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重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548.34 KB
- 文档页数:7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点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号召全党贯彻落实。
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只有全党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才能使我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
学习型政党就是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政党。
学习指的是全面学习,不仅意味着获得理论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包括重视党性修养,进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全面提升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法律素质。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调整时期,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国际国内情况促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我们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从容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才能切实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科学理论武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党就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应建立在对理论的认真学习和正确领悟基础上。
通过对理论系统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观点和认识,形成新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汪兴福-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汪兴福: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命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那么在当前这么一个情况下,很多同志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解为就是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政党,我们认为这种理解不是错误的话也是不全面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就这个课题谈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们来说一说近十年来学习型政党的研究现状。
第二个问题我们再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就是什么是学习型政党。
第三个,我们在此基础上来看一看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第四个方面我们主要研究一下在当前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它的着力点,或者说我们需要抓哪些方面的工作。
我们下面来看第一个方面,近十年来学习型政党的研究现状,关于这个问题它有四个结点。
第一个时期从1980年到2001年;第二个时期从2001年到2004年;第三个时期从04年到2009年,或者说2009年就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为标志,这前一个时期和后一个时期。
在中国谈学习型政党,因为学习型政党作为一个概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在中国讲学习型组织,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这就是上海交大的杨通义教授,那么杨通义教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生教授,他是咱们原来国家主席荣毅仁的姐夫,1979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在1980年的时候杨先生就到美国参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会50周年的活动,在这个时候他见到了系统动力学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美国的发展情况,老先生就觉得这么一种理论它特别适合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人的思想建设这一块。
所以老先生就参加了这么一个培训班,回国以后他当时的一本书叫《系统原理》翻译成中文,然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了叫杨通义院,在中国组织传授这一理论。
1989年杨先生到了台湾,把系统动力学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介绍到台湾。
1988年在国家经委召开的大型研讨会上,这次会议结合中国的国庆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的观点和理论。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和启示江北学校:吴启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和倡导要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这确实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重大意义、基本目标、主要内容、重点要求、根本方法、基本途径、具体措施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党肩负的六大任务之首要位置,绝不是偶然的。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始终走在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们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党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才能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坚持学习的最好诠释,也是我们党善于学习积极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最好例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3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年,取得了一系列让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正像四中全会指出的那样,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怎样才能执住政不失政,执好政不乱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增强解决新形势下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云霄县委党校朱灿鑫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深刻说明了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
学习型政党是在不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通过不断促进学习,以学习力来推动创新力、增强内在活力的政党。
它以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创建的根本宗旨,并最终以党员干部素质率先发展影响、辐射、带动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一般学习型政党的共同含义,同时还有自身特殊的规定性和鲜明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殊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殊规定性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在学习型政党之前冠以马克思主义,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方向,这个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向。
2、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重点。
十七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整个过程中,决不能借口学习其他知识而忽略了对这个重点内容的学习,更不能用学习其他知识来取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当今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型政党联系起来,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学习型政党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武装干部,当前重点就是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导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三要义钟贤超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要在实践中有效推进这一任务,就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
因为理论上的清醒是正确实践的前提。
而指导这一实践的理论首要的是要搞清楚其本源、本质、方法三要义。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源本源是事物源头和开端的规定。
本源的东西不管在感性外观上有多么不同,在本质上、在理性思维中都是万物产生之源、又最终复归于斯的东西。
如果以此视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源,就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中央为什么要在全党大张旗鼓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其考量的本源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出发点在哪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都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党能否代表人民长期执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源意义就在于此,即是要解决长期执政的问题。
于我党而言,要做到长期执政并非易事,存在着种种风险。
世纪之交,世界上发生了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丢失政权的重大变局,比如苏联共产党执政74年后丢失政权,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后在大选中惨遭失败,具有88年历史的国民党在大选中也一度丧失执政党的地位。
这就向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历史性警示:即使是长期执政的党也同样存在着失去人民群众支持的危险。
而与此同时,我们党内却存在着“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1问题;也存在“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 2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3的问题;尤其是存在“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4的问题,等等。
浅谈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性作者:刘威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5期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挑战对我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中国适应时代主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就必须努力把自己建设成学习型政党,以始终保持着党的先进性。
