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61 KB
- 文档页数:1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6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 史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A .北京人B .河姆渡原始居民C .半坡原始居民D .黄帝2.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 .《道德经》B .《齐民要术》C .《资治通鉴》D .《天工开物》3.“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中的“我”应是 ( ) A .张骞B .孝文帝C .松赞干布D .元昊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南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5.清朝前期的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 )A .七下西洋B .设置台湾府C .设置伊犁将军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6.“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
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 .《马关条约》的签订D .《辛丑条约》的签订 7.下面宣言指导的是(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8.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秋收起义 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③遵义会议 ④长征的开始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D .②①③④9.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日”是( )A .9月18日B .12月13日C .9月3日D .9月9日10.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 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新中国成立前,南京人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课本、字典B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C .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重大的事件D .乘坐地铁出行12.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
南京市2015年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黄帝2.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道德经》 B.《齐民要术》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3.“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中的“我”应是A.张骞 B.孝文帝C.松赞干布 D.元昊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南朝 B.隋朝C.唐朝 D.宋朝5.清朝前期的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和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A.七下西洋 B.设置台湾府C.设置伊犁将军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6.“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
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7.右侧宣言指导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8.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秋收起义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③遵义会议④长征的开始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9.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日”是A.9月18日 B.12月13日C.9月3日 D.9月9日10.右侧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造成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新中国成立前,南京人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课本、字典 B.强令男子剪掉辫子C.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重大的事件 D.乘坐地铁出行12.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本次考试历史试卷共6页,分选择题(共25分)和非选择题(共35分)两部分。
全卷满分60分。
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商朝的书面语”指的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①蜀②东晋③金 B.①东汉②南宋③隋C.①蜀②东晋③隋 D.①蜀②西夏③元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历史上称当时统治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4.在某同学《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小论文中,表述有误..的是A.汉武帝时统一铸造五铢钱B.东汉时期,商船广泛使用指南针C.两宋时期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经济的发展5.故宫军机处旧址的介绍上写着:“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
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C.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6.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中确定进出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表明废除了近代▲(条约)的相关规定。
▲是指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 武汉之所以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是因为它是A.孙中山开始革命的地方 B.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地C.武昌起义爆发的地点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8.右侧两幅图反映的史实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北伐战争 B.长征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9.“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历史⼀模试卷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5年中考历史⼀模试卷(注意:答案请涂或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不要写在试卷上)⼀、单项选择题(本⼤项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长江流域”、“⽔稻”、“⼲栏式房屋”等信息描述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华夏族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部编年体通史著作B.南朝祖冲之是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学家C.李⽩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D.苏轼和⾟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物,⼈们将他们并称为“苏⾟”3.唐太宗在魏征去世后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逝,朕亡⼀镜矣。
”知⼈善⽤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A.“⽂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4.下列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A.开始使⽤⽜耕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的谚语C.“⼀岁或稔,则数郡忘饥”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5.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从荷兰⼿中收复台湾B.率军反击沙俄侵略C.西⾏印度求真经D.平定⼤⼩和卓叛乱6.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意图。
侵略军的暴⾏是A.洗劫后焚烧了圆明园B.割占台湾、澎湖列岛C.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D.令清政府拆毁⼤沽炮台7.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合作,下列不属于国共合作的是①北伐战争②井冈⼭会师③红军长征④抗⽇战争⑤三⼤战役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8.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A.壮⼤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量B.摧毁了封建⼟地制度C.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D.进⼊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第⼀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建⽴了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的钢铁、汽车、机床等企业,这体现了“⼀五计划”对我国⼯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中国已经实现⼯业⼤国之梦B.为社会主义⼯业化奠定基础C.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完成了“⼤跃进”10.右图为⼀历史⽼师上课的板书设计,你认为板书标题应为A.⼈民政权的巩固B.三⼤改造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改⾰开放1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变化,其中不适应当时⽣产⼒⽔平的政策是A.⼟地改⾰运动B.农业⽣产合作化运动C.⼈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区域⾃治。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还不会种植作物;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六千年,种植粟;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种植水稻。
故选B。
【考点】原始人类的生活。
2.【答案】B【解析】《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史学著作;《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一部“工艺百科全书”;《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农学著作。
