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新课堂】2016春七年级数学下册 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课件 (新版)湘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1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是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包括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方式。
通过对这些变换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规律,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空间想象力方面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此外,学生对图形变换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2.教学难点:图形变换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图形变换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变换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图形变换的实际应用。
2.探究新知:介绍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掌握图形变换的规律。
3.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练习巩固: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5.3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1.欣赏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使学生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反射等图形变换的理解,并能将一些基础的图形经过上述变换设计出一些美丽的图案.教学重点运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 熟悉各种图形变换性质和特征教学难点运用简单图形和图形变换,欣赏并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课前自学:阅读教材P123至P125的内容.2.什么是基础图形?3.下列现象中各属于什么变换现象?(1)山倒映在湖中: ;(2)滑雪运动员在笔直的雪地上滑雪:;(3)将挂钟中的时针从五点钟的位置拨到七点钟的位置: .4.欣赏图1--图5,说出它是由哪个基础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在图中把基础图形标出来.图1 图4 图5 图2图3二、新课学习1.如图所示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不考虑颜色),直线m 是它的一条对称轴.已知图中圆的半径为r,求你能借助轴对称的方法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2.如图所示,AB 是长为4的线段,且CD⊥AB 于O 。
你能借助旋转的方法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三、实效训练1.教材P124“做一做”(估计学生有三种拼法)2. 根据给定基础图形拼图案利用平行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拼图案,(可以重复使用一个基础图形),并且说明设计意义.如:某同学拼成一部风车.3.如图,在等边△ABC 中,AB=6,D 是BC 上一点.且BC=3BD , △ABD 绕点A 旋转后的得到△ACE.则CE 的长为_______.风车E D CB A4.如图,在△ABC中,∠BAC=1200,以B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BCD,把△ABD绕着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0后得到△ECD,若AB=3,AC=2,求∠1+∠2=1200 , 求∠BAD的度数与AD的长.5.试用两个等圆,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两个全等三角形设计一些具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关系的图案,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