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同步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20.08 KB
- 文档页数:5
逍遥游(节选)同步练习一(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āo)B.夭阏(è)蜩鸠(tiáo)决起(jué)榆枋(fān ɡ)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D.斥鴳(yàn)蓬蒿(hāo)泠然(línɡ)数数然(shu ó)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齐谐》者,志怪者也。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B.此小大之辩也。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旬有五日而后反。
小知不及大知。
D.御六气之辩。
而征一国。
3.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
4.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奚以不知其然也。
5.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二(分)(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10题。
(20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未有知其修者修:长 B.绝云气绝:断绝C.然后图南图:图谋 D.彼且奚适也适:到……去7.下列“也”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B.汤之问棘也是已C.此亦飞之至也D.此小大之辩也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五百岁为春 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其名为鲲翼若垂天之云C.奚以知其然也 D.其广数千里然后图南未有知其修者9.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逍遥游》精选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一、学习要点(一)关于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二)内容结构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
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
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
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己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
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
“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
(三)庄子文章的艺术特色1、神奇瑰丽的艺术想象庄子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寄托自己深邃的思想,常创造出一种宏伟瑰丽的艺术境界。
那不知几千里的北冥之鲲,化鲲为鹏飞往南冥,怒而飞大鹏激起千层波涛,以及那“野马”、“尘埃”构成无比壮丽、雄伟、奇特、生动、鲜明而又瞬息万变的画面。
《逍遥游》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附识./识.别痉.挛/泾.渭分明月饷./响.彻云霄B.钥.匙/锁钥.赡.养/瞻.前顾后歆.羡/万马齐喑.C.属.意/属.文洗濯./擢.发难数舞蹈./韬.光养晦D.曲.笔/曲.解契.约/锲.而不舍篆.刻/大笔如椽.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负:承载。
B.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C.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图:谋取。
D.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勉。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虽然..,犹有未树也C.举世..则将徙于南冥..非之而不加沮D.海运4.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二、阅读鉴赏(24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第5~10题。
(一)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①。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③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注:①监河侯:监理河道的官。
②邑金:邑,封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金,古代货币单位。
③波臣:水官。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庄周忿然作色..曰作色:脸变色,指发怒。
B.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顾视:回头看。
C.激.西江之水而迎子激:引。
《逍遥游》同步练习:《逍遥游》同步练习(三)【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奚以知其然也?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绝云气,负青天。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不负众望。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④不胜枚举。
D、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无所适从。
④适得其反。
2、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③此小大之辨也④之二虫又何知⑤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⑥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⑦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⑧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A、①③④⑥⑧B、②③⑤⑥⑦C、①③⑤⑥⑧D、①④⑤⑦⑧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C、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吾其还也。
B、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C、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D、去以六月息者也。
夫差与之成而去也。
6、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7、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逍遥游》随堂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过关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北冥.(míng)尘埃.(āi)坳.堂(āo)抟.扶摇(chuán)B.鲲.鹏(kūn)夭阏.(yān)蓬蒿.(hāo)学鸠.(jiū)C.晦朔.(shuò)泠.然(líng)宿舂.粮(chōng)决.起(jué)D.蟪.蛄(huì)榆枋.(fāng)蜩.与学鸠(tiáo)数.然(shu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鲲鹏展翅莽莽沧沧食不果腹晦朔B.乘奔驭风不翼而飞胶柱鼓瑟遨翔C.饮鸩止渴雀巢鸠占载舟覆舟芥蒂D.逍遥自在颓废沮丧荣辱毁誉匹敌3、下列句中皆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②旬有五日而后反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⑤此小大之辩⑥之二虫又何知⑦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⑧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A.①②⑤⑦ B.①②③⑧ C.②④⑥⑦ D.②④⑥⑧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命名)置杯焉.则胶(语气词)而后乃今培.风(凭借)B.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快速,抢夺)之.二虫又何知(代词,它)穷发.之北,有冥海者(毛,指草木)控.于地而已矣(控制)C. 若夫乘天地之正(顺应,本性)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奋勉)彼且恶.乎待哉(何,什么) 故夫知效.一官(胜任) D .定.乎内外之分(认清)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错误) 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比较,使……满意 )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信) 5、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一项是【 】A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B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 .而后乃今将图南D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6、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6 逍遥游课时演练·促提升(A)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羽翼.(yì)迁徙.(xǐ)沮.丧(zǔ)草芥.(jiè)B.颠覆.(fù)榆枋.(fāng)舂.粮(chōng)朝.菌(zhāo)C.椿.树(chūn)荆棘.(jí)腾跃.(yào)翱.翔(áo)D.赞誉.(yù)齐谐.(xié)驾驭.(yù)斥(àn)解析:A项,“沮”读“jǔ”,C项,“跃”读“yuè”,D项,“安鸟”读“yàn”。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胶:粘。
