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二、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段):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
第二部分(2-5 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第三部分(6 段):总结全文,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
三、修辞手法
1. 比喻:“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将小山比作摇篮,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济南冬天的暖和安适。
2. 拟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将冬天人格化,突出了济南冬天的风和日丽。
3. 夸张:“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用夸张的手法赞美济南是个宝地,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四、写作特点
1. 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融入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2. 对比手法: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3. 语言准确生动:如“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等语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景色。
五、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济南的冬天》结构第一部分:以北平的“寒”,衬托济南的“暖”;以伦敦的暗,衬托济南的“亮”;以热带地方的“热”;衬托济南的“温”。
将济南的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特征,勾勒出来。
第二部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空灵”水晶图。
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寄予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作特点抓住景色特点描写。
按顺序、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比喻、拟人情景交融问题1和25段什么关系?答:总分关系找出第二段的过渡句,作用?答:“设若出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第1段的作用?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答:最后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晴,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澄清。
第3段、第5段按什么顺序写?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
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衬托了水的温暖、多情、澄清。
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清澈。
对比: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响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修辞:(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拟人,“睡着”“唤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作者:————————————————————————————————日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济南的冬天》结构第一部分:以北平的“寒”,衬托济南的“暖”;以伦敦的暗,衬托济南的“亮”;以热带地方的“热”;衬托济南的“温”。
将济南的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特征,勾勒出来。
第二部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空灵”水晶图。
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寄予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作特点抓住景色特点描写。
按顺序、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比喻、拟人情景交融问题1和25段什么关系?答:总分关系找出第二段的过渡句,作用?答:“设若出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第1段的作用?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答:最后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晴,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澄清。
第3段、第5段按什么顺序写?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
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衬托了水的温暖、多情、澄清。
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清澈。
对比: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响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整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在英国六年讲学的经历,要注意做好《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知识点的积累。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济南的冬天》字词(1)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2)温晴: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3)安适:安静而舒适。
(4)肌肤:肌肉皮肤。
(5)出奇:特别、不寻常。
(6)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7)绿萍:植物名,又叫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作水田的肥料,并可供药用。
(8)水藻(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9)贮蓄(zhù):存放、积存。
(10)澄清(chéng):本课指清亮,透明。
(11)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12)髻(jì):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13)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14)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色的国画。
