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8章
- 格式:ppt
- 大小:555.50 KB
- 文档页数:95
一.填空题1.类型码为()的中断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存放在0000H:0058H开始的4个连续单元中,若这4个单元的内容分别为(),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为5060H:7080H。
2.CPU在指令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检测INTR引脚,若测得INTR为()且IF为(),则CPU在结束当前指令后响应中断请求。
3.从CPU的NMI引脚产生的中断叫做(),它的响应不受()的影响。
4.中断类型码为15H的中断,其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一定存放在()四个连续的单元中,若这四个单元的的内容为:66H、50H、88H、30H,则其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为()。
5.中断控制器8259A中的中断屏蔽寄存器IMR的作用是()。
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是()、()和()。
7.在8086/8088微机系统中,INT20H指令中断向量存放在()中。
8.CPU在响应中断时,首先是保护(),然后将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送入()。
9.在8086/8088微机中,实现CPU关中断的指令是(),实现开中断的指令是()。
10.如果CPU同时接收到中断请求和总线请求,则CPU应先响应()。
11.当用8259A管理INTR中断时,要发出EOI命令结束中断是操作()命令字。
12.执行INTn指令时,其中断类型号由()提供,响应INTR时,中断类型号由()提供,响应NMI时,中断类型号由()提供,执行BOUND指令时,中断类型号由( )提供。
13.INTR、NMI均属于外中断,其中INTR被称为()中断,NMI被称为()中断。
14.80486在实模式下,当某中断源的中断类型码为70H时,中断服务程序的偏移地址和段基址将分别填入()单元和()单元。
15.CUP复位时,由于()被清零,使从INTR输入的可屏蔽中断不被响应。
16.2片8259A级联可管理()个可屏蔽中断。
17.INTR输入是()有效。
18.级连系统中,从8259A中的INT引脚应与主8259A的()连接。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八章习题解答(部分)1. 什么叫总线和总线操作?为什么各种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普遍采用总线结构?答:总线是模块与模块之间传送信息的一组公用信号线;而模块间信息传送时与总线有关的操作统称为总线操作;模块间完成一次完整信息交换的时间称为一个总线操作周期。
总线标准的建立使得各种符合标准的模块可以很方便地挂在总线上,使系统扩展和升级变得高效、简单、易行。
因此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普遍采用总线结构。
2.微机总线有哪些种类?其数据传输的主要过程是什么?答:微机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总线标准包括系统内总线标准和系统外总线标准两类:系统内总线标准一般指微机主板插槽(系统扩展板)遵循的各种标准,如PC/XT总线标准、ISA 总线标准(PC/AT总线标准)、VL总线标准(VESA具备总线标准)、PCI局部总线标准等;系统外总线标准指系统互连时遵循的各种标准,多表现为微机对外的标准接口插头,有时也称为接口标准,如EIA RS-232异步串行接口标准、USB通用串行接口标准、IEEE-488通用并行接口标准等。
一个总线操作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总线请求及仲裁阶段、寻址阶段、传数阶段和结束阶段。
在含有多个主控制器的微机系统中,这四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仅含一个主控制器的单处理器系统中,则只需要寻址和传数两个阶段。
3.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外总线(通信总线);用于连接微型机系统内各插件板的总线称为系统内总线(板级总线);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片内总线。
4.一次总线的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依次为总线请求及仲裁阶段、寻址阶段、传数阶段和结束阶段。
8.同步总线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主要用在什么场合?答:同步并行总线时序是指总线上所有信号均以同步时钟为基准,所有接在总线上的设备的信息传输也严格与同步时钟同步。
同步并行总线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缺点是无法兼容总线上各种不同响应速度的设备,因为同步时钟的速度必须以最慢的响应设备为准,这样总线上的高速设备将无法发挥其高速性能。
第1章 概述1.电子计算机主要由.电子计算机主要由 运算器运算器 、 控制器控制器 、 存储器存储器 、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 和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 等五部分组成。
等五部分组成。
等五部分组成。
2. 运算器运算器 和 控制器控制器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被称作CPU CPU。
3.总线按其功能可分.总线按其功能可分 数据总线数据总线 、 地址总线地址总线 和 控制总线控制总线 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
