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赋性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1.43 KB
- 文档页数:2
赋比兴分别指什么这种说法出自哪里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
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
(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
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
赋比兴分别指什么1、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2、比:比喻。
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
(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
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3、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
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赋、比、兴的意思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
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风、赋、比、兴、雅、颂。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1、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2、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小雅·斯干》5、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8、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诗经·小雅·白华》。
世说新语中赋字的句子1.赋字是世说新语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某种事物赋予不同的特质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
2.他身上肩负着家国的希望,赋予了他无比的责任感。
3.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赋予了她一种独特的魅力。
4.他的笑容像阳光般温暖,赋予了这个寒冷的冬天一丝温暖。
5.这座城市被赋予了“花园城市”的美誉。
6.刚刚开始的恋爱充满了激情,赋予了他们无尽的幸福。
7.这首歌曲赋予了我无限的勇气,让我更加坚强。
8.他的演讲赋予了我许多启发,使我更加深入思考。
9.这幅画作赋予了我一种安静而宁静的感觉。
10.这份工作赋予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让我感到无比激动。
11.他的举止和言谈赋予了他一种成熟而自信的气质。
12.这个角色赋予了她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的演技。
13.这本书赋予了我对生活的新认识,让我受益匪浅。
14.这个故事赋予了我许多思考,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索。
15.这个项目赋予了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机会,让我们积极投入工作。
16.这个问题赋予了我们深刻的思考,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17.这次比赛赋予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更加努力。
18.这个活动赋予了社区一种凝聚力,使大家更加团结。
19.这场考试赋予了我追求更好成绩的动力,让我更加努力学习。
20.这个计划赋予了我们实现梦想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有信心。
21.于是放下原则,迁就别人,这不是自私,而是善解人意。
22.一个人诚实的态度不只言言行行,也反映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
23.内心崇高的人总能够屹立不倒,即使被外界打倒了,也能迅速站起来。
24.优秀的领导者不仅关注眼前的利益,还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25.善良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宽容,有时候必须坚决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26.能够忍辱负重的人,往往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27.宽容是一种美德,可以缓解矛盾,化解纷争。
28.人心是最复杂的,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
29.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举例说明诗经中的赋
《诗经》修辞的艺术手法: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比】:比喻。
