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诞生的故事有感
- 格式:docx
- 大小:13.09 KB
- 文档页数:2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读党诞生的故事有感
丰县首羡镇和集小学四(1)班李璐琦
在那个还不曾久远的年代,就有这样一群人,在暗无天日的独裁下为了中国的前途和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谋求幸福而矢志不渝的奋斗着。
他们,最坚毅的一群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员就是在那段苦涩的历史中展现着他们的爱国热情。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的举行。
在大会上,党员们各抒己见,开诚布公,相互交流经验。
于是,党的声音开始在这间屋子里响起。
逐渐,在他们热烈的讨论中,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到底,也制定了为之奋斗的目 伟大。
正是这些革命先驱的真面。
有了这些智勇双全的共产党员,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才进行的如此彻底,如此精彩。
《中国共产党诞生》读后感(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国共产党诞生》读后感《中国共产党诞生》读后感界首师范附属小学六(2)樊博文今天,我读了《历史的选择》中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文。
读完之后,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经受了各种磨难,爸爸告诉我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发动了“辛亥革命”,但还是没能挽救中国革命。
终于,在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当年的七月二十三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但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已受到监视,会议无法在上海继续举行。
八月初的一天,会议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一大完成了最后的议程。
至此,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在中国大地上,读到此时此刻,我激动万分: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伟大呀!她的成立也充满着艰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她让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相信历史的选择永远是不会错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听爷爷讲,共产党得民心,为人民做事,毛主席深受人民爱戴。
这些年来共产党愿为人民做牛马,为群众做好每一件事。
我们知道“5·12”大地震之后,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灾民重建了新的家园;青海玉树大地震,是我们的党为灾区人民撑起了坚强地活下去的希望;在今年我国各地的洪涝灾害中,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奏响的一曲动人的乐章。
是的,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历史选择了共产党。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要像共产党那样,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第二篇: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6篇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一本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的条件下成立的。
从最初的几个党员到如今有数以百万计的党员数量,党组织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这些伟大的先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承受了许多磨难和牺牲。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能够有效地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
这些领导者们有着高尚的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
通过这本书,我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党员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
这种教育培训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们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不渝地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感到由衷地敬佩和钦佩。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向中国共产党的先辈们学习,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我愿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努力。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使命,我将始终跟随党组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伟大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在十月革命的背景下成立的,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契机。
《伟大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是这样创立的读书学习心得
《伟大的起点》是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也是读书学习的一个绝佳范例。
书中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5·4运动之后,在1921年7月1日,在上海的仓库会议中被正式创立。
会议上,代表们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纲领: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平等、公正,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争取人民福祉。
这个伟大的起点,使中国人民走上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道路,使中国国家的发展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从中,我们学到了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勇于接受挑战,发挥自身的潜能,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红色故事读后感800字红色故事读后感。
《红色故事》是一本以红色为主题的书籍,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来展现红色的魅力和意义。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对红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象征着喜庆、热情和力量。
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红色与中国传统节日、婚礼等活动的关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红色的喜庆和热情,让人们在节日和庆典中更加兴奋和快乐,也让人们在困难的时候更加坚定和勇敢。
在我看来,红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的象征,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其次,红色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红色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让我对红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颜色,也是中国革命的象征,它代表着革命者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在我看来,红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信仰和责任的象征,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正义和公平。
最后,红色还有着深刻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红色与爱情、友情等情感的关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在人们内心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红色的浪漫和温暖,让人们在爱情和友情中更加真诚和坚定,也让人们在孤独的时候更加温暖和安慰。