B.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控制。
C.未有知其修.者修:长。
D.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非难,责难。
解析:B项,控:投,落下。
答案: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B.C.D.解析:B项,决:快速的样子。
C项,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D项,抢:触、碰。
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①②都解释为“虽然”。
③而且,连词;④还,连词。
答案:C5.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①用,介词;②把,介词;③用来,表目的的连词;④用,凭借,介词。
答案:C6.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解析:①③⑥结构助词,的;②④⑤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⑨人称代词;⑧指示代词;⑩动词,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 6 逍遥游课时同步练习习题(附答案)6 逍遥游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ào)B.夭阏.(è)蜩.(tiáo)决.起(jué)榆枋.(fānɡ)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D.泠.然(líng)蓬蒿.(hāo)御.风(yù)数.数然(shuò)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适莽苍者,三餐而反B.此小大之辩也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旬有五日而后反小知不及大知D.御六气之辩而征一国3.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夫知效.一官。
效:胜任B.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致:使……到来C.辩乎荣辱之境.。
境:界限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计算6.对选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逍遥游 同步练习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北冥.(m ín ɡ) 鲲.鹏(k ūn ) 坳.堂(áo ) B.夭阏.(y ú) 斥躎.(y àn ) 榆枋.(f ān ɡ) C.大椿.(ch ūn ) 舂.粮(ch ōn ɡ) 恶.乎待哉(w ū) D.朝.菌(zh āo ) 蜩.鸠(ti áo ) 泠.然(l ěn ɡ) 解析:A 项“坳”读“ào”;B D l ín ɡ”。
答案:C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
B.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负:载。
C.此亦飞之至.也 至:最高。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非:责难。
D.辩乎荣辱之境.境:界限。
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
解析:A 项中“怒”的意思是“奋发”。
答案: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适莽苍者⎪⎩⎪⎨⎧∙∙临汝适舟行莽苍者适 B.⎪⎩⎪⎨⎧∙∙腹果食不然果犹腹 C.⎪⎩⎪⎨⎧∙∙异志聊斋怪者也志 D.⎪⎩⎪⎨⎧∙∙顶绝会当凌云气绝绝云气 解析:D 项上句中是“超越、穿过”之意;下句是“极、非常”之意。
A 项意思均为“到”;B 项意思均为“充实”;C 项意思均为“写,记载”。
答案:D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虽然..,犹有未树也 D.尘埃者,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解析:A 项,海运:大海翻腾动荡。
B 项,果然:充实的样子。
C 项,虽然:虽然如此。
答案:D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而后乃今将图南.C.不过数仞而下.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A项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第6课逍遥游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晦朔鲲鹏展翅莽莽沧沧荣辱毁誉B.遨翔乘奔御风不翼而飞胶柱鼓瑟C.芥蒂鸿鹄之志雀巢鸠占载舟覆舟D.匹敌逍遥自在颓废沮丧食不果腹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抢.榆枋而止抢:触、碰B.我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C.绝.云气,负青天绝:阻挡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众人..,犹有未树也..匹之 D.虽然4.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小知不及大知 B.此小大之辩也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而征一国5.与“彼且恶乎待哉”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 B.而莫之夭阏者C.去以六月息者也 D.奚以知其然也6.下列每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是 ( )A.不违农时.时.则不至B.小知.不及大知之二虫又何知.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何以伐为.D.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7.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①《逍遥游》其实无形地拓展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告诉我们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②也就是说人的这一生,有生之年小大之境应用起来完全不同,会带给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
③因为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④所以大与小呢,它绝不是一种文学化描写的境界,更多的时候它表现在生活中很多实用的规则里。
⑤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就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答: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
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
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答: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同步练习一、基础检测1、下列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坳(ào)堂蟪(huì)迁徙(xǐ)斥鴳(àn)B北冥(mínɡ)夭阏(yū)榆枋(fānɡ)翱(áo)翔C晦朔(shuò)抟(tuán)数数(shù)然蓬蒿(hāo)D 泠(línɡ)然蜩(tiáo)舂(chōnɡ)米决(xuè)起而飞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抟.扶摇而上者抟:环旋着往上飞B然后图南..图南:计划向南飞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与例句中加点字词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 《齐谐》者,志怪.者也B不过数仞而下.C水.击三千里D而征.一国者4、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 虽然..,犹有未树也C 众人....匹之 D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5、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南冥者,天池也A 奚以知其然也?B《齐谐》者,志怪者也。
C 之二虫又何知!D彼且奚适也?6、翻译下列句子。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二、阅读提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庖丁解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课内复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芥.舟(jiè)学鸠.(jiū)晦.朔(huì)B.问棘.(jí)舂.粮(chōnɡ)翱.翔(áo)C.加沮.(zǔ)北冥.(mínɡ)迁徙.(xǐ)D.齐谐.(xié)莽.苍(mǎnɡ)奚.适(xí)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全都是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一项是()①鹏之徙于南冥也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③则芥为之舟④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⑤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⑥之二虫又何知⑦此亦飞之至也⑧辩乎荣辱之境A.①②③ B.④⑥⑧ C.⑤⑦⑧ D.①②④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以五百岁为春③诸侯以惠爱为德④奚以知其然也⑤问征夫以前路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公田之利,足以为酒⑧农人告余以春及A.①②③ B.④⑥⑦ C.⑤⑥⑧ D.①④⑥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庄子》的首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讲,都堪称《庄子》的代表作。
