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精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93.20 KB
- 文档页数:8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四种,其中现代人的特征出现在晚期智人时期)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3、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血缘关系)1、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特点:母系——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特点:父系——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社会占主导地位。
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法庭→国家,奴隶社会逐渐取代原始社会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它们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发源于河流)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4、印度的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国王处于第二等级。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2)特点:等级森严★★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1、时间:14—16世纪;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基础)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1)积极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第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时间:1640年—1688年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历史】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字塔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斯河,⼜称“美索不达⽶亚”,是今天伊拉克⾸都巴格达为中⼼的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明1.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了⼀些以城市为中⼼的⼩国。
2.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
3.古巴⽐伦王国时期,汉谟拉⽐建⽴了统⼀、强⼤的奴⾪制国家。
4.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发明了“楔形⽂字”,还制定了阴历和发明了60进位制。
三、古巴⽐伦王国1.古巴⽐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个⼩国。
2.第六代国王汉谟拉⽐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事业。
3.汉谟拉⽐实⾏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4.汉谟拉⽐统治时期,古巴⽐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5.公元前1595年,古巴⽐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四、《汉谟拉⽐法典》地位《汉谟拉⽐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第⼀部较为完整的成⽂法典。
五、古巴⽐伦社会1.古巴⽐伦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由民、⽆公民权的⾃由民和奴⾪。
2.战俘是奴⾪的主要来源,也有奴⾪买卖现象。
3.家庭奴⾪制是古巴⽐伦的⼀⼤特征。
3.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的规定,说明了古巴⽐伦商品经济⽐较活跃。
六、《汉谟拉⽐法典》影响《汉谟拉⽐法典》是古巴⽐伦王国留给⼈类的宝贵⽂化遗产,表明⼈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第三课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河流域⽂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是指今天的南亚次⼤陆。
2、发源地:古代印度⽂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3、早期⽂明遗址: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出现哈拉帕⽂明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明。
4、国家的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国。
5、⿍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达印度⽂明的⿍盛时期,印度基本实现了统⼀。
⾸都华⽒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多的⼤城市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1.在尼罗河西岸,漫漫黄沙吹拂下的金字塔,就像一群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默默诉说着古埃及文明的悠深久远。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1.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
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
2.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1、现代人类三四百万年前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3、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其中现代人的特征出现在晚期智人时期)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血缘关系)1、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特点:母系——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特点:父系——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社会占主导地位,父系后期出现了私有制。
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它们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发源于大河流域)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印度的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平民)、首陀罗(被征服者);★★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业发展和人类居住。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发源于海洋)一、古希腊希腊文明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也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公元前20世纪,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1、雅典城邦的繁荣:2、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原因和启示:(1)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夏商西周时期1.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禹。
2. 商朝由商汤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
3. 西周分为西周初期和西周中期,西周初期是以姬姓贵族为主,西周中期是以宗族为主。
二、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是战国时期的前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阶段。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导致了不同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3. 春秋时期的鲁国、齐国、晋国、楚国、韩国和魏国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诸侯国。
4. 战国七雄分别对应着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其中以秦国最终统一六国而结束战国时期。
三、秦汉时期1. 秦朝由秦始皇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秦始皇推行了统一法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3.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朝代,其开国皇帝是刘邦。
4. 汉朝推行了三公九卿制度,开创了科举制度。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1.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繁荣的时期,被誉为"盛世"。
2.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推行了科举制度并加以完善。
3.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4.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朝代。
5.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朝代,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五、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1. 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包括了诗歌、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
2. 我国古代文学有"诗、词、曲、赋"四大类,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唐诗》等。
3. 我国古代的书法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代表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
4. 我国古代的绘画分为国画和工笔画两大流派,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溪山行旅图》等。
5. 我国古代的音乐有雅乐和俗乐两大类,代表作品有《广陵散》、《阳关三叠》等。
