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噪声检测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9.50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设备噪声检测规定1 口的为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噪丙排放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国家机械设备排放标准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闌〃前,我公司收集到的机械噪声控制标准i:耍超建筑机械与设备噪声限偵和噪芮測駅方法(JG/T5079-1996),因此本仟检測規定只涉及I:述标冷中规定的机械设备,公司其余机械设备如滤油机绞磨,凿岩机等,待以后收集到相应的标准丿二再进行监控。
注:牵张机、吊车、等年审时就已由审验部门完成了噪芮檢测,本公司对其噪声控制不再进行检测。
3职资31由公司工程部负贡制收集噪芦检测、控制标准,并根拯公司实你情况制定机械设备噪声检测程疗。
3.2由公司质吊安全部负资实施,定期対公司机械设备进行噪苗检测。
4规定细则4.1公诃质位安全部负衣对公司范国内的肌械设备噪声进行定期险测。
1. 2机械噪声险旳设备山质杲父仝部按公司汁虽器貝皆迎办法做好役笛的上帐及定期险脸工作。
4.3対进入我公司负责的施I■•现场各分包单位的施工机械,山质吊安全部负炭对其噪尙进行监測,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施匚现场。
彳4对公司所属各施匚单位,在施仁中租用的机械设备,由各施I■•单位提出书面申诸,山质巫安全部负资对其进行监测,不合格者不得租用。
4.5机械没备外噪西限伉人.、(距址俗表浙水平距疡加,离地面高L5n】、的前厉3.24规是细则41公诃质址安全部处贞对公司范国内的机磁设备噪市进行疋期检测。
4.2机械噪筋检测设备山质吊安全部按公司il渔器貝管理办法做好设备的上帐及定期俭验工作。
4 - 3対进入我公司员责的施I■•现场各分包单位的施匚机械,山质强安金部负贵对其噪询进行监测,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4.4对公司所属各施I••单位,在施匸中租用的机械设备,由各施"单位提出书面申谓,由质虽安全部负贵对其进行监测,不合格者不得租用。
4.5机械设备外噪茁限值局(距国各裘面水平距离7g离地面高1.5m.的前后4.64.7表面A声级的计算4.7.1农面A声级计算公式1()W1 + 10/rA2 + 10 雹3 + 1()LP4i()」g ,4式中IP心…机器的表而八声音级I PAI-IKA4-分别为基准表而决崔的前后左右㈣个测点測定的A止缓4.7.2 I P1-IP\4之河的相4之必眾人小于SUB (A) flj LPA可按②|斤片\二1/4 (1 仆[+ 1 T 2+]仆;+1 钿4) --------- --------- --------------------------2制值及i I笄值均按四舍五入圆粹刮整法4.8噪声的丽定4.8.1墓准表而土耍机艸炎別的星准衣曲氏皮力向尺寸L遡循如卜-规足:I. 声源及作业装医在上部回转体的机器,JU衷准丧面为上部冋转体的外表而,如挖拥机.II. 甫源在主体并整体移动作业的机器,戏皋准表而为:机械土体外表面(不包括装电屮活动的外伸部分)。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音能量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1.范围1.1总则本标准规定了在一个或多个反射面附近近似自由场条件下,在包络声源的测量表面上测量声压级以计算噪声源声功率级或声音能量级的方法。
声源产生的声功率级(或在突发噪音或瞬态噪音的情况下的声音能量级)用频带或A计权测量法计算得出。
注:在确定噪声源的情况下,不同的测量表面的形状会产生不同声功率级的估算值,ISO12001里面拟定的适合的测量程序给出了具体的信息来选择测量表面。
1.2噪音的类型和噪声源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适用于测量ISO12001定义的各种类型的噪声(稳态、非稳态、脉冲和间断噪声爆发出的声音能量)。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能满足测量条件下的尺寸和类型的噪声源(例如:静止或缓慢移动的设备、装置、机器、部件或组件)。
本标准给出的测试条件并不适合很高或很长的声源,如:烟囱、管道、传送带和多种声源的工业厂房。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特定生源的噪音排放的测量方法选择一个替代方法。
1.3测试环境本标准适用于室内或室外一个或多个反射面附近近似自由场的测试环境。
理想的测试环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无边界和反射表面,除发射平面(如提供满足要求的半消音室),在不能满足理想条件下要给出应用更正(在指定的范围内)。
1.4测量不确定度本标准给出了在限制范围的频率波段内和用A计权频率的测量方法确定的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的不确定度信息。
不确定度按照ISO12001:1996,精度2级(工程等级)。
4 测试环境4.1 总则按照本标准测量所适用的测试环境为:a)实验室房间或室外能与背景噪音充分隔离(见4.2)并且提供反射面上方自由声场的平坦区域b)一个能与背景噪声充分隔绝的房间或室外平坦区域(见4.2)和混响声场对测量表面上的声压影响有限情况下且可以应用环境修正的环境。
避免在不适合麦克风使用的环境下测量(如:强电或磁场、声源测试时空气放电的冲击、高温或低温)。
噪声检测北京天盛佳境环境监测评价有限公司按照GB12348-2008进行环境噪声排放的检测,要注意的问题1、委托检测方,要清楚环境噪声的检测点所处的功能区;2、检测仪器仪器精度2型以上,测量35dB(A)以下的噪声,应使用1级声级计,并定期检验合格。
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3、测点位置选择,有一般规定和其他规定。
要根据现场情况,按照规定,进行确定测点位置4、测量记录的记录表要满足其“18点”要求.5、严格按照“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要求的方法及“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要求的方法,进行测量环境噪声。
本中心具有CMA环境噪声排放.检测的有效资质进行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检测,要委托有CMA检测资质的环境检测检测机构去检测.本中心关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检测的检测资质,在本中心的计量认证证书的附表中都可以查到。
它们在本中心的计量认证证书编号:2013010324R的附表(发证日期:2013年01月05日)中的序号依次为:7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因此,本中心,是你信得过的、具有上述委托检测内容的CMA检测资质的环境检测检测机构,你可以放心委托检测.本中心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有老中青三结合的精干技术队伍,有先进的检测仪器,有过硬的检测技术管理体系,本检测中心保证竭力做到行为公正,方法科学,结果准确,服务满意.如果您认可我们检测中心,有意委托我们为您进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检测服务,真诚欢迎您联系我们:热线电话:010—67054019 010—67054338 免费电话:400-6939—315联系人赵经理李经理主要检测业务范围:1、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检测。
