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部峰峰煤田山西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化
- 格式:pdf
- 大小:207.69 KB
- 文档页数:3
岩层太原组山西组1.引言1.1 概述概述概括地说,岩层是地球表面上一层由不同岩石层组成的地质形态。
它是地壳的一部分,由多种形成过程和地质过程所形成。
太原组和山西组则是中国山西地区常见的岩层,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分类方式。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岩层及其形成过程,以及详细介绍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分布范围、地质特征以及其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历史,为地质学的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岩层的特征和形成过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岩层的基本概念。
随后,将重点讨论太原组和山西组,包括它们的分布范围、地质特征和分类方式。
最后,文章将总结主要观点,并探讨这些研究对于地质学和相关领域的启示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阅读,读者将对岩层及其形成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地质特征和分类方式有更全面的认识。
这对于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历史,以及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组织: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岩层、太原组和山西组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1.2.1 岩层首先,我们将对岩层的特征进行描述,包括岩层的组成、厚度、颜色、纹理等方面的特点,以便读者对岩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2.2 太原组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太原组的分布范围,即太原组在哪些地区存在,并进一步阐述太原组在地质上的特征,如岩性、构造特征等,以便读者了解太原组的地质背景和重要性。
1.2.3 山西组然后,我们将介绍山西组的分类,并详细说明不同类别的特点,包括岩性、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特征,以便读者对山西组的不同类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地质研究中的意义。
通过对岩层、太原组和山西组的介绍,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它们在地质学中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这也为后续章节的讨论和结论提供了基础。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为对文章结构部分的一种编写建议,具体内容和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煤的地质年代geological ages of coalmei de diz加niall(lai 煤的地质年代(geol呼eal ages诚coal) 指煤层形成的年代。
它可根据含煤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特征和成煤植物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煤层、地层对比法等确定。
附表为参照1989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CS)的地球地层表列出的煤的地质年代表。
表中给出了煤的年龄值、相应的生物演化过程、形成的主要煤种以及中国主要成煤期。
煤的生成受植物演化、古气候、古地理、古地壳构造运动诸因素制约。
繁茂的植物、温暖潮湿的气候、低洼平坦的地形煤的地质年代表于以及缓慢下沉的地壳运动对成煤有利。
在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里纪、新生代中的第三纪均具备上述成煤条件,是世界重要成煤期。
而石炭纪和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则是中国重要成煤期。
在元古代地层中发现有菌藻植物形成的煤,这种煤在中国南方的早古生代地层中分布较广,称为石煤,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的主要煤种是烟煤,其次是无烟煤。
在此时期,中国南北方都有重要煤层生成,特别是北方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煤田是中国重要的炼焦用煤基地。
侏罗纪成煤的煤种主要是揭煤和低煤化度烟煤,也有中煤化度烟煤,常含有厚煤层或巨厚煤层。
第三纪成煤的主要煤种是褐煤和长焰煤。
地质年代表年代单位年代符号各纪年数(百万年)距今年数(百万年)主要现象华南赋煤区二叠系含煤地层在杭州-鹰潭-赣州-韶关-北海一线以南的东南地层分区,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在闽西南、粤东、粤中称童子岩组,在浙西称礼贤组,在赣东一带称上绕组。
在连云港-合肥-九江-株州-百色一线以南的江南地层分区,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的龙潭组,其次是以碳酸盐为主的合山组。
在龙门山-洱海-哀牢山一线以东、秦岭-大别山以南的扬子地层分区,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称吴家坪组,以海陆交互相为主的称龙潭组和汪家寨组,以玄武岩屑为主的陆相沉积称宣威组。
徐州地区山西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王盼盼;李壮福;付雷;冀青;丁卓【摘要】本文对徐州孟庄地区2 -1#井、2-2#井,郑集地区3-2#井、3-4#井的岩芯进行观察描述和岩石薄片的镜下分析,得出徐州地区山西组的沉积环境特点.徐州地区山西组是华北地台在石炭—二叠纪陆表海向东南方向退出时形成的海陆过渡相,属于陆表海环境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水下沉积部分,由泻湖—前三角洲沉积亚相、三角洲前缘的远砂坝、河口坝、分流间湾和水下分流河道等微相组成.上段水上沉积部分,由三角洲平原的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泛滥平原—沼泽等微相组成.【期刊名称】《山西焦煤科技》【年(卷),期】2011(035)007【总页数】6页(P24-29)【关键词】山西组;三角洲沉积;沉积环境;分析【作者】王盼盼;李壮福;付雷;冀青;丁卓【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1徐州地区隶属江苏省,位于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与安徽省四省交界处。
