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地球运动计算题
- 格式:doc
- 大小:88.16 KB
- 文档页数:10
地球运动得特点知识点一地球得自转运动1、下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得图示,正确得就是()A.甲B.乙C.丙D.丁2.如果下图就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得()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1、C[地球自转得方向就是自西向东。
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瞧,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瞧,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丁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与经度得变化矛盾。
2.B[由图中得箭头可以判断,该图就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图中得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得西南方。
知识点二地球得公转运动读“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A、B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A就是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B.B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得一天C.A得时间就是24时3分56秒D.B得时间就是23时56分4秒4.下列关于A、B得叙述,不正确得就是()A.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自转方向相反,则B得时间比A长B.若地球公转方向相反,自转方向不变,则B得时间比A长C.A与B得时间不同就是由于A时间内,地球多自转了59′D.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得视运动周期为一个A3.D4、D[B就是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A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得视运动就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得,即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就是一个B。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得因素分析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得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就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方法技巧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得因素有两点:一就是纬度。
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得一半。
二就是海拔。
地球运动及相关计算10一、选择题:下左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是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600,P 点为其中点,读图回答1--3题[ ]1.某天文兴趣小组在P点以南2220Km处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480,此时B点地方时是A.2点B.10点C. 14点D. 22点[ ]2.若此时地球公转车近门点与远日点的中点,P点的纬度可能为A. 66034/B. 680 C.750 D. 880 [ ]3;若A的经度为00,此时正值重庆日落,这个季节重庆A. 河流处于沼长水期 B.正处于多雾期C. 昼与夜的比值为1D.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上右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据图完成4--5小题。
[ ]4.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C.④③①②D.③①④②[ ]5.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最大昼长小于1 2小时B.②地在回归线上C.③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D.④地四季分明下图是某纬线圈,A.B.C将该纬线圈平分成等长的三段圆弧,且昏线经过B点,晨线经过C点,读图回答6--8题。
[ ]6.此时A点最低的纬度位置可能是A.60°N – 70°N B.24°S – 34°S C.42°S -52°S D.5°N – 5°S[ ]7.此时北京(40°N,116°E)的昼长可能是A.16时51分 B.8时25分 C.12时00分 D.10时28分[ ]8.此时该纬线圈上的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D.丁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左图),读图判断9---11题。
[ ]9.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A.分别朝北、朝东 B.分别朝南、朝西 C.分别朝西、朝南D.均朝北[ ]10.七月该地区昼长夜短,基本上符合上右图示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11.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小,其原因是①太阳高度角最小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④反射作用最强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④一架飞机某日11时(北京时间)从北京(40ºN,116ºE)起飞,飞行3时30分到乌鲁木齐(44ºN,88ºE),该日北京的昼长为14时19分,乌鲁木齐的昼长为14时43分,据此回答12--14题。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知识·能力聚焦】1.地球自转的特点(1)地球绕其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其北端总是指向附近。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北极上空看表现为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表现为时针。
(3)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1 日,时间长度为,是以距离地球遥远的________为参照点,若以太阳为参照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_________小时,叫做_______日。
(4)地球自转速度可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表示,角速度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速度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上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地球公转的特点(5)地球绕_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地球公转。
其方向_______________。
(6)地球公转周期是________年。
真正周期是__________年,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回归年,其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___。
(7)地球公转的轨迹叫公转轨道,其形状为______________。
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为__________,这时公转速度__________;公转到远日点的时间为___________,这时公转速度__________。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8)__________平面与__________平面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
目前,其度数为__________。
(9)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纬___________;春分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
回归年的长度为_______日_______时_______分_______秒。
【创新·思维拓展】壹1.如何根据经度数值的变化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由于东经度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加,西经度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减小,所以东经度数组建增加的方向或西经度数逐渐减小的方向为地球的自转方向。
反之,根据地球的自传方向可以确定东经度或西经度。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 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
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A. 18时59分57秒B.未到18时59分57秒。
已过18时59分57秒0.次日18时59分57秒3.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A.没有大气层B.有自转运动C.有公转运动D.存在生命现象【解析】1选A,2选C, 3选D。
