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是电阻的倒数.
- 格式:ppt
- 大小:708.00 KB
- 文档页数:29
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关系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当水中插入一对电极时;通电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离子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水中阴离子移向阳极;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或电导度;用G表示..电导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越小;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即G=L/R式中R—电阻;单位欧姆ΩG—电导;单位西门子S1S=103mS=106μS因R=ρL/F;代入上式;则得到:G=IF/ρL对于一对固定电极来讲;二极间的距离不变;电极面积也不变;因此L与F为一个常数..令:J=L/F;J就称为电极常数;可得到G=I2/ρJ式中:K=1/ρ就称为电导率;单位为S/cm..1S/cm=103mS/cm=106μS/cm..电导率K的意义就是截面积为lcm2;长度为lcm的导体的电导..当电导常数J=1时;电导率就等于电导;电导率是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表现..电导率K;电导G;电阻率ρ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K=JG=I/ρ式中J为电极常数;例如:电导率为O.1μS/cm的高纯水;其电阻率应为:ρ=I/K=1/0.1×106=10MΩcm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ρl=l/σ1定义或解释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σ=1/ρ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3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当水中插入一对电极时;通电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离子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水中阴离子移向阳极;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或电导度;用G表示..电导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水越纯;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越小;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即G=L/R式中R-电阻;单位为欧姆ΩG-电导;单位西门子S 1S=10^3Ms=10^6μS因R=ρL/F;代入上式;则得到:G=I/ρI/J=KI/J对于一对固定电极来讲;二极间的距离不变;电极面积也不变;因此L与F为一个常数..令:J=L/F;J就称为电极常数;可得到G=I/ρI/J=KI/J式中:K=1/ρ就称为电导率;单位为S/cm..1S/cm=10^3mS/cm=10^6μS/cm电导率K 的意义就是截面积为1cm^2;长度为1cm的导体的..当电导常数J=1时;电导率就等于电导;电导率是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表现..电导率K;电导G;电阻率ρ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K=JG=1/ρ式中J为电极常数;例如:电导率为0.1μS/cm的高纯水;其电阻率应为:ρ=1/K=1/0.110^6=10MΩ.cm倒数;但是超纯水测试不容易测准;因为会有溶解CO2的影响;而且电极本身的校正也是很重要的简单的说一下;水中的盐份和离子具有导电能力;当插入一对电极之后;水中的离子便会电极之间发生定向移动;因此产生导电效应..水质越好;水中杂质越少盐份越低;导电能力越弱;因此电阻率越大;由于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关系;因此电导率就越低..相反水质越差;含盐越多;导电能力越强;电阻率越小;因此电导率就越大..。
电导率的定义概念电导率的定义概念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是电阻率的倒数。
在液体中常以电阻的倒数――电导来衡量其导电能力的大小。
水的电导是衡量水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它能反映出水中存在的电解质的程度。
根据水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不同,则溶液导电的程度也不同。
通过测定溶液的导电度来分析电解质在溶解中的溶解度。
这就是电导率仪的基本分析方法。
溶液的电导率与离子的种类有关。
同样浓度电解质,它们的电导率也不一样。
通常是强酸的电导率最大,强碱和它与强酸生成的盐类次之,而弱酸和弱碱的电导率最小。
因此,通过对水的电导的测定,对水质的概况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即称之为电导率L。
在液体中常以电阻的倒数――电导来衡量其导电能力的大小。
电导L的计算式如下式所示: L=l/R=S/l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
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
常采用毫西门子,微西门子单位1S=103mS=106μS。
1.当量电导液体的电导仅说明溶液的导电性能与几何尺寸间的关系,未体现出溶液浓度与电性能的关系。
为了能区分各种介质组成溶液的导电性能,必须在电导率的要领引入浓度的关系,这就提出了当量电导的概念。
所谓的当量电导就是指把1g当量电解质的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1cm的两板间的溶液的电导,符号“λ”。
由于在电导率的基础上引入了浓度的概念。
因此各种水溶液的导电来表示和比较了。
在水质监测中,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的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的总无机盐类的浓度指标。
2.温度对电导的影响溶液的电阻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溶液的浓度一定时,它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幅度约为2%℃-1。
另外同一类的电解质,当浓度不同时,它的温度系数也不一样。
在低浓度时,电导率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L1=L0[1+α(t-t0)+β(t-t0)2]由于第二项β(t-t0)2之值较小,可忽略不计。
