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活动探究作业课件含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1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同学,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
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7分)1. 八年级开展“以青春之力·奔赴民族梦”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和同学小语一起参与。
【寻梦·蓝天】小语从新闻里听到梦天实验舱发射的消息后,阅读了下面的寄语和消息,并在回帖里写了短评。
请你和小语一起完成题目。
(8分)(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分)载(A.zǎi B. zài)翘(A.qiáo B. qiào)(2)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写汉字。
(3分)dǔ行不怠() dān精竭虑()浩hàn()(3)小语想在短评横线处填入一个成语,用以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请你帮他完成。
(1分)(4)请你为上面的消息拟写一个简单的标题。
(不超过20字)(2分)2. 下面一段文字是明明同学学完本单元内容后搜集、整理而成的,请按照题目要求修改病句。
(2分)①通过学习《消息二则》,使我明白了消息可以分为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②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具体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舒展和阐释。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1)画线句①处缺少主语,可删去“________”或“________”。
(2)画线句②处词语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感受航天精神】3.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下面的文字是一段时评,其顺序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①从“航天之父”钱学森为中华崛起而回国效力,到“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奔赴外太空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做贡献。
八上口语社交叙述活动目标:1、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之间口语社交能力。
2、要修业生能完好、通畅地向同学叙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
并富裕感情。
3、为学生的新闻写作供给活动素材活动重难点:学生能大方、完好、通畅、富裕感情地向同学叙述自己所知道的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集中叙述及今后每课前的三分钟课前准备:提早一到两周给出叙述题目,学生收集整理列出纲要,准备叙述;准备好签筒,前八到十位叙述的同学抽签,准备即时叙述;打出评分表,人手一份,全员都是评委,准备评点;计时员一名。
活动过程:一、老师活动(一)经过 PPT明确什么是叙述,缓解紧张氛围,引入学生活动。
1.出示两幅图,一幅:孔子讲学;一幅: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这些就是叙述,叙述不单是伟人、名人的专利,我们一般的常人仍旧要叙述,能叙述。
2.出示第三张 PPT明确,什么是叙述?叙述就是把事情讲清楚,道理讲明白。
3.出示第四张 PPT:央视有影响力的一个电视栏目“开讲啦”,今日我们八年二班也来一个“开讲了”,同时放映第五张 PPT:出示叙述要乞降评点要求。
4.出示第六张 PPT:叙述的七个话题。
5.欢迎第一位叙述者上场。
二、学生叙述、学生主持、学生评论:一共八个同学叙述,平分秋色。
三、活动延展:回家后,持续准备,可先讲给自己的亲人听;鼓舞在日志中写写本次活动,形式不限,心得可,信息也行,一般的小漫笔仍旧欢迎。
活动小结:活动展开,出乎意外的受学生欢迎,不由惊讶,给孩子搭建一个平台,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出色。
至于成效如何,看看学生们的几篇信息和上传素材《妙笔》班刊:信息一:别出心裁的叙述,意犹未尽的故事初二二班杨博文报导十月十七日下午二时,机关中学八年级二班在本班教室展开了第一次叙述活动。
此次是依据语文第一单元社交要求,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寓教于乐,别出心裁,以《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等主题七选一抽签展开的即兴叙述活动,目的是动员全体同学开动脑筋,百花怒放,旨在锻炼提升学生口头叙述与沟通能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任务二新闻采访》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二新闻采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采访在采写中的地位。
2.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牢固掌握关于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知识。
3.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新闻采访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本活动·探究的教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实际新闻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对各部分内容从理论上进行准确、清晰、透彻的阐释,以加深学生对新闻采访基本原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采用课堂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探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采访的本质,牢固掌握关于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新闻采访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每个周末在家你们看新闻联播、新闻访谈吗?主持人沉稳大气,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被采访对象侃侃而谈,令我们羡慕。
