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困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_洪建林
- 格式:pdf
- 大小:140.52 KB
- 文档页数:2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促其广泛互动,发展能力素质.但如果对学困生关注不够,不能及时疏通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障碍,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教学中,可以通过这样的策略促进学困生主动参与,即培养合作意识,激发参与热情;选择合作时机,训练技能技巧;科学运用评价,促进主动合作;讲究心理调适,追求和谐效应.
【关键词】培养意识;训练技能;科学评价;讲究调适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内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接纳不同观点、扩展视野的同时提高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创造了充满生机的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如果组织和运用不当,往往是有形而无实.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诸多障碍,主要体现在意志、情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意志障碍主要表现为目的不明确、心理较脆弱、兴趣不浓厚、缺乏稳定性等方面;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消极评价的影响、家长期望值过高、教育方式不合理、同伴歧视、个性缺陷等;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欠缺、思路不够畅通、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等.在小组学习中,解决了学困生问题,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应!结合学困生的特点,教学中可以运用这样的策略:
一、培养合作意识,激发参与热情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比较淡化,他们在小组里不善动口、不善动手、不善用脑、不善用耳,参与热情始终不高.教师要致力于创设学困生乐于合作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现.合作意识的培养应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活动中.我曾教过一名叫郭某的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并不差,但课堂上经常开小差、不善于表达,小组合作时不能积极参与、与同学格格不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注重从合作意识的培养上入手,让小组长多给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让其进行表达、参与争论;小组汇报时给他更多的机会,哪怕是碎言片语,只要合理、正确,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一段时间后,郭某在小组学习中的参与度日渐提高,既能接纳别人的观点,又能主动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
学困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针对各自特点,让学困生逐步确立合作意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这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选择合作时机,训练技能技巧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如何参与合作,这必然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善于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培养学生全面的技巧.
1.在知识点的困惑处进行合作学习
学困生的基础往往较差,一旦在某个知识点上产生困
惑,合作交流的渠道就会受到阻滞.此时,除了教师及时点拨外,小组长也应该在小组里给予更多点拨.学困生掌握了知识点后,互动、交往就容易深入.
2.在关键点的探索中进行合作学习
在教学的关键之处组织学生探索,是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极好时机.学困生在参与中学会倾听、学会接纳,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化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苏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先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为长方形,接着教师提问:你们在操作时,都是沿着什么剪的?为什么?这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关键性问题,有利于学生转化思想的建立.学困生在这一问题上倾听、接纳别人的观点,通过交流深刻领会到:沿着高剪拼后,拼成的图形才能出现直角,才能保证是长方形,才有利于推导出计算公式.
3.在生成点的思考中进行合作学习
生成,通常成为优秀学生的专利品.事实证明,结合生成的数学问题、数学方法等组织学困生思考,是极有价值的.
有这样的一例:用一块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红布做直角三角形小旗,小旗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5厘米,这块布最多可以做多少面这样的小旗?
大部分学生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求出小旗的面数.
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将“40厘米”改为“41厘米”,其他条件不变,又该怎么做呢?不少学困生受定式影响,思维难以“拐弯”,依然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这时的小组合作难度加大,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剪后的剩余”问题.因此,可以组织学困生动手剪一剪、画一画,让他们在体验中认识到“剪下来有剩余,必须转换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合作更为生动、更加高效,同时生成新的方法.
4.在重难点的突破中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的重难点必须突破.学困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教学时,可让学困生多参与交流,帮助他们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
由此可见,合作时机的选择、技能技巧的培养对学困生合作素养的培养尤为必要!
三、科学运用评价,促进主动合作
有效的评价是促进合作深入的重要手段,必须科学运用这一手段.教学中,可以组织小组长按一定的标准给小组成员打分,从而促进学困生积极参与合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每次小组活动结束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对合作过程进行评价.
1.重激励评价,调动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多运用激励评价,尤其对学困生而言,这种评价的意义更大.