在低温时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以下近似值L1=L0[1+α(t-t0)]表示,因此实际测量时必须加入温度补偿。
电导率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是电阻率的倒数。
在液体中常以电阻的倒数——电导来衡量其导电能力的大小。
水的电导是衡量水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它能反映出水中存在的电解质的程度。
根据水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不同,则溶液导电的程度也不同。
通过测定溶液的导电度来分析电解质在溶解中的溶解度。
这就是电导仪的基本分析方法。
溶液的电导率与离子的种类有关。
同样浓度电解质,它们的电导率也不一样。
通常是强酸的电导率最大,强碱和它与强酸生成的盐类次之,而弱酸和弱碱的电导率最小。
因此,通过对水的电导的测定,对水质的概况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即称之为电导率L。
在液体中常以电阻的倒数——电导来衡量其导电能力的大小。
电导L的计算式如下式所示:L=l/R=S/l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
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
常采用毫西门子,微西门子单位1S=103mS=106μS。
当量电导液体的电导仅说明溶液的导电性能与几何尺寸间的关系,未体现出溶液浓度与电性能的关系。
为了能区分各种介质组成溶液的导电性能,必须在电导率的要领引入浓度的关系,这就提出了当量电导的概念。
所谓的当量电导就是指把1g 当量电解质的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1cm的两板间的溶液的电导,符号“λ”。
由于在电导率的基础上引入了浓度的概念。
因此各种水溶液的导电来表示和比较了。
在水质监测中,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的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的总无机盐类的浓度指标。
温度对电导的影响溶液的电阻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溶液的浓度一定时,它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幅度约为2%℃-1。
另外同一类的电解质,当浓度不同时,它的温度系数也不一样。
在低浓度时,电导率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L1=L0[1+α(t-t0)+β(t-t0)2]由于第二项β(t-t0)2之值较小,可忽略不计。
在低温时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以下近似值L1=L0[1+α(t-t0)]表示,因此实际测量时必须加入温度补偿。
电阻与电导的关系
电阻率的倒数就是电导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成倒数关系。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它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温度影响。
电阻率和电导率换算
电阻率1Ωcm=电导率1/1μs/cm
例:500Ωm=多少μs/cm
500Ωm=50000Ωcm=0.05MΩcm
1/0.05MΩcm=20μs/cm
即500Ωm=20μs/cm
电阻率和电导率倒数关系,也就是电导率与电阻率互为倒数关系。
即电导率=1/电阻率,答案是0.002μScm。
水中的盐份和离子具有导电能力,当插入一对电极之后,水中的离子便会电极之间发生定向移动,因此产生导电效应。
水质越好,水中杂质越少(盐份越低),导电能力越弱,因此电阻率越大,由于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关系,因此电导率就越低。
相反水质越差,含盐越多,导电能力越强,电阻率越小,因此电导率就越大。
离子电导率的计算公式
如果σ是电导(单位西门子),I是电流(单位安培),E是电压(单位伏特),则:σ= I/E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即 G=L/R 式中R—电阻,单位欧姆(Ω) G—电导,单位西门子(S) 1S=103mS=106µS因R=ρL/F,代入上式,则得到: G=IF/(ρL)对于一对固定电极来讲,二极间的距离不变,电极面积也不变,因此L与F 为一个常数。
令:J=L/F,J就称为电极常数,可得到 G=I2/(ρJ)式中:K=1/ρ就称为电导率,单位为S/cm。
1S/cm=103mS/cm=106µS/cm。
电导率K的意义就是截面积为lcm2,长度为lcm的导体的电导。
当电导常数J=1时,电导率就等于电导,电导率是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表现。
电导率K,电导G,电阻率ρ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K=JG=I/ρ式中J为电极常数,例如:电导率为O.1µS/cm的高纯水,其电阻率应为:ρ=I/K=1/0.1×106=10MΩcm。
电导率与电容之间有联系吗
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又称比电导.所以说电导率与电导是一个概念的.
电容、电感是物理元件,电导、电纳是描述物理元件的物理量,它们分别是电阻和电抗(也是描述物理元件的物理量)的倒数。
通常所说的电阻(元件)只具有电阻.
电阻率的倒数就是电导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成倒数关系.很容易被人理解.
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电阻率: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
电导率仪和电阻率仪之间的单位换算
1.电导率仪就是电阻率的倒数是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m,1西门子=1/Ω
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常采用毫西门子
1uS/cm=0.001mS/m ;1000uS/cm=1mS/m
2.电阻率仪的单位是Ω.cm,即欧姆厘米.
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之间的测量方法
1.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正方体的相对两侧间的电阻,单位为Ω.cm或MΩ.cm.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S/cm(或μs/cm).
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水的纯度越高,含盐量越低,水的电阻率越大(电导率越小).
