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6.72 KB
- 文档页数:5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环境意识等方面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经济发展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
这导致了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国家能源政策的重点,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
其次,技术进步也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逐渐成为了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能源储存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加灵活和可靠。
此外,环境意识的提高也推动了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排放和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了传统能源的使用。
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些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也促使能源消费结构向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然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能源转型的成本问题。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不断下降,但与传统能源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这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国家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其次,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天气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传统能源的供应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因此,如何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山东省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李志霞;任建兰【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8)002【摘要】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影响着能源消耗,笔者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省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建议,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Chang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energy consumption. Taking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sing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The proposal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put forward.【总页数】5页(P117-120,125)【作者】李志霞;任建兰【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250014,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250014,济南【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1.3【相关文献】1.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 [J], 刘新民;吴宣俊;吴士健2.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 [J], 刘新民;吴宣俊;吴士健3.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 [J], 赵静4.山东省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苏瑛5.山东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 [J], 郭军;李咸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肇庆市统计局能源科·目前,肇庆经济正处于平稳和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很大,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如何化解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降耗的首要途径。
现就近几年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全市能源消费利用的基本情况(一)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近几年,全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情况如下(见表一)。
表一:2005年-2008年GDP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表(二)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单位GDP能耗是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比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2005年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由2005年的0.9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08年的0.887吨标准煤/万元,表明能源利用效率逐渐得到提高。
图一: 2006年-2008年期间各年度GDP能耗下降率(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短期内的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常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分析。
它直接反映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当经济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科学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速通常会大于经济增速,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反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会小于1。
表二: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逐年下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内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
该指标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节能降耗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反之,则会促进能耗水平上升。
图二: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二、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分析(一)从能源消费品种看,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市的能源消费品种主要有煤炭、石油、燃气和电力(见表三),它们消费量合计占全市消费总量97%以上。
分析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作者:王亚伟李万宝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06期摘要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通过分析不同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从而建立评价产业结构能源消耗特征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能源消耗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本文中我们基于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三次产值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能源短缺是阻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也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例如,邵忍丽、贾明德分析了1983年到2005年的能源消耗数据,发现中国的主要能耗来自于重工业;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在逐步下降,但总的能耗在逐渐上升,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刘满平通过分析研究认为,经济增长、第二产业比重与能源消耗量、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说明我国工业阶段对能源消耗增长有较高的依赖性;目前我国是一重工业为主拉动工业增长,是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需求弹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我们已经知道,能源消费量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而产业结构的可变性比较大,产业结构及其变动是影响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
因此,分析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协整理论是研究非平稳时间序列相关关系的有效方法,他是从经济变量数据所显示的关系,判定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关系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有效方法,能够从统计意义上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性关系。
