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读书人是幸福人》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共一课时)【学习目标】1.提炼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勾画阅读等阅读方法。
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知人论世】谢冕,1932年1月6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等。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问题二: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请写在下列横线上。
提示:中心句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体现文段主要内容。
一般出现在文段开头起统领作用,或者出现在中间起过渡作用,或者出现在结尾起总结作用。
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2.合作讨论,理清思路。
要求:小组合作尝试完成下面的结构提纲表。
【品读课文,局部研习】1.精读、美读第三自然段。
问题一:你读过哪些书?请在横线处写出。
问题二:小组交流,你读过的书当中哪本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问题三:仿照课文句式把下列的语句填写完整。
从学得;从学得。
2.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
①仔细阅读课文第四段,思考问题。
问题一:好书和不好的书有什么区别?它们对人有何影响呢?(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归纳)问题二:根据上面的划分标准,你认为你看过的书当中哪些书是好书,哪些书是不好的书?②名言警句积累【课后作业】1.上网查找一些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
2.收集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事例,并回忆一篇或一部曾经使自己有所感触或有所收获的作品,在组内交流。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提炼文章宗旨。
2.能力目标:掌握并学会运用全体通读、专心精读、勾画浏览等浏览方法。
3.情感目标:能联系各自的浏览经历和读书领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浏览,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浏览方法,理解字词句,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从而更精确的把握文章的宗旨。
【教学难点】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2.培养先生勤于浏览的良好习气。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这是希望工程的标志图片,标题叫做“我要读书!”,这个女孩名叫苏明娟,是一个贫困失学的儿童,大家认真看这张图片,该当可以在小姑娘眼中那种对读书的渴望。
根据老师平时的了解,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然而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却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这又是为甚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0页,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作家谢冕的读书世界,领会读书的快乐,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二、检查预习1.作者剪影。
(课件展现作者剪影)谢冕:福建省福州市人。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言语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讨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言语文学研讨所所长。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等十余种,和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世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
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永世的校园》。
2.说文解字。
(课件展现应掌握的字词)(1)浩瀚:广大;繁多。
(2)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3)上溯(sù):往上推求或回想。
(4)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
哲,有智慧。
贤,有德行和才能。
(5)睿(ruì)智:英明有远见。
睿,看的深远。
(6)大抵(dǐ):大多,大都;基本上。
三.讲授新课(一)(泛读)先生全体感知全文。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词汇:幸福、读书人、智慧、丰富、启迪等。
2. 学生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及对人生的积极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讨论和表达个人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及带来的幸福感。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将学生引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键词汇及主要观点。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于读书的看法和观点。
3. 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并分享读书的经验和体会。
教学准备:1. 整理课文材料:《读书人是幸福人》2. 准备课堂讨论问题:例如:- 阅读这篇文章后,你对于读书的看法有何变化?- 你觉得读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好处?- 你喜欢读书吗?为什么?- 你平时喜欢读哪些类型的书籍?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和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主题,并提出个人观点和想法。
2. 阅读理解: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体会,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归纳: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强调读书对于个人的积极影响,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思考、多探索。
5.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1. 《读书人是幸福人》课文材料2. 小组讨论问题评价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达情况,进行个体或小组评价。
2. 针对学生表现较差的部分,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一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3.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
难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人?为什么?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如何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5. 随堂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内容。
6. 板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重要概念设计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文章的主旨和重要概念,写一篇关于“什么是幸福人”的短文。
答案:请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课堂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阅读其他相关的文章,进一步加深对幸福人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一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
难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读书人是幸福人》。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读书的热爱和尊敬。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难点:理解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尊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引起学生对读书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和同桌交流。
3.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和解释,其他组成员可以提问,讨论结束后各组向全班汇报。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读书人是幸福人爱读书幸福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哪个环节需要改进?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进行交流分享。