(15)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济南的冬天》文章结构全文分两部分:(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自己过去住过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和北京的冬天比--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和伦敦的冬天比--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和热带地方比--济南的冬天“有温晴的天气”。
得出结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部分)(2)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先写“理想境地”,再写“古老的济南”。
写“理想境地”(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又分两层:第一层:写小山对济南形成的特殊环境: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特别可爱。
第二层:写下了小雪的小山。
写了有黑的矮松,白色的山光,陪着的草色.蓝色的天空,微黄的落日光辉,被夕阳斜照的粉色的薄雪。
写“古老的济南”,又分三层:第一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
一、作品背景1.主要描写的城市:济南2.时间背景:故事发生在冬天,但具体时间未知二、作品主题1.冬天的美丽与独特之处2.济南城市的宜居与宜人三、情感表达1.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通过对冬天的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冬季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对济南冬天的独特美丽之处的喜爱。
四、修辞手法1.描绘详细生动的景物描写:作者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色、人们的生活场景等,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方式,让读者能够形象地看到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
2.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冬天与夏天的对比,揭示冬天的独特之处,突出济南冬天的美。
3.夸张手法:通过夸张手法,揭示了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增强了描写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4.比喻手法:通过比喻手法,把济南冬天的景色与广阔的画卷相比,形象地表达出景色的美丽和广袤。
五、描写技巧1.视觉描写:通过对济南冬天的白雪、白雨、白霜等景色的描写,让读者通过眼睛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美丽。
2.听觉描写:通过对下雪的声音、火车鸣笛的声音等的描写,让读者通过耳朵感受到济南冬天的氛围。
3.味觉描写:通过对煮鸡蛋的味道的描写,让读者通过味觉感受到济南冬天的味道。
六、语言风格1.平实自然的语言:老舍的散文语言风格以平实自然为主,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真挚感受。
七、思想与价值观1.爱护环境:作者通过对济南冬天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们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提出了深沉的思考。
八、作品特色1.积极向上: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写,传达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
综上所述,《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对济南城市的冬天进行描写,向读者展示了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宜人生活环境,传递了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思想。
这篇散文在语言风格上平实自然,描写手法上运用了描写详细生动、对比、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视觉、听觉和味觉描写等技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要点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故事背景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与济南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他曾这样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在济南这座朴实无华、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里,老舍的性格与当地淳厚的民风十分契合,耿直豪爽的济南人更与他意气相投,于是他广交朋友,这里很快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片沃土。
本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三、理解词语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闲舒适。
响晴:晴朗无云。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肌肉皮肤。
秀气: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宽阔;宽大。
贮蓄: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
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
也指积存的钱。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①段):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②一⑥段):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五、问题解疑1. 作者要写济南的冬天,开头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第一段作者拿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直接抒发赞美之情,赞誉济南是个“宝地”,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个重要的过渡句,在总写了对济南冬天印象之后,转到下文对济南冬天山、水、天的描写。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效果?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七年级济南的冬天知识点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而济南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
在冬天,济南的气温会逐渐降低,气候寒冷干燥。
在这个季节,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应对措施和知识点,以保证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一、保暖措施1.穿暖和:冬天气温低,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穿上暖和的衣服,以保持身体温暖。
在外面活动时需要穿厚重的外套,裤子也可以穿暖和的厚棉裤或者毛裤。
2.戴帽子和手套:头和手是人体散热最快的部位,戴帽子和手套可以减少体表散热,保持身体温暖。
3. 穿棉袜:在冬天,脚部容易受寒,因此需要穿厚重的棉袜来保暖,同时可以穿上保暖鞋或靴子。
