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卜算子
- 格式:docx
- 大小:18.24 KB
- 文档页数:2
相思入骨的著名古诗词10首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相思之情的佳作,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作品。
1.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李白《秋风词》(唐代)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3.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4.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5.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6.卓文君《数字诗》(汉代)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黄河无尽期,十里长亭望眼穿。
7.李煜《相见欢》(五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8.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清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9.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宋代)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0.陆游《钗头凤·世情薄》(宋代)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这些诗词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于爱情和相思的深刻感受,至今读来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Sweat is the lubricant of succes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11、古诗带拼音版bǔ suàn zǐ卜算子wǒ zhù cháng jiāng tóu , jūn zhù cháng jiāng wěi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rì rì sī jūn bù jiàn jūn , gòng yǐn cháng jiāng shu ǐ。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cǐ shuǐ jī shí xiū, cǐ hèn hé shí yǐ。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zhī yuàn jūn xīn sì wǒ xīn , dìng bù fù xiāng sī y ì。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古诗翻译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3、古诗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2“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出自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描写长江的诗句】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描写长江的诗句】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朝代:宋代作者:李之仪原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中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的定无愧于春草意。
相关内容有关内容注解及译者作者:佚名译文一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
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译文二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注解.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结束,暂停.休:停止.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有关内容英译作者:佚名ilivebytheyangzirivernearitssource.whileyouresidefarthestdownitscourse.youandidrinkwateroutofthesamestream.ihaven’tseenyou,thoughdailyofyouidream.whenwillthisriverwaterceasetorun?whenshallinotloveyou,thewayido?ionlywishourtwoheartswouldbeatasone;youwouldn’tdisappointmeinmyloveforyou.有关内容相关内容简析作者:佚名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李之仪卜算子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李之仪卜算子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①?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解:①已:完结,完了。
李之仪卜算子文言文阅读题
(1)对此词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深得民歌神韵,又有文人词的新巧,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B.开头两句,“我”“君”对起,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表明双方距离之遥,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C.“共饮长江水”意蕴丰富,反衬出隔离之恨、相思之苦。
D.“此恨何时已”中“此恨”指主人公对背叛爱情,远游江尾不思归乡的故人的愤恨。
(2)全词以________为抒情的线索,以“________”为主干,“________,________”是“不见君”之因,“________”是“不见君”之果。
(3)试析本词中江水的丰富内涵。
李之仪卜算子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1).D
(2).长江水,日日思君不见君,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此恨何时已
(3).悠悠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屏障,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李之仪卜算子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句,表
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句,表达了作者的()
A、怀才不遇
B、相思之苦
C、忧国忧民
D、病痛折磨
正确答案是B
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全词以长江水为贯串始终的抒情线索,以“日日思君不见君”为主干。
分住江头江尾,是“不见君”的原因;“此恨何时已”,是“不见君”的结果;“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是虽有恨而无恨的交织。
有恨的原因是“不见君”,无恨的原因是“不相负”。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相隔千里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及注释】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1、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2、思:想念,思念。