在我看来,红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情感和情绪的象征,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幸福和快乐。
通过阅读《红色故事》,我对红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红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的象征,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红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信仰和责任的象征,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正义和公平。
红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情感和情绪的象征,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幸福和快乐。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红色的意义,让红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红色的热情和力量激励着我去追求幸福和快乐。
同时,我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红色的鼓舞下,我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新民主主义有感俄国的十月革命带来了社会主义,也点燃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这种全新的理论,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一个全新国家的希望,于是,1921年7月30日,在李书诚、李汉俊兄弟的寓所里一群热爱社会主义,憧憬共产主义的年轻人聚到一起,秘密召开了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这就是共产党历史的起点,还看今朝,从建党初期仅有的几个小组,50多名党员逐步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千万党员的执政党,这一切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明、正确的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推翻三座大山,一件件、一幕幕都深深的震撼着我,那份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与热爱深深地感染着我。
对这段历史的深入了解,也使我迫切希望能加入这个神圣的组织,体悟那份信念。
《建党伟业》有感5篇《建党伟业》的故事从辛亥革命开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过程。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建党伟业》有感,方便大家学习。
《建党伟业》有感1《建党伟业》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可以单独写一部电影了,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的不多,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例如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以及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虽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但他热爱先进知识的那股干劲儿与一心为国的思想就似乎已经注定了后来的一切。
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总会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他与杨开慧的爱情平淡之中的深情,不由的让人想起这一家的结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了太多的贡献与牺牲。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着很精彩的第二条主线,冯远征演出了陈独秀特有的领袖魅力,看完《建党伟业》,你会觉得,没有陈独秀,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
《建党伟业》这个标题可以说是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事,看后的第一感觉是电影里的故事太多,中心思想比较模糊。
当然了电影脉络还是十分清晰,可能是这部电影本身涉及的内容太多太杂,跟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件大事紧密相联的历史事件太多了有关,如果交代不详细,可能会适得其反。
跟大多数电影不一样的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太多,实际上很多电影从头到尾就一个故事,你想让它中心思想不突出也不行。
从这个角度讲,本篇的导演以及编剧,要把一切做到完美确实难度很大,用一部电影把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交代清楚,让观众们满意,恐怕还需要努力。
红船起航薪火相传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红船起航,是你飘在黑暗的年代里;南昌枪声,是你飘在苦难的岁月里;井岗星火,是你飘在白色的恐怖里……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党一路走来,披荆斩棘是多么的伟大。
党,我们的母亲,您用香甜的乳汁来喂养着我们。
您把幸福送给了我们,却把苦难留给了自己。
您为了我们抛头颅,洒热血。
党,你是世界上最勇敢的母亲,最艰辛的母亲,最伟大的母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步步碾压着千疮百孔的旧中国。
您带领着我们向着新中国进发,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不是东亚病夫,我们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我们扬眉吐气,站起来了。
成功的跻身于世界的前列。
听爷爷说,现在的时代和以前大有不同:以前的路是泥路,一下雨就非常容易滑倒;以前的教室是矮小的、简陋的,四面透风。
现在我们有“嫦娥奔月”、“蛟龙潜海”;有了电视;有了因特网……制造了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等交通工具,使我们的时代先进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党,是你带领我们走向小康生活;党,是你带领我们走向繁荣昌盛;党,是你带领我们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一寸山河,一寸血泪。
现在90年过去了,山河日新,国力日强,
但这段历史从未被我们遗忘。
以前我们弱小是真正的弱小,现在我们强大是真正的强大。
作为我们这辈人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振兴中华。
把振兴中华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通过好好读书实现自己的目标。
加油吧,少年!加油吧,可期的中国!。
红色革命故事观后感500字大全6篇红色革命故事观后感500字篇1“七一”将至,回首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我们党不愧是民族之魂,国家之基。
不忘党的根本宗旨。
执政为民,是新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新概括。
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
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党,支持着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是为了争取人民解放;和平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执政为民,是对我们党的新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真理。
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这样才能体现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为伟大的为人民服务。
人间正道是沧桑。
100年的风雨兼程铸就100年的光辉历程,蓦然回首,岁月如歌,我们又怎能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中国共产党作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路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让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展现新时代党员的智慧、风采和力量,让我们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奋勇前行,以忠诚之心跟党走,以为赤子之心为人民,以奉献之心报祖国!红色革命故事观后感500字篇2翻开历史的长卷,目光停留在那开启红色记忆的篇章,1921年七月,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这里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大地泛起了黎明的曙光。