二、预防疾病1.多喝水: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口渴、皮肤干燥。
喝足够的水可以防止口渴、保持皮肤水润。
2.避免感冒:冬天气温低,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感冒的概率也会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带有感冒症状的人接触,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提高身体免疫力。
3.防止烫伤:冬天取暖设备使用频繁,比如取暖器、电热毯等,我们需要注意使用方法,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烫伤。
三、冬季景观1. 观赏梅花:济南是一个充满美丽景色的城市,冬季,颜色鲜艳的梅花就成为了城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前往泉城花园、济南植物园等处可以观赏到美丽的梅花。
2. 滑雪场:冬季是滑雪的好季节,济南市周边也有一些滑雪场,比如平阴滑雪场、泰山滑雪场等,可以前往体验一番。
以上就是七年级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我们需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预防疾病,同时也可以欣赏美丽的冬季景观。
希望大家过一个温暖、健康、愉快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的知识点一、济南的冬季气候特点济南位于北纬36°40′,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相对较冷。
济南的冬天一般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到次年的三月底左右结束。
冬季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寒冷干燥的北风常常吹袭。
济南的冬季以多晴天为主,但也会有些许雨雪天气。
二、济南的冬季天气变化 1. 温度:济南冬天的平均气温在0℃左右,极端寒冷的时候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10℃左右。
2. 日照:济南冬季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平均日照时间约为3-4小时。
3. 降水:济南冬季降水量较少,一般以小到中雪为主,降雨量约为20-30毫米。
三、济南冬季的景点推荐 1. 大明湖:大明湖是济南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在冬季尤其美丽。
湖面结冰后,可以欣赏到银装素裹的湖景,湖中的游船也会停运,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2. 泉城广场:泉城广场是济南市中心的一个重要广场,冬天的时候会有大型的冰灯展览,展示出各种精美的冰雕和灯光,非常壮观。
3. 千佛山:千佛山是济南的著名风景区,冬季的山上松柏苍翠,山顶的佛光灿烂,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四、冬季旅游注意事项 1. 保暖措施:冬季气温较低,建议穿着厚重衣物,戴帽子、围巾和手套等保暖措施。
尤其是在室外游览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防止感冒和受寒。
2. 防晒:虽然冬季阳光较为温和,但仍需注意防晒,尤其是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阳光的紫外线依然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3. 注意交通安全:冬季道路容易结冰,行车和步行时需注意防滑措施,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总结:济南冬季的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但也有一定的雨雪天气。
冬季是济南的旅游淡季,但仍有不少景点值得一游。
在冬季旅游济南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暖、防晒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旅行的安全和舒适性。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一、气候特点济南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气温较低,寒冷干燥,且常有大风。
二、气温济南的冬季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摄氏度甚至更低。
冬季的最冷月份是一月。
三、降水济南的冬季降水相对较少,多以雨水为主,雪天较少。
降水量平均在20-30毫米左右。
四、风力济南冬季的大风较为常见,尤其是北风。
北风一般伴随着冷空气的南下,给人们带来更加刺骨的寒冷感觉。
五、防寒措施在济南的冬天,人们需要做好防寒措施。
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衣物,穿上厚实的羽绒服、羊毛衫等保暖服装。
此外,还可以通过喝热水、多吃热食等方式来增加体内的热量,防止感冒和低温冻伤的发生。
六、冬季活动尽管济南的冬季较为寒冷,但仍有一些适合冬季的活动。
例如,可以选择去温泉度假村享受温暖的泡温泉的乐趣;也可以选择去冰雪世界滑冰、打雪仗等冬季特有的娱乐项目;还可以选择去博物馆、图书馆等室内场所参观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
七、冬季食物冬季是济南一些特色美食的盛季。
例如,热气腾腾的饺子是冬季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炖汤也是冬季常见的食物,如炖鸡汤、炖排骨汤等,可以保暖养生;此外,还有一些冬季特色小吃,如锅贴、煎饼果子等,都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八、冬季景点济南的冬季也有一些适合观赏的景点。
例如,千佛山的雪景非常美丽,可以欣赏到壮丽的雪山风景;大明湖也是冬季游览的好去处,湖面上结冰的景象令人惊叹;还可以去趵突泉感受冬日清晨的宁静和美丽。
九、冬季健康济南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容易引发一些健康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等设备;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保持水分摄入量;此外,冬季也是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十、冬季节日在冬季,济南也有一些重要的节日。
例如,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会吃饺子、喝汤等以庆祝节日。
此外,元旦、春节等也是济南冬季的重要节日,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作者是老舍。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篇文章的知识点:1. 文章结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介绍了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第二、三、四段分别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水、山和阳光;最后一段总结了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 语言特点: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作者运用了许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济南的热爱之情。
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
4. 重点词汇:- 水墨画:指用水墨颜料绘制的中国画,具有简洁、淡雅的特点。
- 绿萍: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水面上,呈绿色。