2、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进行住宅、学校教室、机关办公室,以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检测.3、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9663/64/65/66/6768/69/70//71/7273,GB16153,进行 12种公共场所卫生检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噪声污染控制规定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项目的成效和进展也日益迅速。
然而,建设项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
其中,噪声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的噪声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并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提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噪声污染控制规定。
二、噪声污染的定义和分类1.工业噪声:由于工业设备、机械运转、工作车间等产生的噪声;2.建筑施工噪声:由于建筑工地、施工设备等产生的噪声;3.交通噪声:由于交通工具、道路和航空器等产生的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由于社会活动、音乐、娱乐等产生的噪声;5.广播电视噪声:由于无线电和电视传输系统产生的噪声。
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噪声污染控制要求1. 噪声源排放控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噪声源排放控制要求如下:•工业噪声:建设项目中的工业设备、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活动应在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的条件下进行,对噪声源进行合理隔离和控制;•交通噪声:交通工具运营和道路施工中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社会生活噪声:商业活动、娱乐场所等产生的噪声应在合理范围内,不得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和安静;•广播电视噪声:广播电视传输中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 噪声控制设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噪声控制设施要求如下:•工业噪声:建设项目中的工业设备应配备相应的噪声控制设施,如隔音设备、消音器等;•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隔音围挡、隔音板等噪声控制设施,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交通噪声:道路施工和交通工具运营应设置隔音屏障、交通噪声限制设施等;•社会生活噪声:商业娱乐场所应设置良好的噪声隔离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广播电视噪声:广播电视发射和传输设备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噪声污染。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生产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保障工人身体健康,促进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脉冲声除外)。
第三条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劳动保护主管部门监督执行。
第四条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条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 分贝(A)。
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 分贝(A)。
第六条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八小时的工种,根据企业种类和条件,噪声标准可按表1、2 相应放宽。
第七条工业噪声检测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
第八条对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第九条新建(包括引进项目)、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企业,必须把噪声的控制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各主管部门必须会同工业企业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卫生、劳动和有关部门合理选择厂址,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严格把关。
没有卫生、劳动部门签字盖章,不准施工和投产。
第十条在现有工业企业中,凡噪声超过本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本标准要求。
在未达到标准前,厂矿企业必须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工人健康。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参照表表1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允许噪声〔分贝(A)〕8 854 882 911 94最高不得超过115现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参照表表2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允许噪声〔分贝(A)〕8 904 932 961 99最高不得超过115第十一条各机械制造部门,要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品标准中应有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
附件一: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草案)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噪声测量。
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工作场所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包括机械设备的运转声、人员活动的噪声、交通噪声等。
噪声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噪声的监测和评估方法。