该题利用“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背景条件,分别考核天体系统、地方时的计算及地球的特殊性等相关知识。
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形成天体系统地月系。
北京(东八区)发射时,东经150°(东十区)的地方时应该为20时59 分57秒,地球的特殊性是有生命存在。
4.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时差的产生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解析】选A。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即使没有地球自转,也有昼夜现象。
5.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B.1月初到3月21日C. 3月21日到7月初D.1月初到9月23日【解析】选A。
越接近近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越快,1月初地球到达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6.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不适应,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D.纬度的不同【解析】选B。
因为地球的自转,使得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因而产生了时差。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于10月13日上午9: 00在中山开始传递。
回答7、8题。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2022·湖北·随州市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随州某校学生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运动。
读图,下列关于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③同时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30°N—30°S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①说法错误,A错误;C 错误;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说法正确,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演示地球自转,③说法正确,B正确;④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23.5°N—23.5°S,D错误。
故选B。
(2022·广西广西·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A.ab段B.bc段C.cd段D.da段3.这一天,广西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夜平分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出现极昼4.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力量。
飞船成功发射的关键因素是()A.交通B.科技C.市场D.劳动力【答案】2.A 3.C 4.B【解析】2.6月5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ab段,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3.2022年6月5日,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的广西昼长夜短,该地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是在春分日或秋分日这两天才有,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地球运动专题训练重要知识点: 1、时间的计算(区时、地方时、日期) 2、昼长(日出、日落)的计算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等太阳高度线)4、太阳视运动图5、日照图6、黄赤交角7、对趾点8、球面上最短距离一、单项选择题:读杭州(30°15′N,120°1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回答1-3题。
1.甲地经纬度位置是A.30°15′N,15°WB.15°N,15°ED.O°15′S,14 ,C.30°15′N14°50′W ° 50′W2.杭州和甲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约为B.2.5 小时 D.5 A.1小时小时C.3小时3.当杭州日落时,甲地一垂直于地面的物体的影子朝向是C.东南D.西南 A.东北西北 B.读下图,图中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表示经纬线。
回答4--5题。
4.若图中虚线为等温线,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A O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郊区B O 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平原C O 地可能为夏季的陆地,P.L 位于沿海D O 地可能为海洋,附近有暖流经过LW,455.若图中虚线PQL 为晨昏线,P 为0最近的航线是PE,一架飞机由飞往L120 点出0为发沿图中直线向东飞行到PL 点A从点PQL 从P点出发沿飞行到L B点点出发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后向正南飞行到从C P L其他飞行路线D读图,回答6—8题。
)的最大值可达( 6.图中a °26′D.30°.23 C A.90° B.66°34′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7.当图中a B.北极圈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A .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C .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8.当北京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图中①线的经度为(E°.26154°W C .°W DA.30°WB.150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Bac为昏线的顶点,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完成下列点的地理坐标为(74o24'N,150oE)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 题-119)a 点与c点的经度数相差是(9..160oD.90o C.180o .0oA B ).C点位于北京的( 10 .西北.东北 D A.西南 B.东南 C )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日10点 B.6月22点 A.5月21日左右22点2212月日1022 C.12月日14点 D.代表晨昏线,黑粗ABC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题12—13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12 )S .135 oW,23o26'N B.135 oE,23o26' A o W,23o26'N.45 oE,23o26'S D45 . C—9:0017:00营业,某投资者想13.若股票市场均在当地时间)尽快卖出股票,在上图所示的时间下,选择的股票市场应位于(.伦敦(0o)B.纽约(74 oW)AC.悉尼(151oE) D.法兰克福(8.5oE)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o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的陆地,据图回答14—15题。
一、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计算专题1、关于区时计算知识回顾:区时划分时区和区时的计算类型1)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2)求时区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 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B. 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不超过12个时区)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即两地在日界线两侧即过日界线的时差);3)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所求区时=己知区时士时差(正负号的取选原则是:东加西减。
)注意:在区时的计算过程中,计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如果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如果区时计算结果小于0,则为前一天,用24小时减去所得值的绝对值,即为所求区时。
这种计算方法是避开跨越日界线计算区时,因为日界线西侧的日期比日界线东侧的日期早一天,不然就涉及到加一天与减一天的问题。
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
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
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
地球公转计算题
1. 地球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答:地球公转一周,即绕太阳一圈,需要365.24天。
2. 如果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每秒29.78千米,那么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少千米?