你们中有长大后想当优秀主持人、优秀记者的吗?那优秀主持人、优秀记者的“优秀”是轻而易举得到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些令人羡慕的优秀主持人、优秀记者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看视频】播放央视“面对面”栏目中,著名主持人董倩采访周杰伦的“青春之歌”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想一想、谈一谈】(让学生畅所欲言)1.这位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倩采访的对象是谁?(周杰伦)2.采访的目的(主题)是什么?(周杰伦成名前后的经历)3.你认为这位主持人的这次采访成功吗?(成功)4.她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采访前精心准备)结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5.她成功只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吗?(所有幕后英雄共努力的结果)(学生思考、讨论、探究)结论:一个好汉三个帮。
4 《一着惊天海》——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还要求对新闻亊件的报道进行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和详尽的描述,以求能够给读者留下生动可感的印象,达到“情动于心而言于行”的最高境界。
《一着惊海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幕电彩,先看标题,“一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着继续往下读。
再看开头导语,“海风呼啸”“斩浪前行”“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等句子词语,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彷如一位画家已将画布底色定格。
第二段“顶着凛冽寒风”“不同颜色马甲”“阻拦索"等词语很容易在读者心里荡起涟漪,让读者感觉在看一个个镜头,想先回味—下却又忍不住继续往下看。
1、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2、揣摩文章写作方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2、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教学重点】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多媒体课件。
视频、图片展示:1、辽宁舰、成功着舰的歼-15 552号飞机、辽宁舰歼-15起飞训练、高素质的辽宁舰官兵、辽宁舰内部。
2、导语:“一着惊天海”是我们辽宁舰航空母舰首次战斗机成功首舰的写照,到底是怎么样惊天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边文章,感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量。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字音检测:着陆(zhu ó)桅杆( w éi )凛冽( l ǐn li è )舰艉( w ěi )浩瀚(h àn )娴熟( xi án )默契(q ì )镌刻( ju ān )澎湃(péng pài )殚精竭虑(dān )2、掌握词义:娴熟:熟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首语:山河壮阔,少年如诗。
新时代少年不仅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力量,还要关注新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复兴中学将开展“跟着课本去旅行·大美中国”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活动一:跟着古人感受大美中国]1.体验古人的“朋友圈”。
古人纪念出行的方式是写诗文和绘画,他们的“朋友圈”是优雅的“朋友圈”。
唐朝则是这种“朋友圈”集大成的时代。
(10分)[活动二:重走长征路·厚植家国情怀]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huàn 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是完全对的。
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yǒng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溃.退()抖擞.()huàn散()英yǒng()(2)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的内容和下面的图片提示,依次在后面的方框中补充完整长征中的重大事件。
(4分)(3)请结合原著回答:①上面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红军大转移的原因是什么?(4分)[活动三:惊艳开幕·感受现代中国之美]3.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呈现了史诗般的画卷,带给人震撼和感动。
为传承亚运精神,学校精心组织了一次“共享亚运·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
2.品读文中极具镜头感的跳水动作的描写,感受画面体会其运动美。
3.掌握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放大某个局部进行形象化描写凸显事件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文系新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第3课。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其基本学习任务是新闻阅读,即:通过阅读本单元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并通过横向对比,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特点:如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以及消息、新闻特写、通讯在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学会把新闻当新闻来读。
本文系第三课,学生已经对最常见的新闻体裁---消息的文体特点已有了解,所以本文除了继续加深对新闻要素的理解外,重点是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掌握“新闻特写”的基础知识及写法特点,其中品读描写语句,欣赏所呈现的画面及运动美是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本教案是针对本人所在的农村校学情来设计的。
农村校由于区域原因,大部分学生阅读量远远不够,有的可以说是零阅读,而且也没能养成“预习复习”等良好学习习惯。
所以有限的“当堂掌握”是一大任务;其次是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些;第三是较为灵活的整合方法不适合他们,课文的分析还是老一套的从头到尾,从初读的整体感知到精读品析到揭示主题主旨再到写法借鉴。
当然字词、文学常识等的教学也是必须的,通过课前布置抄写和课上品析文本时部分加以强调的方式来落实。
其他的如拓展就比较少,而把重点放在文本的熟悉和分析上。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基础差,文本的分析意义重大,一个是带领学生阅读了解文本,另外也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立足文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法分析:本文内容不难理解,结构也很清晰。