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
4.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 系统总线(或通信总线)系统总线(或通信总线) ;用于连接微型机系统内各插件板的总线称为系统内总线(板级总线) ; CPU 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 内部总线内部总线 。
5.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所共同遵循的工作原理是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所共同遵循的工作原理是 程序存储程序存储 和 程序控制程序控制 的工作原理。
的工作原理。
这种原理又称这种原理又称为 冯·诺依曼型冯·诺依曼型 原理。
原理。
第3章 微处理器及其结构1.8086/8088 CPU 执行指令中所需操作数地址由执行指令中所需操作数地址由 EU EU EU 计算出计算出计算出 16 16 16 位偏移量部分送位偏移量部分送位偏移量部分送 BIU BIU BIU ,由,由,由 BIU BIU BIU 最后最后形成一个形成一个 20 20 20 位的内存单元物理地址。
位的内存单元物理地址。
2.8086/8088 CPU CPU在总线周期的在总线周期的在总线周期的T1 T1 T1 时刻,用时刻,用时刻,用A19/S6A19/S6A19/S6~~A16/S3 A16/S3 输出输出输出 20 20 20 位地址信息的最高位地址信息的最高位地址信息的最高 4 4 4 位,而在位,而在其他时钟周期,则输出其他时钟周期,则输出 状态状态 信息。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三、简答题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答: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相应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外部设备之后,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也可)2.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本思想?答:冯.诺依曼型计算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的。
其中,运算器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控制中心,所以数值计算和信息的输入,输出都有是在控制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的;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它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一个字节;输入设备是把人们编写好的程序和数据送入到计算机内部;输出设备是把运算结果告知用户。
(写出主要内容,即可)3.什么是微型计算机?答: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只要答出五大组成部分即可)4.什么是溢出?答:溢出就是在运算中,使用已经确定的二进制位数,没有办法表示运算结果。
二、简答题1.在内部结构中,微处理器主要有哪些功能部件组成?答:1) 算术逻辑部件 2) 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3) 程序计数器 4) 时序和控制部件(意思相近即可)2. 微处理器一般应具有哪些功能?答:1)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可保存少量数据3)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完成规定的操作 4)能和存储器、外部设备交换数据5)提供整个系统所需的定时和控制 6)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3. 什么是总线周期?答:CPU使用总线完成一次存储器或I/O接口的存取所用的时间,称为总线周期,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包含4个T状态,分别称为T1、T2、T3、T4。
(意思相近即可)?2.中断服务程序结束时,。
RET应该可以使中断服务程序返回主程序,但因为RETF是子程序返回指令,它只从堆栈中恢复CS和IP,而不能使状态字PSW得以恢复,所以不能使断点完全恢复,对源程序的继续执行造成不良影响。
(回答可以返回2分,出现的问题3分,意思相近即可)3.写出把首地址为 BLOCK1) MOV BX,OFFSET BLOCK+6 2) LEA BX,BLOCK 3) LEA BX,BLOCKMOV DX,[BX] MOV DX,[BX+12] MOV SI,12MOV DX,[BX+SI]4. 设BX=134AH,BP=1580H,DI=0528H,SI=0234H,DS=3200H,SS=5100H,求在各种寻址方式下源操作数的物理地址。
第1章答案6. 解:(1) (0.653)10=(0.A72B)16128.016008.0008.1116688.02688.216168.07168.716448.0448.1016653.0 =⨯=⨯=⨯=⨯=⨯B A (2) (0.109375)10=(0.1C00)16C00.121675.0175.116109375.0=⨯=⨯(3) (0.4567)10=(0.74EA)1646592.4162912.02912.10166432.06432.14169152.049152.4163072.073072.7164567.0 =⨯=⨯=⨯=⨯=⨯A E 7. 解:(1)783 = 30FH30163031648154816783 =÷=÷=÷(2)5372=14FCH1016141162015201633512335165372 =÷=÷=÷=÷(3)957=3BDH301631131659135916957 =÷=÷=÷9. 