不仅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更是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拥有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39亿t以上,预测储量69亿t。
然而对徐州地区重要的成煤阶段—石炭二叠纪的沉积环境分析却比较少。
本文对徐州地区山西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生产开发起到一定作用。
1 地质概况徐州及附近地区的地层为华北型,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北地层分区徐州—宿县小区。
华北地台自奥陶纪晚期开始,一直为上升隆起区,处于遭受缓慢剥蚀状态。
从晚石炭世早期开始,地壳开始缓慢下降,此时地势北低南高,海水自东北方向入侵,华北地台接受沉积形成本溪组。
本溪组总体分布规律:东北部地层厚度普遍较厚,且层序完整,灰岩夹层和可采煤层较多,向西或西南,厚度变小,且常缺失早期的底层,灰岩夹层和可采煤层渐少[1]。
冀北柳江盆地石炭系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陈耀明;高峰;杨志军【摘要】位于河北北部的柳江盆地石门寨-瓦家山剖面的石炭系包括了本溪组和太原组,虽然区内岩层总厚度很有限,但是其岩石类型多样并发育了多个海进海退旋回.主要的岩石类型包括含砾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以及粘土岩.在实测剖面、岩性、沉积构造分析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XRD、扫描电镜分析手段对部分样品做更进一步分析,识别出本区的本溪组、太原组都是典型的有障壁海岸沉积.本溪组可以划分出三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障壁岛、潮道和泻湖沉积环境;太原组可以划分出两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属于潮坪和泻湖沉积环境.%The Shimenzhai-Wajiashan section is located in the LiujiangBasin,northern Hebei Province.The Carboniferous in this area include Benxi Formation and Taiyuan Formation.Although the total thickness of the rock stratum is limited, there are many rock types and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The main rock type include gravel-bearing sandstone, quartz sandstone, feldspathic quartz sandstone, silty stone and clay stone.We concluded ,by combinations of petrographic analysis , the research of predecessors , and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analyses of XRD and SEM for some samples,that the Benxi Formation and Taiyuan Formation in this area both belong to the sedimentation of barrier coast.The Benxi Formation includes three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 with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barrier island and lagoon.The Taiyuan Formation includes two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 with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tidal flat and lagoon.【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8页(P591-598)【关键词】本溪组;太原组;石炭系;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柳江盆地;冀北【作者】陈耀明;高峰;杨志军【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辽宁秦皇岛 066004;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P534.45柳江盆地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褶皱造山构造带东段之三级构造单元—山海关台隆区,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区域石门寨镇距秦皇岛市市区约15km,本研究区位于柳江盆地中心的石门寨镇西门以西约300m的石门寨—瓦家山剖面(图1)。
华北地台是我国古地理构造中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本溪组—山西组是华北地台上的地层序列之一。
它记录了华北地台在中生代纪中、晚期的古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地质资源之一。
通过对本溪组—山西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华北地台古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还可以为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地层分布及发育特征1. 本溪组—山西组地层分布本溪组—山西组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西部及北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份。
该地层序列的地理范围广阔,地层发育较为完整,是华北地台上重要的地层之一。
2. 本溪组—山西组发育特征本溪组—山西组包括本溪组、三道庙组、兴和组、鲁山组、文水组等多个地层单元,地层统计厚度较大,发育特征明显。
