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环境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环境工程原理历年考题简答题1、生物除磷原理及实际应用工艺(2005,6分)见总结2、氧垂曲线的含义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005,6分)耗氧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即发生生物化学分解作用,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溶解氧。
在受污染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制约着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过程。
这一问题的研究对评价水污染程度,了解污染物对水产资源的危害和利用水体自净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3、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2005,6分)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面长满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的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
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中去除。
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优点:1、生物量大。
填料比表面积大,单位体积内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大的多,池内充氧条件良好,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不需要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污泥产量少,运行管理简单;3、耐冲击负荷。
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强;4、可以脱氮除磷,具有多种净化功能(外层膜好氧内层膜厌氧)。
缺点:填料会堵塞;布气布水不易均匀;动力消耗大。
适用于水量小的。
4、FICK定律及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2005,7分)通透量(单位时间分子数)=(C1-C2)×面积×通透系数/厚度C1、C2分别代表滤膜两侧液体浓度。
该定律表明物质通过膜的速率与膜两侧液体的浓度差、膜面积、物质的通透系数和膜的厚度有关。
5、利用城市垃圾堆置高效复混肥的工艺过程(2005,7分)现代化堆肥生产,通常由前处理、初级发酵、次级发酵、后处理、脱臭及储存等工序组成。
①前处理当以生活垃圾为主要原料时,由于其中含有体积大的垃圾和不可堆肥化物质,因此需要破碎、分选等预处理方法处理垃圾,降低不可堆肥化物质的含量,并使堆肥物料粒度和含水量在一定程度达到均匀变化。
四川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环境工程科目代号:841#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试题共3页)
(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写在试题纸上不给分)
第一部分:(75分)水污染控制原理
1、(5分)什么是活性污泥指数SVI?活性污泥指数SVI对污泥法处理废水有什么重要意义?
2、(6分)试比较说明传统活性污泥法、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多点进水活性污泥需氧、供氧、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3、(15分)画出胶粒结构示意图,说明什么是双电层?什么是C电位?试分析讨废水水质对废水混凝处理过程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可举例说明)
4、(7分)有人用SS起始浓度为C0 的废水进行自由沉降实验。
已知沉降柱有效高度为H、沉降t1 时的出水SS浓度为C 1 ,则沉降速度>=H/t1 的颗粒完全沉降,而沉降速度<H/t 1的颗粒不会沉降,且沉降效率为(C0-C1)/C0,以上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5、(7分)若一废水处理系统由n 个相同的连续流搅拌反应器组成,假设为稳态条件下的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为K,各级速率常为C0,1、2、…3n级反应器出水浓度分别为C0、C1、…Cn,则该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率为E=1-(1-Kθ)-n(%),为什么(试证明或推导)?
二、计算题(35分)
用CSTR型厌氧反应器处理某厂有机废水,废水流量为1200立方米/日,CODcr平均浓度为3000毫升/升。
由实验测得(20℃时)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最大比基质增长速率(μmax)为0.15(1/日)。
半饱和常数(Ks)为350毫升/升,产率系数(a)为0.04(克MLVSS/克CODcr),自氧化系数(b)为0.012(1/日)。
若污泥浓度为2500毫升/升,要求CODcrde 去除率达到85%,此时CODcr的降解速率是多少?若以该速度作为反应器内有机物的平均降解速率,请确定反应器的理论容积、污泥泥龄和产气量(标准状态下)。
第二部分:(75分)大气污染控制原理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5分)
1=(8分)粒径分布有那几种表示方法?粒径分布与降尘之间有何关系?
2、(8分)颗粒在流体中运动何时达到终端沉降速度?在斯托克斯(stokes)区,外力。
阻力与终端速度有何关系?
3、(9分)湿式除尘与过滤除尘方法有何联系与区别?
4、(10分)吸收法与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其原理有何异同?
二、计算题(40分)
1、(20分)某厂集尘板面积为60m2的电除尘器处理气量为20m2/s,在现场测得入口含尘浓度为10g/m2,出口含尘浓度为0.5g/m2。
如果要求处理气体含尘浓度小于0.15g/m3,需怎家多少集尘板面积?
2.(20分)用含组分B的吸收液吸收气态污染物A,其反应速率r=kr’CACB,若CB=0.5Kmol/m3,KAL=1.5*10—4M/S,kr’=5*103m3/kmol·S,DAL=1.8*10—9m2/s,界面上A组分分压为0.01atm,HA=1.4*10—2kmol/atm·m3,CB视作常数,试判断吸收过程类型,并计算吸收过程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