/(%-O2实测值) ,其中%为O2在环境空气中的含量,O2实测值为仪器测量烟道中的O2值。
此外,过量空气系数也可以表示为α = (V_r + V_o + V_u) / V_t,其中V_r 指燃料空气量,V_o指其他进口空气量,V_u指不完全燃烧造成的流失空气量,V_t指理论空气量。
另外,过量空气系数也可以表示为烟气过量系数λ = (V_r + V_o + V_u +
V_a) / V_s,其中V_a指剩余氧气量,V_s指烟气中氧气量,可以通过烟气
分析仪测量。
过量空气系数的作用在于,在设计和操作锅炉时,它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排放污染物。
如果过量空气系数太大,会造成能源浪费,废气中的CO2含量增加,加重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如果过量空气系数太小,会造成氧气不足,燃烧产生大量不完全燃烧的固体和液体废物,同样会造成大气污染,同时导致运行效率低下,需要更多的能源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请注意,不同的锅炉和燃烧方式可能需要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获得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调整和优化上述公式以获得最佳效果。
解释过量空气系数
嘿,你知道啥是过量空气系数不?这玩意儿可重要啦!就好比你吃饭,得吃适量,但要是吃太多或太少都不行,过量空气系数也是这么
个道理。
咱先来说说空气,空气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无处不在。
那过
量空气系数呢,其实就是实际供给燃料燃烧的空气量与理论上完全燃
烧所需的空气量之比。
举个例子啊,就像你做蛋糕,配方上说要放 100 克面粉,你要是放多了或者放少了,做出来的蛋糕可能就不是你想要
的效果。
比如说在汽车发动机里,过量空气系数如果不合适,那可就麻烦啦!要是太小,燃料就不能充分燃烧,哎呀,那不就浪费了嘛,就像你买
了一堆好吃的,结果没吃完就扔了,多可惜呀!要是太大呢,又会导
致燃烧温度降低,动力不足,车开起来都没劲儿,就跟人没吃饱饭干
活一样,没力气呀!
再想想家里的炉灶,要是空气给多了或者给少了,火要么不旺,要
么呼呼冒黑烟,这多让人头疼啊!
咱平常生活里很多地方都跟过量空气系数有关系呢。
它就像一个小
魔术棒,能影响好多事情。
所以啊,可得好好了解它,掌握好这个度,才能让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呀!
总之,过量空气系数可不是个小角色,它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呀!。
关于CEMS 中折算值和过量空气系数的说明1、什么是折算值按照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实测的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必须执行国标GB/T16157规定,按下式进行折算:sC C αα⨯=' 式中: C —折算成过量空气系数为α时的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mg/m 3;C ’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浓度,mg/m 3; α—在测点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αs —有关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
实测过量空气系数按下式计算:22121O X -=α 式中:2O X —烟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
比如对于某锅炉,CEMS 仪表测得的SO2浓度为500mg/m3(C ’=500),O2浓度为8%(2O X =8),则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α=21/(21-8)=1.6,如果排放标准中规定了该锅炉的理论过量空气系数αs =1.4,则SO2折算后的排放浓度(折算值)为:500*1.6/1.4=571.4 mg/m3。
2、为什么要采用折算值同样的锅炉,如果人为控制的进风量不同或烟道存在漏风口,则测得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将不同,同时氧气含量也是不同的。
为避免因进风不同造成的测量值差异,对同种锅炉执行统一的标准,做到客观、公平地评判排污状况,排放浓度使用了折算值,通过过量空气系数对测量浓度进行修正。
比如上面举的例子,虽然仪表测得的SO2浓度为500mg/m3,但该锅炉的氧气超标了,存在漏风或空气过量的问题,浓度不能真实反映锅炉的状况,采用折算后,修正为571.4 mg/m3,漏风或空气过量的影响被消除了。
3、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所谓过量空气系数,即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供给量与理论空气需求量的比值。
锅炉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与锅炉类型和功率相关,具体规定为:对于燃煤锅炉,功率小于等于45.5MW的,过量空气系数采用1.8,功率大于45.5MW的,过量空气系数采用1.4,对于燃气或燃油锅炉,过量空气系数采用1.2。
标准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空气量与理论所需空气量之比。
它是燃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燃料燃烧的效率和燃烧产物的组成。
标准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燃料所需的过量空气的量。
标准条件一般指的是在大气压下、室温下进行测试,因此标准过量空气系数是燃烧过程中的一个标准化指标。
它的计算与燃料的种类、燃料的热值、燃烧产物的要求等因素有关。
标准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分别是理论计算和实测计算。
理论计算方法是根据燃料的化学计量反应,计算出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量,然后与实际所需空气量进行比较,得出过量空气系数。
实测计算方法是通过实际测量燃烧产物中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含量,计算出过量空气系数。
