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4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毁灭经过,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意识,以及对侵略行为的深切痛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原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感受圆明园毁灭所带来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习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关于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图片和视频等,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基本信息,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话题:展示圆明园的历史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并简要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清朝皇家园林,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二、新课呈现1.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和历史价值,思考圆明园毁灭的原因。
圆明园,作为清朝皇家园林,其建筑特点和历史价值无疑都是举世瞩目的。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既有中式宫殿的庄重,又有西式园林的精致。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导言:《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事件,它发生在清朝末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度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1.清朝末期的政治动荡清朝末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外国列强侵略等问题严峻困扰着中国社会,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2.圆明园的建立与茂盛圆明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六十寿辰而兴建的皇故里林,建筑风格奇特,艺术价值极高,成为当时中国最为壮丽的皇故里林之一。
二、毁灭原因1.外国列强的侵略在清朝末期,外国列强纷纷入侵中国,不息侵占中国的领土,对中国进行剥削,圆明园成为外国列强眼中的“猎物”。
2.清政府的脆弱无能清政府在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时脆弱无能,无力珍爱国家的领土和文化遗产,最终导致圆明园的毁灭。
三、影响与启迪1.对中国文化的损失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不行估量的损失,许多珍贵文物被掠夺,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悲剧。
2.历史反思圆明园的毁灭告知我们,一个国家的壮大不仅仅是靠军事力气,更需要有壮大的文化底蕴和自大,只有如此,才能抵挡外来侵略。
四、沉思与谈论1.你认为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珍爱有何启迪?2.若果你是当时的清政府官员,你会怎样珍爱圆明园?五、拓展延伸1.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的珍爱与毁灭事件。
2.组织同砚进行小组谈论,探讨中国文化遗产的珍爱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深度了解了《圆明园的毁灭》的历史背景、原因、影响与启迪,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中国文化遗产的珍爱问题。
期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珍惜和珍爱好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圆明圆的毁灭》导学案【小编寄语】《圆明圆的毁灭》导学案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的优质的教学案例,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该模式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圆明圆的毁灭》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估量、销毁、瑰宝、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奇珍异宝”等词语。
积累文中关于描写圆明园宏伟建筑的佳句,并背诵三、四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导学重点:1.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引导学生依据文中语句展开想象,理解体会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三、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四、导学内容(一)☆星任务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做好批注。
(要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还不熟悉、读不正确、不理解的字词。
然后我再自学课后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记生字,生字词抄写2遍。
)2、辨字组词冉( ) 踢( ) 瑰( )侵( )销( )再( ) 剔( ) 愧( ) 浸( )稍( )3、在课文中划出下列词语并注释(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估量、销毁、瑰宝、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奇珍异宝4、选择上面词语其中一个造句造句:5、众( )( )月诗( )画( ) 奇( )异( )不可( )( ) 玲珑( )( ) 蓬莱( )( )(二)☆☆星任务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评价圆明园的词语或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读第二自然段:A圆明园是一座__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一课时导语:《圆明园的毁灭》一书揭示了清朝时期圆明园被火烧的历史真相,通过这段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深刻熟识到历史的残酷和文化保卫的重要性。
一、导入:1. 请大家回顾一下清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圆明园在当时是怎样的一个重要塞标?2. 你知道《圆明园的毁灭》这本书叙述了什么事件吗?你对这段历史有何看法?二、阅读与理解:1. 请大家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这本书的摘要内容,简要介绍一下作者的观点和书中的重要内容。
2. 你认为为什么圆明园会被火烧?这件事对中国的文化遗产有何影响?3. 请分析一下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三、谈论与互动:1. 你认为文物的保卫是一个国家应该优先思量的问题吗?为什么?2. 请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卫的看法和建议。
3. 若果你有机缘参与文物保卫工作,你会如何贡献自己的力气?四、实践与应用:1. 请大家针对圆明园的毁灭事件,撰写一篇感想或者评论,表达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和观点。
2. 你觉得如何向大众宣扬文化遗产的保卫意义?你可以设计一些宣扬海报或者口号。
五、拓展与延伸:1. 请大家自行查阅资料,探究其他与圆明园相关的历史事件或者文化遗产,分享给大家。
2. 你还知道其他一些被破坏的文化遗产吗?请谈谈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六、总结与反思:1. 通过进修《圆明园的毁灭》,你有何新的熟识或者体会?2.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卫文化遗产,让后代能够继承并传承下去?3. 请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写一段总结感言。