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如《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如《卫风氓》第三、四章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兴,用桑叶由嫩绿变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痛苦。
《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
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形象性和生动性都大大加强,富有韵味和节奏。
比兴手法很有可能成为以后高考新的考查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各课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大全第一课的近义词急切--迫切惧怕--害怕隐藏--暗藏鼓励--勉励、激励兴趣--兴致培养--培育艰巨--艰难犹豫--游移熟悉--熟识继续--持续忽略--疏忽分外--特殊亲切--亲热丰富--丰厚仿照--模拟反义词贪婪--知足快乐--哀伤暂时--长久轻松--繁重艰巨--容易喜欢--讨厌犹豫--果断熟悉--陌生继续--间断忽略--注意分外--普通悲惨--幸福丰富--枯窘赞誉--谴责津津有味--枯燥无味滚瓜烂熟--结结巴巴第二课的近义词冰凉--冰冷爱惜--爱护慈祥--慈爱郑重--慎重欺凌--欺负宝贵--珍贵盛开--怒放欣赏--玩赏姿态--姿势寻找--寻觅干涸--干涸点缀--半点充足--充分舒服--舒适反义词偶尔--经常训斥--夸奖盛开--调零担心--安心完整--残缺新鲜--陈旧清澈--浑浊柔软--僵硬风凉--闷热第三单元的近义词宽敞--宽广捕获--捕捉判断--判定锐利--丰利响亮--洪亮暖和--温暖陈列--陈设清楚--清晰风凉--凉快削弱--减弱稳定--稳固风险--损害反义词宽敞--狭窄退化--进化倾斜--陡直乖巧--蠢笨敏捷--笨拙警觉--麻痹锐利--迟钝干净--肮脏坚实--薄弱安全--危险清楚--模糊强烈--柔和集中--分手风险--维护削弱--增强稳定--波动第四单元的近义词启示--启发乞求--请求争辩--争论面临--面对和蔼--和善教导--教诲挑拨--挑唆可惜--惋惜居然--竟然吩咐--命令爱慕--喜爱立即--立刻信赖--信任依依不舍--恋恋不舍大喜过望--喜出望外三、反义词熟练--生疏大度--丑陋皎洁--暗淡和蔼--粗暴素净--鲜艳消失--泛起便宜--昂贵可贵--可鄙爱慕--厌恶舒适--难受自在--拘束完整--残缺第六单元的近义词安放--安装安全--安然绝望--失望挖掘--发掘悲恸--哀痛害怕--惧怕连续--持续弯曲--曲折疲惫--疲乏腼腆--害羞誊写--抄写歧途--歧路谨慎--小心敬仰--仰慕虚弱--衰弱后悔--懊悔熬炼--磨炼拖沓--拖拉骄傲--高慢准确--正确三、反义词挖掘--掩埋漆黑--明亮伤害--庇护疾步--缓慢连续--间断瘦弱--强壮瘦小--高大歧途--正路糟糕--精彩慈祥--严厉紧张--废弛谨慎--疏忽虚弱--结实艰涩--流畅冷漠--热情第七单元的近义词宏伟--雄伟瑰宝--珍宝仿照--仿造估量--估计景观--景色掠走--抢走销毁--毁灭任意--随意进犯--侵犯英勇--勇敢庇护--庇护屹立--耸立真挚--诚挚崇高--高贵欢腾--欢跃浮现--显现痛苦--痛楚欢乐--欢喜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反义词粉碎--扶植热闹--冷清精华--糟粕销毁--保留坚持--放弃沉着--惊慌凹凸--平坦真挚--虚伪崇高--卑微整齐--杂乱幽静--嘈杂欢乐--悲痛沸腾--安祥崭新--破旧全神贯注--心不在焉斩钉截铁--优柔寡断第八单元二、近义词磅礴--雄伟等闲--泛泛徐徐--慢慢汇集--汇合飘拂--飘动欢跃--欢腾雄伟--宏伟慰问--慰劳眷恋--留恋繁忙--忙碌尊重--尊敬踌躇--游移耽误--延误诚恳--恳切拘束--拘谨端详--打量三、反义词寒--暖细浪--巨浪开颜--愁眉完毕--开始肃静--喧哗汇集--分手活泼--文静启动--停止繁忙--悠闲尊重--轻视踌躇--果断集中--分手诚恳--虚伪拘束--随便五年级春季版近义词与反义词第一单元:近义词:盼望(巴望)沉思(深思)巍峨(高大)狰狞(凶恶)惊叹(惊讶)表白(表白)沉思(凝思)控制(掌握)融化(溶化)热闹(喧闹)软弱(柔弱、脆弱)响亮(洪亮)关键(重要)奋发(昂扬)提供(供应)迅速(敏捷)飞驰(飞驰)天涯(天际)舒服(舒坦)洒脱(潇洒)实验(试验)威胁(要挟)高慢(骄傲)确实(确凿)矗立(耸立)欢腾(欢跃)精彩(出色)庆祝(祝贺)勾勒(勾画)乐趣(情趣)疾驰(飞驰)富贵(繁荣)凝望(凝视)清晰(清楚)分辩(争辩)精神丰满(精神焕发)三、反义词:舒服(难受)洒脱(拘束)冷清(热闹)风雅(拘束)复杂(简单)坚硬(柔软)凝固(融化)狰狞(慈祥)羞涩(风雅)淡雅(粗俗)鲜艳(素净)漫长(短暂)丰富(枯窘)清晰(模糊)软弱(坚强)表白(沉默)恶劣(优良)响亮(低沉)通明(漆黑)高慢(谦虚)热闹(冷清)摆荡(坚定)严肃(随便)稀薄(稠密)第二单元:近义词:安静(清静)充满(布满)幸亏(幸好)戏耍(玩耍)闪烁(闪耀)瞎闹(胡闹)存心(有意)惩罚(处罚)轻盈(轻巧)天赋(禀赋)驱逐(驱除)营养(养分)痴迷(着迷)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第三单元:近义词强盛(强大)侮辱(欺侮)吩咐(嘱咐)欺骗(哄骗)规矩(轨则)纯洁(纯净)凝视(注视)招待(款待)迎接(欢迎)浓厚(深厚)乘机(趁机)聪惠(聪明)温柔(温情)猛烈(强烈)反义词聪惠(愚蠢)强盛(衰弱)侮辱(尊重)矮小(高大)有意(无意)小心翼翼(漫不经心)了如指掌(一无所知)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第四单元:近义词担心(担忧)休养(疗养)坚强(坚强)忘怀(忘记)焦急(焦虑)凹凸情谊(友情)看守(把守)温暖(温和)封锁(封锁)分外(非分特别)收拾(整理)增强(增加)爱惜(疼惜)信心(信念)分派(放置)照料(照顾)安放(放置)弥漫(充满)严厉(严峻)咆哮(怒吼)惊慌(惊惶)拥戴(拥护)艰难(艰难)大举(放纵)逼近(逼近)祭奠(祭祀)抖动(颤抖)干净(干净)梦想(梦幻)爽快(直爽)请求(恳求)反义词干净(肮脏)污染(净化)奖励(惩罚)放弃(坚持)严厉(慈祥)丰满(