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绪论建筑设计概论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698.50 KB
- 文档页数:23
建筑设计概论建筑设计是指以建筑物为核心,通过设计思维和方法,创造出具有美学、功能和可持续性的建筑方案的过程。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定义、重要性和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设计的定义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过程,它融合了建筑学、结构工程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
通过建筑设计,人们可以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足人类需求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的过程包括项目调研、概念设计、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等阶段。
在此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建筑的功能需求、结构稳定性、建筑环境与气候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等,以确保最终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建筑设计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舒适性和实用性,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其次,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设计也承载着文化和历史传承的意义。
优秀的建筑设计能够传承和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成为城市的地标和人们心目中的代表。
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 功能性原则:建筑设计应符合使用功能的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在功能性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考虑空间布局合理性、通风采光等因素,为使用者创造一个高效且舒适的环境。
2. 美学原则:建筑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建筑师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比例、色彩、形式等要素,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具有审美意义的建筑物。
3. 结构性原则:建筑设计应具备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结构主体的合理布局,以确保建筑物在自然灾害等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
4. 可持续性原则:建筑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建筑师需要通过选用节能材料、设计高效的能源利用系统等手段,减少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学第1章绪论第⼀章绪论§1-1 结构与构件建筑物中承受荷载⽽起⾻架作⽤的部分称为结构。
图1-1中所⽰的即为⼀单层⼚房结构。
结构受荷载作⽤时,如不考虑建筑材料的变形,其⼏何形状和位置不发⽣改变。
组成结构的各单独部分称为构件。
图1-1中的基础、柱、吊车梁、屋⾯板等均为构件。
结构⼀般叫按其⼏何特征分为三种类型:(1)杆系结构组成杆系结构的构件是杆件。
杆件的⼏何特征是其长度远远⼤于横截⾯的宽度和⾼度。
(2)薄壁结构组成薄壁结构的构件是薄板或薄壳。
薄板、薄壳的⼏何特征是其厚度远远⼩于它的另两个⽅向的尺⼨。
(3)实体结构它是三个⽅向的尺⼨基本为同量级的结构。
建筑⼒学以杆系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1—2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结构和构件可统称为物体。
在建筑⼒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刚体模型、理想变形固体模型。
刚体是受⼒作⽤⽽不变形的物体,实际上,任何物体受⼒作⽤都发⽣或⼤或⼩的变形,但在⼀些⼒学问题中,物体变形这⼀因素与所研究的问题⽆关,或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甚微,这时,我们就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变形,将物体视为刚体,从⽽使所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在另⼀些⼒学问题中,物体变形这⼀因素是不可忽略的主要因素,如不予考虑就得不到问题的正确解答。
这时,我们将物体视为理想变形固体。
所谓理想变形固体,是将⼀般变形固体的材料加以理想化,作出以下假设:(1)连续性假设认为物体的材料结构是密实的,物体内材料是⽆空隙的连续分布。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学性质是均匀的,从物体上任取或⼤或⼩的⼀部分,材料的⼒学性质均相同。
(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学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材料沿不同的⽅向具有相同的⼒学性质。
有些材料沿不同⽅向的⼒学性质是不同的,称为各向异性材料。
本教材中仅研究各项同性材料。
按照连续、均匀、各向同性假设⽽理想化了的⼀般变形固体称为理想变形固体。
采⽤理想变形固体模型不但使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简化,且所得结果的精度能满⾜⼯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