七、作业安置:1. 完成《圆明园的毁灭》一书的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2. 设计一份关于文化遗产保卫的宣扬海报或者口号,展示给全班同砚。
通过本次进修,期望同砚们能够深刻熟识到历史的珍贵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珍惜历史,传承文化!愿我们能够共同尽力,保卫和传承好中华文化的珍品。
第二课时【导语】《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故事,它不仅令人感叹文物的珍贵,更让我们深刻反思历史的教训。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一、导入:圆明园概述(100字)圆明园是古代中国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坐拥着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宝贵文化遗产。
它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皇家花园,也是清代帝王享乐生活的象征。
然而,圆明园在184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掠夺,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痛苦的记忆。
二、毁灭的原因及过程(300字)1. 原因圆明园的毁灭源于1840年至1860年的鸦片战争时期。
当时,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并于1859年攻打了北京城。
在入侵的过程中,英法军队无视中国政府的抵抗,不仅洗劫了皇宫和贵族住宅,还将圆明园烧毁。
他们的行为是对中国尊严和文化的严重践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2. 过程圆明园的毁灭可以追溯到英法军队攻打北京的过程中。
在1859年10月6日,英法军队发起了对北京的攻击,随后进一步侵略了圆明园。
他们在攻打的过程中,不仅破坏了园林建筑,还将园内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洗劫一空。
最终,在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使其几乎完全消失于地球。
三、毁灭的影响(400字)1. 文化遗失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园内曾经珍藏的大量文物艺术品遭到了洗劫,其中包括了许多珍贵的书籍、字画和陶瓷器等。
这些文物的丧失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令人悲伤和痛心。
2. 历史教育圆明园的毁灭也使得后人深刻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和磨难。
从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开始,中国的封闭自守的政策受到了强烈的动摇,并且也加速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步伐。
这段历史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教训,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和民族自尊的重要性。
3. 国家形象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的国家形象带来了极度的伤害。
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家花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它的毁灭被认为是对整个中国民族的污辱和羞辱。
这在当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和抵制情绪,也引发了种种对于外国侵略行为的不满和抗议。
10、《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姓名:
一、【自主学习】
1、我能读书课文
(1)读准下面这些词语。
(写一遍)
估量损失殿堂宏伟侵入销毁瑰宝灰烬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
(2)形近字组词。
莱()辉()消()瑰()狮()菜()挥()销()愧()师()(3)选择合适的解释。
举世闻名()A行动,动作B全C推选推荐
风景名胜()A 超过B优美的地方C能担任,能承受
2、查阅圆明园的相关资料,找重点的做记录(写背面)
3、写出下列词语的解释并造句。
毁灭:瑰宝:
举世闻名:
不可估量:
玲珑剔透:
宏伟:流连:
4、读了课文,我知道了
(1)圆明园在,主要由、和组成。
这座的园林在年月被毁灭了。
课文主要写了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是通过2、3、4段写出了,通过第5段写出了。
(2)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圆明园的、、,再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第五段写了。
5、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圆明园圆明三园。
二、【合作探究】
1、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
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作者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先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潍坊峡山双语学校五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28 编制:窦汝梅李金刚审核:审批:时间:2013-12-1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21.《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玲珑剔透、众星捧月、举世闻名”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复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过程。
2.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运用边读边想象,搜集、整理、交流资料的方法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领悟文章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过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读课文,标明段落序号,圈点勾画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进行识记理解。
2、通过独立思考、自读自悟,理解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从而激发孩子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知识链接】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
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
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
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预习案【字词练习】我要认真把下列词语抄写一遍,并在课本上用红笔画出来。
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宏伟侵略者举世闻名【初读体验】熟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圆明园有什么特点?探究案探究一:假如你是圆明园的设计者,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吗?假如你是当时历史的见证者你能说说侵略者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吗?探究二: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拓展延伸】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边,你想说什么?训练案1.辨字组词。