2.水的电阻率 (或电导率)受水的纯度、温度及测量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纯水电阻率 (或电导率)的测量是选择动态测量方式,并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将测量值换算成25℃的电阻率,以便于进行计量和比较.。
电导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电导英文名称:conductance定义1:电阻的倒数。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表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量,它是溶液电阻的倒数。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分析仪器(二级学科);电化学式分析仪器-电化学式分析仪器一般名词(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电导diàndao[conductance] 导电能力;对于某一种导体允许电流通过它的容易性的量度:电阻的倒数,欧姆是测量电阻的单位,它就是欧姆的倒数表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符号是G。
对于纯电阻线路,电导与电阻的关系方程为G=1/R,其中G为物体电导,导体的电阻越小,电导就越大,数值上等于电阻的倒数。
电导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
欧姆定律是R=U/I;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
所以,可以得到欧姆电导定律的关系方程:G=I/U。
电导是用来反映泄漏电流和空气游离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的一种参数。
电导率中文名称:电导率英文名称:conductiv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定义1: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边长为1cm的立方体内所包含溶液的电导。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分析仪器(二级学科);电化学式分析仪器-电化学式分析仪器一般名词(三级学科)定义3: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每米毫西门子(mS/m)表示。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电导率电导率,物理学概念,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
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每米毫西门子(mS/m)表示。
目录编辑本(4)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
离子电导率单位
电导率单位:西门子/米(S/m)。
1、电导率仪就是电阻率的倒数是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m,1西门子=1/Ω。
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
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
常采用毫西门子1uS/cm=0.001mS/cm ;1000uS/cm=1mS/cm
2、电阻率仪的单位是Ω.cm,即欧姆厘米。
电导率反映液体中所含电解质导电能力的总和。
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成分基本明确一致,所以透析机只监测电导率。
即便显示钠离子浓度,也是计算得出,不是测量得到。
又因为电导率测量仪器如果保养得当,稳定性非常好,所以,电导度计就像医生之听诊器一样,是血透工程师必备工具,工程师不测生化,只测电导率,准确度相当可靠。
物理学中的电导率与电阻率关系研究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而电导率和电阻率是物质导电性质的两个重要指标。
电导率和电阻率是描述物质导电特性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电导率和电阻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电导率的概念与计算电导率是描述物质导电性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σ表示,单位是西门子/米(S/m)。
电导率的定义是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的导体在单位电压下通过的电流。
计算公式如下:σ = I / (U · S)其中,σ表示电导率,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S表示导体截面积。
二、电阻率的概念与计算电阻率是描述物质抵抗电流通过的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欧姆·米(Ω·m)。
电阻率是导体材料固有的性质,与导体的几何尺寸无关。
计算公式如下:ρ = R·(S / l)其中,ρ表示电阻率,R表示电阻,S表示导体截面积,l表示导体长度。
三、电导率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电导率和电阻率之间存在着倒数关系,即:σ = 1 / ρ这是由于电导率是单位电阻率所对应的导体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的电导,两者之间具有互为倒数的关系。
四、电导率与电阻率的物理意义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电性能有关。
电导率越大,表明物质越导电;电阻率越大,表明物质越耗电。
例如,金属导体通常具有较大的电导率,可以很好地传导电流;而绝缘体具有较大的电阻率,电流很难通过。
五、电导率与电阻率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电导率和电阻率是物质导电性质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子器件设计中,了解材料的电导率和电阻率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导体和绝缘材料,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电导率和电阻率的测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材料的导电性能,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六、总结电导率和电阻率是物质导电特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描述了物质导电和抵抗电流通过的能力。
电导率与电阻的关系公式
电导率和电阻是电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电阻指的是物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而电导率则表示物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表达。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导率的概念。
电导率指的是物体的导电能力,它用一个物质单位面积的截面积的导体来传递电流时,单位长度的电阻值来表示。
电导率是导体的一种特性参数,单位是西门子/米(S/m)。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电阻的概念。
电阻指的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力,即电流通过导体时所损失的能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它通常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导率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知道,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即I=U/R。
又因为电导率G是电阻R的倒数,即G=1/R,因此,欧姆定律也可以表示为I=G×U。
这个公式就是电导率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公式。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电导率G增加时,电阻R会减小;当电导率G减小时,电阻R会增大。
这是因为电导率越大,导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就越强,而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就越小。