6. 我国古代的戏剧有昆曲、京剧、黄梅戏、评剧等多种类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全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高潮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代表作:长诗《神曲》;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积极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航海家资助国家时间航行方向国家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 1487—1488年向东哥伦布西班牙意大利1492年出发向西,横渡大西洋事迹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首次环球航行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 1497—1498年向东麦哲伦西班牙葡萄牙 1519—1522年向西★★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背景受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相同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始地点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不同性质思想解放性质殖民性质★★比较分析比较郑和远航与哥伦布航海:郑和远航哥伦布航海规模目的性质影响船队庞大,船多人多船队很小,船少人少为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为了开拓国外市场,掠夺财富的联系殖民扩张活动与各国友好往来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往来和经济联系发展 2第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年—1688年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如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变与不变1.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古代中国,人们逐渐由狩猎采集为生向农耕生活过渡,农耕文化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
2.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分化: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这些文化在不同地区有着一定的差异。
3.大禹治水与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大禹治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成就,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遵循了世袭制度,国家政权的交替通过世袭来实现。
4.青铜文化的兴起:中国青铜器的制作和应用技术在夏商周时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提高,青铜文化迅速兴起。
第二单元希腊文明1.希腊城邦的兴起与特点:希腊城邦是古代希腊的政治组织形式,城邦具有自治权力,都市国家兴起。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特点:雅典民主政治是古希腊时期发展的一种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公民权利和公民参与。
3.希腊文化的特点与影响:希腊文化以其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繁荣而著称,对后世的欧洲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单元罗马文明1.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亡:罗马帝国在凯撒大帝和奥古斯都的统治下兴起,并在后来的历史中经历了分裂和衰亡。
2.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罗马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共和制和君主制两种形式,法律制度对于罗马帝国的统治非常重要。
3.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基督教自1世纪开始在罗马帝国传播,最终成为帝国的官方宗教。
第四单元印度教、佛教的兴起1.印度教的起源与特点:印度教起源于印度的古代文明,是一种综合了多种信仰和传统的宗教。
2.佛教的兴起与传播: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最初在印度传播,后来扩展到其他亚洲国家。
3.佛教艺术的发展:佛教艺术在东亚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第五单元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1.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创始人: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的阿拉伯地区,由穆罕默德创立。
2.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与贡献:阿拉伯帝国在8至10世纪达到了鼎盛状态,对科学、文化、医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册)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1.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人类起源于非洲,经历了直立行走、工具使用、语言交流等进化过程。
2.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人类从狩猎采集生活向农业生产生活转变的重要历史事件。
–农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也影响了人类社会形态、人口增长等方面。
3.文明起源和发展–文明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文化现象。
–文明的起源地区包括黄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等,发展出的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欧洲文明等。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包括神话传说、祭祀礼仪、乐器制作、文学创作等方面。
–中华文明受周、秦、汉、唐等多个朝代的影响,而又影响着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
2.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出现的众多思想家和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
–不同的思想家和学派对人性、道德、治理、天道等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对后来影响千古。
3.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在农业、造纸、火药、指南针、天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成就。
第三单元希腊罗马文明1.希腊古典文明–希腊古典文明包括建筑、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的成就。
–希腊神话和史诗等文学作品,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古罗马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的历史,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重大事件,包括文学、艺术、优美地图若干方面的成就。
–文艺复兴使欧洲文化重新获得活力,对其后文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四单元中世纪欧洲1.封建主义–封建主义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封建等级制度、荒原承包制、领地等。
–封建主义对欧洲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宗教改革是欧洲16世纪的重要事件,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
–宗教改革导致欧洲发生了多次宗教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二、从罗马城邦到罗马帝国
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古希腊、罗马总结
四、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五、西欧庄园
六、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七、阿拉伯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世界三大宗教归纳一览表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世界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八、文艺复兴
九、新航路的开辟
十、早期殖民掠夺
十一、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十二、美国的独立
十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相同点
十四、第一次工业革命
十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 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发源:尼罗河,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的兴衰:兴起:约公元前3500 年,出现国家。
强盛时期: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衰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二、文明成就:太阳历365天(人类史上第一部历法);防腐技术、剖学知识、发明分数、象形文字。
金字塔:(用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地位和意义: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智慧的结晶;现存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集军、政、财、神等权力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文明成就: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阴历354天、设置闰月、60进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建立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强化中央集权,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内容:①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②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③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④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经济活跃)。
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 3 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早期文明遗址:约公元前23世纪一前18世纪,发现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1500 年左右。
