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4.33 MB
- 文档页数:69
1建筑设计概论范文建筑设计概论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概念、目的、原则、流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建筑设计是指以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运用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方法,通过构思、筹划、设计和组织,创造新的建筑形象和空间环境的过程。
建筑设计旨在创造富有表现力和功能性的建筑物,使人们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娱乐等活动得到舒适和满足。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包括居住、工作、学习、娱乐、交通等各方面的需求。
设计师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将建筑物的形象和功能与环境和使用者的需求相协调,从而创造出符合人们期望的空间环境。
建筑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常见的建筑设计原则包括适应环境、符合功能需求、美感、经济性和安全性等。
适应环境的原则要求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和谐一致;符合功能需求的原则要求建筑物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美感的原则要求建筑物具备艺术性和美观性;经济性的原则要求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成本合理可控;安全性的原则要求建筑物能够提供安全的使用环境。
建筑设计的流程可以分为前期调研、设计构思、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和竣工验收等阶段。
前期调研阶段是设计师对项目背景、客户需求、环境条件和法规限制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设计构思阶段是指设计师通过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的构思和初步方案的形成;方案设计阶段是在设计构思的基础上,对建筑物各个功能区域和形象进行细化和完善;施工设计阶段是指将方案设计具体化,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细部设计;竣工验收阶段是指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安全性和功能性进行检查和验收。
建筑设计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法规标准、技术条件和经济预算等。
自然环境因素对建筑设计有直接的影响,建筑物需要适应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因素是指社会价值观、审美观念、习俗和文化传统等对设计的影响;法规标准是指政府和社会制定的有关建筑设计、消防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技术条件是指设计师需要了解并运用的有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济预算是指设计师需要根据项目的投资预算和成本限制,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和优化。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试卷1(1)沥青混凝土构件属于(难燃烧体)。
(2) 较重要的建筑物建筑设计一般划分为(方案设计,初设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阶段。
(3) 建筑是指(建筑物,构筑物)的总称。
(4)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5) 建筑技术包括(结构技术, 施工技术, 设备技术,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
(6)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
(7) 民用建筑按照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高层建筑,多层建筑)。
(8) 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具体条件有(构件是否失去支持能力,构件是否失去完整性,构件是否失去隔火作用)。
(9)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 ,1/5m ,1/2m )。
(10) 初步设计的具体图纸和文件有(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工程概算书)。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试卷1(1)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过远,后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m)。
(2) 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及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大于等于(30)度。
(3) 一般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500mm )。
(4) 住宅中卧室、厨房、阳台的门宽一般取为(900、800、800)。
(5) 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如影剧院的观众厅,门的数量和总宽度应按每100人(600)mm宽计算,且每扇门宽度不宜小于(1400)mm。
(6)耐火等级为一级的一般民用建筑,其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距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22M)。
(7) 耐火等级为一级的一般民用建筑,其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之间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40)。
(8) 一般供单人通行的楼梯净宽度应不小于(850mm )。
(9)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用(高度角、方位角)来确定。
(10) 房间内部的使用面积根据它的使用特点,可分为(交通面积,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使用活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