两种方法结构使用就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
二、数据来源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选用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产业能源消费水平的指标选用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量EC,我们选取 1995年到 2011年期间的数据,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得到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单位是亿元人民币。
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和过程。
具体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技术进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往往占据更大比重,这些行业通常能源效率更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从而降低整体能源消耗。
2.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意味着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个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率都会发生变化,通常会导致能源效率的提升。
3.能源消费结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从依赖煤炭转向更多使用电力和天然气,这样的转变通常伴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
4.政策导向: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如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标准等,可以引导产业结构向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5.空间效应: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差异,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一些地区可能因为产业结构优化而显著提高能源效率,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转型不足而影响能源效率的提升。
6.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反过来又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能源效率。
7.国际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扩大可能会导致某些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而影响到国内的能源效率。
8.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能源资源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从而提高能源效率。
9.环境规制:环境保护法规的加强会促使产业结构向更加环保的方向调整,比如淘汰落后产能,推广绿色生产方式,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能源效率。
10.投资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也会从能源密集型产业转向能源效率更高的产业,这种投资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提升整体的能源效率。
11.企业行为: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可能会采取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如改进生产工艺、采用节能设备等。
能源消费模式和结构调整研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在能源消费领域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供应、环境保护和能源收益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能源消费模式和结构的调整,以实现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不同能源消费模式的影响不同能源消费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的煤炭、油气、水、风、太阳能等。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正在逐步减少,而替代能源如油气、水、风、太阳能等发展速度较快。
而在应用方面,能源的消费模式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一些国家在发展核能时,存在着核燃料的供应和辐射污染等问题。
因此,能源消费模式的选择和应用对经济和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对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需要对各种能源的应用方式、时间和地点、流动方式、消费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
针对不同的需求和资源分配,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能源多元化: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提高新能源的应用比例,降低传统能源的比例,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2、清洁能源应用: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应用力度,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3、节能减排:采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等,如降低工业过程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能效等,有效控制能源的消费水平和二氧化碳等排放量的减少。
4、能源互联网:构建跨区域、多系统的能源消费模式,实现能源消费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具体方案1、建立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平台: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技术,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资源,提高能源消费结构的高效性和清洁性。
2、优化供应链:建立全球化的能源供应链,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通过能源企业的合并和并购等方式,提高能源产业的集中度,降低产业分散度。
3、调整能源需求结构: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公众对能源的利弊认知和环保意识,激励能源消费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4、产业转型升级:针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减少相对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节约物料等环保措施,缓解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引导新产业模式的发展。
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协整关系研究—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项模型摘要:经过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很大。
能源消费在三次产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对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利用1978—2008年度的数据,采用协整析、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以及误差修正项模型分析河北省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关键字: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可分割,能源消费量不仅仅与经济总是不可分割,而且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通过对时间序列的处理来分析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协整因果关系,并对肯有长期均衡关系的变量构建具有误差修正项的长期均衡方程。
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计量分析1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本文所选用的数期间是1980年至2009年,数据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2010年能源消费量用煤当量计算(单位是万吨标准煤),将GDP换算成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GDP (单位是亿元人民币),本文采用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进行核算。
2单位根检验所谓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指检验一个序列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是否稳定,假若一个时间序列具有稳定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则这个序列是平稳的,否则被视为不稳定。
目前检验平稳性的方法主要有DF和ADF检验。
本文利用ADF检验法,为了检验产业结构变动水平与能源消费水平的平稳性,将产业变动用GDP 1、GDP 2、GDP 3分别表示第一产业变动、第二产业变动、第三产业变动,用TEC表示能源消费总量。
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和数据的剧烈波动,则分别对这些变量取对数。
lnTEC 、lnGDP1、lnGDP2和lnGDP3分别代表能源消费、第一产业变动、第二产业变动、第三产业变动的对数。