解: (1)12813 B 0001101.02222222754723=++=++---原码:0.0001101B 反码:0.0001101B 补码:0.0001101B (2)12812-B 0001100.0)22(2221281254723-=+-=+-=--- 原码:1.0001100B 反码:1.1110011B 补码:1.1110100B (3)6417-B 0100010.0)22(222641762604-=+-=+-=--- 原码:1.0100010B 反码:1.1011101B 补码:1.1011110B 10. 解:0113101221111.021111.01.1112222217+-⨯+=⨯+=+=+++= 浮点形式为:0011 0111100100465601211.0211.0000011.022222643----⨯=⨯==+=+= 浮点形式为:1100 0110000100211.0643-⨯-=-浮点形式为:1100 111000011171036210010011.021*******.01.100100122225.73---⨯=⨯==+++=浮点形式为:1111 1100101(舍入处理:0舍1入法)第2章答案5. 答:8086系统中存储器的逻辑地址由段地址(段首址)和段内偏移地址(有效地址)两部分组成;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由地址加法器生成,寻址时,CPU 首先将段地址和段内偏移地址送入地址加法器,地址加法器将段地址左移4位并与段内偏移地址相加,得到一个20位的物理地址。
第八章中断控制器8259A1. 8259A的初始化命令字和操作命令字在设置上有什么不同?答:初始化命令字:是在计算机系统启动时,由初始化程序设置的,且一旦设定,一般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就不再改变。
操作命令字:是由应用程序设定的,用来对中断处理过程作动态控制。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被多次设置。
2. 8259A中的中断屏蔽寄存器(IMR)与8086的中断允许标志(IF)有何差别?在中断响应过程中,它们是怎样配合工作的?答:差别有三:差别1——IMR中的某位为1时,说明对应此位的中断请求当前是受到屏蔽的;而IF位为0时,说明可屏蔽中断请求是受到屏蔽的。
差别2——IMR可以屏蔽部分中断请求;而IF为0时,屏蔽的是所有可屏蔽中断请求。
差别3——IMR是8259A中的一个8位寄存器;而IF是CPU中16位标志寄存器中的1位控制标志。
配合:只有当IMR中的某位为0且IF=1时,CPU才有可能响应对应此位的中断请求。
具体过程是:由中断请求寄存器(IRR)接收外部的中断请求并锁存中断请求,IMR中的对应位决定是否让这些请求通过。
如果IMR的对应位为1,则说明此中断当前受到屏蔽,即对它进行了封锁,而不让其进入优先级裁决器(PR);如果IMR的对应位为0,则PR把新进入的中断请求与当前服务寄存器(ISR)中指示的当前正在处理的中断作比较,若判断出新进入的中断请求具有足够高的优先级,则PR通过相应的逻辑电路使8259A的INT端为1,从而向CPU发出一个中断请求;如果此时CPU的IF=1,则CPU执行完当前指令后,就会响应该中断请求;否则,若IF=0,则CPU不予响应。
3. 8259A的全嵌套工作方式与特殊全嵌套工作方式有何不同?答:工作在全嵌套方式下,当处理某一级中断时,只有当优先级更高的中断请求到来,才会实施中断嵌套。
当同级中断请求到来时,不会给予响应;而工作在特殊全嵌套方式下,当处理某一级中断时,若有同级的中断请求到来,也会给予响应,从而实现对同级中断请求的特殊嵌套。
微机原理习题册第 1 章数制和码制1.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为二进制数(4)(1)147 (2)4095 (3)解:147=B 4095=B= =2. 将下列二进制数分别转换为十进制数(3)(1)(2).001B解:= .001B==3.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1)B(2)11B(3)101B (4)0B(5)01111111B(6)0B 解:(1)95H(2)34BH(3)FFFDH(4)0815H(5)7FH(6)401H4.已知 a=1011B, b=11001B, c=100110B,按二进制完成下列运算,并用十进制运算检查计算结果:(1)a+b;(2)c-a-b;(3)a·b;(4)c/b;解:a=1011B=11, b=11001B=25, c=100110B=38(1)a+b=100100B=36 (2)c-a-b=10B=2(3)a·b=1B=275 (4)c/b=1……1101B(=13)5.设机器字长为 8 位,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和补码:(1)+1010101B (2)-1010101B (3)+1111111B (4)-1111111B (5)+1000000B (6)-1000000B 解:(1)+1010101B 原码 01010101B 补码 01010101B(2)-1010101B 原码 B 补码 B(3)+1111111B 原码 01111111B 补码 01111111B(4)-1111111B 原码 B 补码 B(5)+1000000B 原码 01000000B 补码 01000000B(6)-1000000B 原码 B 补码 B6.已知 a=00111000B,b=B,计算下列逻辑运算:(1)aAND b;(2)a OR b;(3)a XOR b;(4)NOT a;解:(1)00000000B(2)1B(3)1B(4)B7.求下列组合 BCD 数的二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形式:()(1)3251;(2)12907;(3)2006 解:(1)0011 0010 0101 0001B,3251H(2)0001 0010 1001 0000 0111 B , 12907H(3)0010 0000 0000 0110B , 2006H8.设下列四组为 8 位二进制补码表示的十六进制数,计算 a+b 和a-b,并判定其结果是否溢出:(1)a=37H,b=57H;(2)a=0B7H,b=0D7H;(3)a=0F7H,b=0D7H;(4)a=37H,b=0C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