标准过量空气系数对于燃烧设备的运行和燃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过量空气系数过低会导致燃料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过量空气系数过高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燃料的排放增加,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因此,在燃烧设备的操作和管理过程中,对标准过量空气系数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燃烧控制,可以使燃烧效率最大化,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总之,标准过量空气系数是燃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燃烧设备的运行和燃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和管理标准过量空气系数,可以达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促进燃料的有效利用和燃烧产物的净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控制方式,以满足燃烧设备的需求,并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
过量空气系数公式
过量空气系数计算公式:α=f/nF。
过量空气系数亦称“过剩空气系数”、“空气过剩系数”,俗称“余气系数”。
指实际供给燃料燃烧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是反映燃料与空气配合比的一个重要参数,常用符号“α”表示。
其值可借气体分析仪进行测箅。
在各种炉子或燃烧室中,为使燃料尽可能燃烧完全,实际供入的空气量总要大于理论空气量(其超出部分称为“过剩空气量”),即过量空气系数必须大于1。
但燃烧理论与运行经验表明,α过大或过小(表示送风量过多或过少)都对燃烧不利,亦即不同燃烧设备各有其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值。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2017年最新数据),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
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实用版】目录1.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与意义2.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3.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因素4.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优化与控制5.总结正文一、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与意义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所需空气量之间的比值。
它反映了内燃机燃烧过程中空气与燃料的配合比,是影响内燃机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的重要参数。
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燃烧不完全或过度燃烧,进而影响内燃机的性能和寿命。
二、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通常基于理想气体定律和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计算公式为:过量空气系数 = 实际供给空气量 / 理论所需空气量。
实际供给空气量可以通过测量内燃机进气道中的空气流量得到,而理论所需空气量则需要根据燃料的种类、燃烧过程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进行计算。
三、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因素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燃料种类: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和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同,因此过量空气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汽油和柴油的过量空气系数通常在1.05-1.15 之间,而天然气的过量空气系数则通常在 1.2-1.3 之间。
2.燃烧设备型式:不同类型的内燃机燃烧设备,如喷油嘴、进气道、点火装置等,其燃烧效率和过量空气系数也会有所差异。
3.运行条件:内燃机的运行条件,如负荷、转速、温度和压力等,也会影响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
四、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优化与控制为了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性能,需要对过量空气系数进行优化和控制。
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优化燃烧设备设计:通过改进喷油嘴、进气道、点火装置等燃烧设备的设计,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过量空气系数。
2.控制燃油供给和空气流量:通过调整燃油喷射量和空气流量,使过量空气系数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3.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根据内燃机的实时运行状态,动态调整过量空气系数,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名词解释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实际燃烧过程中,燃料与空气之间的理论化学反应所需氧化剂的含量与提供给燃料所需氧化剂的实际含量之比。
该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提供给燃料的氧化剂超过理论值,反之则不足。