利用Eviews 6.0统计软件,可以得出它们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表1 单位根和变量平稳性检验说明:(C,T,k)表示ADF检验式是否包含常数项、时间趋势项以及滞后期数;* 表示变量差分后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ADF平稳性检验3.Granger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是指:在序列Xt和Yt消除了趋势之后,如果利用过去的X t和Y t的值一起对Y t进行预测,比单位Y t的过去值预测的效果更好的话,序列Xt和Yt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称为Granger因果关系。
徐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能源消费分析按照全省单位GDP能耗“十二五”期间下降18%、2011年下降3.5%的目标任务,对各市做了责任目标分解。
据此确定的目标任务是:南京、无锡、苏州、常州4市为一类地区,“十二五”和2011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19%和3.7%;徐州、镇江、泰州、淮安4市为二类地区,“十二五”和2011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18%和3.5%;南通、扬州、连云港、盐城4市为三类地区,“十二五”和2011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17%和3.3%;宿迁为四类地区,“十二五”和2011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13%和2.5%。
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与拉闸限电的大背景下,如何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约束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国内外学者不断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徐州近几年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耗的实际,进行粗浅分析。
国外经济学者如Meadows(1972)、Ayres(1998)的研究认为,在工业化之前,能源消耗相对较少,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急剧增加,达到某个峰值时才开始下降;我国学者路正南等建立了能源消费模型,证实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能源需求和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史丹研究发现,中国的工业和产业结构变动是短期能源消费变动的主要因素。
史丹还认为,各省市区提高能源效益的潜力各不相同,而且差距很大,差异的原因在于生产技术水平,第二产业的能源效率普遍大大低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欧晓万认为能源消费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有长期约束也有短期制约,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
徐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节能降耗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近五年来徐州市产业结构与能耗,一、徐州市产业结构情况自2006年以来,徐州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有升有降,第三产业占比逐年提高,2010年第三产业占比由2006年的35.4%提高到39.7%,提高了4.5个百分点,然而第二产业仍占据半壁江山,稳定在50%以上,且有上升迹象,这表明我市正处于工业业建设的重要时期,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实施区域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新型工业化布局。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产业结构变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征,也直接影响着能源消费的结构和总量。
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对能源的需求和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
产业结构的变动会直接导致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高能耗的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这使得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大幅增加。
随着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渐由重工业向轻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能源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渐提升。
产业结构的变动还会影响能源消费的效率。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推动,产业结构变动也会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能源消耗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还体现在能源安全方面。
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和优化可以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1. 背景介绍:全球能源消费现状及趋势在全球化的今天,能源消费已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全球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全球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球能源消费呈现出多元化、清洁化的特点。
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仍然是全球能源消费的主力军,但其在总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得到快速发展,其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第卷 第 期 年 月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张敬伟, 宫兴国(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指数分解分析和线性对数回归两种方法, 考察了 期间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实证数据 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没有发挥节能效益,反而促进了能源消费的增长;产业能源效率 提高是河北省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此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产业结构;河北省;指数分解分析;线性对数回归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不同产业的能耗水平是不同的, 如果高能耗产业在 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大,就会拉动整体能源消费,导 致能源强度(即单位 能耗,是衡量能源利用 效率的重要指标)提高;反之,则会减少能耗水 平,降低能源强度。
近些年来,河北省加大产业结 构调整力度, 必将会对能源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本 文利用两种方法实证考察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 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及程度, 对于宏观管理部门制定 能源和经济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 落实科学发 展观,实现节能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 河北省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 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特别是 年 代以来, 河北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三大产业 比重已经由 年的 : : 调整为 年的 : : 。
尽管受 年以来 新一轮的经济过热的影响, 出现了第二产业比例反 弹上升、 第三产业比例下降的小幅波动,河北省产 业结构从总体上呈现不断优化的态势。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一个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张敬伟(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项目(显著特征就是结构偏重,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中, 高耗能产业占较大比重。
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作 为河北省“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同样也是 能耗大户。
据统计, 年钢铁工业能源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占全省能源消费量的 %; 达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是全省万元 能耗的 倍。
钢铁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每 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拉动全省万元 能耗提高 个百分点。
因此,当前河北省经济对于能源的 依赖度仍旧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在河北省能源消费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 ( 能耗总量缺口较大, 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河北全省 一次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目前已不足 %。
这 意味着河北能源对外依存度在上升, 能源约束局势 十分严峻。
)能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
例如,与 ( 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主要耗能产品单耗较高,如火 电供电煤耗高 %, 吨钢可比能耗高 %, 水泥 综合能耗高 %,合成氨综合能耗高 %。
