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耦合固结沉降分析-课件PPT(演示稿)-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8
广东土木与建筑GUANGDONG 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2019年4月第26卷第4期APR 2019Vol.26No.4DOI:10.19731/j.gdtmyjz.2019.04.003作者简介:谈炎培(1983-),男,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及地下水动力学研究。
E-mail :windsun.typ@ 0引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涉及大量深基坑工程,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进行基坑开挖时,需先进行工程降水。
地下水位的降低将引起地层固结压缩,产生地表沉降,对周边建构筑物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如上海地铁7号线某车站降承压水诱发了最大达85mm 的沉降[1];南京地铁2号线某车站基坑降水导致邻近民宅发生沉降并损坏[1];荆州某大厦由于邻近基坑降水而引起主楼和裙楼出现宽达45mm 的差异沉降裂缝[2]。
由此可见,深基坑降水诱发的地表沉降相当普遍,已成为基坑工程的主要危害因素。
分析地表沉降的关键是所采用的降水沉降分析理论。
已有理论分为非耦合理论和耦合理论两大类。
非耦合理论以Terzaghi 理论、Gambolati 两步法理论为代表。
Gambolati 等人对威尼斯沉降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两步法理论[3,4];骆祖江等人[5]采用了Gambolati 两步法理论,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群井降水进行数值模拟。
耦合理论则以Biot 理论[6]为代表,冯晓腊等人[7]利用Biot 固结方程对武汉市中山广场工程降水进行了计算;基于Biot 固结理论,陈锦剑等人[8]对上海一深水池工程的基坑外承压水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叶为民等人[9]以Hardening-soil 本构模型来探讨不同降水方案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刘婧等人[10]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上海世博500kV 地下变电站基坑降水施工进行了分析。
此外,对于普通降水井的实际降水效果,徐建邦等人[11]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总结;对于真空降水井的降水效果,肖瑞传等人[12]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