监测和评估噪声是确定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噪声超标的重要手段。
监测方法应当包括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评估方法应当包括噪声频谱分析和噪声暴露水平评估。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和评估,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场所噪声。
其次,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的允许暴露时间和强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标准,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声将对人体造成损害。
因此,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在工作时间内,员工接触噪声的允许时间和强度。
同时,对于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岗位,应当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
另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控制的技术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的隔音、降噪、减振措施、工作场所的声学设计、员工个人防护设备的配备等。
只有通过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作场所噪声对员工的危害。
此外,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监测和控制的责任主体和管理程序。
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测和控制职责,建立健全的噪声监测和控制管理程序,确保噪声监测和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最后,工作场所噪声标准应当规定噪声监测和控制的效果评估和调整机制。
定期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工作场所噪声控制的效果。
总之,制定和执行工作场所噪声标准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作场所噪声对员工的危害,营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希望各个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工作场所噪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机械设备噪声检测标准规则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机械设备发出来的噪声,有些可能会被我们忽略,但有些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例如施工现场的电钻,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发出来的噪声,那么对于机械噪音这块我们国家是如何定义的呢?机械设备噪声检测标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机械设备噪声检测标准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机械设备发出来的噪声,有些可能会被我们忽略,但有些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例如施工现场的电钻,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发出来的噪声,那么对于机械噪音这块我们国家是如何定义的呢?机械设备噪声检测标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机械设备噪声检测标准规则。
机械噪声机械噪声,指的是由于机械设备运转时,部件间的摩擦力、撞击力或非平衡力,使机械部件和壳体产生振动而辐射噪声。
机械噪声按声源的不同可分为 3类: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机械噪声由于机械设备运转时,部件间的摩擦力、撞击力或非平衡力,使机械部件和壳体等发声体产生无规律振动而辐射出的噪声。
机械噪声的特性(如声级大小、频率特性和时间特性等)与激发力特性、物体表面振动的速度、边界条件及其固有的振动模式因素有关。
齿轮变速箱、织布机、球磨机、车床等发出的噪声是典型的机械噪声。
提高机器制造的精度,改善机器的传动系统,减少部件间的撞击和摩擦,正确地校准中心调整好平衡,适当地提高机壳的阻尼等,都可以使机械振动尽可能地减低,这也是从声源上降低噪声的办法。
机械噪声按声源的不同可分为3类。
1、空气动力性噪声:由气体振动产生,如通风机、压缩机、发动机、喷气式飞机和火箭等产生的噪声。
2、机械性噪声:由固体振动产生,如齿轮、轴承和壳体等振动产生的噪声;3、电磁性噪声:由电磁振动产生,如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常见机械分贝值如下表。
机械种类分贝挖土机 78-96 电钻 100-105 空压机75-85 压缩机 75-88 云石机 100-110 电锯 110 飞机发动机 107-140 球磨机 87-128 电动瓷砖切割机 75-130 打桩机 93-112 磨光机 100-115 冲击机 95噪声控制控制噪声的基本途径首先是控制噪声源,其次是控制噪声传播和噪声接收。
工程机械噪音测试标准
工程机械噪音测试标准主要基于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进行。
该标准规定了工厂的边界处噪音允许值,根据不同的类别和区域有不同的标准。
例如,居民、文教、卫单位附近噪音允许值为45dB(A),而工业区噪音允许值为55dB(A)。
对于设备噪音的检测,通常采用全封闭形式,设备应配置独立的除尘或除雾装置,室内排放必须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在距离设备1m处测量时,空运转时的噪音应不大于75dB,在切削和受载荷时不大于
85dB。
噪声检测标准及方法噪声作为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着直接影响。
因此,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对噪声进行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噪声检测的标准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噪声检测并了解相关的标准和指导。
一、噪声检测标准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噪声的标准,其中最常用的是ISO 1996-1《噪声评估方法》和ISO 1996-2《噪声评估方法:车辆噪声测量》。
这些标准规定了噪声测量的方法、听觉权重和评估准则。
在噪声检测中,我们可以参考这些国际标准,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对噪声水平进行评估。
2. 国家标准各个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噪声监测标准,用于指导本国的噪声监测工作。