宏()剔()瑶()瑰()销()侵()雄()踢()遥()魅()稍()浸()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和原因;3. 分析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清代皇故里林建筑的杰作之一,建于18世纪初。
它占地约350公顷,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被誉为“万园之园”。
二、圆明园的重要性圆明园是清代皇故里林的代表作,不仅是皇帝休息游玩的地方,也是政治活动和外交交往的处所。
在当时,圆明园被视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吸引了浩繁文人雅士前来游览。
三、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圆明园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联军以报复清政府不屈服于他们的要求为由,对圆明园进行了暴虐的破坏,其中包括大量珍贵文物的抢夺和销毁。
四、圆明园的毁灭原因1. 外国侵略:英法联军对中国进行侵略,圆明园成为他们的目标之一。
2. 清政府的脆弱:清政府在外交和军事上表现出脆弱无能,无法有效珍爱国家财产。
3. 文化冲突: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导致了对圆明园的毁灭。
五、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的影响1. 损害国家尊严:圆明园的毁灭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和文化遗产。
2. 激起爱国情绪:圆明园的毁灭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爱国情绪,促使他们更加团结起来反抗外国侵略。
3. 唤起文化自大:圆明园的毁灭让中国人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珍贵和重要性,唤起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大和珍爱。
综上所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悲剧,但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和文化自大,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通过进修《圆明园的毁灭》,能够更加珍惜国家的文化遗产,坚守文化自大,尽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一)份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1《圆明园的毁灭》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下面是其导学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__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
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__,增强振兴__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__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弄清文本脉络。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__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
让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辉煌和毁灭)。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5.学习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辉煌和现在的惨状。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通过网络考查制作电子作品,汇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教学准备:网络环境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略)教学内容:熟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弄清段落段意,了解课文重点。
上网收集资料并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二、三段;网络查寻资料制作一份电子作品。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导语:(略)。
2、揭题齐读课题。
3、复习总结、学生质疑。
(出示网上论坛中学生讨论的相关内容。
)①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②课文中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出示学生在BBS上的讨论、留言)[归纳学生问题: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又是怎样被毁灭的?]二、分组考查明确目的。
1、分组:(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园林艺术历史文物园林毁灭2、明确各考查小组的任务。
[园林艺术:园林布局、景色特点。
历史文物:文物种类及其价值。
园林毁灭:毁灭原因、毁时惨状、毁后惨景。
]3、制作简报步骤。
(略)三、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圆明园的毁灭》,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和圆明园的重要性,掌握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和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珍爱的重要性。
一、课先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圆明园吗?你对圆明园的印象是什么?圆明园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性?2. 播放视频: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圆明园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和圆明园的重要性。
2. 掌握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和原因。
3. 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珍爱的重要性。
三、进修过程1. 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清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
2. 圆明园的重要性介绍圆明园作为清代皇故里林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对圆明园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3.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和原因详细介绍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的过程和原因,让学生了解到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毁灭的原因。
4. 文物珍爱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圆明园的毁灭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珍爱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珍爱认识。
四、教室讨论1. 请学生就圆明园的毁灭事件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珍爱历史文化遗产,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五、课后作业1.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题,撰写一篇感想文章,表达对文物珍爱的看法。
