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化学危险品
- 格式:docx
- 大小:10.85 KB
- 文档页数:5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和爆炸特性——可燃固体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固体分成甲、乙、丙、丁四类,比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可将甲类、乙类固体划入易燃固体,丙类固体划入可燃固体,丁类固体划归入难燃固体。
甲类固体(燃点与自燃点低,易燃,燃烧速度快,燃烧产物毒性大)有:红磷、三硫化磷、五硫化磷、闪光粉、氨基化钠、硝化纤维素(含氮量>12.5%)、重氮氨基苯、二硝基苯、二硝基苯肼、二硝基萘、对亚硝基酚、2,4-二硝基间苯二酚、2,4-二硝基苯甲醚、2,4-二硝基甲苯、可发性聚苯乙烯珠体等;乙类固体(燃烧性能比甲类固体差,燃烧产物毒性也稍小)有:安全火柴、硫磺、镁粉(镁带、镁卷、镁屑)、铝粉、锰粉、钛粉、氨基化锂、氨基化钙、萘、卫生球、2-甲基萘、十八烷基乙酰胺、苯磺酰肼(发泡剂BSH)、偶氮二异丁腈(发泡剂N)、樟脑、生松香、三聚甲醛、聚甲醛(低分子量,聚合度8~100)、火补胶(含松香、硫磺、铝粉等)、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胶片、硝化纤维漆纸、赛璐珞板或片等;丙类固体(燃点>300℃的高熔点固体及燃点<300℃的天然纤维,燃烧性能比甲、乙类固体差)有:石蜡、沥青、木材、木炭、煤、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ABS)、天然橡胶、顺丁橡胶、聚氨酯泡沫塑料、粘胶纤维、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纤维)、尼龙-66(聚已二酰已二胺树脂纤维)、腈纶(聚丙烯腈树脂纤维)、丙纶(聚丙烯树脂纤维)、羊毛、蚕丝、棉、麻、竹、谷物、面粉、纸张、杂草及贮存的鱼和肉等;易燃固体多为化工原料及其制品,一般以燃点的高低作为燃烧危险程度的分级依据。
凡燃点较低,遇火、受热、摩擦、可通过冲击或接触氧化剂点燃的固体物质统称为易燃固体。
这类物质主要是一些化工原料及其制品,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等。
可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易燃性的大小等,分为两类。
编号:SY-AQ-02302(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固体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dangerous chemicals combustible solids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固体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固体分成甲、乙、丙、丁四类,比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可将甲类、乙类固体划入易燃固体,丙类固体划入可燃固体,丁类固体划归入难燃固体。
甲类固体(燃点与自燃点低,易燃,燃烧速度快,燃烧产物毒性大)有:红磷、三硫化磷、五硫化磷、闪光粉、氨基化钠、硝化纤维素(含氮量>12.5%)、重氮氨基苯、二硝基苯、二硝基苯肼、二硝基萘、对亚硝基酚、2,4-二硝基间苯二酚、2,4-二硝基苯甲醚、2,4-二硝基甲苯、可发性聚苯乙烯珠体等;乙类固体(燃烧性能比甲类固体差,燃烧产物毒性也稍小)有:安全火柴、硫磺、镁粉(镁带、镁卷、镁屑)、铝粉、锰粉、钛粉、氨基化锂、氨基化钙、萘、卫生球、2-甲基萘、十八烷基乙酰胺、苯磺酰肼(发泡剂BSH)、偶氮二异丁腈(发泡剂N)、樟脑、生松香、三聚甲醛、聚甲醛(低分子量,聚合度8~100)、火补胶(含松香、硫磺、铝粉等)、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胶片、硝化纤维漆纸、赛璐珞板或片等;丙类固体(燃点>300℃的高熔点固体及燃点<300℃的天然纤维,燃烧性能比甲、乙类固体差)有:石蜡、沥青、木材、木炭、煤、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ABS)、天然橡胶、顺丁橡胶、聚氨酯泡沫塑料、粘胶纤维、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纤维)、尼龙-66(聚已二酰已二胺树脂纤维)、腈纶(聚丙烯腈树脂纤维)、丙纶(聚丙烯树脂纤维)、羊毛、蚕丝、棉、麻、竹、谷物、面粉、纸张、杂草及贮存的鱼和肉等;易燃固体多为化工原料及其制品,一般以燃点的高低作为燃烧危险程度的分级依据。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气体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气体主要是各种燃气,包括管道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甲类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10%)有:氢气、硫化氢、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乙炔、氯乙烯、甲醛、甲胺、环氧乙烷、炼焦煤气、水煤气、天然气、油田伴生气、液化石油气等;乙类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10%)有:氨、一氧化碳、硫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
可燃气体具备以下的危险性:1.燃烧性。
可燃气体一般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燃烧,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火灾。
2.爆炸性。
可燃气体与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遇明火可发生爆炸。
另外,液化可燃气体在容器中因受热等外界因素影响,体积快速膨胀,也会引起爆炸。
3.受热自燃性。
可燃气体有时不需要接触明火,只要受热达到一定温度就可能发生燃烧。
4.扩散性。
可燃气体一旦泄漏很容易向四周扩散,一旦成灾,往往波及面较大。
5.毒害腐蚀性。
可燃气体大部分有毒,人体吸入后能引起中毒。
有的气体燃烧时消耗掉空气中的大量氧气,也会导致人因缺氧而窒息。
由于有了以上的危险性,一旦可燃气体导致火灾的发生,其产生的危害更大。
因为气体火灾具备以下特点:1.容易蔓延扩展。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物质更容易着火,而且燃烧速度快,尤其是有可燃气体泄漏的火场,能快速蔓延扩展到气体所能充满的有限空间以及所波及的区域,造成大面积火灾。