过量空气系数是燃料在燃烧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燃烧产物以及燃烧过程的效率。
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生态平衡方程来求解。
在一般的燃烧反应中,以炭氢化合物为例,燃料与空气产生完全燃烧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其生态平衡方程为:CnHm + (n+m/4)O2 -> nCO2 + m/2H2O其中,n为燃料中碳的摩尔数,m为燃料中氢的摩尔数。
方程左边的氧气是燃料所需的氧气量,右边的氧气是实际提供给燃料的氧气量。
过量空气系数(λ)的计算公式如下:λ = ((n+m/4)O2 actual) / ((n+m/4)O2 theory)该公式中,(n+m/4)O2 actual为实际提供给燃料的氧气摩尔数,(n+m/4)O2 theory为燃料理论所需氧气摩尔数。
过量空气系数的数值范围通常从1.0开始,当数值大于1.0时表示提供给燃料的氧气超过理论需求,即存在过剩空气。
常见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1.0-3.0,其中1.0-1.2表示贫燃条件,1.2-1.6表示不足空气条件,1.6-2.0表示过剩空气条件,2.0-3.0以上表示大幅过剩空气。
过量空气系数的选择与燃料的性质、燃烧设备的类型和要求等有关。
一般情况下,过量空气系数越大,燃烧温度越低,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减少,但烟尘排放量可能增加。
过量空气系数过低可能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和有害气体。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燃料的特性、燃烧设备的特点和环境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
总之,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实际提供给燃料的氧气量与理论所需氧气量之比,是燃料燃烧过程中重要的参数之一。
正确选择过量空气系数可以有效控制燃烧过程的效果,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能量利用率。
一、实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有时为什么要折算?在实际生产中,锅炉或窑炉使用燃料燃烧时,一般都会加入过量空气(使用鼓风机),一方面,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但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产生了“稀释”作用,大大降低了排放浓度,会造成污染物排放浓度“虚假”达标,这是不允许的。
为了防止排污单位在排放大气污染物时,加大鼓引风机的风量,人为减少污染物的浓度,达到稀释排放从而达标(浓度标准)的目的,从而得到真实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就必有一个统一的换算标准,于是引入“过量空气系数”的概念。
当然,判断排气筒是否达标不是用“排放浓度”一个指标。
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需同时达标才算达标。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单位是kg/h,计算公式为:污染物排放浓度(mg/ m3)×烟气流量(m3 /h),此式可说明,无论如何“稀释”,计算出来的排放量都是正确的。
从上式可知,计算排放速率时,无需使用折算后的排放浓度。
二、过量空气系数概念及意义1、过量空气系数: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用“α”表示。
2、过量空气系数的意义:炉子在操作过程中,过量空气系数太大,说明在燃烧时实际鼓风量较大,氧气充足,对完全燃烧有利,但过大的鼓风量必然产生过大的烟气,使烟气带走的热量增加,炉膛温度下降,传热不好,浪费燃料。
过量空气系数太小,说明实际鼓风量小,氧气不充足,造成燃烧不完全,浪费燃料,炉内传热也不好。
因此,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应该既能保证燃料完全燃烧,又能使各项热损失降至最小。
3、过量空气系数的确定。
过量空气系数可用仪器实测,实测的过量系数不一定是最佳的,只是反映炉子的真实情况。
为此,国家针对不同的炉窑或锅炉也规定了相应的过量空气系数。
两者经过对比,则可折算真实的污染物排放浓度。
4、折算公式:折算排放浓度=实测浓度×(实测过量空气系数/国家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
(过剩)空气系数过剩空气系数是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用“α”表示。
计算公式:α=20.9%/(20.9%-O2实测值)其中:20.9%为O2在环境空气中的含量,O2实测值为仪器测量烟道中的O2值举例: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0.9%/(20.9%-13%) =2.6国标规定过剩空气系数应按α=1.8(燃煤锅炉),α=1.2(燃油燃气锅炉)进行折算。
举例:燃煤锅炉,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SO2排放值500ppm,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6,那么根据国标规定,折算后的SO2排放浓度=SO2实测值×(α实际值/α国标值)=500ppm×(2.6/1.8 )=722ppm举例: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SO2排放值500ppm,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6,那么根据国标规定,折算后的SO2排放浓度=SO2实测值×(α实际值/α国标值)=500ppm×(2.6/1.2 )=1083ppm空预器漏风率测算为检测1号炉A侧空预器检修后漏风情况,根据空预器漏风经验公式:AL=(α//-α/)/α/*90%,对1号炉空预器检修前后漏风率进行测算如下:一、1号炉空预器漏风率:对9月14日16:00运行数据,计算空预器漏风率数据如下表;A侧O2(%) B侧O2(%)实测数据计算DCS数据计算实测数据计算DCS数据计算入口 3.9 2.13 3.15 3.23出口 5.03 4.22 4.47 4.2 漏风率(%) 6.36 11.2 7.19 5.18从上表可以看出2B侧实测和DCS数据偏差不大,2A侧实测和DCS数据偏差较大,省煤器入口偏低1.77%,空预器出口偏低0.81%。