- 垂柳:一种落叶乔木,树枝下垂,叶子狭长,春天发芽早,秋天落叶晚。
- 暖和:温暖舒适的意思。
- 晶莹:光亮透明的意思。
- 山坡:山的倾斜面。
- 卧:横躺的意思。
- 小村庄:小型的乡村聚居地。
- 房顶:房屋的顶部。
- 雪:天空中降下的白色冰晶,气温低于0℃时出现。
5. 写作技巧: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如对比、排比、设问等。
例如,作者通过对比济南冬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美丽;通过排比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强调了济南冬天的宜人之处;通过设问句“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引发读者的想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总结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四、作品赏析主题思想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济南特有的冬景的喜爱和赞美。
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以及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情操。
写作手法修辞艺术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修辞格的运用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质与量达到完美的统一。
全文共八百来字,五个自然段,仅二十多个句子,以笔者有限的水平,整理出比拟、比喻、错综、双关等近二十种,很多不常用的辞格在文章中也大量使用,如转品、示现、迭现等。
为了追求辞格运用的高质量,作者不仅几种辞格糅在一起,还把辞格的不同小格加以变换使用,让人感知其运用辞格的质量之高。
比喻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为了使文章增色,使所叙述的事物更生动形象,作者在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时,并非仅使用单一的形式,而是几种小格变换使用。
例如: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一、作者介绍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二、重点字词1.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2.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3.温晴:温暖晴朗。
4.安适:安静而舒适。
5.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6.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7.肌肤:皮肤。
8.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9.宽敞:宽阔;宽大。
10.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四、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
作者是从内心由衷的想发表对济南冬季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而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饱满的激情。
2.写景如画。
老舍先生是语言运用大师,在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十分讲究,充分表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素养和写作功底。
3.突出特征。
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观察是很精细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笔下的景物更加形象生动,充满感染力。
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和热带对比,写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雾、无毒日,突出它的“温晴”。
4.以小见大。
作者紧扣“温晴”这一文眼来取景、构图、描绘、渲染。
使整篇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动静结合。
动静相衬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6.诗情画意。
作者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运用了很多优美的词句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抒发了自己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把这一景色写得更美好,作者还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和生动的比喻、拟人句。
优美的词句如:“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唤醒”“安静不动”“低声地说”等,使人感到温馨舒适,这在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2课济南的冬天目标梳理知识梳理【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戏剧《龙须沟》《茶馆》等是其代表作。
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知识】本文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躬耕于此,又名舜山或舜耕山。
隋朝年间因沿壁镌佛,石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
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很有名,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基础知识】(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2)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假如、如果。
秀气:清秀小巧,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水)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重点梳理【重点01】理清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将自己过去住过的地方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二部分(第2—5段):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总结归纳济南的冬天是一个寒冷而干燥的季节,一般从11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底。
在这个时候,济南的气温通常在0℃至10℃之间波动,最低温度可以降至-10℃以下。
以下是济南冬天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气候特点:1. 寒冷干燥:济南的冬天气温低,并且缺乏湿度,天气干燥。
2. 天气变化大:冬季济南的天气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大,白天温度较高,晚上温度骤降。
3. 多阴天:冬季济南大部分时间是阴天,阳光较少。
二、气温特点:1. 降温迅速:冬天济南的气温在11月初逐渐降低,到12月底1月初达到最低点。
最冷的时候气温可能会低至-10℃以下。
2. 白天温度较高:济南冬天的白天气温一般在0℃至10℃之间,比较宜人。