有一次,我出示了这样的题目:小华家三月底电表的示数是120度,四月底电表的示数是280度,每度的电费是0.5元.他家四月份共付电费多少元?
小组交流中,在其他同学尚未弄懂题意之际,学困生王某却很快列出了正确的算式:0.5×(280-120).原来,他的父
促进学困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洪建林(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庆余小学
226500)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亲是电工,经常向他讲述关于电表的知识.小组长首先将掌声送给他,教师也在全班给予表扬、激励.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各自的生活背景,有各自的认知基础,常表扬,多激励,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重过程评价,激发成功感.
张文质先生说,作为一线教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急功近利与教育本义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长大,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从学生成长的过程看,特别是学困生,也应该在“慢”中自我成长,对他们不能急功近利.他们参与合作的过程比得出一个结论更为重要,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也应当肯定.
我在教学中有过这样的例子:一批圆形钢管,堆放成梯形,最上层有9根,最下层有16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在小组交流中,很多同学用简捷的方法求出根数:(9+16)×8÷2=100(根);唯独钱某速度最慢,用“9+10+11+12+13+14+15+16”算出根数.钱某一步一步地算出结果,虽然这样的“慢”有别于张文质先生提倡的“慢”,但她在“慢”中独立思考和交流,体验了成功的愉悦!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她共享其他同学的简洁思路,让互动变得更丰富、更精彩!
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合理、灵活地运用,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四、讲究心理调适,追求和谐效应
小组合作中人际关系的和谐离不开学困生的参与.学困生常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有“胆小畏缩型”“冲动违纪型”“袖手旁观型”“思维盲动型”“知识缺陷型”等.对于各种类型的学困生,教师有必要进行心理调适,追求和谐效应,着力于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多创造展示机会,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看到自身的价值;要帮他们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心理调适要讲究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调适.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中,教师应多进行现场观察和适当介入,为学困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当学困生的情绪出现问题时,教师要深入小组有机调控;数学学科中,对学科兴趣不浓的学困生比较多,对于这类学生,心理调适要从表层进入深层,尽力让学生的兴趣变得持久、变得强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全员参与问题.关注学困生,寻求有效策略,注重激趣、强化体验、有效评价、讲究调适,将会激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合作,达到互动、生成、高效的境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情感教学是基于丰富多彩的情绪情感,需要丰富的情感氛围,包括我们教师运用各种手段营造的情感情境,抓住最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及时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运用情感作用于学生,达到教书育人,培养具有建库积极情感的人,人格完善的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人,下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1.认识小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有一种观点:人的成功,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0%,而80%则是情感(情绪)的作用。
情感是人心灵的核心.情感教育,不是解决简单、直接、表面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情感习得、激发与交流的过程;情感教育,容纳了从“情景”步入“情境”的教学模式,“情景”就现实场景而言,“情境”则展现了现实基础上的广阔、深邃的思考空间,情感发展的天地.就这个意义上讲,情感教学从整体教学系统的高度把课堂教学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直观教学是遵循一般认识规律的初级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教学而代之以感性认识入手达到理性认识,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来说,面对的对象是6岁-12岁阶段的孩童,其心智尚不健全,在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其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其记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其想象力非常丰富,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以表象为素材;其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等等.所以,针对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可以认为,小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更加具有启蒙的现实意义.2.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情绪是感情的外在表现,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绪活动总是在互相影响、互相感染的.教师的面部表情、言语动作,甚至衣着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教师揭示课题后,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234”,问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回答是肯定的.这时老师夸张地大声说:“现在我和你们比一比,看谁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使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人文精神的情感教育新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建构起人文精神的体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导圆周率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激励同学们要从小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创新能力.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深受感动、启发.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现实、知识与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热情.
总之,情感教学在数学课上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充分体现了关爱学生,注重学生的情绪情感,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际教学中要运用得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熊仲国(贵州省遵义县龙坪镇面水小学
56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