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 格式:ppt
- 大小:514.50 KB
- 文档页数:35
三、诊断标准、分型、分期及鉴别诊断(一)、诊断1、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①组织活检证明有浆细胞瘤或骨髓涂片检查:浆细胞>30%,常伴有形态改变。
②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M>15g/L,IgD>2g/L,IgE>2g/L,尿中单克隆K或λ轻链>1g/24小时,并排除淀粉样变。
次要标准:①骨髓检查:浆细胞10%~30%。
②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的存在,但低于上述标准。
③X线检查有溶骨性损害和(或)广泛骨质疏松。
④正常免疫球蛋白量降低:IgM<0.5g/L, IgA<1.0g/L, IgG<6.0g/L。
凡满足下列任一条件者可诊断为MM:主要标准第1项+第2项;或第1项主要标准+次要标准② ③ ④中之一;或第2项主要标准+次要标准① ③ ④中之一;或次要标准① ②+次要标准③ ④中之一。
2、最低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二项)①骨髓恶性浆细胞≥10%或虽<10%但证实为克隆性和/或活检为浆细胞瘤且血清和/或尿出现单克隆M蛋白;如未检测出M蛋白,则需骨髓恶性浆细胞≥30%和/或活检为浆细胞瘤②骨髓瘤相关的器官功能损害(至少一项,详见表1)[其他类型的终末器官损害也偶可发生,并需要进行治疗。
如证实这些脏器的损害与骨髓瘤相关则其也可用于骨髓瘤的诊断]3、有症状MM诊断标准:①符合MM的诊断标准。
②出现任何ROTI。
4、无症状MM诊断标准:①符合MM的诊断标准。
②没有任何ROTI的症状与体征。
(二)、分型依照增多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类型可分为以下八型:IgG型、IgA型、IgD型、IgM型、IgE型、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
根据轻链类型分为κ、λ型。
(三)、分期Durie-Salmon分期体系以及国际分期体系(ISS)均可用。
(四)、鉴别诊断与下列病症鉴别:反应性浆细胞增多(RP),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及转移性癌的溶骨性病变、以及其他可以出现M蛋白的疾病如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轻链淀粉样变性、孤立性浆细胞瘤(骨或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的疾病有哪些?
*导读:多发性骨髓瘤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患者就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以免病情的恶化,患者在接受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患者就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以免病情的恶化,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多发性骨髓瘤都会并发那些疾病呢?相信这是很多人在一直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下。
1.骨折病理性骨折,常见于颅骨、盆骨、肋骨、脊柱骨骨折等。
2.高钙血症骨髓瘤合并高钙血症在欧美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30~60,临床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渴性多尿、昏迷。
3.肾脏损害是MM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诊断上的重要线索,它可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任何阶段。
4.高黏滞综合征在MM患者中发生率为10,常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衰等。
5.血液系统并发症贫血、出血、血栓。
6.感染在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感染、发热。
如皮肤感染、肺
部感染等。
7.淀粉样变性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舌肥大、腮腺肿大、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腹泻、外周神经病、肝脾肿大等。
8.神经系统损害 MM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28.6~40,包括脊髓压迫、神经根脊髓压迫等。
提醒患者在治疗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不要畏惧。
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患者一定要重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预防及时应对。
当然如果发现不良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会怎样?以及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症状:溶骨性损害、尿蛋白、病理性骨折、免疫缺陷、血小板减少、腕管综合征、视力障碍、血沉增快、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一、症状:1.骨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占70%~80%,腰背部和肋骨痛为最多,可因活动而加剧,持续性局部痛或压痛提示可能有病理性骨折,溶骨损害多见于椎骨、颅骨、肋骨、锁骨、肩胛骨及骨盆,X线表现为多发性穿凿样损害,骨质稀疏与病理性骨折。
本病的骨质破坏很少伴有新骨形成,故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的检出率低。
若有骨痛症状而X线无异常的患者,可进行CT或磁共振影像检查,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溶骨损害可能致高钙血症。
骨髓瘤浸润骨质明显时可能局部隆起,形成肿块。
2.免疫缺陷:本病的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常见的病源菌包括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