2.容易发生爆炸。
如果未燃烧的可燃气体大量扩散,积累到一定的浓度,就容易爆炸;盛在容器中的可燃气体再受到一定压力或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也容易爆炸,危及人的生命。
3.容易复燃。
可燃气体在很多情况下是处于高压状态和压缩状态的,扑救从高压喷出的燃烧气体而导致的火灾是十分艰难的,因其燃烧值大、温度高,使灭火人员很难接近。
即使一时能够扑灭火焰,灼热的金属喷口还有可能重新点燃继续喷放的未燃气体。
有些候误以为气源断绝,火焰被扑灭,就停止冷却气罐及其喷放口,过了一段时间可能会复燃起火或爆炸。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和爆炸特性——可燃液体易燃液体种类繁多,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可燃液体是指在室温下容易燃烧的液体物质。
凡是闪点在45摄氏度以下的液态物质属于易燃液体。
这类物质大部是有机化合物,其中不少属石油化工产品。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液体分成甲类液体、乙类液体、丙类液体三类。
比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可将上述甲类和乙类液体划入易燃液体类,把丙类液体划入可燃液体类。
甲、乙、丙类液体按闭杯闪点划分。
甲类液体(闪点<28℃)有:二硫化碳、氰化氢、正戊烷、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1-已烯、2-戊烯、1-已炔、环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氯丁烷、甲醇、乙醇、50度以上的白酒、正丙醇、乙醚、乙醛、丙酮、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腈、丙烯腈、呋喃、吡啶、汽油、石油醚等;乙类液体(28℃≤闪点<60℃)有:正壬烷、正癸烷、二乙苯、正丙苯、苯乙烯、正丁醇、福尔马林、乙酸、乙二胺、硝基甲烷、吡咯、煤油、松节油、芥籽油、松香水等;丙类液体(闪点≥60℃)有:正十二烷、正十四烷、二联苯、溴苯、环已醇、乙二醇、丙三醇(甘油)、苯酚、苯甲醛、正丁酸、氯乙酸、苯甲酸乙酯、硫酸二甲酯、苯胺、硝基苯、糠醇、机械油、航空润滑油、锭子油、猪油、牛油、鲸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桐油、蓖麻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亚麻仁油等。
了解闪点对防火工作的意义很大。
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根据物质的闪点可以区分各种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
因此,人们把闪点作为决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依据。
目前,按照我国的划分标准:闪点在28摄氏度以下的为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摄氏度~45摄氏度的为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45摄氏以上是的为可燃液体。
汽油是一种常见的易燃液体、苯、乙醇、丙酮、甲醛、乙醚、甲胺、乙腈、香蕉水、二甲苯、二硫化碳等。
这些物品用途广,但极易发生火灾事故,一旦着火,燃烧猛烈,延烧时间长,会造成严重后果。
(a)易燃液体很危险,主要具有以下特性:1.易燃性。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物品是一些可引起人类和环境危害的物质,包括爆炸品、易燃液体、气体、自燃品、氧化剂、毒性物质以及腐蚀性物质等。
这些危险物品不仅会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对
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危险物品的燃
爆特性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化学危险物品的燃爆特性是指这些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
自燃、爆炸和火灾等现象的特性。
不同危险物品的燃爆特性不同,
但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易于燃烧:这些物质通常都具有较高的燃点和自燃点,在一
定条件下很容易燃烧,甚至能够自行燃烧。
2.易于爆炸:这些物质在受到外部能量刺激后,会迅速产生大
量的热能,从而引发爆炸或火灾等危险事件。
3.易于挥发:许多化学危险物品具有较高的挥发性,这使得它
们在空气中蒸发的速率很快,从而形成易燃的危险气体。
由于化学危险物品的危害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
预防措施来避免燃爆事故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储存:化学危险物品应该储存在装有特殊防护措施的容器中,并置于安全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减少火源。
2.使用: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关闭电器用具,限制烟火等。
3.处理:化学危险物品的处理必须由专业的机构进行,处理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
化学危险物品的燃爆特性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任何不当的操作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8599-16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5—1990)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和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晶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这类物品遇火或受到摩擦、撞击、振动、高热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即可引起燃烧和爆炸,是火灾危险性极大的一类化学危险物品。