(孔雀王朝时期最鼎盛,首都华氏城)二、森严的种姓制度实质: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内容: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三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九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如“露西”)进化而来。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种族无优劣: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
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且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特征: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平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二、氏族社会﹡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群婚制。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也以集体为主。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父系氏族:婚姻关系相对固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法庭→国家形成。
﹡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书必考知识汇总一、标志类1. 古埃及的文明标志——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 古巴比伦的文明标志——《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 古印度的文明标志——种姓制度。
4. 古希腊的文明标志——雅典的民主政治。
5.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十二铜表法》。
6. 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公元前27 年,屋大维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7.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8.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标志——“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确立。
9.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
10. 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开始的标志——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
11. 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作品——《神曲》。
12.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新航路开辟。
1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 年议会重新召开。
1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1688 年“光荣革命”。
15.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的标志——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6.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177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17. 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 年7 月4 日( 美国国庆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18.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9. 美国联邦制共和国确立的标志——1787 年美国宪法的制定。
20.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 年7 月14 日( 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1. 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标志性事件——雅各宾派上台。
22. 拿破仑政权失败的标志——1815 年滑铁卢战役。
23.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4.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点
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学生提供人教版历史上册的复知识点。
以下是该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第一章: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2. 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影响
3.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和贡献
二、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1. 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3. 古希腊罗马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三、第三章:教育学的源流
1. 东方教育学的发展和特点
2.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和特点
3. 中西方教育学的比较
四、第四章: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
1. 中国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
2.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
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影响
五、第五章:明清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2. 明清时期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就
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六、第六章:欧洲的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
七、第七章: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与人类社会的新变革
八、第八章:大航海时代
九、第九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的复习知识点的简要概括。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们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知识点,从远古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变迁。
以下是该教材中各单元的知识点归纳,以便于学生复习和掌握。
# 第一单元远古时期1.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如元谋人、北京人等。
2. 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和特征。
3. 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如部落联盟的形成。
4.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包括黄帝、尧、舜、禹等。
5. 禹传子启,家天下的开始。
# 第二单元夏商周1. 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 商朝的政治制度,如内外服制度。
3. 甲骨文的发现和意义。
4.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5.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和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
6.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第三单元秦汉1. 秦朝的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
3. 汉朝的建立,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4.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对外交流的扩大。
5. 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如《史记》的编纂。
# 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1. 三国鼎立的形成和各自的政治特点。
2. 魏晋时期的士族制度和清谈文化。
3.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宗教发展。
4.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
5. 科技和艺术的发展,如《齐民要术》的编写。
# 第五单元隋唐1. 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凿。
2.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 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4. 唐朝的对外交流,如玄奘西行。
5. 文化艺术的繁荣,如唐诗的创作。
# 第六单元宋元1. 宋朝的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 宋朝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3.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 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5. 科技的进步,如《授时历》的制定。
# 第七单元明清1. 明朝的建立和海禁政策。
2. 明朝的内阁制度和宦官专权。
3. 清朝的建立和对汉族文化的接纳。
4. 清朝的康乾盛世和对外战争。
5. 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如《四库全书》的编纂。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1、奴隶贸易:①从欧洲出发到非洲;②在非洲通过各种手段虏获黑人后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
③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三角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2、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后来居上的是英国。
3、18世纪后半期,英国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4、1757年,英国殖民头目克莱武洗劫孟加拉。
英国掠夺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
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