B.本文集中表现了庄子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思想,这种自由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C.这种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上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极虚无的态度。
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因而代表了先进阶级的思想。
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高中语文《逍遥游》(一)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答题时间:35分钟)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北冥()鲲()鹏坳()堂抟()扶摇而上齐谐()迁徙()夭阏()决()起而飞宿()舂()粮泠()然恶()乎待哉未数数()然沮()丧榆枋()斥()晦朔()蓬蒿()翱()翔穷发()之北知()效一官蟪()蜩()2. 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A.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B. 其翼若垂天之云C. 此亦飞之至也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E. 之二虫又何知3. 选出下列“以”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A. 去以六月息者也B.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 以五百岁为春D.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E.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4.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A.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B.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 而后乃今将图南D.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5. 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项()A. 则风斯在下矣B.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斯已矣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C.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D. 此小大之辩也彼且奚适也而御六气之辩6.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a.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c. 绝云气,负青天()d.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e. 腹犹果然()f. 泠然善也()g. 置杯焉则胶()h. 而后乃今培风()i.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j. 《齐谐》者,志怪者也()7.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③德合一君,而征一国④旬有五日而后反⑤此小大之辩也()⑥而御六气之辩()8. 判断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南冥者,天池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莫之夭阏者。
()(4)之二虫又何知!()(5)奚以知其然也?()(6)彼且奚适也?()(7)彼且恶乎待哉?()9. 翻译下列语句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同步练习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同步练习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写作思路、基本思想。
2、赏析本文奇特的想象,借寓言形式阐述深邃思想的写法。
3、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字、词、句式。
二、作者简介:三、文题讲解:四、背景介绍:五、随堂训练基础知识训练1。
下列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āo〕B。
夭阏〔è〕蜩鸠〔tiáo〕决起〔jué〕榆枋〔fānɡ〕C。
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D。
斥鴳〔yàn〕蓬蒿〔hāo〕泠然〔línɡ〕数数然〔shuó〕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齐谐》者,志怪者也。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B。
此小大之辩也。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旬有五日而后反.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D.而御六气之辩。
而征一国者。
3.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
4。
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
奚以不知其然也.B.副词,表反问语气。
5.选出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翻译下列语句: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2.去以六月息者也.译文:3。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5.之二虫又何知?译文:6.彼且奚适也?译文:课外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逍遥游》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ínɡ) 鲲鹏(kūn) 坳堂(ào) 抟扶摇(chuán)B.夭阏(è) 尘埃(ái)万仞(rèn) 榆枋(fānɡ)C.舂粮(chōnɡ)朝菌(zhāo)蜩鸠(tiáo)大椿(chūn)D.翱翔(áo) 蓬蒿(gāo)沮丧(jǔ)晦朔(shuò)2.下列画线字“之”的用法,与“其翼若垂天之云”相同的一项是()A.水之积也不厚B。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
之二虫又何知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B.不过数仞而下C.头发上指,目眦尽裂D.顺流而东也4.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莫之夭阏者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彭祖,传说为尧之臣子,名铿,活了八百岁,“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指此人.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诗两首》试题含详解(新人教必修Ⅰ)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撑.(zhāng)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liáo)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接着愁怨的姑娘。
B.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chì chù)着,冷漠,凄清,又稠怅。
C.那榆阴下的一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róu)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朔;满载.(zǎi)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解析】A项“撑”应读chēng,“接着愁怨”应为“结着愁怨”;B项“稠怅”应为“惆怅”;D项“漫朔”应为“漫溯”,“载”的读音应为zài。
【答案】C2.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我/身旁飘过这/女郎B.她/静静地/远了,/远了C.那/河畔的/金柳D.在/我的心头/荡漾【解析】A项的诵读节奏是“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答案】A3.对《再别康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四行一节,每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B.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C.“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而且鲜明地涌动着一股热烈的情绪。
D.首节和尾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解析】整首诗的风格是清新飘逸的,那种热烈的情绪压在了诗歌的内层,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所以“鲜明”不恰当。