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Excess Air Ratio,简称EAR)是指实际空气量和理论所需空气量之比,用于评估内燃机燃烧过程中的空气利用效率。
内燃机的燃烧需要供应适量的空气以保证燃油充分燃烧,如果供气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燃烧质量和能效。
内燃机的燃烧过程通常可以通过两个参数来描述:燃料供给量和空气供给量。
其中燃料供给量可以通过控制燃油喷射量来实现,而空气供给量则通过调节进气量来实现。
为了评估燃烧效率的高低,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空气供给量。
这就需要引入过量空气系数这个概念。
内燃机的燃烧反应为:燃料 + 空气→ 产物 + 余气燃料在理论完全燃烧时,需要理论所需的一定空气量。
这个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
实际上,在工程实践中,为了保证燃烧质量和避免产生有害物质,通常需要比理论空气多一些的空气供给。
这就是过量空气系数。
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式是通过测量实际空气流量和理论空气流量进行比较得出。
实际空气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测量得到,而理论空气流量则需要知道燃料的化学计量数和化学计量系数。
化学计量数是指燃料氧化反应所需的氧气分子数与燃料分子数的比值,化学计量系数是指燃料分子数与空气分子数的比值。
对于液体燃料,其化学计量数一般等于1。
例如对于甲醇(CH3OH),其化学计量数为1。
对于固体燃料,由于燃烧反应复杂,化学计量数一般需要通过实验测定获得。
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EAR = 实际空气流量 / (理论空气流量 ×燃料质量流量)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对内燃机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过量空气系数低于某个合理范围时,会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未燃烧的气体和有害物质,同时还会降低热效率。
而当过量空气系数超过某个合理范围时,虽然燃烧充分,但会导致额外的能量损失和环境污染。
因此,合理的内燃机过量空气系数应该根据具体燃料和工况来确定,通常为1.1-1.3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内燃机的特点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实验和调整,以找到最适宜的过量空气系数。
基准过量空气系数基准过量空气系数是用于描述燃烧过程中空气与燃料的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
本文将从基准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准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基准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实际空气量与理论所需空气量之比。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需要与一定量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才能发生完全燃烧。
而基准过量空气系数就是用来衡量实际空气量是否足够与燃料发生反应的一个指标。
基准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λ = 实际空气量 / 理论所需空气量其中,实际空气量是指实际参与燃烧的空气的体积或质量,理论所需空气量是指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的体积或质量。
三、基准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因素1. 燃料种类:不同的燃料对应的理论所需空气量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燃料,其基准过量空气系数也会有所差异。
2. 燃料含量:燃料含量的增加会导致理论所需空气量的增加,从而使得基准过量空气系数减小。
3. 燃烧温度:燃烧温度的升高会使燃料更加充分燃烧,从而减少理论所需空气量,进而增加基准过量空气系数。
4. 燃烧压力:燃烧压力的增加会使燃料更充分地与空气混合,从而减少理论所需空气量,增加基准过量空气系数。
四、基准过量空气系数的应用1. 确定燃烧效率:基准过量空气系数可以用来评估燃烧过程中空气利用的充分程度,通过调整基准过量空气系数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浪费。
2. 控制污染物排放:基准过量空气系数的调整可以影响燃料燃烧的完全程度,从而对污染物的排放产生影响。
适当增大基准过量空气系数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3. 优化燃烧工艺:通过研究基准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可以优化燃烧工艺,提高燃烧效率和环境保护效果。
基准过量空气系数是描述燃烧过程中空气与燃料反应的重要参数,它的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都是研究燃烧工程和环境保护中的关键内容。
合理调整基准过量空气系数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余空气系数的计算方式金志刚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土木系教授引言在燃气燃烧产物(烟气)的计算工作中,多余空气系数的计算是常常碰到的。
一样用于以下两方面:一为在操纵燃烧进程中,需要检测燃烧进程中的多余空气系数,避免多余空气转变而引发的热效率的降低,和燃烧工况的恶化。
一为在检测燃气燃烧设备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时,需要依照烟气样中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确信多余空气系数,从而折算成多余空气系数为1时的有害物含量。
为了简化计算,一般是采纳近似的计算公式。
可是这些近似公式都有必然的设定条件。
不考虑设定条件,盲目地利用近似公式,往往会引发较大的误差,乃至于显现错误。
这也是在检测工作中常常发觉数字矛盾的缘故之一。