2.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状况,撰写一份报告。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对文物珍爱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或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文物珍爱工作。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圆明园的毁灭事件,并对文物珍爱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历史文化遗产,积极参与文物珍爱工作,传承和宏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1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难点:领略课文的表达特点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昨天老师给大家安排了一个课前小任务,搜集有关圆明园的“世界之最”,我们现在一起来交流交流吧,谁来说。
生1:圆明园是世界上投入最多的皇家园林。
共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
师:5亿3千万两白银,这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啊?生:相当于现在的90亿人民币。
师:孩子,你带来的资料真有价值。
生2: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全园占地5200多亩,方圆20多里。
师:5200多亩,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所在的这个学校占地不到100亩,我们以100亩来计算,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学校呀?哪个数学好的孩子能来计算一下。
生:相当于52个学校。
师:圆明园真是规模宏大呀。
生3: 圆明园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长的皇家园林。
它从1709年开始兴建,经历了六代清朝皇帝,历时151年才建成。
师:也就是说全世界建造时间最长、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圆明园。
师:除此之外,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圆明园世界之最的资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己读一读。
二、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读完了吗?好,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通过我们在课前了解圆明园的世界之最的相关资料,相信同学们一定对圆明园满怀憧憬,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请同学们伸出手书空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来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师: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代表着圆满无缺,明是代表着光明普照,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它,走进这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4、课后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难点:句子训练,感悟辉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读、思、议、说教学过程一、借助多媒体,激情引入播放关于圆明园昔日的美丽和毁灭的多媒体,引出课文题目。
(它是怎么变成今天的样子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二、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物,感悟圆明园的辉煌。
读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感悟第二自然段:选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问: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举世闻名”指什么?(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请读出举世闻名的气势。
感悟第三自然段:师:刚才我们感悟了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布局,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吗?(请学生说说他看到的哪些是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感悟重点语句。
出示课件1: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_________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_的山乡村野。
句式训练:①圆明园中饲养着许多珍禽异兽,有()的丹顶鹤,也有()的绿孔雀;有()的鹦鹉,也有()的天鹅。
②圆明园中种植着许多名贵的花木,有(),也有();有(),也有()。
假如你来到圆明园中,你最想去哪观赏风景?说说理由。
感悟第四自然段: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了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你知道都有什么吗?说课堂圆明园中,有这么多的宏伟建筑,有这么多的中外名胜,有这么多的历史文物,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呢?(辉煌)是呀!当时的圆明园是多么地辉煌!那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情导入1、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解说:同学们,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夺我珍宝,毁我园林。
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去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探究新知圆明园的毁灭可以说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么,“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让我们把书翻开,自由读课文。
老师发现同学读得非常认真,那“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计算不出来)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能结合课文具体事实谈谈吗?1、第二自然段看课件解决“众星拱月”,并从中体会出圆明园的宏大。
小结:圆明园由六代皇帝经营了150年,它的面积比现今的颐和园还要大850亩,这么大的园林,被毁了你说损失大不大?2、第三自然段(1)解决“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买卖街”。
(2)指导朗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3)引导学生想象:园中还会有哪些美景?小结:这么美、这么大的园林,真可谓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板书)3、第四自然段自由畅谈、想象园中历史文物、奇珍异宝。
小结:园中有这么多宝物,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4、回读2、3、4自然段(配课件画面)师: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博大精深的园林,那里有山、有水、有花得鸟语,有寻常闹市,也有稀世珍宝。
下面请一位同学回读2、3、4自然段,你说作我们的小导游,让我们一边听一边欣赏圆明园当年的辉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一、聊天导入(5)1、我们来聊聊天,就来聊一聊我们国家这几年发生的一些大喜事(奥运会成功举办、夺金数目多、神5、神六、神七)神七是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刚才我们就奥运、神七问天进行了交流,这些从一个侧面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盛导入: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