其中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煤层的数量和产煤条件较好。
二、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1. 本溪组—山西组古地理环境初步概述本溪组—山西组地层的堆积环境主要包括湖泊相、河流相、河口相等。
这些地质特征表明华北地台在中、晚期的古地理环境主要受陆相沉积环境影响,煤层的形成大多与湖泊、河流沉积环境有关。
2. 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的主要特征通过对本溪组—山西组的研究发现,华北地台在中生代纪中、晚期主要经历了陆相向湖相演变的过程。
在湖相发育时期,煤层形成条件逐渐成熟,煤炭资源得到了充分的积累。
三、煤层变化规律1. 煤层的数量和产煤条件本溪组—山西组地层序列中煤层的数量较多,产煤条件较好。
其中以三道庙组、兴和组等地层单元的煤炭资源为主,厚度较大,成矿条件较为有利。
2. 煤层的储量和分布特点本溪组—山西组地层中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分布区域广阔。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等地区,不仅储量大、品位高,而且易于开采利用。
四、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1. 对华北地台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的认识通过对本溪组—山西组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华北地台在中生代纪中、晚期的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为认识华北地台的地质演化历史,探讨古地理构造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峰峰矿区沉积环境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初步研究姚春卉(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山东,泰安,271000)摘要该文分析研究了采自峰峰矿区碳酸盐—碎屑混合型海岸沉积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9个沉积单元(无岩浆侵入)的34组(400个岩样)岩芯样品的强度特征,提出了影响沉积岩层力学参数的四大因子:矿物成分、胶结物含量、裂隙发育程度、生物发育程度。
关键词沉积环境岩石力学参数中图分类号P584文献标识码B峰峰矿区位于华北地台晚古生代聚煤盆地中部地区,矿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的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178 225m ,平均总厚205m ,可采煤层煤系主要由石灰岩、泥质石灰岩、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页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由于现阶段主采煤层为2号煤与4号煤。
下面以2号煤与4号煤及其顶底板为代表进行相关研究。
其沉积环境演化经历了从4号煤的碳酸盐—碎屑混合型海岸沉积到2号煤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碳酸盐—碎屑混合型海岸沉积主要沉积单元有碳酸盐滨浅海相、陆源碎屑潮道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泻湖相和泥炭沼泽相;三角洲沉积体系*收稿日期:2011-11-30作者简介:姚春卉(1973-),女,硕士研究生,2009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目前从事煤田地质勘探研究工作。
主要沉积单元有分流河道相、越岸相、决口扇相、分流间湾相、河口坝相、前三角洲相、沼泽相和泥炭沼泽相,以分流河道相、决口扇相和分流间湾相最为发育。
本次研究的34组岩芯样品,其中煤样5组,均远离构造破碎带,其它岩样依岩性分为砂岩、泥岩、页岩和灰岩四大类,分属碳酸盐—碎屑混合型海岸沉积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9个沉积单元。
1砂岩类砂岩类共17组样品,其中粗砂岩1组、中(细)砂岩3组、细砂岩7组、粉砂岩6组,分属分流河道相、决口扇相、潮道相、障壁岛相。
1.1沉积特征分流河道相:其岩性主要由中、细粒砂岩组成,底部常为含泥砾的中、粗粒砂岩,有时含破碎的菱铁矿砾好后,工作面进行开挖,进行计算。
煤的地质年代geological ages of coalmei de diz加niall(lai 煤的地质年代(geol呼eal ages诚coal) 指煤层形成的年代。
它可根据含煤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特征和成煤植物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煤层、地层对比法等确定。
附表为参照1989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CS)的地球地层表列出的煤的地质年代表。
表中给出了煤的年龄值、相应的生物演化过程、形成的主要煤种以及中国主要成煤期。
煤的生成受植物演化、古气候、古地理、古地壳构造运动诸因素制约。
繁茂的植物、温暖潮湿的气候、低洼平坦的地形煤的地质年代表于以及缓慢下沉的地壳运动对成煤有利。
在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里纪、新生代中的第三纪均具备上述成煤条件,是世界重要成煤期。
而石炭纪和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则是中国重要成煤期。
在元古代地层中发现有菌藻植物形成的煤,这种煤在中国南方的早古生代地层中分布较广,称为石煤,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的主要煤种是烟煤,其次是无烟煤。
在此时期,中国南北方都有重要煤层生成,特别是北方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煤田是中国重要的炼焦用煤基地。
侏罗纪成煤的煤种主要是揭煤和低煤化度烟煤,也有中煤化度烟煤,常含有厚煤层或巨厚煤层。
第三纪成煤的主要煤种是褐煤和长焰煤。
地质年代表华南赋煤区二叠系含煤地层在杭州-鹰潭-赣州-韶关-北海一线以南的东南地层分区,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在闽西南、粤东、粤中称童子岩组,在浙西称礼贤组,在赣东一带称上绕组。
在连云港-合肥-九江-株州-百色一线以南的江南地层分区,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的龙潭组,其次是以碳酸盐为主的合山组。