相反,当电导率减小时,导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就减弱,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就增加。
电导率和电阻是电学中两个非常基本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电导率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电导率仪的单位
电导率单位:西门子/米(S/m)。
1、电导率仪就是电阻率的倒数是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m,1西门子=1/Ω。
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
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
常采用毫西门子1uS/cm=0.001mS/cm ;1000uS/cm=1mS/cm
2、电阻率仪的单位是Ω.cm,即欧姆厘米。
扩展资料
电导率反映液体中所含电解质导电能力的总和。
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成分基本明确一致,所以透析机只监测电导率。
即便显示钠离子浓度,也是计算得出,不是测量得到。
又因为电导率测量仪器如果保养得当,稳定性非常好,所以,电导度计就像医生之听诊器一样,是血透工程师必备工具,工程师不测生化,只测电导率,准确度相当可靠。
电导率的标准单位
电导率单位:西门子/米(S/m)。
1、电导率仪就是电阻率的倒数是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m,1西门子=1/Ω。
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
用S表示,由于S 单位太大。
常采用毫西门子1uS/cm=0.001mS/cm;
1000uS/cm=1mS/cm
2、电阻率仪的单位是Ω.cm,即欧姆厘米。
扩展资料
电导率反映液体中所含电解质导电能力的总和。
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成分基本明确一致,所以透析机只监测电导率。
即便显示钠离子浓度,也是计算得出,不是测量得到。
又因为电导率测量仪器如果保养得当,稳定性非常好,所以,电导度计就像医生之听诊器一样,是血透工程师必备工具,工程师不测生化,只测电导率,准确度相当可靠。
电阻——欧姆定律定义的参数:电压与电流之比,单位欧姆阻抗——电阻与电抗的复合参数,用复数表示,实部为电阻,虚部为电抗,单位欧姆电纳——电抗的导数,单位西门子导纳——电导与电纳复合参数,实部为电导,虚部为电纳,单位西门子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阻抗常用Z表示。
阻抗由电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组成,但不是三者简单相加。
阻抗的单位是欧。
在直流电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
电阻很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如金属等;电阻极大的物质称作绝缘体,如木头和塑料等。
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导体叫做半导体,而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几近于零的物质。
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
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
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欧姆,而其值的大小则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系,频率愈高则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频率愈低则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
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有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式,因此才会说: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对于一个具体电路,阻抗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
在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中,电路的阻抗一般来说比电阻大。
也就是阻抗减小到最小值。
在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中,谐振的时候阻抗增加到最大值,这和串联电路相反。
容对交流电的阻碍能力,电阻是导体对稳恒电流的阻碍能力,不同阻抗的材料组合起来可以控制电路的电流\相位\波形,从而实现控制。
电抗(X)由电感产生的感抗(Xl)和电容产生的容抗(Xc)组成,交流电在电抗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不相。
在电感上,电压超前电流90度;在电容上,电压滞后电流90度。
X=ωL-(1/ωC)ω=2πf f为交流电的频率。
总的阻抗:Z=R+jX称为复阻抗。
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接触电阻。
节点阻抗、表面阻抗可能是在十分专业的领域里才会用到。
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关系
电阻率和电导率的关系:电阻率的倒数就是电导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成倒数关系。
电导率
电导率,物理学概念,也可以称作导电率为。
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内积等同于传导电流密度j。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就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就是张量。
生态学中,电导率就是以数字则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则表示。
电阻率
电阻率就是用以则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做成的短为1米,横截面四维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同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它充分反映物质对电流制约促进作用的属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到温度影响。
电导和电阻的关系公式电导和电阻是电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电导指的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能力,是电导材料的一个特性,通常用电导率来描述。
而电阻则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是电阻材料的一个特性,通常用电阻率来描述。
电导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电导等于电阻率的倒数。
换句话说,电导是电阻的倒数。
这个公式可以用数学语言表示为:G = 1/R,其中G表示电导,R表示电阻。
电导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电导和电阻是相互依存的。
电导越大,电阻就越小,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电导和电阻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电流在物质中的流动情况。
当物质的电导性增强时,电流在其中的流动更加容易,电阻就会减小。
相反,当物质的电导性减弱时,电流在其中的流动变得困难,电阻就会增加。
电导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
在宏观层面上,电导和电阻决定了电流的大小和流动的速度。
电导越大,电流就越大,电流的流动速度也就越快。
而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电流的流动速度也就越慢。
在微观层面上,电导和电阻决定了电子在物质中的运动情况。
电导越大,电子在物质中的运动越自由,电阻就越小;电导越小,电子在物质中的运动越受阻碍,电阻就越大。
总的来说,电导和电阻是电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导越大,电阻越小。
电导和电阻决定了电流的大小、流动的速度以及电子在物质中的运动情况。
通过研究电导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流在物质中的流动规律,为电学应用和电路设计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