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10月19日,在中国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让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
孩子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2、出示题目《圆明园的毁灭》。
二、学习2、3、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的美(15)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在开篇就在这一句话中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巨大损失。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园林,让作者这样说呢?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领略一番它的风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圆明园里都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一段描写,用上了好多连接词,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它们。
)学生说一说(1)建筑宏伟。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板书“有……也有……”)②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还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奇珍异宝”等词语,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词素分析法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祖国文化、对侵略者的情感4、领悟课文特殊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学案教案一、学习提纲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查阅工具书等方法理解目标1中带点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按“概写→辉煌→毁灭”把文章分成三段,抓住二、三段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3、自读第二自然段:⑴圆明园是一座__的皇家园林。
它由______组成,许多小图分布在__三面。
⑵“众星拱月”里“拱”的意思是__,词语的本意是__,这里指__;说明圆明园的布局__。
4、自读第三自然段。
建筑艺术有____,还有__……园林艺术有____,还有__……说明圆明园是__漫步园中,有如__;仿佛__。
5、默读第四自然段:圆明园收藏的珍贵文物,上至__,下至__,历时__;收藏了__。
说明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__。
6、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__、__,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__,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__之情。
7、自读第五自然段:⑴勾画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动作,你从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⑵能不能把课文中“闯进”换成“进入”?能否把“凡是、统弦、实在、任意、连”这些词去掉?为什么?⑶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想说什么?8、讨论: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二、练习提纲1、听生字、新词,用“举世闻名、瑰宝、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语,缩写文章内容。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1篇】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3课《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读)请你们再读一遍,这回结合你对课题的理解,你试着带着情感来读。
谁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情感来读的?(生汇报)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谁能结合你课前所搜集的资料来谈一谈。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过渡:课文中对圆明园的毁灭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第一段话?(板书:不可估量)2、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怎样的损失?3、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是巨大的。
4、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5、为什么说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呢?6、我们首先来看看课文中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2----4自然段。
7、学生汇报:板书:布局、建筑、收藏8、请大家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三段,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一会儿跟大家谈谈。
9、汇报。
(布局独特、风景优美、收藏珍贵)10、就让我们把对圆明园的热爱、赞叹之情读出来。
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布局1、学生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解决举世闻名、众星拱月)学生提到众星拱月时:那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呢?(学生说)那众星拱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星指的是-------,这就是众星拱月,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多美呀!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第三自然段------建筑2、学生读。
(出示第一句话)同学们看这句话,老师请两名同学读读这句话,看谁读得好?你们说说谁读得好?为什么?(金碧辉煌------重读。
玲珑剔透------轻读。
买卖街-------语调上扬。
山乡村野------轻、慢。
)3、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好不好?男生读殿堂、买卖街,女生读亭台楼阁、山乡村野。
4、课文还提到了园内有很多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景点?(出示课件)谁能根据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点?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一、目标:
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
探究圆明园毁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二、背景知识:
圆明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座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始建于1709年,占地约3000余亩。
圆明园依山而建,布局宏伟,以山水建筑和皇家园林为特色,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三、探究过程:
1.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解答以下问题:
a) 圆明园兴建的时间是哪个朝代?
b) 圆明园的设计灵感源自哪些古代园林艺术?
c) 圆明园有哪些著名的建筑和景点?
2. 圆明园毁灭的原因
解答以下问题:
a) 圆明园毁灭的具体时间和事件是什么?
b) 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有哪些?
c) 圆明园毁灭与哪场战争有关?