3、休:停止。
4、已:完结,停止。
5、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翻译及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译文二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注释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完结,停止休:停止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李之仪《卜算子·思君》的意思及赏析李之仪《卜算子·思君》的意思及赏析卜算子·思君李之仪我住长一江一头,君住长一江一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一江一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已:停止。
我住在长一江一上游,你住在长一江一下游。
我天天思念着你却见不到你,只知道我们共饮着同一条一江一河的水。
长一江一之水何时能休止?我对你的思念何时能停歇?但愿你的心同我的心一样,一定不会辜负这番相思的情意。
【相思之美】李之仪的这首小词几乎不用翻译,读者自能感受到他想要表达相思之情。
一个住在长一江一上游,一个住在长一江一下游,虽然不能见面,但是只要知道两人共饮着一一江一水,还是觉得轻易能够传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一江一水。
长一江一沿岸有多少人在饮着一江一水,但是唯独有一江一尾上的你是那样与众不同,只因为作者的世界中,只有这一个人。
【赏析】一个巧妙的联系能将天各一方的两个人系在一起,就像这首诗中的“共饮一一江一水”一样。
想一想这时与你分别开来的朋友或者亲人,你如何找一个联系,来表达相思之意呢?不一定要是完全一样的一个事物,也可以是相似的地名、相同的称呼、相近的处境等等。
【启示】古代的词人一大多都会借着女子的口吻来抒情,而且也会以女子的角色来诉说。
像曹植的《燕歌行》、李之仪的这首《思君》等等,所以我们体会情感的时候,不要把作者和文章中的人物混为一谈。
事实上,很多文学著作都是作者的想象加上生活的经验而成的,每个人都能假设自己是各种角色。
在你失意的时候,不妨假设自己是初次上战场的将军,智慧越挫越勇;当你得意的时候,可以假设自己是小胜第一局的棋手,要格外小心。
在不同的假设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位置。
李之仪《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①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②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③
【注释】①长江头,长江上游。
长江尾,长江下游。
②已:终止。
③定,此处用作衬字。
【译文】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
我终日思念着你,却相见无由。
我们同饮长江水,这使我更添离愁。
当江水停止流动的时候,也就是我对你的思念终止的时候。
但愿你的心象我的心,我会把你永远记在心头。
【集评】
明·毛晋:“(之仪词)中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
如‘鸳衾半拥空床月’,又如‘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
又如‘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即置之片玉、漱玉集中,莫能伯仲。
至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是古乐府俊语矣。
”(《宋六十名家词·姑溪词跋》)
现代·唐圭璋:“此首因长江以写真情,意新语妙,直类古乐府。
起言相隔之远,次言相思之深。
换头,仍扣定长江,言水无休时,恨亦无已时。
末句,言两情不负,实本顾太尉语。
”(《唐宋词简释》)
【赏析】
《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云:“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
”此首即以清淡之语表达深婉强烈的相思。
其中以长流无尽的江水为比兴,景与情妙合无垠。
且以文人手笔而兼具民歌的直挚、质朴,确给人以清新隽永的美感。
李之仪卜算子的词作鉴赏【作品介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朝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用江水写出两方的空间隔断和情思联系,朴素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希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停,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希望对方,诚挚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怀线索,语言理解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邃诚挚,深得民歌的神态风味,又拥有文人词构想新巧,表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原文】卜算子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⑵,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⑶,此恨何时已⑷。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⑸。
【说明】⑴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流行此曲。
万树《词律》认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⑵思:思念,思念。
⑶休:停止。
⑷已:结束,停止。
⑸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合地增加一二不太重点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白话译文】我住在长江源泉,君住在长江之尾。
每日思念你却老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暂停不过希望你你的心好像我的心,我必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创作背景】北宋崇宁二年( 1103 年),宦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祸不但行,先是女儿及儿子接踵逝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溘然长逝。
事业遇到深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青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从前,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受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义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点,李之仪对杨姝一见钟情,把她当知己,接连写下几首听她抚琴的诗词。
《李之仪·卜算子》原文、注释与赏析《李之仪·卜算子》原文、解释与赏析李之仪·卜算子李之仪(1035—1117),沧州无棣人。
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
后因得罪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
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其地。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题解】《卜算子》又名《卜算子慢》,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解释】1.长江头:指上游四川一带。