让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感受读书的氛围,激发他们对读书的热爱。
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返回教学设计《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授课人王粉利【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泛读课文,学会提炼文章主旨与把握文章结构。
2.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阐释的“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3.学会做圈点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4.联系各自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泛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
2.品味语句,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读书与幸福的深刻含义及关系。
2.体悟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教师采用问题探究法及点拨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辩论等形式来自主学习,并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使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中,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课时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网络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一、阅读课文,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二、查找作者谢冕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三、查询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故事、图片、音乐、歌曲。
( 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四、运用网络查找读书的图片、读书的有关知识。
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通过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在泛读、精读的基础上探究本课的思路,提炼主旨,学会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喜欢读书吗?可能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学生不喜欢。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到底有何用?让我们进入《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课文来探探究竟。
1. 多媒体展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 多媒体展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 泛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品味语句,把握文章结构。
二、检查课前预习:5. 作者(个别提问)谢冕,1932年1 月6 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
曾用笔名谢鱼梁。
1945-1949 年在福州中学就学。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第一篇:《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还曾记得囊萤映雪,凿壁引光,还曾记得头悬梁,锥刺股,还曾记得明月高悬,伏案桌前,我们为读书而奋斗。
每个人都在为着不同的心情,目的在读书。
你读书的感受:A.苦B.苦中有乐C.乐D.乐中有苦选择A或B的:你是个诚实真诚的孩子;选择C或D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你读书的目的:A 考出好成绩B 让家长高兴C获取知识D不知道选择A、B、D的:你是个诚实真诚的孩子;选择C: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通过这个调查,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然而,北京大学的谢冕教授却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6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十三课《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二、讲授新课(一)介绍作者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
曾用笔名谢鱼梁。
汉族,中共党员。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
(二)讲解生字词音、义师:了解完作者,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
(结合课后第一大题)浩瀚(hàn):广大;繁多。
加惠(huì):施惠,给与好处。
崇高(chong):雄伟高大。
陶冶(yě):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饱览:尽情地欣赏。
上溯(sù):往上推求或回想。
睿智(ruì):英明有远见。
睿,看得深远。
卑鄙(bēi bǐ):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奸诈(jiān zhà):虚伪,狡猾。
往哲先贤: 历代贤明、智慧之士。
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三)讲解议论文三要素师:预习了文章的同学应该知道,这是一篇议论文,那么我想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议论文的三要素有哪些?论点——灵魂。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拓展阅读与知识延伸•小组讨论与课堂互动•课程总结与反思01课程介绍与背景《读书人是幸福人》概述《读书人是幸福人》是一篇探讨读书与幸福关系的文章,通过阐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乐趣以及读书对人生的影响,鼓励人们热爱读书、追求知识。
本文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展示了读书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引导读者思考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时间安排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语言简练结构清晰文章语言简练,表达准确,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符合议论文的特点。
逻辑严密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
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句话表达了阅读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
”这句话通过列举一些经典著作和伟大人物,说明了阅读对于人们精神成长的巨大作用。
作者观点及立场分析作者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阅读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素养和品质。
作者强调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重视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作者的立场是积极向上的,他相信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从而成为更加幸福的人。
03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速读技巧及实践应用01020304预览扫读跳读实践应用精读方法分享与交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分享精读成果,促进思想碰撞和深度思考。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读书给人带来的幸福。
2.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读书的幸福。
2. 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从中得到启示。
2. 如何让学生在分享阅读体验时,能够做到有深度,有思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2. 学生阅读材料: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你们认为读书能带来幸福吗?”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引出本课主题。
2. 课文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3. 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准备的阅读材料,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读书给人带来的幸福。
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5. 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体验的分享是否达到了预期,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2. 阅读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否从中得到启示。
3. 分享质量:学生在分享阅读体验时,内容是否有深度,有思考。