以中国为例,现行的噪声检测标准主要包括GB/T 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GB 3785-2008《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根据当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制定,与国际标准有所不同,需要在具体的检测中参考。
3.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也会制定自己的噪声检测标准,用于指导相关行业中噪声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建筑行业的噪声检测标准主要参考《建筑施工噪声测量规范》(JGJ81-2002)和《居住环境噪声规定》(GB10070-2000)。
这些行业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噪声污染特点,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指标。
二、噪声检测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常用的噪声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噪声仪器,我们可以在感兴趣的区域内进行实时的噪声测量。
噪声仪器通常包括一个麦克风和一台数据记录仪,可以记录噪声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通过直接测量法,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噪声水平,为噪声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2. 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是一种常用的噪声检测方法,适用于长时间和复杂噪声的测量。
该方法通过将噪声时间历程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等效连续声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噪声的整体特征,并与人类听觉进行相关。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文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是保障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具体规定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以下是一份____字的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文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减少噪声对员工的影响,预防粉尘对员工的危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作场所的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监管。
第三条本规定的重点工作对象为生产车间、办公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地方。
第四条本规定的监管机构为安全环境监察部门。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的工作场所包括室内和室外工作场所。
第二章防尘措施第六条工作场所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特点,采取适当的防尘措施,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七条具体的防尘措施有:(一)设置空气净化器,保证空气中的粉尘含量降到合理范围。
(二)加强清洁管理,保持地面、设备、工作台面的清洁。
(三)采用局部排风设备,将产生粉尘的设备进行局部排风并加以处理。
(四)采用防尘屏障,将产生粉尘的设备进行封闭,减少粉尘的扩散。
(五)员工应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并定期更换口罩。
(六)优化工艺流程,尽量减少产生粉尘的环节。
(七)定期清洗空调和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八条进行粉尘处理工作的员工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防护方法。
第三章防噪音、噪声措施第九条工作场所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特点,采取适当的防噪音、噪声措施,确保员工的听力安全。
第十条具体的防噪音、噪声措施有:(一)定期检测噪声水平,确保噪声符合国家标准。
(二)采用声屏障、隔音材料等措施,减少噪声的传播。
(三)采用降噪设备,减少噪声的产生。
(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连续高强度噪声暴露。
(五)配备防噪音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员工应按照规定正确佩戴。
(六)控制工作场所噪声源的噪音。
第十一条噪声处理工作的员工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防护方法。
职业卫生个体噪声检测标准一、噪声暴露危害概述噪声,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人们不希望听到或感觉到的声音。
在职业环境中,噪声可能来自各种设备和机器的运行,如电动工具、机械加工设备、运输车辆等。
过度的噪声暴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影响,包括:1. 听力损失: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声中可能导致听力损失,这是最常见的噪声危害。
2. 神经系统影响:噪声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压力,导致头痛、疲劳、失眠等问题。
3. 心血管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噪声中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心理压力:噪声可能导致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5. 工作效率降低:噪声环境可能干扰员工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二、职业噪声标准及法规为了保护员工免受噪声的伤害,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例如,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明确规定了工作场所噪声的限值。
各行业也有相应的噪声控制标准,如GB 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等。
这些法规不仅规定了不同行业和工作场所的噪声容许水平,还规定了相应的个体检测方法和周期,以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免受噪声伤害。
三、个体检测方法与周期个体噪声检测通常使用声级计或积分声级计进行测量。
测量时,声级计应配备合适的麦克风,并放置在工作人员的耳旁,以捕捉并记录噪声水平。