) (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全省 个设区城市除秦皇岛 外,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污染 物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 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 - 倍, 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 倍 。
)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 )阶段性成果 -) ,-) ,男,河北卢龙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宫兴国(男,内蒙赤峰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第期张敬伟 等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显然,当前的河北省经济还是典型的“费能 型”经济,能源消费形势非常严峻。
有很多学者强 调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能源消费的最为重要的因 ,那么,河北省近 年的产业结构调 素之一 整对于能源消费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未来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方向?这 都是亟待回答的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文 将试图利用两种科学的方法、 以实证数据为依据给 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示总产出结构的影响或经济结构的影响,△表示产业能源强度(或纯粹能源强度)的影响, 为 残差项。
利用广泛使用的拉式指数方法, 能源消费总量 的变化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因素的作用: △ △ △ 其中, 和 是第 年和第 年的总产出, 和 是第 个产业部门在第 年和第 年在总产出中 所占的份额, 和 是第 个产业部门在第 年和 第 年的能源强度。
由于拉氏指数方法的缺点在于 分解不完全, 存在残差项 ) 因此, ( 。
根据 ( )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完全分解。
即,把 上述的△ 和△ 分别定义为: △ △ 可见, 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就能够完全分解为 总产出、产出结构和产业能源强度的影响。
我们搜集了《河北统计摘要》 《河北经济年 、 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 、 《河北省节约能源 “十 一五” 专项规划》 中有关 年间总产出 (用 表示) 、三大产业增加值数据以及三大产业的 能源消费数据 (见表 ) ,据此可进一步计算 出产出结构(三大产业的比例结构)和三大产业的 能源强度(产业增加值 产业能源消费)等数据。
二、基于指数分解分析法的分析指数分解分析法( )自 中后期以来在能源研究领域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了统计指数的 基本原理,考察当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对目标 变量产生影响的某一个影响因素从基期发展到报 告期时,对目标变量的影响。
通过这一方法,可以 考察各个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一)绝对数量分析 在绝对数量分析中, 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可以分解为: 经济产出、产出结构以及产业能源强 度。
具体方法可表述如下 : 设 和 是第 年和第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自 第 年到第 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即 △ ,可以被分解为: △ △ △ △ 表示总产出或经济总量的影响,△ 表表 河北省 —年间的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数据总量第一产业能源消耗 第二产业能源消耗 第三产业能源消耗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注:能源数据的单位为万吨标准煤,经济数据的单位为万元。
基于以上数据和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上述三方面的影响(见表 ) :表 — 年河北省累计的能源消费变动(单位:万吨标准煤)总产出变化引起的能源消费变动 产出结构变化引起的能源消费变动 部门能源强度变化引起的能源消费变动 累计能源消费的实际变动 注:加号表示能源消费的增长,减号表示能源消费的下降。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由上表可知,如果其他因素不变, 单纯总产出 变化带来能源消费量的增加量为 万吨标 准煤, 单纯产业结构变化带来能源消费量的增加量 万吨标准煤, 而单纯部门能源强度变化 为 万吨标准煤, 显 引起的能源消费减少量为 然, 在河北省 - 年间累计的 万 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量实际增长中, 部门能源强度 变化带来了能源的节约, 而结构变动没有产生节能 作用,反而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长。
(二)相对份额分析 如果不考虑经济产出的影响, 单独考察后两者 的影响, 那么问题就转变为对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 ) 变化的分解分析研究。
( 十年来,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呈不断下降趋势, 年已降至 吨标准煤 万元。
下面我们将利 用指数分解分析法对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 进行分解, 考察这些年来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结构 变化和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影响,即,在总体 能源强度变化中, 区分结构变化所占份额和部门能 源效率改变所占份额。
令 ( = , , , , )表示第 期的总体 能源强度, 表示基期的总体能源强度。
则有: , , = , , ; ( = , , ,) 。
其中: 表示第 个产业的能源强度 表示第, = ,,;= ,, ( …, ) ) ( 如要计算第 年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 额和效率份额,则要取第 期为基期,第 年总 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为: , (= , , ;= , , …,) ) ( 第 年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效率份额为: , (= , , ;= , , …,) ) ( 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 )和效率 份额( )分别表示从基期以来总体能源强度变化 总量中, 产业结构变化和各产业能源效率提高分别 提供的贡献率;当期的结构份额( )和效率份额 () 则分别表示产业结构变化和各产业能源效率变 化的影响在当年总体能源强度变化幅度中所占的 比重。
当结构份额(或效率份额)为正值时,说明 产业结构变化(或各产业能源效率变化)对总体能 源强度的影响力与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是同方向 的;如果是负值,则表示其对总体能源强度的影响 方向与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 根据计算公式 ) )可以分别计算 ( 、 , 年河北省能源强度变化中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 见表 。
表年份 结构份额 效率份额河北省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个产业增加值占 的比重。
为了分析结构变化和效率变化对总体能源强 度的影响份额,将 进行分解: ,由此,总体能源强度的 变化可以分解为: △ ( = , , ; = , ,…, ) 其中, 表示由于第 产业在 占比重变化导致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量, , 中所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了 年前后出现 波动外,其他年份的能源强度变化中, 主要是效率 份额发挥了作用。
结构分额在绝大部分年份是负 值, 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反而促进了总体能源强 度的上升。
这和前面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三、 基于线性对数函数模型法的分析指数分解分析法只能够反映结构变动总体上 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程度, 却不能够反映具体产业 部门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
我们利用线性对数函数 模型可以考察出各具体产业部门对于能源消费的 影响方向及程度。
假定: 为能源消费总量, 为农业占 的 比例, 为工业占 的比例, 为建筑业占 的比例, 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 的比表示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导致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 量,则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为: , (= , , ; = , ,…, ) ) ( 表示由于第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变化 而导致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量, 表示由 于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变化而导致的总体能源强度 的变化量,则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效率份额为:第期张敬伟 等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例, 为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占的比源消费总量数据(见表 ) ,我们建立如下线性对 数方程,来分别考察 能源消费的影响: 及各产业结构变动对于例。
搜集《河北统计摘要》 《河北经济年鉴》和 、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 — 年间河北省 ) 、各产业增加值数据以及能 国内生产总值(表年份 农业占 (万元) 比例( ) 工业占 比例( ) 建筑业占 比例( )河北省历年能源经济数据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 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 比例( ) 占 比例( )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煤)我们运用最小二乘法,使用 软件对模 型进行了估计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