4. 课后作业:作文的质量,是否能够体现学生对读书幸福感的体会。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2019-课题名称《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读书人是幸福人》科目语文课时一教师学生年高一级一、教材内容分析《读书人是幸福人》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五篇文章都是围绕“读书阅读”这一主题论述的。
作为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本课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让学生能领悟到读书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许多学生不爱读书或很少读书,本文的学习将对他们是一次很好的读书学习教育。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册前三个单元学习的重点依次是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品位语言。
本单元在前三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重点是提炼文章主旨。
根据单元学习重点及对口高招考纲要求,我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一)知识目标 1、掌握往哲先贤、睿智、浩瀚、饱览等词语含义。
2、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二)能力目标 1.提炼文章主旨,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其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品味文章语言,通过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领悟文章主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读---思—研---说---记“五步教学法”。
其中以读为主,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课文主旨并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一主旨。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教师活动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第一步:检查学生预习效果。
这一步检查内容是字词和学生搜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交流回答通过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珍惜学习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将对课文的理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主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理解课文观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及相关的辅助材料。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重点、难点内容。
(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观点。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原因。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读书人是幸福人通海县职业高级中学张丽荣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3.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ppt上呈现的贫困山区的读书图片,再进行小调查:你读书的感受: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你读书的目的:A 考出好成绩B 让家长高兴 C获取知识 D不知道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到底有何用?让我们进入《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课文来探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学理论家。
50年代后期,谢冕作为中文系学生,在北大逗留时间最多、最有感情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分散在全校大大小小的图书阅览室。
他是宿舍、饭厅、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竞走者,常在下课后到图书馆看书,就免不了用书包占座。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图书馆“是动荡学海中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港湾”。
谢教授曾经动情的回忆这段青春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有赖于名园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也有赖于这座著名图书馆的灯火,它是我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如今它已成了点燃在心灵深处的恒久的光明。
”2.字词积累浩瀚:广大繁多上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饱览:尽情观赏加惠:施惠,给与好处。
惠,好处。
陶冶: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往哲先贤:睿智:英明有远见。
睿,看得深远。
嗜好:特殊的爱好。
大抵:大概,大都。
3.快速阅读课文,试着找出文章每段的中心句,并划分段落层次,并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人是幸福人》教案教学目:1.知目:学会文中内容做注,养成翻工具的。
2.能力目: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心精、比照、展等方法。
3.情感目:能系各自的和体会,理解“ 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极,做一个快的人。
教学重点1.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字句,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培养学生搜集并理料的能力。
教学点1.理解体“ 人是幸福人”。
2.培养学生勤于的良好。
教学方法:朗法、自主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1教学程:一、入新(开展小)1.你的感受: A.苦 B .苦中有 C . D .中有苦教 A 或 B 的:你是个的孩子 C 或 D 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2.你的目的: A.考好成 B .家高 C .取知 D .不知道A 或B 或 D 的:你是个的孩子C 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冕:“ 是幸福,人是幸福人。
” 我一起走冕的幸福生活⋯⋯.二、授新:( 一) (泛)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1.什么人是幸福人?(引学生从找各段的中心句入手)第 1 自然段:我常想人是世幸福人,因他除了有的世界之外,有另一个更浩瀚也更丰富的世界。
第 2 自然段:能增广,入不同空的多他人的世界。
第 3 自然段:加惠于人的不是知的增广,而且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 4 自然段:与好能使人“向善”、“避”。
最后一自然段是:人是幸福人。
(也是全篇主旨)2.理清文章的构(引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尾)教引:全文各自然段之是——分——的构关系。
作者的思路是先“ 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能增广知、陶冶精神,与好能“向善”、“避”,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用“所以——”句完成因果。
即文最后一段:“所以,我,人是幸福人。
” 个句,是逐深入述的,是全文主旨,与开呼。
(二)(精)品文,合学生理解“ 人是幸福人”。
1.学第 1、2 自然段。
①学生朗文第 1、2 自然段。
②教提:作者什么人是幸福人?找出其中理由。
(引学生用自然段 1、2 文中句来明)世界(人人都有)自然段1:人有两个世界更丰富的世界(人独有)不多草木虫。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文章,进一步了解议论文。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等阅读方法。
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教学重点】1.掌握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等阅读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2.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学会相应的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片,这是希望工程的标志图片,题目叫做“我要读书”!这个女孩叫苏明娟,是一个贫困失学的儿童,大家认真看这张图片应该可以在小姑娘的眼中找到那种对读书的渴望。
那么,老师想了解一下你对读书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你读书的感受:A.苦B.苦中有乐C.乐D.乐中有苦教师引导选择A或B的:你是个诚实真诚的孩子,选择C或D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通过这个调查,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然而,北京大学的王冕教授却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