测量周期应合理确定,以确保有效预防职业噪声暴露。
一般来说,每个员工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噪声检测,以确保其听力安全。
四、检测设备与技术选择用于个体噪声检测的设备和技术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1)声级计和积分声级计,(2)耳塞或耳罩,(3)听力保护器等。
每种方案都有其优缺点。
例如,声级计和积分声级计可以准确测量噪声水平,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耳塞或耳罩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暴露,但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不适;听力保护器可以降低噪声,同时保护听力,但需要员工主动佩戴。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噪声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建立安静、和谐的环境,减少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危害,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噪声管理规定。
二、基本原则1. 控制噪声产生源,保持环境安静;2. 进行噪声治理,降低噪声水平;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噪声意识。
三、噪声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的噪声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活动产生的噪声:设备运行、工艺操作、机械振动、交通车辆、建筑施工等。
四、噪声限值标准根据噪声的不同类型和用途,制定以下噪声限值标准:1. 室内噪声限值标准:1.1 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主要用于工作和学习的室内空间噪声限值为35分贝;1.2 住宅区内居民户的室内空间噪声限值为40分贝;1.3 其他室内空间噪声限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 室外噪声限值标准:2.1 住宅区内白天的噪声限值为55分贝,晚上为50分贝;2.2 商业区、办公区、休闲娱乐区的噪声限值为60分贝;2.3 道路交通噪声限值按照《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定》执行;2.4 其他室外区域噪声限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五、噪声管理措施1. 建设噪声隔离设施:对产生噪声源的设备或设施进行隔离,采取隔音、吸音措施,减少噪声传播;2. 控制噪声产生源:对设备和机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控制,采取静音技术,降低噪声水平;3. 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避免设备老化和不正常运行导致噪声增加;4. 建设绿化带和隔音墙:在噪声源周围建设绿化带和隔音墙,减少噪声的传播;5. 安装噪声监测设备:对噪声源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水平;6. 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噪声管理制度,对噪声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六、违规处罚对违反本噪声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种:1.口头警告;2.书面警告;3.罚款;4.停产整顿;5.吊销许可证。
七、宣传教育和培训本单位将定期进行噪声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噪声意识,确保大家共同遵守噪声管理规定。
1 总则1.0.1 为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
1.0.3 工业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时进行。
1.0.4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效果、技术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
1.0.5 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
1.0.6 对于采取相应噪声控制措施后其噪声级仍不能达到噪声控制设计限值的车间及作业场所,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0.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工作场所 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2.0.2脉冲噪声 impulsive noise具有声压猝增特征的噪声,持续时间不大于1s。
2.0.3 A声级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2.0.4 C声级 C-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用C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2.0.5 倍频带声压级 octave band sound pressure level频带宽度为1倍频程时的声压级,基准声压为2×10-5Pa。
2.0.6 噪声敏感建筑物 noise-sensitive buildings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2.0.7 对噪声敏感的企业 noise-sensitive enterprise内部工作性质或使用状况要求安静的企业。
2.0.8 噪声控制专用设备 equipment specified for noise con-trol专门为控制噪声而设计、生产或制造的设备。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维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安全卫生法》,制定本《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作岗位和办公场所。
第三条目的和原则:本规定的目的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工作场所的粉尘、噪音和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第四条定义:本规定中的以下术语定义如下:1. 粉尘: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2. 噪音: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其声级高于规定的安全标准。
3. 噪声:指超出规定的安全标准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噪音。
第二章粉尘控制措施第五条粉尘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源头控制、传输控制和防护控制相结合。