学习型政党变革创新执政能力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努力学习和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中国适应时代主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就必须努力把自己建设成学习型政党,以始终保持着党的先进性。
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挑战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在全党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总结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是当前新形势下党建实践的迫切需要,对丰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解决社会主义改革中出现的新热点、新难点和新问题,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抵御各种风险,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是党的建设变革创新的战略选择一个政党要在社会发展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关键是要看它是否有效组织起全体成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能否在建设中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变革和创新。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党组织;就是要树立以学习为核心的新的理念,变革一切不合理的理念;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在理论、制度、科技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创新能力。
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建设变革创新的战略选择。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党组织的自身的发展决策与战略管理不但至关重要,而且更应该用先进的科技知识来武装、支撑全党。
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刘云山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加强和改进全党的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党内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使我们党真正成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深刻认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8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都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曲折、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极大地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面对世界的新变化、形势的新发展,党中央又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
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越来越成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政治多极化更加明朗、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不断加速,知识和人才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资源,知识经济、创意产业成为重要经济形态,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深刻理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明确顺利实现这一任务的具体要求,对于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学习型组织的特殊形式,具有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的一般规定性,同时,还具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在的特殊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规定性,既包括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政党的一般规定性,又包括中国共产党先进本质的特殊规定性。
[1]因此,厘清“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的概念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学习型组织。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第一次正式的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型社会前进”的要求,并且正式推出要把学习型社会形态的基本概念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
90年代,随着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圣吉的名作《第五项修炼》翻译成中文,“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被引入中国。
圣吉认为,在信息时代,任何单位的创建、生存与发展,都必须以“学习型”为前提和起点,至少需要进行五种修炼:不断地更新知识以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观念以改善心智;建立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组织好团体学习;开阔视野以系统思考问题。
这五种修炼,实际上就是学习型组织所应当具备的五个特征。
2.学习型政党。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
不仅再一次提出“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提出了“学习型政党”的新概念。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意义2019-09-01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于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重⼤策略。
从国际上看,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将引领我国经济融⼊到世界经济的⼤环境中,这种融⼊过程必将伴随着许多前所未有的⽭盾和问题。
经济的变化引发政治的变化,现在中国对外交往⽇渐增多,同国外政党间的交流互动逐⽇增加,因此,正确处理好国际事务已成为党所⾯临的⼀个崭新课题。
从国内情况来看。
当前我国改⾰开放已进⼊攻坚阶段,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利益⽭盾⽇益复杂突出”的⽭盾凸现期。
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加强学习,抓紧培养⼀批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通晓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融、法律、科技、管理等专业知识的治国理政⼈才,不断增长新本领,破解时展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新⽭盾。
第⼆。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程的内在要求。
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程,借鉴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的某些理念和具体做法,创建具有中国特⾊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通过全⾯的、系统的、持续的学习,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具备领导国家和社会的能⼒,已成为党的建设的⼀项重要任务。
在深⼊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个重要的认识:党的建设新的伟⼤⼯程内在地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过程⼜是推进党的建设伟⼤⼯程的过程。
第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顺利完成党肩负的执政使命的现实需要。
我们党从诞⽣之⽇起就勇敢担当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新世纪新阶段,努⼒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四个坚定不移”与现实审视■一、提出“四个坚定不移”的现实背景我国在经过了长期的艰辛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实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也是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发展道路,中国自从走上了这条道路,在三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巨大的转变,社会主义事业越来越欣欣向荣,在国际上也得到了社会的共识,很多有识之士纷纷称赞中国的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前,我们必须在这条道路上毫不动摇地走下去,而这时,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时所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就正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二、“四个坚定不移”的深刻内涵(一) 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初步探索之后,多年来我国也从农村改革发展到经济特区的城市改革,经济体制也相应得到了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已慢慢步入了正轨。
这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可以说,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好而快的发展局面。
在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挫折和考验,也有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出现,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这一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法宝。
(二)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说起改革开放,人们多数回想起深圳渔村的辉煌发展,或是想起小岗村在中国大地带来的波澜。
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改革开放,更多的是经济全球欧化为中国带来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它使中国走向强盛,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走向现实,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三) 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在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现实问题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而现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了人民最大的需要,而发展便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关键。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实现社会经济好而快地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和当今社会主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