为了减少读者的查阅资料的时刻,本文适本地重复过去推导的公式,强调的是近似公式的利用条件和应历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最后提出两个比较精准的多余空气计算公式,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依照燃烧产物的成份计算多余空气系数本文讨论的主若是完全燃烧情形下的多余空气系数。
那个地址的完全燃烧是指燃烧产物中未完全燃烧成份很低,例如CO与NO X含量属于ppm级。
在计算燃烧产物成份时能够不计入这些未完全燃烧成份。
1.多余空气的来源在完全燃烧条件下,燃烧产物中有多余空气,来源于两个情形。
一为在燃烧进程中混入过量空气,使燃烧后燃烧产物中有多余的空气;另一为依照分析燃烧产物成份的需要抽取烟气样时,混入了周围的空气。
在燃烧以前混入过量的空气,会增加热损失,降低热效率;混入的空气过少(多余空气系数小于1)也会恶化燃烧,造成污染环境与能源浪费。
为此在运行进程中需要依照烟气样中的成份计算多余空气系数。
从而做出调整燃烧工况的方法。
关于CEMS 中折算值和过量空气系数的说明1、什么是折算值按照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实测的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必须执行国标GB/T16157规定,按下式进行折算:sC C αα⨯=' 式中: C —折算成过量空气系数为α时的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mg/m 3;C ’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浓度,mg/m 3;α—在测点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αs —有关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
实测过量空气系数按下式计算:22121O X -=α 式中:2O X —烟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
比如对于某锅炉,CEMS 仪表测得的SO2浓度为500mg/m3(C ’=500),O2浓度为8%(2O X =8),则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α=21/(21-8)=1.6,如果排放标准中规定了该锅炉的理论过量空气系数αs =1.4,则SO2折算后的排放浓度(折算值)为:500*1.6/1.4=571.4mg/m3。
2、为什么要采用折算值同样的锅炉,如果人为控制的进风量不同或烟道存在漏风口,则测得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将不同,同时氧气含量也是不同的。
为避免因进风不同造成的测量值差异,对同种锅炉执行统一的标准,做到客观、公平地评判排污状况,排放浓度使用了折算值,通过过量空气系数对测量浓度进行修正。
比如上面举的例子,虽然仪表测得的SO2浓度为500mg/m3,但该锅炉的氧气超标了,存在漏风或空气过量的问题,浓度不能真实反映锅炉的状况,采用折算后,修正为571.4 mg/m3,漏风或空气过量的影响被消除了。
3、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所谓过量空气系数,即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供给量与理论空气需求量的比值。
锅炉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与锅炉类型和功率相关,具体规定为:对于燃煤锅炉,功率小于等于45.5MW的,过量空气系数采用1.8,功率大于45.5MW的,过量空气系数采用1.4,对于燃气或燃油锅炉,过量空气系数采用1.2。
锅炉实测排烟过量空气系数探讨热电公司技术中心在煤粉锅炉实际运行中 ,过量空气系数是反映煤粉和空气配合的一项重要指标。
过量空气系数过大 ,不但降低炉温 ,影响燃烧 ,还会使烟气量增大 ,从而引起锅炉排烟热损失及引、送风机电耗增大。
同理,过量空气系数过小,不能保证燃煤的充分燃烧,会造成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
因此 ,过量空气系数是衡量锅炉运行非常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如何准确确定锅炉的过量空气系数显然非常必要。
而确定过量空气系数均与如何计算烟气量有关,下面就从计算烟气量通常采用的不同公式入手,对过量空气系数公式一一进行推导,以得出正确且符合实际的锅炉实测排烟过量空气系数。
1、煤粉炉烟气量计算方法及其相应过量空气系数如下:1、1常规干烟气计算方法下的过量空气系数公式V gy=(V gy o)c+(a py-1)(V gk o)c (1) (V gy o)c=1.866(C ar r+0.375S ar) /100+0.79(V gk o)c+0.8N ar/100 (2) (V gk o)c=0.089(C ar r+0.375S ar)+0.265H ar-0.0333O ar (3)C ar r=C ar-A ar C/100 (4)C=αfh C fh/(100-C fh)+αlz C lz/(100-C lz) (5) (V gy o)c —按收到基燃料成分,由实际燃烧掉的碳计算的理论燃烧干烟气量Nm3/kg(V gk o)c —按收到基燃料成分,由实际燃烧掉的碳计算的理论燃烧所需干空气量Nm3/kgC ar r —收到基燃料实际燃烧掉的碳质量含量百分率 %C —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比率 %a py —过量空气系数定义a py=[21+(O2-0.5CO)×((V gy o)c-(V gk o)c)/(V gk o)c]/[(21-/(O2-0.5CO)] (6)在上式中常认为(V gy o)c和(V gk o)c近似相等且烟气中甲烷和氢气含量极微可忽略不计,于是可得a py=21/[(21-(O2-0.5CO)] (7) 完全燃烧时a py=21/(21-O2)(8) 1、2锅炉实际运行时干烟气量计算方法下的过量空气系数公式V gy=V gy o+(αpy-1)V gk o (9) V gy o=1.866(C ar+0.375S ar)/100+0.79V gk o+0.8N ar/100 (10)V gk o=0.089(C ar+0.375S ar)+0.265H ar-0.0333O ar (11) V gy o—按收到基燃料成分计算的理论燃烧干烟气量Nm3/kgV gk o —按收到基燃料成分计算的理论干空气量Nm3/kg实际锅炉运行时,由于燃料难以完全燃烧,会残存少量的可燃气体及灰渣残碳未完全燃烧产物,故烟气内三原子气体的实际体积总是小于其理论值,且还含有少量可燃气体成分,这样就存在不完全燃烧气体和残碳而残存下来的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