答:如果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每秒29.78千米,那么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的千米数为:29.78 * 24 * 60 * 60 * 365.24 = 1,496,000,000,000千米。
3. 如果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是1.5亿千米,那么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每年会增加多少千米?
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每年会增加的距离为:(1.5亿- 1) / 365.24 = 40,100千米。
4. 如果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完美的圆形,那么它的直径是多少千米?
答:如果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完美的圆形,那么它的直径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即1.5亿千米。
5. 如果地球的公转速度增加10%,那么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答:如果地球的公转速度增加10%,那么它的速度变为每秒32.758千米。
因此,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的时间为:365.24 / (32.758 / 29.78) = 365.24 * (29.78 / 32.758) = 365.24 * 0.9 = 328.716天。
1.读图,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图中,有关地球自转的图示,正确的是3.关于太阳日、恒星日的正确叙述是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B.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C.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D.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时间多3分56秒4.关于上海和北京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C.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不同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5.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地球自转引起的是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C.黄赤交角D.四季分明6.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北京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温和多雨C.寒冷干燥D.炎热干燥7.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A.正值上海夏季B.公转速度最快C.伦敦进入冬季D.公转速度渐慢8.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40°N,116°E)B.(0°,120°E)C.(70°S,70°W)D.(23°26′S,0°)9.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①昼夜更替;②月相变化;③北京白昼时间冬季比夏季长;④东京比北京先看日出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10.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1月1日B.10月1日C.6月1日D.8月1日11.北京和广州两地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12.有关地球公转位置和速度的正确说法是A.7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B.7月初,地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1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D.1月初,地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13.关于地球自转运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B.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C.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为1恒星日D.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14.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有A.昼夜长短的变化B.太阳的东升西落C.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D.季节的交替变换1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时A.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B.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C.北半球正值冬季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16.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至日后地球自转速度将继续加快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北京是夏季C.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是指一个太阳日 D.地球公转的速度在一月初最慢17.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正值北京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8.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A.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B.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快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D.日地距离远时,公转速度较快19.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其意义在于①是衡量地方时的标准②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③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④形成四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D.在北半球并向南移21.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B.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C.黄赤交角的存在D.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22.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2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南回归线上D.北极圈上24.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有两天正午太阳直射井底,这口井位于A.南、北极点B.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C.南北极圈以内D.南、北回归线上25.太阳直射某地的那一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是该地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B.该地一定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范围内C.一定是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D.一定是该地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26.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是A.一直向北移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C.先向北移,后向南移,然后又向北移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27.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③处,需要l恒星年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28.