免疫缺陷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如抗体生成减少,粒细胞溶酶体减低、粒细胞移动低于正常以及补体功能异常,此外一些患者的T细胞功能虽然正常,但CD4+细胞亚群降低,CD4/CD8比值减低。
感染可伴C反应蛋白升高(IL-6升高),引起肿瘤细胞增生,促使疾病进展,故感染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毒感染也有所增多,常见的有带状疱疹。
3.肾脏损害:90%的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特点为不伴高血压,几乎全为轻链,仅含少量白蛋白,用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检测本周蛋白尿的阳性率为80%,约有50%患者诊断时有血清肌酐含量升高,上海市综合分析130例多发性骨髓瘤,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者共86例,占66.2%,有32例系慢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1%~2%,可发生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促发因素有脱水、急性感染、静脉肾盂造影、高血钙以及应用肾毒性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症状,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的早期症状,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有什么表现?得了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会怎样?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有哪些并发病症,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常见症状:广泛性骨质疏松、溶骨性损害、胸部隐痛、骨骼停止发育、心脏淤积淀粉样物质、脊髓受压、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脊髓压迫、肾上腺中毒、骨骼肿块、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症、肾钙化、皮肤老化*一、症状:MM能侵犯全身各组织,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和多样化,但主要以贫血、骨骼损害和肾脏病变为主,从肾脏病学角度,可将其临床表现归为肾外表现和肾脏表现两大类。
1.肾外表现:1)血液系统:早期主要表现为贫血,许多病人以贫血为首发症状。
多属正细胞、正色素型,贫血随病情加重而逐渐明显。
这是由于骨髓瘤细胞浸润,破坏红骨髓所致,可伴有轻度溶血或红细胞寿命缩短。
血涂片上可见红细胞呈钱串状。
骨髓检查,浆细胞异常增生超过10%(原、幼浆细胞常见)。
后期常有全血细胞减少,少数病人在血液中出现大量骨髓瘤细胞,如果超过2×109/L 者称为浆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上除出现贫血症状之外,尚有出血倾向。
以鼻出血及齿龈出血为常见,也可有皮肤紫癜。
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M蛋白包裹血小板表面,M蛋白通过免疫作用与凝血因子Ⅰ、Ⅱ、Ⅴ、Ⅶ及Ⅷ相结合,使其丧失凝血活性等因素所致。
部分病人由于血浆M蛋白大量增多,尤其是IgA易聚合成多聚体,产生高黏滞血症,致使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组织淤血、缺氧。
出现头昏、眩晕、眼花、耳鸣、手指麻木,可致意识障碍及心力衰竭等。
少数病人伴有冷球蛋白血症,可出现雷诺(Raynaud)现象及指端干性坏死。
2)骨骼系统:骨痛为MM早期的主要症状之一,并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
疼痛部位以骶部及胸部为多见,偶可发生自发性骨折。
胸、腰椎破坏,压迫脊髓导致截瘫或神经根损伤。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病例分析刘红亮主治医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腰痛2月,加重伴纳差、恶心半月”于2005年11月25日入院。
2005年10月7日,患者外出钓鱼后开始出现腰痛,遂到郑州市骨科医院就诊,查腰椎CT平扫示:腰椎间盘变性,突出或膨出,给予按摩,推拿治疗半月,腰痛无明显减轻,后于10月26日到河南省腰腿痛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推拿、按摩、牵引,并口服西乐葆胶囊,静滴甘露醇针(共5次,每次用量不详),近半月来,患者不能站立行走,且伴纳差,稍感恶心,右胁肋疼痛,今日查BUN、SCr偏高,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以“腰痛”为诊断而住院治疗,入院时:腰痛,不能站立行走,伴纳差,稍感恶心,右胁肋疼痛不适,咳嗽或转侧翻身时腰痛明显加重,大便干结。
患者平素健康,去年体检时曾有一次空腹血糖为7.1mmol/L,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平素喜欢钓鱼,无家族遗传史。
体格检查:T36.3℃ P84次/分 R19次/分 Bp13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精神差,推入病房,被动卧位,查体基本合作,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结膜无苍白,口唇无紫绀,颈软无抵抗,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肝区叩击痛明显,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肠鸣音弱,脊柱及四肢无畸形,肾区叩击痛明显,腰椎棘突处压痛明显,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