依据国家20xx年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按照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通常将仓库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其中前三类属于储存易燃、可燃物品仓库。
1. 化学剧毒药物管理不严一些单位对在用的化学剧毒药物管理不严。
如在汽机零米处存放了大量联氨;有些机组的联氨储存室大门上写着“剧毒危险,闲人免进”,但大门却打开。
有些在工作班组内存放试验用氯气。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液体可燃液体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危险物品,如汽油、柴油、煤油、酒精、氯乙烯等。
这些物质在接触到高温、火源或氧气时会产生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
因此,了解可燃液体的燃爆特性非常重要,以便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从而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首先,可燃液体的燃烧需要三个要素,即可燃物、氧气和热量。
这三个要素的存在是导致可燃液体燃烧的必要条件。
当可燃液体接触到高温或火源时,液体表面的液体分子受热后产生蒸汽,蒸汽形成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燃料-氧气混合物。
当燃料-氧气混合物的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会形成“可爆炸区”,此时只需要火源或引燃点火就会形成燃烧-爆炸。
其次,可燃液体的燃爆特性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主要有燃点、自燃温度、燃烧热、火焰传播速度、爆炸极限等指标。
燃点是指可燃液体起火燃烧时温度的最低值,通常用闭杯法或开杯法进行测试。
对于常见的可燃液体,其燃点一般在20℃-60℃之间。
自燃温度是指可燃液体在无外界热源的情况下自行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称自燃点,对于测量可燃液体的自燃温度通常采用密闭杯测试法或半开杯测试法。
自燃温度通常比燃点高,为了避免自燃温度过低带来的安全隐患,可燃液体需要选择自燃温度较高的物质。
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可燃物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它是可燃物燃烧能力的重要指标。
燃烧热常常被用来描述可燃液体的燃烧特性,其数值越大,说明物质的燃烧能力越强。
火焰传播速度是指可燃气体燃烧时火焰传播的速度,是用于描述火焰蔓延速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反射法或燃烧管法测试。
火焰传播速度越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能力越强。
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物的最高浓度和最低浓度,当混合物的浓度在此范围内时会引发爆炸,通常在20℃-24℃,而可燃液体的爆炸极限范围通常较窄,对于常见的可燃液体,其爆炸极限范围的下限一般为1.0%-1.5%,上限一般不超过10%。
在生产和使用可燃液体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燃烧的温度和速度,防止燃烧引起的爆炸事故,通常采用防静电措施、加装防爆器具和自动灭火系统等安全措施。
化学危险物品分类说明化学危险物品是指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物质或化学制剂,可能对人类健康、环境或财产造成损害。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和运输这些物品,国际上普遍采用了一套统一的分类和标识系统。
本文将对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进行详细说明。
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可以基于不同的属性和风险因素进行,包括物质的化学性质、毒性、燃爆性、放射性等。
以下是主要的化学危险物品分类体系。
1. 按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 酸和碱:酸和碱性物质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可以导致化学烧伤和溶解其他物质。
- 氧化剂:氧化剂是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引燃反应的物质,具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 还原剂:还原剂具有强烈的还原性,可以引发剧烈的反应,产生火灾或爆炸。
-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具有易燃性和可燃性。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可以蒸发,具有易燃性和毒性。
- 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毒性和长期积累的危险。
-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会辐射出高能粒子或电磁波,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 致突变物质:致突变物质可以改变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风险。
2. 按毒性分类-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是指物质在短时间内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吸入性毒性、口服毒性、皮肤吸收毒性等。
- 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是指物质长期或重复接触对人体的危害,包括致癌性、致畸性、致敏性等。
- 亚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是介于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之间的一种毒性表现,可引起器官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损伤等。