下列各地中,每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3°20′S,24°E B.24°15′N,120°EC.67°34′N,15°W D.23°26′S,180°W29.关于今天太阳直射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赤道与南回归线间,向南移动B.在赤道与北回归线间,向南移动C.在赤道与南回归线间,向北移动D.在赤道与北回归线间,向北移动30.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A.地方时B.长江三角洲的形成C.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D.中纬度四季更替31.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变为2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带的范围将会变大 B.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变大C.热带的范围将不会变化 D.北极圈的范围将会变大,南极圈的范围将会变小32.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0°N,30°E B.26°N,25°WC.23°26S,60°W D.30°S,132°E33.目前,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A.0°B.66°34'C.23°26'D.90°读“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大 B.赤道上的线速度、角速度最大C.南北极地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D.地球上各处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一样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顺时针方向绕日公转C.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 D.公转中日地距离无变化3.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 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 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4.下列纬线圈上的速度相当于赤道线速度一半的是(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纬30度 D.南北纬60度5.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 A.20时 B.20时56分4秒 C.19时 D.19时56分4秒6.经度相同的地方( )A.季节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7.广州和纽约地方时不同主要是因为()A、两地地理纬度不同B、两地地理经度不同C、两地自转线速度不同D、两地自转角速度不同8.当伦敦为6月22日正午时,北京时间是()A、6月22日20时B、6月23日8时C、6月22日18时D、6月22日4时9.当北京时间为8时,广州(1130E)的地方时是()A、8时B、7时28分C、7时 32分D、8时28分10.雅典时间2004年8月13日晚上8时,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隆重外幕,此时北京(东八区)时间为()A.8月13日8时B.8月14日1时 C.8月13日15时 D.8月14日8时11.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1日3时 B.10月1日15时 C.10月2日3时 D.10月2日15时12.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国际日界线附近,该地区时是3月22日15时。
中考地理地球的运动规律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以自身轴线为中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一周的运动。
以下是中考历年真题及答案的详解。
历年真题:1. 中国四个时区的划分主要依据是()。
A. 经度的4等分B. 经度的5等分C. 经度的3等分D. 经度的6等分2. 南半球夏季的时间在()。
A. 12月至次年2月B. 3月至5月C. 6月至8月D. 9月至次年11月答案及详解:1. 答案:B. 经度的5等分详解:中国划分四个时区主要依据经度的5等分,由东至西分别为东八区、东七区、东六区和东五区。
2. 答案:A. 12月至次年2月详解:南半球夏季的时间为12月至次年2月,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太阳直射位置偏离南回归线,南半球进入夏季。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运动。
以下是中考历年真题及答案的详解。
历年真题:1. 我国广东省的最大日辐射类似于我国的()。
A. 南方沿海城市B. 华东地区城市C. 西南地区城市D. 黄土高原区域2. 我国冬天尤其在1月份降温较剧烈的地区是()。
A. 西藏地区B. 青藏高原C. 黄土高原D. 海洋性气候区答案及详解:1. 答案:A. 南方沿海城市详解: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因此其最大日辐射类似于其他南方沿海城市。
2. 答案:A. 西藏地区详解:我国冬天尤其在1月份降温较剧烈的地区是西藏地区,由于其高海拔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西藏地区的气温较低。
三、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地球的倾斜是指地球轴线与公转平面的倾斜角度,这也是导致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中考历年真题及答案的详解。
历年真题:1. 恒春半岛是中国最南端的地区之一,5月、6月天气较炎热,这主要是由于()。
A. 面向赤道B. 经度较小C. 其冬季较短D. 临近大陆答案及详解:1. 答案:A. 面向赤道详解:恒春半岛位于中国的最南端,面向赤道,受到太阳直射的影响较大,所以5月、6月天气较炎热。
专题三地理常见的计算题一、时间计算的基本知识(一)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
全球有24 个区时(标准时)。
2、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7.5°与西经7.5°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 °,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 ,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
(1)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2)东时区度数越大,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3)西时区度数越大,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4)东时区早于西时区;(5)中时区夸东西经。
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 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15° X 8 = 120° )。
4、区时(1)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
(2)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
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
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
两地相差几个时区, 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也就是说, 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它的区时较早。
例如,当东八区是12点钟时,东九区已是13点钟(下午1 点)了,而东七区还在上午11 点钟。
(3)求时区的方法:所在经度/15,若得整数, 即为时区数;若有余数, >7.5 的进上去, 整数部分加一, <7.5 的舍掉,即所得整数为时区数。
(4)两时区的时间差:“同减异加”若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用减;若各在东西时区,则用加(12区-东X区)+ (12区-西Y区)(二)地方时地方时是该地所在经度的时间。
六年级地理题目(地球运动问题)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进行旋转。
这个运动导致了天
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
下面是一些关于地球自转的问题:
1. 地球自转的作用是什么?
2.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多少?
3. 为什么地球自转会导致昼夜交替?
4.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进行的运动。
这个运动导致了季节的
变化。
下面是一些关于地球公转的问题:
1.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2. 地球公转的距离和速度有关系吗?