”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78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二、讲授新课(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二) 了解完作者,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对字词的预习情况,请大家抬头看幻灯片,解释下列词语,并注意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如果你对这些字词还不是很熟悉,老师希望你能把这些字音标注在书上。
浩瀚(hàn):广大;繁多。
加惠(huì):施惠,给与好处。
崇高(gāo):雄伟高大。
陶冶(yě):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上溯(sù):往上推求或回想。
睿智(ruì):英明有远见。
睿,看得深远。
卑鄙(bēi bǐ):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奸诈(jiān zhà):虚伪,狡猾。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标题: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读书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幸福的定义和特点。
2. 阅读对个人幸福的积极影响。
3. 阅读的方式和技巧。
4. 阅读的选择和规划。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知识讲解:1. 介绍幸福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
2. 分析阅读对个人幸福的积极影响,如提升情商、拓宽视野和增强思考能力等。
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阅读对个人幸福的具体影响,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2. 阅读体验分享:学生个别或小组分享自己读过的一本对个人幸福有积极影响的书籍,并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技能训练:1. 阅读技巧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技巧,如快速阅读、扫读和精读等。
2. 阅读实践:提供一段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总结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幸福的定义和特点,阅读对个人幸福的积极影响以及阅读的技巧和实践。
2. 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
教学资源:1. 幸福的定义和特点的讲解材料。
2. 阅读对个人幸福的积极影响的案例材料。
3. 阅读技巧讲解的PPT或教材。
4. 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故事。
5. 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阅读技巧运用情况。
3.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总结和个人阅读计划的制定。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与阅读活动,如读书俱乐部、阅读比赛等。
2.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鼓励他们分享读书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达到学生的需求。
2. 教学内容是否有足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说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读书人是幸福人》。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读书的好处,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乐趣,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朗读、感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珍惜读书机会的情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学会感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感悟作者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课件,展示的画面为:夜晚,一个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窗外星星闪耀。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象夜晚读书的情景。
提问:你们觉得在这样的夜晚读书是什么感觉?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含义。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讨论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感悟。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讲解与练习(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手法,如“书籍是朋友”、“读书人是幸福人”等。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读书人是幸福人板书内容:书籍是朋友读书人是幸福人热爱读书,珍惜机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爱读书”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读书人是幸福人》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学习运用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
3.能品味文章语言并判断中心句。
4.能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
1.学会搜集并处理资料。
2.学习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
3.能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没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作品的资料。
3.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二、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2、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4、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5、各段的中心句分别是什么?
6、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7、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
可分为几个部分?
三、课堂测评
1、本文是一篇关于话题的议论文。
文章开篇就旗帜鲜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在文中清楚阐述了读书能从时空角度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的拥有这一核心问题。
文末再次强调了“”,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2、文后练习一。
四、拓展延伸
1、谈谈你对读书、对读书人的看法。
2、你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畅所欲言,口说我心,说出真情实感,苦乐酸甜,不要拘泥于作者和同学的观点。
)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熟读课文。
2、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并各举一例。
二、合作探究
1、朗读第1段,思考:
⑴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
⑵文中的“两个世界”指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⑶文中提出的幸与不幸区分标准是什么?
⑷本段结尾说“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结合上下文,谈谈“精神的不平等”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
2、朗读第3段,思考:
⑴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
⑵作者具体以哪些事实为例?
⑶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事例所涉及的人物。
⑷本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3、体会读书人的幸福
你能举出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事例吗?从这些事例中能否悟出读书与人生发展的关系呢?
4、你能归纳文中的表达技巧吗?
三、课堂测评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一观点的理由。
2、文后练习三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
2、第3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的例子,你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再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吗?
五、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文后练习二、四。
3、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