在龙门山-洱海-哀牢山一线以东、秦岭-大别山以南的扬子地层分区,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称吴家坪组,以海陆交互相为主的称龙潭组和汪家寨组,以玄武岩屑为主的陆相沉积称宣威组。
上二叠统含煤地层存在明显的穿时现象,含煤层位由东向西抬高,在东南分区为下二叠统,在江南分区为下二叠统上部的茅口阶(龙潭组下部),在扬子分区为上二叠统龙潭阶和长兴阶(均为龙潭组)。
韦四井田太原组沉积特征及煤岩层对比分析魏向成;何伟;谢变宁;闫丽佳【摘要】为综合分析韦州矿区韦四井田煤层赋存展布特征,为计算资源量及后期开发提供依据,在并田勘查过程中,通过各层段砂岩及沉积层系特征、煤层层间距、煤层组合特征结合标志层以及测井曲线对比等方法进行煤层综合对比,确定了井田太原组13层可采煤层,煤层对比可靠性较高.研究表明,太原组在本区表现为早期海退、中期海进、晚期海退的沉积过程,煤层多形成于早期海退阶段和晚期海退阶段,成煤环境以近滨三角洲平原沼泽为主,早期海退过程的滨海三角洲平原沼泽形成主要可采煤层;海湾泻湖沼泽形成一些煤线和薄煤层.【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5页(P119-123)【关键词】韦四井田;太原组;煤层;沉积特征;煤层对比【作者】魏向成;何伟;谢变宁;闫丽佳【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韦州矿区位于宁夏中南部吴忠市同心县韦州镇境内,矿区为全隐覆华北型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1-2],目前探明资源量超过20亿t,现已成为宁夏煤炭战略基地宁东煤田的主要煤炭资源产地之一。
矿区主要控煤构造为韦州向斜,呈向南仰起,向北倾伏的簸箕状,两翼不对称。
已规划的井田主要沿向斜两翼展布。
矿区煤种分布较多,见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以及无烟煤等[3]。
韦四井田位于韦州矿区西部中段,北连韦五井田,西南接韦三井田。
井田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青龙山—云雾山南北向褶皱冲断带,在以东西方向的挤压为主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区域轴线近南北的褶皱、南北向大断层和在井田范围派生的次一级东西向主压应力方向的断层[4-6]。
井田构造总体呈北东倾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为15°~21°,总体<25°,局部地段受断层影响出现小的次一级小规模波状起伏。
link appraisement张俊苓,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煤田地质工程师。
中国科技信息2020年第19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ct.2020◎31万~60万砂岩为主,夹少量的粗砂岩。
煤层该组地层含煤12层,自下而上为5下、5、5上、4、4上、3下、3、3上、2、1下、1 及0号煤层。
其中,5煤位于山西组底部,层位稳定,全区可采;5下、3煤和1煤分别位于山西组的底部、中部和上部,属于大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为不可采煤层。
其中5煤层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平均厚度超过3m,为中厚~厚煤层。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总的趋势由南往北煤层厚度由薄变厚再变薄再变厚。
煤层结构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山西组沉积特征岩相组合山西组属海陆交互相为主含煤沉积,与太原组为连续沉积,岩石组合类型以浅灰~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为主,下部发育厚层细砂岩或中砂岩,含可采煤层4层。
通过分析以往资料,本层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总体属于浅水三角洲,其特征是三角洲平原沉积发育。
垂向上,表现为下部粗上部细的正粒序,旋回性清楚,表明受海平面变化影响明显。
沉积环境区内该组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分为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
各亚相在该组的发育情况如下:上三角洲平原相区内上三角洲平原相主要发育在该组地层的中上部及下石盒子组下部,为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海滨区的延伸,其平面分布上受海水影响程度较低。
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岩、泥炭、煤等。
该亚相的主要特征是泥炭、煤与砂质沉积的共生。
砂质碎屑物的分选性差,层理构造很复杂,生物化石较少,以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为主。
岩体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
河道和沼泽沉积是亚相的主体,以此与一般的河流区别开来。
该亚相可近一步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泛滥盆地、沼泽、淡水湖泊、河漫滩等沉积单元。
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3号煤层顶板砂体发育特征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沁水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煤田之一,该盆地南部煤层主要分布在山西组3号煤层。
煤层的含气量是评价煤层气赋存条件和产量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煤层顶板砂体的发育特征对煤层含气量具有显著影响。
下面将对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3号煤层顶板砂体发育特征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其次,砂体的发育会增加煤层的透水性。
砂体是一种相对较疏松的沉积物,孔隙度和渗透率一般较高,因此能够提高煤层的透气性。
透气性的增加有利于煤层中煤层气的运移和储集,从而提高煤层的含气量。
此外,砂体的发育还会改变顶板的力学性质。
砂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提高顶板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也相对较好。
砂体的存在可以减少或防止顶板的塌陷和断裂,有利于保持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相比之下,砂体发育较少的地区,顶板往往存在较多的断裂和塌陷,煤层的完整性较差,导致煤层气的迁移和储集条件较差,从而降低了煤层的含气量。