枯瘠)增强(减弱)低沉(响亮)艰巨(容易)热烈(冷淡)幸福(痛苦)惊慌(镇静)衰弱(强壮)凹凸(平坦)温暖(寒冷)坚定(摆荡)沙哑(清脆)大举(约束)脆弱(坚强)粗糙(细腻)雪中送炭(雪上加霜)坚强(脆弱、软弱)第五单元:近义词着急(焦急)商议(商讨)允诺(承诺)隆重(庄重)抵御(抵挡)削弱(减弱)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处罚)吩咐(叮嘱)吓唬(恐吓)诡计(阴谋)第六单元:近义词按兵不动(按甲不出)凝视(凝望)心急如焚(心急如火)憧憬(向往)第七单元:近义词:慌忙(急忙)打量(端详)标致(瑰丽)破绽(马脚)欺负(欺侮)趁势(趁机)吩咐(嘱咐)服装(装扮)规矩(轨则)威严(威武)到底(究竟)扎眼(刺眼)能耐(本事)衔接(连接)侵犯(侵略)难堪(尴尬)尖酸(薄情)越发(更加)考究(讲究)报歉(赔礼)耽误(耽搁)等候(等待)凝结(凝固)胆怯(胆小)反义词陌生(熟悉)胆怯(勇敢)尖酸(宽厚)雅致(俗气)得意(失意)素净(鲜艳)仔细(粗心)清爽(恶浊)清脆(沙哑)雪白(漆黑)分明(糊涂)喜欢(讨厌)慌忙(从容)标致(丑陋)放诞无理(彬彬有理)近义词:赋性(赋性)真切(真实)改变(改变)独特(奇妙)吃惊(惊讶)确实(的确)变化(改变)闻名(著名)耸立(屹立)精美(精致)消失(消退)静寂(沉寂)哗笑(哄笑)残破(残缺)粗犷(豪放)继续(连续)悠闲(闲适)废弛(松懈)姿态(姿势)复杂(浩大)惊奇(惊异)沉着(镇静)抚弄(抚摸)温和(温顺)悠然(悠闲)炽热(灼热)充沛(充足)富强(茂密)富足(富有)天穹(天空)反义词:流动(静止)无限(有限)富强(稀疏)炽热(寒冷)明亮(幽暗)富足(贫穷)强悍(文弱)温顺(粗暴)粗犷(文雅)惊慌(镇定)继续(停止)悠闲(忙碌)废弛(紧张)温和(粗暴)偶尔(经常)静寂(热闹)残破(完整)蜂拥(散开)消失(显现)瑰丽(丑陋)确实(虚假)独特(寻常)。
赋闲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及解释
赋闲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及解释
【近义词】:失业
【反义词】:繁忙清闲闲散安闲幽闲悠闲余暇
【解释】:
闲散: xián sàn/sǎn
①清闲没有事做而无拘束:闲散无聊。
②指人或物搁置不使用:闲散人员|闲散物资。
繁忙: fán/pó máng
事情多,不得空:工作~。
悠闲: yōu xián
亦作“悠閒”。
谓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失业: shī yè
在就业年龄并有劳动能力而无职业:失业在家已经三个月了。
余暇: yú xiá
1.空闲。
安闲: ān xián
安静清闲:神态~ㄧ~自在ㄧ在忙里忙外,一日不得~。
赋闲: fù xián
晋朝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因称没有职业在家闲着为赋闲。
清闲: qīng xián
亦作“清閒”、亦作“清间”。
1.清静悠闲。
引申指暇时。
2.专指清静。
幽闲: yōu xián
1.见"幽闲(xián)"。
文章写作技巧之赋、比、兴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初二版)》2009年第09期【技法点拨】赋、比、兴是根据《诗经》总结出来的我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赋,追求淋漓尽致,酣畅达意;比、兴,讲究蕴藉含蓄,曲径通幽。
赋、比、兴对现代作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运用排比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或段落,一气贯注,加强语势,渲染气氛和情绪,把客观的物象描写得真切生动,把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冰心的《观舞记》:“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瞋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两段文章以整句为主,运用排比描写出高超的舞姿和复杂多变的舞蹈场面,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了舞蹈家精湛的舞蹈艺术。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就是比喻,诗文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作者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熟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从而使得诗文更加生动传神,表现力大大增强。
如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马槽),志在千里。
烈士(积极于建功立业的志士)暮年,壮心不已”,就是将老马屈居枥下与志士处于暮年这两件事情先后讲出,让人们自己去体会这两件事在道理上的相似之处。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就是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赋”在文学领域中的3种涵义“赋”这个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经常运用,它有多种不同的涵义,因此在理解上常滋纷扰。
《汉书・艺文志》引《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赋诗之风;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
”指的是一种文体;《毛诗序》:“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指的是一种写作手法。