故选B。
【考点】我国古代的科学著作。
3.【答案】C【解析】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大唐公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孝文帝是北魏时期皇帝,元昊是西夏王朝的开国君主。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4.【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瓦舍勾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舍勾栏出现在宋朝,是当时最繁荣的商业聚集区,南朝、隋朝、唐朝时期还没有出现这种想象。
故选D。
【考点】宋朝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
5.【答案】D【解析】七下西洋是明朝郑和的事迹,设置台湾府与伊犁将军都属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措施。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妨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与交往。
故选D。
【考点】清朝时期的外交政策。
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南京条约》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签订的。
故选C。
【考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7.【答案】C【解析】材料中给出的有效信息有“建立民国”“同盟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信息都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
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故选C。
【考点】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的成立之初实行哪些重要政治制度篇一:必修1第6单元检测题2014.12青岛三中高一历史第6单元检测题2014.11一、单选题(80分)1.《工农兵三字经写道:“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人共党,组红军,打土豪,除劣绅,废军阀,莫容情,阶级敌,一扫清。
”判断此“三字经”当时最可能流行于()A.华中地区B.华北地区C.江浙地区D.东北地区2.“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3. 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有一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永远定格。
它的寓意是()A.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日军占领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的历史见证C.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重新光复的纪念D.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4.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愿迄今实告实现。
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5.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 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A.它曾做出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D.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6.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A .《清明上河图》B .《女史箴图》 .《送子天王图》南京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word 版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30分)《世界遗产名录》列入了大量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据此回答第1-3题。
1.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A .约三四百万年B .约一百七十万年C .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D .约七千年2.“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于4月5日在都江堰渠首隆重开幕。
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A .李冰B .贾思勰C .李春D .李时珍3.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
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至A .山海关B .临洮C .葱岭D .嘉峪关4.“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A .《道德经》B .《论语》C .《孙子兵法》D .《孟子》5.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①丝绸之路 ②遣唐使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册封“班禅”A .①③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③④6.他是东晋最为出色的画家,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誉。
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7.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子 ②秦半两钱 ③五铢钱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②③①8.“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该条款出自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9.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 .李宗仁B .彭德怀C .张学良D .杨虎城10.下列信息不能..从右图中获得的是 A .战役名称B .战役时间C .战役指挥者D .战役结果马共和国 ②亚历山大帝国 ③秦朝 ④波斯帝国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江苏省13市历史中考世近史汇编淮安市(2015·江苏淮安)21.“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B.攻占巴士底狱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答案】B(2015·江苏淮安)22.“任何生物如果以任何方式发生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且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被选择。
”提出这一理论的是()A.牛顿B.爱迪生C.达尔文D.爱因斯坦【答案】C(2015·江苏淮安)3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幅地图材料二在1916年德法之间的某次战役中,法军总兵力的70个师中有66个师先后参加,德军也有46个师投入战斗,双方伤亡的总兵力高达70万人。
据统计,这次世界大战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材料三使纳粹国家接收无条件投降条款,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影响,会议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材料四有评论说:当今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不由一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图二中两大战争策源地分别是哪国?(2)材料二中描述的是什么战役?依据材料二归纳,这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灾难?(3)材料三所述是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战后哪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怎样的发展趋势?【答案】15.(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2分)德国、日本;(2分)(2)凡尔登战役;(1分)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2分)(3)雅尔塔会议;(1分)两极格局。
(1分)(4)多极化。
(1分)南京市(2015·江苏南京)17.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动。
南京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l6 Na - 23 S - 32 Ca - 40 Cu -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A.尼古丁B.水C.蛋白质D.维生素(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称量固体质量C.过滤D.稀释浓硫酸(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 B C D( )6.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棉花C.羊毛D.蚕丝( )7.这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 )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9.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农业上可采用喷灌、滴灌来节水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C.有颜色的植物均可制成酸碱指示剂D.在钢铁表面涂油可防止生锈(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Cl--、HCO3--B.Na+、K+、NO3--、Cl--C.H+、Na+、OH--、SO42--D.Ag+、Ca2+、Cl--、NO3--(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木炭粉(CuO) ——在空气中灼烧B.KCl溶液(CaCl2) ——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C.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D.H2(HCl气体) ——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 l℃时,将50 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 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二、(本题包括l小题,共l4分)16.(14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A B C D(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中考试题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7分)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对联。
(4分)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清·李尧栋题莫愁湖光华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兰亭集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书写了这一书法名篇。