最后,砂体的发育也会影响顶板的渗流性质。
砂体的存在可以形成埋藏水体,使得煤层内部温度和孔隙水成分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改变煤层内部流体的性质,如扩散系数的变化可能会促进煤层气的迁移和储集,从而提高煤层的含气量。
总之,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3号煤层顶板砂体的发育特征对煤层含气量具有显著影响。
砂体的发育可以增加煤层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煤层气的运移和储集能力,从而提高煤层的含气量。
此外,砂体的存在还可以改善顶板的力学性质和渗流性质,稳定煤层连续性,促进煤层气赋存和采集的有效性。
因此,在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3号煤层的煤层气勘探和开发中,需要充分考虑砂体的发育特征,以便更好地评价煤层的气赋存条件和产量潜力。
冀北凤山盆地白垩系九佛堂组页岩气成藏潜力研究路魏魏;高亮;上官拴通;张国斌;田兰兰;李英英【摘要】基于以往钻井资料和相关测试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初步分析探讨认为凤山盆地为一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白垩系九佛堂组页岩层系总厚度大,上部频繁交替的致密泥质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为形成页岩气藏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存条件,具备一定的页岩气成藏潜力.同时,周边地区中生代断陷盆地沉积环境多与凤山盆地类似,白垩系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厚度大,且在已有油页岩钻孔有涌气显示,分析可将该页岩层系作为页岩气勘查突破的新方向.【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9(031)005【总页数】6页(P12-17)【关键词】九佛堂组;页岩气;成藏潜力;凤山盆地【作者】路魏魏;高亮;上官拴通;张国斌;田兰兰;李英英【作者单位】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邢台 054000;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邢台 054000;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邢台 054000;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邢台 054000;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邢台 054000;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邢台 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0 引言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是指从黑色泥页岩或炭质泥岩地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1]。
2011年,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评价河北省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9×1012m3,页岩气资源较为丰富[2]。
为推动河北省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改善京津冀地区能源供给结构,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页岩气基础评价工作[3-5],以元古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古生界太原组和山西组、新生界孔店组和沙河街组等为主要目的层,对储层物性特征及源岩有机地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行区块优选和资源量远景预测,并针对有利区开展页岩气选区精细评价和先期开发区域条件研究,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页岩气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寺湾井田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杨加强【摘要】通过收集、整理寺湾井田钻孔资料数据和测井成果,通过对大量钻孔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寺湾井田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沉积序列和沉积环境及其演化.【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8(030)0z2【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寺湾井田;含煤地层;沉积特征;沉积环境【作者】杨加强【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河北邯郸 05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寺湾井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城西,隶属于汝阳县城关镇、上店镇和柏树乡管辖。
井田大体形状呈长方形,东西长5.39km,南北宽3.23km,面积17.41km2。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内近南北向的冲沟发育,降水排泄便利。
汝河自西向东从井田南部流过本区,为一常年流水河流,旱季流量小,雨季流量猛增。
区内为大陆性半干燥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大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降雪在11月中旬以后。
风向多为北西西方向,最大风速26m/s,全年无霜期214 d。
1 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寺湾井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属河南地层综合分区中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渑池—确山小区。
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