3. 少雨少雪:冬季济南降雨较少,降水主要以小雨或小雪为主。
三、天气现象:1. 天空晴朗:冬季济南的天空晴朗较多,能见度较好。
2. 大风天气:冬天济南经常有大风天气,风力较大,有时会有刮沙现象。
3. 雾霾:冬天济南的气候条件容易形成雾霾天气,能见度较低。
四、冬季的居民生活:1. 保暖防寒:冬天济南的气温较低,在室外需要多穿衣服保暖,室内使用取暖设备。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添置冬季用品:冬天来临之前,居民会添置厚棉服、棉被、暖手宝等冬季用品。
3. 颐养生息:冬季济南的农田休耕,居民会安排室内活动,以养精蓄锐。
五、冬季旅游景点:1. 大明湖冰雪节:大明湖冰雪节是济南冬天的重要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2. 千佛山雪景:冬季的千佛山被白雪覆盖,景色如画。
3. 泉城冰雪大世界:泉城冰雪大世界是济南冬天的另一个热门旅游景点,提供各种冰雪活动。
六、影响冬季气温的因素:1. 气候环流:冬季受到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气温较低。
2. 海洋影响:冬季济南受到黄海季风的影响,使得气温较为温和。
3. 地理位置:济南位于内陆,远离海洋,缺乏湿度,使得冬季气温较低。
综上所述,济南的冬天是一个寒冷而干燥的季节,气温低,天气变化大,很少有降雨和阳光。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
一、气候特点:
1.冬天是济南最寒冷的季节,开始于11月中旬,一直持续到来年的2月上旬。
2.冬季气温普遍较低,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10至零下20摄氏度,而且常有寒潮天气,寒冷干燥。
3.冬天的降水量较少,以雪、雨夹雪为主,但也有少量的降雨。
4.冬季主要受到冷空气影响,气温波动较大,有时会出现持续低温和严寒的局面。
二、日照时间:
1.冬雾多,多雾天气,特别是白天,可见度较低。
2.日照时间较短,平均每天仅约5.5个小时左右。
三、气候变化:
1.冬季风力较大,常有东北风和西北风,对气温起着明显的影响。
2.冰冻措施: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水管、道路、桥梁等容易结冰,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水抹雪剂、清除冰雪等,以确保正常生活和交通秩序的进行。
四、冬季景观:
1.冬季的济南是白雪皑皑的,随处可见的雪景给人带来了北方的冬季特色。
2.冬季的济南山水景色如画,著名的泉城湖北山、千佛山、大明湖等景区在冬天也别有一番风味。
3.冬季的济南,植物休眠,景观多以枯枝败叶为主,尽显秋冬的凋零之美。
五、冬季传统活动:
1.冬季济南有许多传统的活动,例如冰雕展、灯会、文化庙会等,吸引了很多游客。
2.冬至是济南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吃饺子、糖球等传统的美食,以庆祝冬至的来临。
六、冬季注意事项:
1.冬季天气寒冷,需注意保暖,穿戴厚实衣物。
2.室内外温差大,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和出门时的穿着。
3.冬季空气干燥,要适时补充水分,并注意皮肤保养。
4.冬季道路容易结冰,出行时需注意安全驾驶或步行。
总结:。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总结归纳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城市,因其地处鲁南地区,有着鲁南平原的特色,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随着冬季的临近,气温开始降低,冬天则是济南最寒冷的季节。
以下是关于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冬季气候特点冬季一般从11月中旬开始,到次年2月下旬结束。
冬天是济南气温最低的季节,其气候特点如下:1.温度低冬季的气温一般在-8℃至5℃之间,其中一月份的温度维持在-5℃左右,是济南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
2.大风频繁冬季济南的大风很常见,且风速较高,往往会达到6、7级以上,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寒意。
3.降雪量较少冬季济南的降雪量非常少,平均年降雪量只有2.9天,由于温度较低,即使有积雪,也不会持续很久。
二、冬季注意事项1.保暖冬季气温低,要注意保暖,穿上厚实的衣服或棉衣,加上围巾、手套、帽子等保暖品。
2.运动冬季运动是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但要注意时间和地点,避免在大风天气、冰雪路面或雾霾天气运动。
3.预防感冒冬季是感冒高发的季节,要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已感染疾病的人群。
4.交通出行冬季公共交通工具运营时间与其他季节相比可能发生变化,需要特别注意,在出行前查询线路和时间表或实时信息。
5.家庭燃气安全燃气是冬季生活的必需品,家庭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安全,经常检查燃气管道和使用燃气设备时是否完全关闭。
三、冬季旅游景点1.趵突泉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是泉城的象征之一,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冬季趵突泉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姿态,温度下降时,泉水会变成冰雕,形成美丽的冰景。
2.大明湖大明湖是济南著名的景点之一,冬季湖面上的白雪覆盖,呈现出一种纯净、神秘的色彩,湖边的小店也会卖起热腾腾的麻花、烤红薯等美食,更显温馨。
3.千佛山千佛山是济南市东部的一座山峰,涵盖了许多文化和自然景观。
冬季其山体都被笼罩在白雪之下,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雪景,非常适合爬山和拍照。
综上所述,虽然冬季济南天气寒冷、侵风有力,但也有其它优美的景色等待我们去了解和欣赏。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总结济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但也有它独特的美丽和特点。
以下是对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关济南的冬天的知识点的总结。
一、冬天的气候特点1.气温低:济南的冬天气温通常在零下5度到零上5度之间,最低可达零下10度左右。
2.多风寒:济南的冬天常常伴有北风,所以感到的寒冷程度会更高。
3.少雨雪:济南的冬季降水量相对较低,因此雨雪较少。
二、济南冬天的景色和特点1.冰雪景观:济南冬天的河流、湖泊、树木都会被冰雪覆盖,形成美丽的冰雪景观,如趵突泉、大明湖等。
2.迎春花:济南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是依然有一些花卉在冬季绽放,如迎春花,给冬天带来了一丝生机。
3.炕头文化:济南的冬天非常寒冷,人们为了抵御寒冷,会坐在炕上,热火旁烤火蒸馍,这就形成了济南特有的炕头文化。
三、济南冬天的活动和节日1.冬至:冬至是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吃饺子、团圆饭等,以及进行一些传统的祭祀活动。
2.划冰:济南的冬天河流和湖泊会结冰,人们可以进行划冰等冰上活动,增加冬季的乐趣。
3.泡澡:受到寒冷的影响,济南冬天的人们会喜欢泡澡,去温泉浴场等地方享受温暖的水疗。
四、济南冬天的食物和生活习惯1.羊肉汤:冬天是吃羊肉最好的季节,济南人喜欢吃羊肉汤,因为羊肉有很好的保暖作用。
2.冬瓜腌菜:济南冬天人们经常会腌制冬瓜,与其他食材一起腌成腌菜,可以在冬天食欲不振时增加口味。
3.烤红薯:冬天的济南街头巷尾常常可以看到小贩烤红薯的场景,烤红薯是济南冬天的传统小吃之一。
4.穿衣习惯:济南冬天非常寒冷,人们会在冬季增添衣物,穿上棉衣、毛衣、羽绒服等保暖的服装。
五、济南冬天的文学和艺术创作1.冬天的诗词:济南冬天的美景给许多文人墨客带来灵感,许多古代文人曾留下了关于济南冬天的诗词作品。
2.冬天的绘画:济南冬天的景色优美,很多画家都以济南的冬天为创作主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3.冬季的音乐和舞蹈:在济南冬天,人们也会举办音乐和舞蹈表演,以丰富冬季的文化生活。