2024年红色故事读后感《红色故事》是一部反映中共党史的文学作品,该小说以红色文化为主线,通过讲述共产党担负着历史使命,经历了艰苦困苦但不屈不挠的奋斗,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读完《红色故事》,我被小说中那种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同时也对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个人的读后感,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被小说中所描绘的红色文化所震撼。
红色文化是一种经典,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
小说中反复强调,中国革命的胜利来自共产党员们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努力。
他们将革命理想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战争还是困难,他们都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具有无穷的力量。
共产党员们悍然以生命为赌注,为实现共和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这种担当和责任感感染了整个中国人民,成为革命的燎原之火。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画卷。
小说以石必成、周小舟、杨毅齐三个青年共产党员为主线,通过他们的成长和奋斗,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
他们的个性、思想、遭遇都具有代表性,他们身上的光辉便是无数中国共产党员的缩影。
石必成坚定理想信仰,宁愿牺牲一切来为革命事业奉献;周小舟勇猛果敢,勇往直前,始终没有放弃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杨毅齐聪明伶俐,守信奉道,为共和国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人物形象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他们的奋斗意志和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小说中的情节紧凑有趣,读起来让人难以放下。
小说情节设计紧凑,引人入胜,有时悲壮、有时感人,让读者沉浸其中。
红色故事既有战斗场面的紧张刺激,也有革命者的心理冲突和自我挣扎。
小说以石必成等人为中心,通过他们的成长与经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革命信仰。
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从中感受到了那种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热情,也更加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和伟大事业。
最后,我想说的是,红色故事是一部有关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作品,它讲述了共产党员们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1921》观后感【7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1921》观后感【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1921优秀观后感篇一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10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
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1921》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电影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内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当时的青年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
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
到底是什么催使我们的青年从容的面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强烈的爱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爱国让我们感知责任,使命让我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
当看到李大钊那颗晶莹的泪珠,挂在了一个一生都不可能哭过几次的男人脸上,但是只有刺痛在他最柔软的地方,才能使他更加坚强。
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段话:“我不怕死,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为何而死,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一个英雄,就应当敢爱敢恨,拿得起,更放的下。
为了国家的自强,像陈独秀,李大钊一样的多少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又有多少人死在了枪口下,有人问,革命就一定要人命吗?回答是,不,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吾辈当自强,是为了活着地人更好地活下去!《1921》观后感篇二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历史故事,观看后使我深深难忘。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华民国就此诞生了。
革命先驱者用自己的血肉创造了人人平等的民主生活。
由于清朝政府软弱无能签订很多不平等条约,例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中国共产党简史》的读后感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务必认真学习和传承党史、国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经过近期对《中国共产党简史》的学习,重温我们党的辉煌奋斗历程,我明白了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100多年艰辛而漫长历程。
我们的党员人数从早期的58人发展到今天九千万党员的强大执政党,这期间的付出与艰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正是在一代代优秀党员的带领下,我们的国家才能摆脱以往的贫困,不断的带领我们的人民往繁荣富足的社会奋进冲锋,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如今中国人民这一和平美好的繁荣生活,所以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学习党史,让我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过程,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的体验。
我们党在百年浴血奋斗中,无数次从逆境中转折,从困境中突围国,从绝境中奋起,党之所以能够从一次次失败走向一次次胜利,从一次次胜利走向一次次新的胜利,就是因为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目标。
通过认真的学习,我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党性修养得到了锤炼。
通过学习,我从中汲取了智慧,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生的信念。
1921的历史感悟1921的历史感悟一、1921的含义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份。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二、1921的历史感悟(精选8篇)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921的历史感悟(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921的历史感悟1当时日本在第二次推行“满蒙政策”,想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的地盘。
他们认为共产国际的运动是个障碍,所以出动特高课,这是最高级别的控制。
而且我们查到,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行程一直是被管控的,到了上海是交给法租界,法租界踢给黄金荣。
还有工人运动这条线:黄金荣就怕工人运动,他要当督察长,只要工人运动出了事,他就当不了。
因此他才杀工会里不听他话的人。
1921的历史感悟2上海,作为党的初心始发地,见证了党诞生初期的蓬勃发展,也是《1921》启程和正式启航的地方。
影片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去年七一在“一大”会址开机,大部分镜头画面也都取自于上海。
在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电影《1921》主创们重回上海“一大”会址举办首映仪式。
在长沙,《1921》主创们来到橘子洲头,深情缅怀革命先辈。
湖北也是革命重镇,革命年代的湖北籍英雄前赴后继,抛洒热血。