在正面描写整个跳水过程:“准备—起跳—腾空—入水”后,通过描写现场,如观众整体反应、个别观众采访、专业记者反应、裁判亮分等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也借以反衬吕伟跳水技术之高超、娴熟、优美,为体育健儿夺冠做铺陈,进而来体现我国人才之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活动探究”教学设计一、单元说明1.单元目标(1)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体裁新闻的特点;(2)学习读新闻的方法;(3)养成读新闻的习惯;(4)熟悉新闻采访的方法步骤,进行采访实践;(5)学会撰写新闻作品;(6)通过接触新闻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生活。
2.教材简析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任务群由新闻阅读、新闻采访以及新闻写作组成,在“新闻阅读”任务驱动下,教材选了四篇文章,分别是《消息二则》(即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一着惊天海》,这组教材的主题内容是变化着的社会,通过新闻作品呈现社会变化和时代变迁,体现了新闻作品记录社会与时代发展变化的价值。
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通过接触新闻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生活。
这组教材的语文素养主题是新闻纪实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材以新闻文体为线组合,涉及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新闻体裁。
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探究,达成以下学习目标: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体裁新闻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熟悉新闻采访的方法步骤,进行采访实践;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二、图书简析本册图书围绕“新闻”文体,从应用型文体的角度着手,按照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与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新闻分单元编写,与教材选文形成体裁呼应,为教材提供大量分体阅读的整合文本。
同时,针对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特点,编写了“新闻采访与写作”单元,为学生开展新闻探究活动提供了脚手架。
整体的选篇意图在于实现学生文本阅读的拓展、新闻文体素养的提升以及新闻实践活动的落实。
本册图书所选篇章基本侧重于语文素养主题,“新闻”的体裁分类及其特征是选篇与教材整合的基本点,具体对本册图书的使用可采用以下策略:1、求同对比阅读,在具体新闻体裁划分的前提下,整合教材各篇与各单元精读篇目,了解这一文体的结构(比如消息)或者语言特色(比如准确或生动),从而建构出对这一新闻文体的基础性理解;2.拓展训练阅读,针对略读篇目可以采用快速阅读进行文体要素分析的方法,比如可从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入手,通过拓展训练把握每一结构的训练要点;3.存异对比阅读,每一单元选择一篇精读篇目,对新闻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对比性的区分阅读,从而引导学生明确不同新闻文体的不同;4、活动辅助阅读,对“新闻采访与写作”单元,可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合适篇目,在活动过程中作为提供给学生的手脚架和工具箱,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落实具体活动。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1消息二则 (2)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9)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4)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19)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24)任务二新闻采访 (27)任务三新闻写作 (31)口语交际讲述 (42)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安排了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是新闻阅读,共选入六篇新闻作品,编为五课。
其中,《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两则消息全面报道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整体介绍了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的情况;《“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则新闻特写精彩展现了跳水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冠的场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则通讯详细叙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则新闻评论围绕“国家公祭日”这一新闻事件,紧扣“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引述大量新闻事实并发表评论。
“任务二”是新闻采访,包括采访的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其主体内容放在现场访谈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上。
“任务三”是新闻写作,要引导学生学会撰写新闻作品,以及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
“口语交际讲述”目的是引导学生能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自然得体地把故事或见闻讲给别人听。
本单元的学习是逐层递进的,要以“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引导学生在新闻阅读中,积累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并且通过开展新闻采访等新闻实践活动,感知新闻形成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抓住身边的新闻线索、新闻热点等,尝试进行新闻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要抓住新闻的特点,培养重依据、负责任地表达的意识。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任务一 1.消息二则 2 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任务一新闻阅读1消息二则【教学目标】1.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