3. 按燃爆性分类- 易燃物质:易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燃烧的危险,包括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
- 高度可燃物质:高度可燃物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的物质,包括火药、炸药和其他爆炸品。
- 自反燃物质:自反燃物质是指在空气中可以自行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不需要外部能源。
- 非自反燃物质:非自反燃物质是指在空气中不会自行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需要外部能源。
化学危险品安全常识1.化学危险品分类及特性化学品按其是否对人造成伤害,分为一般化学品与危险化学品。
一般化学品,如液压润滑油等可燃物、氮气、氩气等。
危险化学品则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1986)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其分为8大类。
(1)爆炸品爆炸品指凡是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引起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品包括火药、叠氮钠、雷汞、黑索金、三硝基甲苯等。
其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种表现。
①爆炸品的爆炸性是由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决定的。
而爆炸的难易程度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敏感度。
一般来讲,敏感度越高的物质越易爆炸。
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炸药受热、撞击、摩擦、遇明火或酸碱等因素的影响都易发生爆炸。
②殉爆。
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之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
这是炸药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殉爆的发生是冲击波的传播作用,距离越近,冲击波的强度越大。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这类化学品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
第一种情况:临界温度低于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第二种情况:温度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在℃时,气体的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主要包括:氢、甲烷、乙炔、压缩硫化氢、液化石油气;供给城市生活、生产的天然气、人工煤气、重油制气等气体燃料。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主要特性有以下两点。
①可压缩性。
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加的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若继续加压,气体会压缩成液态。
气体通常以压缩或液化状态储于钢瓶中,不同的气体液化时所需的压力、温度也不同。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化学危险品一、化学危险物品分类说明
(1)爆炸品
此类物品具有易于燃烧和爆炸性能。
当受到高热、震动、摩擦、撞击等外加作用或与酸碱等物品接触、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
大量气体和热量,同时气体急剧膨胀而引起爆炸。
按其性质,分为四项:
①点火器材包括异火索,点火绳等;
②起爆器材包括异爆索,雷管等;
③炸药及爆炸性药品包括三硝基甲苯(梯恩梯),硝化甘油混合炸药,黑火药,硝铵炸药,叠氮化钠等;
④其他爆炸品包括猎枪子弹,礼花炮和爆竹(鞭炮)等。
(2)氧化剂
此类物品具有强烈氧化性能,具体品种之间还可能互有抵触。
除部分有机氧化剂外,其本身虽不燃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经受摩擦、震动撞击、高热或遇酸碱的物质,在受潮,接触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以及和性质有抵触的物品混存时,即能分解,发生燃烧和爆炸。
按氧化剂的性质将之分为四项:
①一级无机氧化剂包括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氯酸盐及高氯酸盐(如氯酸钾、氯酸钠、高氯酸钾、高氯酸钠等),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等),和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硝酸盐(如硝酸钾、硝酸钠等);
②一级有机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和硝酸的有机衍生物(如过氧化二苯甲酰、硝酸胍等);
③二级无机氧化剂包括重铬酸盐、亚硝酸盐(如重铬酸铵、重铬酸钾、重铬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钠等);
④二级有机氧化剂包括过醋酸、土荆芥油等。
为了贮存上的安全、在上述划分二级四项的基础上,再划分为七个小项:
甲过氧化氢的无机衍生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等);
乙氯酸盐、溴酸盐、碘酸及高碘酸盐、高氯酸盐等;
丙硝酸盐(硝酸铵单存);
丁高锰酸盐及重铬酸盐;
戊亚硝酸盐;
己过硫酸盐和过硼酸盐;
庚过氧化氢的有机衍生物和硝酸的有机衍生物。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气体经压缩成为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而贮存于受压容器中,此类物品不论其本身性质如何,都具有受热膨胀的特性,若内部压力大于容器所能承受耐压限度时,或撞击使容器受损,即能引起爆炸燃烧的危险。
有的还有毒害性,按其性质,分为四项:
①剧毒气体包括氰化氢、液氯、液氨等;
②易燃气体包括乙炔气、乙烷、氢气等;
③助燃气体包括氧气等;
④不燃气体包括氖、氩、氦、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