——三者名同实异,不能混为一谈。
《文心雕龙・诠赋》篇中说:“《诗》有六义,其二曰赋。
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
昔邵公称:‘公卿献诗,师箴赋。
’《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
’《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
”意在折衷群说,融会贯通,但却缺少应有的疏理,不免流于笼统。
后代有人继续作过钻研,只是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未说清楚,因而对此还有再作探讨的必要。
应该说,赋诗之风对赋体的产生和赋这一手法的形成确有关系,不过中间还有许多曲折的过程,需要作些论证,才能阐明其间演变的经过。
春秋之时有赋诗的风气,《左传》中屡见记载,下面举昭公十六年的一次赋诗为例:郑六卿饯宣子于郊,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
”子齹赋《野有蔓草》,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
”子产赋“郑”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
”子太叔赋《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
”子太叔拜,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
不有是事,其能终乎。
”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箨兮》,宣子喜曰:“郑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
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
”宣子皆献马焉,而赋《我将》。
子产拜,使五卿皆拜,曰:“吾子靖乱,敢不拜德!”这样的赋诗,简直象猜谜,好在彼此都有这方面的特殊修养,因而能够做到心照不宣,非但不发生误会,反而联络了感情。
郑六卿赋的大都是情诗,韩宣子却领会到它是“皆昵燕好”的表示;反之,宣子的答辞,郑六卿也能默契于心。
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A【哀怜·爱怜·爱恋】“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对子女或晚辈。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
【爱好·嗜好·癖好】“爱好”作名词时,指对某些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如“上网是他的爱好”。
作动词时,表示喜爱,如“爱好和平”。
“癖好”指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嗜好”多指不良的爱好,都只作名词。
【安慰·抚慰·安抚】“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
“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
“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
“安慰”的对象常常是个体。
“抚慰”的对象常常是忧虑或心灵受伤的人。
“安抚”的对象多指群体,如“安抚受灾群众”。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着重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
“安顿”着重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翱翔·遨游】“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如“自由翱翔”。
“遨游”指漫游、游历,如“遨游太空”“遨游名山大川”。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位置、权利的意思,含贬义,如“把持朝政”“把持财权”。
“操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的意思,如“操纵市场”“幕后操纵”。
【颁布·颁发】“颁布”用于公布或发布法令、条例等。
“颁发”用于上级对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条例等,或用于授予奖状、奖章、证书等。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赋比兴—搜狗百科“赋、比、兴”之说提出后,从汉代开始两千多年来,历代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和论述,但在具体的认识和解说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分歧意见,众说不一。
汉代汉代对赋、比、兴的解释:汉代解释“赋、比、兴”最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是郑众和郑玄两家。
郑众说:“ 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
”(《毛诗正义》引)他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世界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一种手法。
论述虽较简单,但总的说,是抓住了“比兴”这一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的。