含煤地层整体倾向170°~200°,倾角5°~10°,地层沉积稳定,无岩浆侵入。
1.1 石炭系太原组(C3t,一煤组)上界止于标志本区最后一次较大海侵结束的顶层灰岩或燧石岩顶面或与其层位相当的钙质泥岩顶面。
底部为滨海沼泽相的炭质泥岩夹煤层(一1、一2),与本溪组整合接触;下部为浅海相含生物碎屑灰岩或生物碎屑灰岩;中部由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中细粒砂岩及煤层(一6、一7、一8)等组成,为临滨相、障壁岛相、潟湖相及泥炭沼泽相;上部为灰黑—深灰色的含生物碎屑灰岩、燧石岩,局部相变为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灰岩中偶见生物碎屑,常混有大量不均匀分布的泥质和粉砂质,含黄铁矿散晶,为浅海相和潟湖相。
第32卷11期 中国煤 炭地质Vol. 32 No. 112020 年 11 月COAL GEOLOGY OF CHINANov. 2020doi :10. 3969/j. issn. 1674-1803. 2020. 11. 04文章编号:1674-1803(2020) 11-0014-07峰峰矿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王遂正1,左明星打孔庆虎",张 宁2(1.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河北邯郸056001; 2. Mdt 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38)摘要:通过梳理近年来峰峰矿区煤层气(煤矿瓦斯)相关资料,从煤层赋存规律、构造特征、含气量、储层特征、渗透率等多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峰峰矿区煤层气赋存规律,总结了峰峰矿区煤层气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了峰峰矿区 抽采现状,估算了峰峰矿区煤层气资源量。
研究表明,矿区煤层储层具备以裂隙为主、孔隙度很高,透气性较好,围 岩的封闭条件较好,含气量也较高的物性特征;结合以上特点建议在矿井生产区加大井下煤层气的抽采力度提高 资源利用率,在后备区建立中小型煤层气地面开发区。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特征;含气量;峰峰矿区中图分类号:P57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CBM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Exploitation , Utilization in Fengfeng Mining AreaWang Suizheng 1, Zuo Mingxing 1, Kong Qinghu 1 ** and Zhang Ning 2基金项目:国家能源局“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潜力研究”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王遂正(1963—),男,河南密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1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勘查专业,从事煤炭、煤层气等地质勘查与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孔庆虎(1986—),男,山东临胸县人,硕士,高级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从事煤炭、煤层气勘查开发与相关研究工作。
中国煤田水文地质基本特征及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从寒武纪石煤至第四纪泥炭沉积,共有十个聚煤期,其中,以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为主要的聚煤期。
大地构造控制了煤田的分布、成煤时期、沉积环境、构造特征,也形成了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
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以北的东北和内蒙东部沉积早侏罗纪——晚白垩纪含煤地层;以南至昆仑山——祁连山纬向构造带以北,贺兰山经向构造带以东的广阔地区,沉积了海陆交互相的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昆仑山——祁连山纬向构造带以南,康黔古陆以东则沉积了晚二叠纪含煤地层;西北地区则在侏罗纪形成了一些大型陆相煤盆地;此外,云南——西藏及台湾地区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分别沉积了含煤地层。
以上聚煤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结合矿井防治水的需要,可以将中国煤田划分为六个水文地质类型区,即东北侏罗纪孔隙——裂隙水类型区,华北石炭二叠纪孔隙——岩溶水类型区,西北侏罗纪裂隙水类型区,华南晚二叠纪岩溶水类型区,云南——西藏中生代裂隙水类型区及台湾第三纪裂隙——孔隙水类型区(图1)。
其中,以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华南晚二叠纪煤田的水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矿井水害严重。
主要的水文地质问题有三个。
即:华北煤系底盘中奥陶统马家沟灰岩水害问题;黄淮平原新生界松散层水害问题;华南煤系底盘下二叠统茅口灰岩水害问题及顶板上二叠统长兴灰岩水害问题。
西北侏罗纪裂隙水类型区纬向构造带华南晚二迭纪岩溶水类型区昆仑山—祁连山云南—西藏中生代裂隙水类型区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东北侏罗纪孔隙—裂隙水类型区华北石炭二迭纪孔隙—岩溶水类型区贺兰山经向构造带康 滇 古 陆台湾第三纪裂隙—孔隙水类型区图1 中国煤田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图图1 中国煤田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图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主要可采煤层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太原统和陆相的山西统中,其底盘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灰岩。
太原统中的夹层灰岩在华北煤田有广泛的分布(图2),总的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海水逐渐加深,灰岩层数由2~3层,增加到14层以上,灰岩总厚度由5m 以下,增加到60m 以上,皖北可达7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