2.长江尾:指长江下游。
3.定:词中的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串译】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
天天思念你而见不到你,却共饮着同一条江河水。
这江水啊要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这段离愁别恨又要到何年何月才会结束?但愿你的心同我的心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相思情意。
【赏读提示】词的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
“日日”,犹如流水滔滔不绝,表现思恋之久。
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寓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
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热烈而直露,质朴清新中又曲折委婉,含蓄而深沉,深得民歌神韵,在民间流传甚广。
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
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诵读语调从头至尾都须轻媚、委婉地在中低处行走,以长江水之长表现女主人公思念和分离的浓切,语句中应始终处于“流动”的状态,水之长,思之长,怨之长!【断句顿挫建议】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李之仪:卜算子
导读: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2、思:想念,思念。
3、休:停止。
4、已:完结,停止。
5、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翻译: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
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
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
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意长。
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末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挚着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很具乐府民歌风味。
最美古诗词名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赏析把长江想象为联结爱情的纽带,当作深切、长久、坚贞爱情的化身,用不露痕迹的隐喻,写出我对君的相思之情,犹如悠悠无尽的长江之水,十分生动形象。
《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一首表现坚贞爱情的恋歌。
它的语言朴素流畅,抒情明朗而又意味深长,具有浓郁的民歌情调。
上片先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无限思念,选取了悠悠的江水作为抒情的主要形象,将对爱情的执着灌注在缓缓东去的江水之中,显得情意特别悠长。
前二句重点写男女恋人的相距之远,一个在长江之源,一个在长江之尾。
这种以万里长江暗示两人不能相见的远隔之苦,就比说远隔千山万水更真切感人,也更富于想象,同时也为后二句作了一层铺垫,说明两人虽不能相见,而思念之情却时刻萦绕于心中。
后二句构思更为精妙,不去说“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愁苦哀怨,却笔锋一宕,落在“共饮长江水”上,把长江想象为联结爱情的纽带,当作深切、长久、坚贞爱情的化身,用不露痕迹的隐喻,写出“我”对君的相思之情,犹如悠悠无尽的长江之水,十分生动形象。
下片先连用两个问句,重在渲染爱情的天长地久,绵绵无绝期,结二句则以委婉深情的祝愿,吐露这位女主人公的痴情,情意深挚缠绵。
不过,尽管这首词的下片在抒情上更注重缠绵深挚,但民歌风味仍然很浓。
如它的换头处即用了民歌常有的接字法,并且采用了复沓的形式,与上片呼应。
特别那个“定”字,按《卜算子》词牌的常格是没有的,它属于所谓衬字,就是说,完全是为了歌唱时更流利轻快而加进去的,这也使它在语言上、口吻上更有民歌情调。
李之仪《卜算子》《卜算子》是唐代诗人李之仪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出诗人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本诗是由八首长诗组成的一首七言绝句的组诗。
每一节诗以丑形来展现,写丽人的心肠与感情。
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事芜杂和生命不易的思考。
这是李之仪的文学创作风格之一:以鲜明对比的形式来表现细腻的情感内核。
在细腻的笔触下,情感被放大,触动了读者内心的共鸣。
首先,首句“因为你当时说了些什么/我终于再一次爱上了这个世界”直接展开了整首诗的情感线索。
诗人通过“你”的话语,勾勒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
这种爱并不是理智的判断,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这种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重新爱上这个世界的感觉,是许多人心中难以言喻的美好。
接下来的几节诗中,诗人通过对人生曲折和变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他写道:“虽然/经过那多年不整洁的日子……”这里的“经过那多年不整洁的日子”,似乎揭示了诗人的艰难境遇和生活的曲折与艰辛。
但是,诗人并没有被这些阴霾所迷惑,而是坚守着对美好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
诗中还出现了许多意象丰富的描写,例如“回忆是我的纪念硬币”,“我喜欢你掌心的温度”等。
这些意象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使诗人的情感更加独特和感人。
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某种事物和情感的深切追求和热爱。
总而言之,《卜算子》是一首以情感追求为主题的唐诗。
通过诗人细腻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诗人通过丑世间才能写出美的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的表达力和艺术性使读者不禁沉浸其中,领略到诗人对世界的爱和对生命的热爱,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感受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李之仪:卜算子
导语:《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2、思:想念,思念。
3、休:停止。
4、已:完结,停止。
5、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翻译: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
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
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
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意长。
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末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挚着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很具乐府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