郑玄的解释则不同,他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毛诗正义》引)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不免牵强附会。
《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径情直遂的诗歌中,离开艺术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例如把爱情诗《关雎》说成表现“后妃说乐君子之德”等,和这种对于“赋、比、兴”的穿凿曲解,是有直接关系的。
所以后来孔颖达就不同意郑玄把“比兴”分属“ 美刺”的说法,指出:“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
”(《毛诗正义》不过,郑玄把“比兴”提到美刺讽谕的高度来看待,对唐代陈子昂、白居易等所标举的“美刺比兴”说,是有启迪作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述“赋、比、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挚虞、刘勰和钟嵘。
挚虞继承了郑众的观点,认为:“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
”(《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他并且对汉赋的不“以情义为主”而“以事形为本”、极尽闳奢巨丽之能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赋”的表现手法在汉赋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以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汉赋专门去铺采□文地描摹宫室之美、田猎之盛等,以致缺乏深刻的、有意义的思想内容。
赋闲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赋闲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失业解释】:在就业年龄并有劳动能力而无职业:失业在家已经三个月了。
同义词:【余暇解释】:1.空闲。
反义词:【繁忙解释】:事情多,不得空:工作~。
用赋闲的造句:(1)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2) 赋闲在家,每日收拾屋子,看孩子写作业,日子如白马过隙一样溜掉,如同未出山的孙猴子一样寒暑不知年,所以先讲一段外星话。
(3)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4) 辞去洛杉矶银河主教练职务后,古力特一直赋闲在家.(5) 乔伊斯的客户是伴侣协助赋闲交给了这些互补性的优惠券,所以,当他们进入客堂,他们不支出必然的价格。
(6) 他感到很有趣,赋闲在他自己的美国田庄上.(7) 赋闲在家已有数月?通过采取一些措施自我提高,你可以避免职业技能出现退步.(8) 赋闲在家的母亲们应该尽量让孩子学会这些小鬼当家的好处。
(9) 但这位罗念庵,却认为大丈夫须得具备赋闲的胆识,坐在团蒲上享受春风秋雨,作为常人,是不难做到的事情,但作为经纶满腹的智者,的确需要道德上的勇气。
(10) 周日工地上没活儿,丁父赋闲在家。
赋闲在汉语词典的解释:[be unemployed] 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
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闲住叫赋闲吾只在省侯补,是个赋闲的人,有这闲功夫等他。
——《官场现形记》引证解释亦作“ 赋閒”。
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因称罢官闲居、失业无事为“赋闲”。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秋史侍御》:“时秋史丁太守公艰,赋閒无事。
”《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吾兄在省候补,是个赋闲的人。
” 朱自清《背影》:“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见“ 赋闲”。
谈谈“赋、比、兴”各自的特点,及其在诗中的应用“赋、比、兴”是诗的三种重要表现手法,本文专题针对赋、比、兴进行解读,并举例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赋、比、兴有更深入的认识。
赋“赋”就是铺陈,就是平铺直叙,类似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叙述文”,用于作者在抒发情感时,直抒胸臆,铺陈其事。
“赋”用来写事,在诗中用得特别多,可谓比比皆是。
比如贾岛这首《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通过平铺直叙,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
“赋”并不代表只能写事,而不能抒情,通过铺陈也可以把情恰当地表达出来,比如李白这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直白的描述进行抒情,情融于叙述中,思乡之情透纸而出,这也是“赋”。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赋”很简单,很好理解,但写诗运用“赋”时有二点注意事项:一是不能把写诗当成写日记,不能写成白开水,要运用形象思维,讲求波荡起伏,引人入胜;二是要抓住主题,围绕主题正确选材,写诗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隔靴搔痒,不知所云,要描绘得恰达好处,所谓打蛇要打“七寸”。
比诗中的“比”一般指的是“对比”、“类比”,而不是“比喻”,比喻属于“兴”的范畴。