入院后查:血常规:Hb 206g/L,WBC 8.0×109/L,Plt 168×109/L,RBC 6.87×1012/L,MCHC 309g/L,PDW 6.3%,HCT 66.6%,MON 16.4%尿常规:尿蛋白trace,潜血1+粪便常规:(-)生化:TP 118g/L,ALB 23g/L,球蛋白95g/L,Glu 6.0mmol/L,SCr 3 01umol/L,BUN 15.60mmol/L,K+ 4.03mmol/L,Ca2+1.56mmol/L,CO2 CP 15.19mmol/L,AST 44U/L,UA 851umol/L24h尿蛋白定量:0.73g(24h尿量2100ml)血栓止血五项:PT 10.4s,APTT 27sHBsAg(-)、抗HCV(-)、抗HIV(-)、尿NAG酶97.5U/gCr免疫球蛋白加补体:IgG 31.12g/L,IgM 0.66g/L,IgA 0.52g/L,C3 1.10g/L,C4 0.22g/L心脏彩超:左室松弛性减低,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心收缩功能正常腹部彩超:肝脏体积稍大,肝实质轻度弥漫性改变,双肾体积稍大,双肾实质弥漫性改变,右肾实性均匀占位,脾稍大,前列腺增生并内腺区小结节。
临床报道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5月第5卷第5期 W orld Health Dige stM edica l Pe ri odica l 伴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2例误诊分析■戴尊收(山东医专附属医院肾内科 276004)【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
本文对2例伴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误诊进行了分析,以引起大家对伴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
【关键词】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中图分类号】R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5-0052-10 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 p le myel one MM)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肿瘤主要侵犯骨髓,并产生均一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又称M-蛋白),导致多发性溶骨损害,引起骨痛、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损害及反复感染等。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伴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患者,男性,64岁,主因腰、背部疼痛3个月入住我院骨科。
患者于3月前感腰、背部疼痛,并逐渐加重,疼痛为持续性,在当地医院就诊,行X线、CT、MR I提示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在当地医院以腰椎、胸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予对症等治疗,疗效欠佳。
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以“胸8、9椎体骨折,腰1、2椎体骨折,骨质疏松”收入骨科治疗,入院后给予对症及抗骨质疏松等治疗,疗效亦欠佳。
住院期间查尿常规:蛋白+,潜血±,比重1.005,离心镜检(—);血常规:红细胞1.83×1012,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3.0×109,血小板96×109;血沉:160mm/h;肾功:尿素氮16. 0mmo l/l,血肌酐428.0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6.0 mmo l/l;肝功:白蛋白32.8g/l,球蛋白45.2g/l,白球比例0.73;电解质:钙 2.73m mol/l,磷 1.56mmol/l;B超: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前列腺肥大。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多发性骨髓瘤试卷三1、单选女性,60岁。
不规则发热,腰痛,面部水肿5个月就诊。
化验:尿蛋白(+++),WBC5~10个/HP,尿本-周蛋白阳性,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涂片见骨髓瘤细胞占0.20(江南博哥)(20%),此类细胞大,核仁明显,有双核及三核浆细胞。
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
关于MM实验室检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80%左右患者血清中有M蛋白B.血沉普遍增快C.大多数人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D.约30%患者血钙升高E.部分患者有肾功能损害正确答案:C2、单选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是()A.脱水B.高钙血症C.淀粉样变性D.高尿酸血症E.本周蛋白沉积于肾小管正确答案:E3、多选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最肯定的方法是()A.血涂片分类B.骨髓穿刺C.蛋白电泳D.淋巴结活检E.尿内证实有本周蛋白正确答案:B, C4、多选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贫血的原因有()A.瘤细胞骨髓浸润B.出血C.肾功能损害D.高粘滞血症E.营养不良正确答案:A, B, C, E参考解析:骨髓瘤引起贫血的原因是瘤细胞骨髓浸润、出血、肾功能损害引起肾性贫血及营养不良。
5、判断题叙事诗是通过情节和人物来串连的。
正确答案:对6、单选关于M蛋向描述不正确的是()A.系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肽链片段B.血清蛋白电泳呈现窄底高峰C.易导致感染D.易导致出血E.重链片段经肾脏排血形成本周蛋白正确答案:E7、单选一男性老年病人,临床出现骨痛,头晕、血沉111mm/小时,Hb90g/L,骨髓中异常浆细胞30%,疑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难治性病人可选用的治疗方案是()A.MP方案B.DA方案C.VAD方案D.VP方案E.MOPP方案正确答案:C8、单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MP方案治疗约5%的可达到完全缓解,所谓的“缓解”是指()A.不能查到M蛋白,骨髓中无浆细胞B.能查到M蛋白,骨髓恢复正常C.能查到M蛋白,骨髓中无浆细胞D.不能查到M蛋白,但骨髓未恢复正常E.不能查到M蛋白,骨髓恢复正常正确答案:E9、单选男性,54岁,因发现左侧肩胛区包块伴胸背部疼痛3个月就诊,查体:肝脾不大,血常规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