3. 圆明园毁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解答以下问题:
a) 圆明园毁灭后,中国历史和文化遭受了怎样的重大损失?
b) 圆明园毁灭对中国人民的心理影响是什么?
c) 圆明园毁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总结:
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我们不仅了解到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同时也认识到了在历史中发生的惨痛事件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
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产生了深远。
四年级下册语文科第七单元导学案
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邵尧东审核人备课成员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①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众星拱月、琳珑剔透”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③初步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课堂活动流程
活动
环节
活动内容温馨提示
导学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明确学习目标。
(齐读)
认真思考
探学潜心自学
内容一: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做好批注。
(要先把课文认
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还不熟悉、读不正确、不理
解的字词。
然后我再自学课后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
记生字,生字词抄写2遍。
)
2、在课文中划出下列词语并注释(能通过查字典、联系
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估量、销毁、瑰宝、举世闻名、众
星拱月、玲珑剔透、奇珍异宝
3、找出评价圆明园的词语或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三: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
认
真
记
录
等级评定
1、检查自研成果。
2、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3、互读生字词语。
虚心请教
开心互学
小组合作交流,互帮互学,为班级展示做准备。
探讨以下问题: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抽签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组内预展,进行板书设计。
)激烈讨论
展示
以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
方案一:我能带领大家正确认识读写、认识新的生字、词语。
(指导写
好“剔”、“瑶”、“侵”、“瑰”等字形较复杂的生字。
)
方案二:我来为大家感情朗读并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方案三:我知道圆明园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从文中的句子体
会)
师小结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
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
2-4自然段)主要讲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
珍贵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
展示方法提示;
每组展示结束
后,其他同学自
由质疑或补充;
教师适时点拨、
点评。
达标检测作业练习(预时5分钟)
1、读拼音。
规范地书写词语。
Sǔn shī xiāo huǐ qīn luè huī jìn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可( )量金碧辉( ) 玲珑( )透奇()异()
众星( )月诗( )画意亭台楼( ) 田园()()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饱览着():流连其间,仿
佛()。
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的皇家
园林。
它由()、()、和()组成,所以也叫()。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两、南三面,()般环绕
在圆明园周围。
认真思考
准确回答
用心操作
评价一、自评☆☆☆
二、对子互评☆☆☆
三、教师总评☆☆☆☆☆☆
整理学案
进行评价
四年级下册语文科第七单元导学案
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课时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邵尧东审核人备课成员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虐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课堂活动流程
活动
环节
活动内容温馨提示导学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了圆明园,我们知道了——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思考:人们为什么会对圆明园有如此高的评价?
2、明确学习目标。
(齐读)
认真思考
探学潜心自学
内容一:1、朗读第一自然段,理解“不可估量”。
课文中用了几
个“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为什么?
2、细读课文第2、
3、4自然段。
体会圆明园的辉煌。
师:昔日的圆明园是如何的辉煌,曾经的它究竟有些什么?
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的亭台楼阁。
有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内容二:感悟重点句: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
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
说话训练: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内容三: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并练习背诵3、4自然段。
小组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
录下来)
认
真
记
录
等级评定
1、检查自研成果。
2、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3、互读生字词语。
虚心请教
开心互学
小组合作交流,互帮互学,为班级展示做准备。
探讨以下问题: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抽签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组内预展,进行板书设计。
)激烈讨论
展示
以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
方案一:展示圆明园的布局示意图,并简单介绍。
方案二:圆明园有哪些景观?课件展示相应的文物。
(请一个小
组填空,出示景观图片,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喜欢的景观。
)
方案三: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
被两个强盗毁灭了。
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
读了此文,你有
什么感想?
师总结全文:圆明园的每一处景物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回味、赞
叹!侵略者的兽行令每一个中国人憎恨,
展示方法提示;
每组展示结束
后,其他同学自
由质疑或补充;
教师适时点拨、
点评。
达标检测作业练习(预时5分钟)
1、请在圆明园前填一个词。
()的圆明园
预设词语:举世闻名、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在_____年___月_____日至_____日被_________、_____
侵略者毁灭的。
他们闯进圆明园,先是掠走______,接着毁坏_________
的,最后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因为它不仅有民族建筑风格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介绍了圆明园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以及它被_______________的经
过。
认真思考
准确回答
用心操作
评价一、自评☆☆☆
二、对子互评☆☆☆
三、教师总评☆☆☆☆☆☆
整理学案
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