第六条采取源头控制措施的具体措施包括:1. 确定粉尘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装粉尘收集装置、使用密闭设备等。
2. 选用低尘、低排放的材料和产品,减少粉尘的产生。
3. 配备抑尘装置,如喷雾装置、风扇等。
第七条采取传输控制措施的具体措施包括:1. 确保传输过程中的管道、机械设备等无漏气、无漏粉尘现象。
2. 采取隔离措施,如加装隔离板、安装封闭管道、增加通风设备等。
3. 加密传输过程中的密闭,减少粉尘泄漏。
第八条采取防护控制措施的具体措施包括:1. 为工作人员配备并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防尘服等。
2.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及时清除粉尘。
3. 给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第三章噪音控制措施第九条噪音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源头控制、传输控制和防护控制相结合。
第十条采取源头控制措施的具体措施包括:1. 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噪音的产生。
2. 选用低噪音设备和材料,减少噪音的产生。
3. 对设备和机器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音的传播。
第十一条采取传输控制措施的具体措施包括:1. 对传输过程中的管道、机械设备等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音的传递。
噪声监测标准噪声是指环境中不期望出现的声音,它会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噪声监测标准是指对噪声进行监测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全面地了解噪声环境,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首先,噪声监测标准包括监测点的选择和设置。
在进行噪声监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点,这些监测点应该能够代表被监测区域的整体噪声情况。
监测点的设置应该考虑到噪声源的位置、周围环境、人口密集度等因素,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噪声监测标准还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在进行噪声监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应该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够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噪声进行有效监测。
同时,在使用监测设备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噪声监测标准还包括监测参数和监测时间的确定。
在进行噪声监测时,需要确定监测参数,包括噪声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这些参数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噪声的特性和影响。
同时,监测时间的确定也非常重要,不同的时间段可能会有不同的噪声情况,因此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监测,以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
最后,噪声监测标准还包括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获取监测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监测结果和评估。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该遵循相关的标准和方法,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监测报告的编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监测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反映监测结果,为后续的决策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噪声监测标准是保障环境噪声监测工作科学、规范进行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监测点的选择和设置、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监测参数和监测时间的确定,以及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噪声环境,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洁净室噪音要求及检测规程洁净室不仅仅对室内空气洁净度有严格的要求,针对运行环境的噪音也有一定的国家标准参数,因为洁净室车间是一个相对密闭的、比较压抑的一个环境,如果噪音控制不当,很容易造成车间工作人员以及生产环境的恶化。
①噪声的测定方法:当房间的面积不大于50m2时,仅测定房间中心一个点。
当房间的面积较大时,每增加50m2 增加一个测点。
测点距离地面 1.0m。
当有条件时,宜测房间静态工况的噪声和本底噪声。
②合格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要求,洁净室空态情况下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噪声不应大于60d B(A)。
单向流和混合流洁净室的噪声不应大于65 d B(A)。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4.4噪声控制4.4.1 洁净室内的噪声级(空态),非单向流洁净室不应大于60 d B(A),单向流、混合流洁净室不应大于65 d B(A)。
洁净厂房的平、剖面设计应考虑控制要求。
洁净室的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并使各部分隔声量相接近。
洁净室内的各种设备应选用低噪声产品。
对于辐射噪声值超过洁净室允许值的设备,应设置专用隔声设施(如隔声间、隔声罩等)。
4.4.5净化空调系统噪声超过允许值时,应采取隔声、消声、隔振等控制措施。
洁净室内的排风系统除事故排风外应进行减噪设计。
4.4.6净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风管内风速宜按下列规定选用总风管:6-10m/s;无送、回风口的支风管为4-6m/s;有送、回风口的支风管为2-5m/s。
洁净室噪声控制洁净室噪声标准的制订主要考虑噪声的烦恼效应、语言通讯干扰和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国内对于噪声对于健康影响的研究表明,低于80d B(A)的一般工业噪声对健康的影响不太大。
国外洁净室噪声标准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6年制定的美国联邦标准209a和1974修订的209b规定:“洁净室的噪声控制在可能进行必要的通话,满足操作或产品的要求,并使人员保持在舒适和安全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