3. 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4.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地球的倾斜
地球的倾斜是指地球轴相对于其公转轨道的倾斜。
这个倾斜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温度的变化。
下面是一些关于地球倾斜的问题:
1. 地球的倾斜角度是多少?
2. 地球的倾斜对于季节的影响是怎样的?
3. 哪些国家因地球的倾斜而经历不同的季节?
以上是六年级地理题目中关于地球运动问题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进行回答,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及相关计算三一:选择题:左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四个地点3月21日到9月23日的正午竿影长度及竿影朝向,各地竿长均为L。
读图,回答1--3题。
[ ]1.与新加坡地区正午竿影长度及竿影朝向对应的曲线是A.① B.②C.③D.④[ ]2.②地位于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热带C.副热带地区 D.东南信风带[ ]3.2月22 El,④地正午竿影长度及竿影朝向分别是A.竿影小于L,竿影朝北 B.竿影大于L,竿影朝北C.竿影小于L,竿影朝南 D.竿影大于L,竿影朝南右图为12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据此回答4--6小题。
[ ]4;有关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弱,紫外线辐射少B.此时甲地可能是晴天,可以观察到极光现象C.所在地区一月份气温达到最低值D.历史上人类在该处测到全球气温年最低值[ ]5;乙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60°W、0°B.60°W、20°NC.0°、0°D.0°60°S[ ]6;当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球上新旧两天的比例为A.2∶1 B.1∶2 C.3∶4 D.1∶5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7--10题。
[ ]7.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C.M与N的纬度值相等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8.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l 2时[ ]9.若MN线位于7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点的太阳高度为30°26’ B.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C.M点处于极昼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10.若MN线为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MN的上侧为8日,下侧为7日,则A.时间为8日8时B.M点的经度为180°C.伦敦夕阳西下D.悉尼港灯火通明下左图中,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①②③三地在同一条纬线上,其中①地的地方时为6月7日15时,②地到①③两地距离相等且经度差不超过120°。
专题三地理常见的计算题一、时间计算的基本知识(一)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
全球有24个区时(标准时)。
2、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与西经°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 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
(1)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2)东时区度数越大,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3)西时区度数越大,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4)东时区早于西时区;(5)中时区夸东西经。
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15°×8=120°)。
4、区时(1)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
(2)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
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
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
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也就是说,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它的区时较早。
例如,当东八区是12点钟时,东九区已是 13点钟(下午1点)了,而东七区还在上午11点钟。
(3)求时区的方法:所在经度/15,若得整数,即为时区数;若有余数,>的进上去,整数部分加一,<的舍掉,即所得整数为时区数。
(4)两时区的时间差:“同减异加”若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用减;若各在东西时区,则用加(12区-东X区)+(12区-西Y区)(二)地方时地方时是该地所在经度的时间。
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明确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先确定对应点的时区,求出时区差。
(3)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
(4)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种/1°;4秒/1′。
(5)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
[例题1] 一艘轮船,于2004年1月25日上午10点从,上海港起航,经过90整天后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西八区),问到达地是几月几日几点钟?,分析:已知从某时区出发的区时、到达地的时区和行程时间,求到达地的时刻,可归纳为如下公式: (出发地的区时+行程时间)±两地相隔的时区数× 1小时=到达地的区时。
2004年是闰年,二月份有29天(三月份是大月,有31天)。
按出发地的时刻计算,90天后是四月二十四日上午10点。
但是上海使用东八区的区时,圣弗兰西斯科是西八区的区时,按其在上海西面的方法来计算,要迟16个小时,所以到达地的时刻是四月二十三日18点。
解此题要注意下面的问题:①换算区时题中有行程时间时,要统一归算成出发地(或到达地)的区时,并加行程时间。
②出发日期和到达日期是跨月份的,要注意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是31天),小月(四、六、九、十一各月是30天)的天数,二月份要注意平年(28天)或闰年(29天)。
一般地说,这一年的公元年份能被4整除的(如2004年)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如2003年)是平年。
③采用过日界线的计算方法,不但要注意日期的变更,而且计算两地相隔的时区也较复杂。
须分别以 12减两地的区时编号数,然后相加。
例如在东八区与西八区之间,按包括东、西十二区在内来计算其相隔的时区数,则为: (12区—8区)+(12区—8区)=8区,即相隔8个时区。
一般采用不过日界线而过零时区的计算方法较为简便。
其运算结果是相同的。