C.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D.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3.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3),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6),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8)大自然历来是文人的心灵家园。
避乱金华的李清照就曾打算泛舟排忧,但因忧思太重,担心小船儿而作罢;退隐苏州园林的文人造园时不重实用,而特别讲究自然之趣,也可谓,。
(依次填写《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句子)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江苏省南京市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B.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我国著名的古都C. 南京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 南京是江苏省最大的港口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选项A,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六朝古都”之称。
所以,B选项正确。
选项C,南京的工业基础雄厚,规模庞大,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石化、电子、钢铁、机械、丝绸纺织等工业。
故C选项正确。
选项D,江苏省最大的港口是连云港,而不是南京。
南京港是长江下游水陆联运和江海中转的综合性重要港口,是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也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但并非江苏省最大的港口。
因此,D选项错误。
2、近代史上,南京经历了多次战争洗礼,其中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史上南京所经历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选项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并未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选项错误。
选项B,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但同样没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选项错误。
选项C,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但同样没有实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故C选项错误。
选项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选项正确。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解析】题干要求从“正楷体”和“行楷体”中任选一种字体抄写两句诗,抄写时必须只选择一种字体抄写,不要两种字体混杂,更不能选择其他字体抄写。
字千万不可写错。
【考点】汉字书写2.【答案】C【解析】解题时要了解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特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草”;其特点是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
因此“阔大端正”“庄严肃穆”不符合《兰亭集序》的特点。
【考点】王羲之书法作品特点3.【答案】(1)悠然见山(2)一览众山小(3)山光悦鸟性(4)霜叶红于二月花(5)斜晖脉脉水悠悠(6)但愿人长久(7)苔痕上阶绿(8)载不动许多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解析】(1)~(7)小题是对接式的默写题,只需根据题目中的上句(下句)填写出对应的下句(上句)即可。
【考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4.【答案】(1)páo(2)lǒnɡ(3)刺(4)绽【解析】(1)“刨”是个多音字,有“páo”、“bào”两个读音,根据语境,应读“páo”。
(2)垄为“lǒnɡ”。
(3)不能错写成“茨”,(4)不能错写成“颤”。
【考点】拼音拼写和汉字书写5.【答案】示例:虫子的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解析】根据横线前面的四个比喻句可知,横线上填写的句子必须是一个比喻句,且要根据《虫子旁》书里的内容(根据第一段可知)来确定比喻句的本体——“虫子”。
【考点】语言的连贯6.【答案】(1)①A、F②I、J③D、E(2)示例:深沉的情感理性的批判【解析】(1)根据横线前面的提示填写对应的作品名称(序号);如:根据“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可知相关的作品为“A《狗·猫·鼠》”和“D《五猖会》”。
(2)根据《朝花夕拾》的主题来填写。
【考点】文学名著内容以及特点的把握二、7.【答案】D【解析】“兹”的意思是“这里”,“来”是动词,其后应接宾语“兹”,应在“兹”后断开。
:2014年南京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5届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干栏式房屋遗址 C.司母戊鼎 D.甲骨文2.《魏书》记载:(孝文帝曰)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材料反映了A.北方民族大融合 B.开元盛世 C.经济重心南移 D.宋代都市生活繁荣3.《资治通鉴》是古代著名的史书,下列史实不可能...被其记录的是A.春秋争霸 B.商鞅变法 C.魏晋南北朝更替 D.贞观之治4.下列事件属于中外友好交往的是①卫青霍去病破匈奴②佛教传入③文成公主入藏④郑和下西洋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下列文学艺术作品,能够体现明清社会生活情况的是A.《论语》 B.《蜀道难》 C.《清明上河图》 D.《红楼梦》6.右图是对清政府镇压人民抵抗列强的讽刺。
与该局面形成有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列强7.1912年,荣氏企业向面粉业进军,并在一年内快速发展。
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原因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一战结束 D.抗战胜利8.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开辟这一道路的是A.中共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遵义会议9.“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
”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10.1949年8月,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北平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商国是。
他们最可能商讨的主题是A.筹建新中国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国有企业改革1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的发展B.“两弹一星”是在②取得的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③发展D.“文革”使④没有取得任何成就12.中共十四大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收效也很明显。
玄武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一)历史(开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此选项的字母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1分,共25分)。
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列遗迹、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原始农耕....居民生产状况的是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2. 毛泽东曾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下列不属于...商鞅制定的“利国富民”政策的是A.奖励军功 B.允许土地私有 C.奖励耕作 D.实行盐铁专营3. 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元 D.明清4.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一套重要的政治制度,经过了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行省制度②八股取士③军机处④丞相制度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C.④①②③D.②④③①5.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斐然。
下列选项中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伤寒杂病论》——华佗——中医名著B.《兰亭序》——颜真卿——“天下第一行书”C.《资治通鉴》——司马光——纪传体通史巨著D.《天工开物》——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6. 报刊杂志作为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陈独秀提出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言论可能发表在A.《海国图志》B.《申报》C.《民报》D.《新青年》7.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它成为红军在根据地生活的真实写照。
红军队伍创建于A.上海B.南昌C.井冈山D.延安8. 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构成要素。
据右图判断,该卡片记录的是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淮海战役的胜利D.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覆灭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选择国产汽车。
南京市2015年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分,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黄帝
2.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3.“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中的“我”应是
A.张骞 B.孝文帝
C.松赞干布 D.元昊
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5.清朝前期的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和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
A.七下西洋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伊犁将军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
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右侧宣言指导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秋收起义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③遵义会议④长征的开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9.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日”是A.9月18日 B.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