对比或类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面或相类似的两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比”的诗句也很常见,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比对非常明显,增强了效果。
再比如谢枋得这首《蚕妇吟》: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残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养蚕女的辛劳和富贵人家歌舞升平形成对比,表达的情感尽在其中。
类似的还有李白的“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古、今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唏嘘不已,在怀古诗中“比”的手法很常见,大家可以自己找几个典型例子。
利用“比”时应该注意,所“比”的两者应该是对等的,不能一头重来一头轻,否则对比的效果要大打折扣。
对比和映衬不一样,对比的两种事物并无主次关系;而映衬是有主次之分的,陪衬者是用来突出被陪衬者的。
赋予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赋予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授予郑重地给予。
同义词:给予使别人得到。
反义词:索取要求得到。
赋予的汉语词典解释:
词义
[ be gifted;endow with;entrust to;bestow on] 交给重任,使命等。
先天赋予他好眼力。
更多解释
给与;交给。
《汉书·陈汤传》:“凡斩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餘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
” 宋陆游《午枕》诗:“老夫享此七十年,每愧天公赋予偏。
” 郭澄清《大刀记》第三章:“坚决完成党赋予我的这项光荣使命。
”
用赋予造句:
1. 国家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2. 只争朝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3. 他决定通过光怪陆离的颜色来赋予那些树木热烈的外观。
4. 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
5. 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天性的近义词是什么
天性的意思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具有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却可以引导善恶的趋向,故而,亦称之为本性。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天性的近义词,一起来看看吧!
天性的近义词
天赋个性性格资质天资天才赋性本性
天性的反义词
无
天性的造句
孩子们天性好奇,什么事都想问个究竟。
他虽是绑匪之一,但因天性未泯,协助警方救出人质。
可是他天性慷慨,不会产生任何同自私自利有关的感情。
她那好交际的作风,实际上是她腼腆天性的伪装。
我的天性是很拘谨的。
违犯母亲天性的做法总不大好。
凶猛是老虎的天性。
天性的解释
犹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运。
《书·西伯戡黎》:“不虞天性。
” 孔颖达疏:“而王不度知天命所在。
” 南朝宋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所秉自天性,贫富岂相讥。
” 唐杜甫《清明》诗之一:“鐘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
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
《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
”《水浒传》第八一回:“ 燕青道:‘小人天性不能饮酒。
’”。
关于赋性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解析
导读:【近义词】:本性禀赋天分天资性格天性
【反义词】:
【解释】:
本性:běnxìng
原来的性质或个性:江山易改、~难移。
性格:xìnggé
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
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1)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
(2)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
(3)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
(4)情绪的理智特征。
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
天分:tiānfēn/fèn
犹天资。
天生的智能:天分很高|天分平平。
天性:tiānxìng
1.犹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运。
2.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
天资:tiānzī
天生的资质,指人的智能:天资聪颖|很高的天资。
赋性:fùxìng
天性:~刚强ㄧ~聪颖。
禀赋:bǐngfù
人的品性、智力、体魄等方面的整体素质:禀赋优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