答案:2004年4月23日18时二、日界线(一)自然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中央的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首先,请大家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在图中找出国际日界线,其与180°经线重合吗?2、分析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3、想一想地球上哪一个时区的时刻最早,哪一个时区的时刻最迟,为什么?地球自转方越过日东西界线,日期减一°180E°172.5天。
°W172.5东西减一天东自十十二越过日界线,西向二区日期加一天。
区加一天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日界线,日判断日界线的方法期减一天的是180°国际日界线。
从东十(日界线两侧的日期相差一天,当海船或飞机在太平洋上由西向东航行越过日界线时.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由东向西航行越过日界线时°180区),日期要加上一天。
为了照顾同一行政区域内日期的统一,日界线有三处偏离了经线,曲折地绕过大陆和岛屿,使它通过海峡和大、洋,避免穿过陆地。
日界线两侧的东、西十二区,日期不同而钟点相同。
涉及日界线的计算问题要注意:(1)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
(2)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日界线”的原则。
)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3(,年份的变化。
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经线。
:00)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时除确定(4180°经线外,还要找到“00(二)人为日界线——零点经线00即东西时所在的经线,是随时变化的。
零点经线,即00:西东0经线:00经线0:00°180日日期期回早加一顾天新的一天旧的一天旧的一天0:00经线180°0:00经线(三)如何鉴别两条日界线顺着地球自传方向,日期减一天的是180°经线,另一条为00:00经线。
[例题1]如右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回答。
(1)OP的经度为,ON的经度为。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日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时间的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推断经度并进而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特点来确定北京时间。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圆形地球上日期、时间变化推移的规律,并据此进行推导和计算。
(1)由图所给的条件,先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因为按地球自转方向ON—OP为3月22日(非阴影部分),OP—ON为3月21与日界线OP时,0日22月3为新一天的开始即ON,则日(阴影部分).。
°E°推出ON为60重合即为180°,根据图中120即可推出北京时间为22日零时,ON为3月2)明确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因(时。
做题过程中可以把方向、日期标注在相应位置上,推断北京时间可以采用日43月22画数轴作辅图的方法。
(2)22 4E 18060°°答案:(1)趁热打铁:B左图为地球北极示意图,日,6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日。
读7非阴影部分为7月图回答22BA的经度为经度为)此时北京时间几日几时?例: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经线0:00。
°120窍门: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今天过日界线,日期减去一天的是180°国际日界线,则另N°180一条为0:00经线!6:00今天2:00新的一天占几分之几,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24:00的几分之几;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东12区是几点,新的一天就有多少个小时,那么北京时间就是东12区的区时-4。
)00:20,此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北京时间00:00°经线为180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即.三、晨昏线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一)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
如图1所示:2、晨昏线的区分:晨线与昏线(略)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
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
4、晨昏线在解析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如右图3中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黑夜),若弧线AB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度:以0°经线为起点,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则为西经度。
图3(3)确定地方时: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次日0时(或当天24时)。
地方时增加o, 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4分钟。
④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P°经线,且昏线通过P点所在经线是0例如果图4中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这天,伦敦的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A.这天,南极圈内全部是极夜B4“北京时间”是两点钟图 C.此时,点和悉尼在同一时期内.此时, PD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P0°经线,且昏线通过解题思路:由题意,P点所在经线是P8小时,而一年中最大值,则有北京时间与0°经线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时差为点。
答案:C地的地方时是6点,故北京时间为次日的2)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4北极圈内出现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月23日。
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直相交,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日。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22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6月22日。
可判定这一天为12月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5)赤道与昏线所在经线°或直射经线==度。
也可以用:直射经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90若与晨昏线相切的°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