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认识晶体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37
双河中学高一化学选修3学案 3-1 晶体的常识阅读课本P60-64,完成以下任务。
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的自范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呈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1)___ _______,(2)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4.晶体的特点:5. 晶体的熔点较__________,而非晶体的熔点_______________,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课本P62“学与问”。
二、晶胞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晶胞。
【思考】:1、晶胞的结构是怎样的?晶胞如何形成晶体?2、晶胞有哪些类型?【方法导引】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晶体结构类习题最常见的题型就是已知晶胞的结构而求晶体的化学式。
分摊法: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多个原子,这些原子并不是只为这个晶胞所独立占有,而是为多个晶胞所共有,那么,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每个原子,这个晶体能分摊到多少比例呢。
这就是分摊法。
分摊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算出一个晶胞单独占有的各类原子的个数。
分摊法的根本原则是: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x 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 。
1. 每个晶胞涉及同类A 数目m 个,每个A 为n 个晶胞共有,则每个晶胞占有A : 2.计算方法:例1.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
钛酸钡晶体的结构示意图为右图,它的化学式是( )A.BaTi 8O 12B.BaTi 4O 6C.BaTi 2O 4D.BaTIO 3例2、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右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它的化学式是 。
第一节认识晶体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B.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是否具有特定的方向性C.液晶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说明它属于晶态D.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答案】C【解析】A.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A正确;B.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是否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B正确;C.液晶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但它不属于晶态,C错误;D.铍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D正确;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晶和玛瑙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一定相同C.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是看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答案】D【解析】A.玛瑙是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形成的,而水晶则是缓慢冷却形成的,玛瑙是非晶体,水晶是晶体,玛瑙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误;B.由于质点的有序排列,故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蓝宝石属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硬度有一些差异,B错误;C.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最好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C错误;D.晶体由晶胞构成,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D正确;故选D。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C.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D.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答案】C【解析】A.晶体具有以下特点: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才是晶体,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几何外形,A错误;B.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晶体有自范性,B错误;C.晶体有自范性,所以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C正确;D.依据构成粒子与微粒间的作用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D错误;故选C。
第三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第1节 认识晶体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列出了有关晶体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B【解析】干冰为分子晶体,构成微粒为分子,微粒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2.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中的晶胞不一定都是平行六面体 B .晶胞是晶体中基本的结构重复单元 C .已知晶胞的结构,可推知晶体的结构D .使用“切割法”计算晶胞的微粒数,处于顶点、棱、面、体心对晶胞的贡献分别为18、14、12、1【答案】D【解析】六方晶胞中,处于顶点上的微粒对晶胞的贡献为16。
3.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饱和CuSO 4溶液降温,析出的固体不是晶体B .可以用划痕的方法鉴别宝石和玻璃制品C.石蜡和玻璃都是非晶体,但它们都有固定的熔点D.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一定相同【答案】B【解析】A选项,将饱和的CuSO4溶液降温,可析出胆矾,胆矾属于晶体。
B选项,一般宝石的硬度较大,玻璃制品的硬度较小,可以根据有无划痕来鉴别。
C选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选项,由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有一定差异。
4.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如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电导率是与层平行的方向上的电导率的1104。
晶体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 )①硬度②导热性③导电性④光学性质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导热性、导电性、光学性质等多项物理性质中。
5.科学家发现一种由某金属原子M和非金属原子N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
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M 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N原子,它的化学式为( )A.M4N4 B.MN C.M14N13D.M4N5【答案】C【解析】由气态团簇分子和示意图可知其分子式可由示意图查原子个数来确定,M原子共14个,N原子共13个,即分子式为M14N13,C项正确。
第三章第1节认识晶体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鲁科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1节《认识晶体》。
本节教材围绕“认识晶体”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晶体实物,但对什么是晶体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本节即从晶体实物出发,介绍了晶体的典型特征,使学生初步建立一些晶体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区分固体的两种主要类型:晶体和非晶体。
学生已经学习了微粒间存在着的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但并不知道这些微粒在晶体里是如何排列的。
本节以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从而使他们初步认识晶体里微粒的排列规律。
晶体是微粒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构成的宏观物质。
二、学情分析1、在知识层方面,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化学键的类别,并且知道化学键的成键原理,为这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但是微粒间如何排列是这节课需要学习的。
在生活中学生也知道晶体,但是不能准确的区分,通过这节课学习,就可以全面了解晶体了。
2、在能力层方面,学生只是在生活中接触过晶体,但是缺乏辨别的能力,本节课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晶体,提高了学生鉴别晶体的能力。
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没有建立模型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完成一次晶体建模过程,学生提高整体思维运用。
3、在情感层方面,通过本节课晶体鉴别的最有效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以及学习构建模型去了解微观世界,让同学们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现阶段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三、教学目标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本节课让学生认识晶体,就需要从外观、特性等方面认识晶体,能对晶体进行分类,从宏观方面区分晶体与非晶体;还要通过深入学习了解晶体内部结构及微粒间堆积形式。
素养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本课学习中需要同学们构建紧密堆积模型,在探究建模过程中,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根据事实建立不同的模型,从而让学生通过模型认知微观世界。
素养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本节课要认识晶体的内部结构,需要建立模型,在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懂得由简到繁的逐一探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敢想敢做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