而在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已成为知名红色景点,主创们同样也接受了一番革命精神的洗礼。
抗战时期的延安,是当时全国青年追求向往的“红色圣地”。
那里不仅有杨家岭的红旗,还有枣园的灯光。
凤凰山麓,王家坪院,《1921》主创们在这片热土上,感受这里的红色气质。
他们还参观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学习了鲁艺旧址乃至延安的相关革命历史。
1921的历史感悟3从上海到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这些红色地标的接续与传承,不仅道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时间线索,更呈递出了一把解码中国的钥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一堂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下,《1921》主创团队对党的自我革命、奋斗不息的精神有了更深认识。
2024年红色故事读后感范本《红色故事》是一部以中国革命史为背景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位年轻人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感。
2024年红色故事读后感范本,以下是我对这部小说的感悟和思考。
这部小说以红色庐山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青年贾海龙的成长历程。
贾海龙是一个善良、热血的青年,他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始终抱有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感。
在小说中,贾海龙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为之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通过贾海龙的成长故事,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和奋斗历程。
中国革命的艰辛曾让我深感敬佩,而这部小说更是让我深入了解了那个时期的历史与人物。
这些先辈们在红色山巅坚持战斗,不畏艰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在这个故事中,我也看到了贾海龙的成长与变化。
开始时,他是一位普通的大学生,但是他的父亲的离世和一位共产党员的影响让他的思想得到了触动。
他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于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革命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砺,但是他始终没有迷失自己的初心,坚持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获得了人民的认可和尊重。
通过阅读《红色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发展,而这种初心一直贯彻到了今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前辈们用血肉之躯为之付出的代价。
阅读这本书,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共产党员不仅要有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更要付出实际的行动和努力。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应该以贾海龙为榜样,积极学习,努力奋斗,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先辈们的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读书心得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期,我校特举办了“万名学生品读红色经典家书”活动。
主题班会上,我们了解到此次活动包括三项小活动:品读一部党史书籍,观看一部党史电影,撰写一篇爱党爱国等方面文章。
团支书非常贴心的为我们推荐了有管书籍和电影……下面是我对有关书籍的感受。
关于《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一书,作者通过图像,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遗址遗迹,勾勒了从五四运动至中共一大召开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历程,抚今追昔,通过今昔对照,实现对激情岁月的历史穿越,实现精神之旅的再出发。
这本书被大家广为传诵,它带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创立之史,引发我们对共产党的敬佩和拥护。
我曾看到过一段共鸣很大的评论:鸦片战争后,中国遭遇深重的民族危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奋起,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前进,蓬勃发展。
历史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结束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是的,党的历史,可以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自诞生90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设史。
读党诞生的故事有感
丰县首羡镇和集小学四(1)班李璐琦
在那个还不曾久远的年代,就有这样一群人,在暗无天日的独裁下为了中
国的前途和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谋求幸福而矢志不渝的奋斗着。
他们,最坚毅
的一群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员就是在那段苦涩的历史中展现着他们的爱国
热情。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
密的举行。
在大会上,党员们各抒己见,开诚布公,相互交流经验。
于是,党
的声音开始在这间屋子里响起。
逐渐,在他们热烈的讨论中,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到底,也制定了为之奋斗的目标,计划和党的政治纲领。
然而,成功总有一些波澜。
在他们讨论得全神贯注时。
敌人的密探来了。
眼看刚刚诞生的党可能就要被残暴的敌人扼杀在萌芽之中。
这时就显现出共产
党人的大智大勇。
共产党人李汉俊镇定自若,巧妙回答,没有一丝纰漏,最后
躲过了敌人的威胁。
之后,我们极具革命警惕心的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不遭受不
必要的损失。
立即离开了法租界。
于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已成了历史的必然。
在嘉兴的南湖上,党员们各自带着酒菜租了几条小船,名为游湖,实为商讨党
的大事。
一派谈笑风生中,几经风险的党员们在碧水荡漾的嘉兴南湖上进行了
表决,成立了有组织有信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于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胜利闭幕。
从此,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民主,独立,自由,和平的奋斗道路,前途也因此一片光明。
这是自爱国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壮举,拉开了
中国新民民主革命革命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任人蹂躏的命运。
这是新中国的崛起。
从此,在中国,帝国主义欺压的阴云逐渐在党的阳光下烟
消云散。
尽管,党诞生的摇篮是用荆棘编成的,一路充满了坎坷,一路充满了崎岖。
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只有这样,困难路上,方显党
的坚强和她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的伟大。
同时,党的诞生,也诞生了像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一些为新中国做
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
他们是党的护旗手,党前进的奋勇使者。
值得我
们赞扬与作为学习的楷模。
我们看到,在那个没有真理与公平的黑暗社会,他
们思想进步,能看到国家兴亡的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
于是他们挺身而出,以
兴邦安国为己任,同济一堂,共商国策。
也许,他们早就知道,他们参加革命
的时候,他们所忠于的党还很脆弱!主义与那些残暴的独裁主义者相悖离,可
能还会遭到他们无情的报复。
可他们,这群锐意进取,执着的共产党员总是坚
持为理想,为党奋斗,从而置生死于度外。
镇定自若,视危险如无物正是他们的英雄本色。
他们自从宣誓永远跟党走
的一刻就不再脆弱。
纵然没有钢枪,却有丰富的斗争经验作利刃与敌人斗智斗勇。
对于敌人的密探,临危不惧,智慧转移,让狡猾的敌人捉不住一丝痕迹。
不是懦弱,不是退却。
因为他们心里知道,他们是革命的火种,不可轻易的熄
灭。
要留下来为新中国,为共产党,为人民的的希望而燃烧。
赤子报国心,正是这些革命先驱的真面。
有了这些智勇双全的共产党员,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才进行的如此彻底,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