《济南的冬天》
结构
第一部分:以北平的“寒”,衬托济南的“暖”;以伦敦的暗,衬托济南的“亮”;以热带地方的“热”;衬托济南的“温”。
将济南的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特征,勾勒出来。
第二部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空灵”水晶图。
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中心
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寄予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作特点
抓住景色特点描写。
按顺序、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比喻、拟人
情景交融
问题
1和2――5段什么关系?
答:总分关系
找出第二段的过渡句,作用?
答:“设若――出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第1段的作用?
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
答:最后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
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晴,温暖。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
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澄清。
第3段、第5段按什么顺序写?
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
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
答:衬托了水的温暖、多情、澄清。
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
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清澈。
对比:
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响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修辞: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拟人,“睡着”“唤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山的充满温晴、可爱、温暖。
(3)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拟人。
(4)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日本看护妇。
比喻,作用: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赋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
(5)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拟人,作用:“镶”字将“山尖小雪”人格化了,好像银边是山尖小雪有意做的。
(6)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拟人、比喻,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坡上斑驳美丽的景色。
(7)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作用:形象的写出了夕阳照在薄雪之上绚丽的色彩,突出了小山娇美的神态和秀丽的景色。
(8)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拟人。
(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拟人,作用:“卧”字用来写山庄,写雪,写他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11)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比喻。
(12)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拟人。
(13)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拟人,作用:“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写出了水的多情,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的珍贵、可爱、美丽。
(14)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作用:写出了天空的纯净、蔚蓝,衬托出了水澄清的特点。
1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第1句:比喻,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赋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
第2句:拟人,描绘出夕阳照在薄雪之上绚丽的色彩,突出了小山娇美的情态和秀丽的景色。
1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答:按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1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妙处是什么?
答:小雪可以把那些小山点缀得更加秀美。
14、“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含有对济南小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15、《春》和《济南的冬天》你喜欢哪一篇?请说出理由来
答:答案不求统一,举例:喜欢《春》因为首先其结构严谨精美。
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从几方面细细描绘,最后又总写,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其次,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将难写的春写得神韵透彻。
16、课文第1段中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可否改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答:不能改,因为原句表明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但并非没有风,符合实际情况。
改后就成了没有风了,不符和客观事实,所以不能该。
17、课文主要抓住济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答:温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征。
18、联系全文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这”指代什么?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指的是上文所写到的济南的山、水等景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9、比较下面一组句子的表达效果。
(1)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还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答:(1)句运用“反倒”一词表明济南的水与众不同,似乎不和常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句中的“还”字则显的太过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