【答案】C4.下列对《雨巷》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
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相同,押韵的位置固定不变,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
B.以情而言,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
此情此景,水乳交融,幻化为一体。
C.诗中的“姑娘”,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逍遥游》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北冥(míng) 尘埃(āi) 坳堂(āo) 抟扶摇而上(chuán)B. 鲲鹏(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C. 晦朔(shuò) 泠然(líng) 宿舂粮(chōng) 决起(jué)D. 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与学鸠(tiáo) 数然(shu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 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C. 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D.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3. 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5. 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名为鲲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以五百岁为春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二、简答题6. 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
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2)六月息________________(3)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_(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___(5)控于地而已矣________________(6)宿舂粮________________8. 大鹏南飞,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其中的道理,用文中的话来解释,就是因为(二)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9.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2)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3)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______(4)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10. 对下列文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 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 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 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 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11. 下列对本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 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 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 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三、课外拓展阅读: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
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曰“公辅才也”。
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
(竟陵王萧)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后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
寻除尚书殿中郎。
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曰:“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
”子良对曰:“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
”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曰:“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
”文惠太子尝幸东园观获稻,云时从。
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
”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
”文惠改容谢之。
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曰:“不谓今日复见谠言。
”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
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咳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咳亡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
移尸自门入,躬自营晗①,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
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
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武帝九锡②之出,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
文伯曰:“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即时愈,恐二年不复可救。
”云曰:“朝闻夕死,而况二年。
”文伯乃下火而壮③焉,重衣以覆之。
有顷,汗流于背起。
二年果卒。
(《南史》) 注:①晗:通“玲”,古殡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
②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高势显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
③壮:中医艾灸。
1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候叔明见之候:等候B. 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弼:辅佐C. 家事必先谘而后行谘:询问D. 性颇激厉,少威重少:缺少1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人每疑其宿构宿构:抄袭B. 云之事臣,动相箴谏箴谏:劝告,规诫C. 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文墨:文书D. 有所是非,形于造次造次:轻率1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5. 下列句子,全部说明范云有才识的一项是( )①善属文,下笔辄成②不意范云乃尔③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④家事必先谘而后行⑤躬自营晗,招复如礼⑥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A. ①④⑤B. ①③⑥C. ②④⑤D. ②③⑥1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齐武帝误以为范云是一位阿谀奉承之辈,准备流放他,后来听说他在辅助子良时,经常规劝子良,陈说朝政得失,就改变了主张。
B. 范云随从文惠太子在东园观看农民收获稻谷时,委婉含蓄地劝告文惠太子不要安于一朝的逸乐,受到太子和侍中萧缅的敬重和赞赏。
C. 范云敬重寡嫂,家中事总要先听寡嫂的意见再做;关心朋友,朋友去世后,让出新房中的东房代停尸之用,并亲自为其发丧,深受世人的赞赏。
D. 范云担任吏部尚书掌管选举事宜之后,皇上对他寄予厚望,每日文书满案,宾客满门,但是他应对自如,口无阻滞,官府文书,处理如神,当时的人都敬佩他聪敏明鉴。
参考答案:一、1 .D(A.抟扶摇而上“tuán”;B.夭阏“è”;C.决起“xuè”。
)2. C(A.徒—徙;B.复—覆;D.辨—辩。
)3. B(A.古义:真正的颜色。
今义:纯正的颜色。
C.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
D.古义:四季。
今义:春天和秋天。
)4. C5. C(A.是,叫;B.表反问语气;C.作为,当作;D.替。
)二、6. 优游自得的样子鲲鹏无己无功无名7. (1)奋发(2)气息,这里指风(3)粘,着地(4)阻塞(5)投,落下(6)捣掉谷壳8.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三、(一)9. (1)功效,这里是“胜任”的意思(2)使……到来(3)界限(4)拼命追求的样子10. A 11. D(二)12. A(探望。
)13. A(事先作好。
)14. A(A.的,助词。
B. 表递进;表目的。
C.就;竟。
D.表目的;用。
)15. B(句②,写齐武帝对范云的赞赏;句④,写范云尊重寡嫂。
)16. B(委婉含蓄改为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