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输电线路参数的在线测量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86.76 KB
- 文档页数:5
Vol. 33,No. 1Mar. 2021第33卷第1期2021年3月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半轴齿轮的ABAQUS 有限元模拟实验徐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8000 )摘要:车桥半轴齿轮是差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差速器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针对断裂的半轴齿轮进行断 口形貌、成分及硬度分析,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齿轮失效的原因。
结果表明:齿轮渗碳层厚度约0.8 mm,渗碳层显微组织主 要为硬度较高的针状马氏体和部分残留奥氏体,硬度达785. 1 N/mm 2 ,表面硬化处理与渗碳处理基本符合工况要求。
通过 ABAQUS 模拟发现半轴齿轮最易断裂处位于齿根最靠近边角的部位,与实际工况吻合。
关键词:半轴齿轮;模拟分析;失效分析;ABAQUS中图分类号:TB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 - 330X (2021 )01 -0059 - 03ABAQU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of half shaft gearXU Bin(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Hef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efei 238000, China )Abstract : Axle gea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ifferential mechanism , and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k of the differ ential mechanism. 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y analysis ,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hardness analysis of the fractured half-shaft gear are earned out, and the cause of the gear failure is analyz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carburized layer of the gear is about 0. 8 mm. The microstmcture of the carburized layer is mainly needle- shaped martensite with higher hardness and part of retained austenite. The hardness reaches 785. 1 N/mm 2. The surface hardening treatment and carburization treatment are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working conditions. Through ABAQUS simulation , it is f ()uncl that the most easily broken part of the half-shaft gear is located at the lowermost comer of the tooth root ,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 where the fracture occurs.Keywords :half-shaft gear ; simulation analysis ; failure analysis ; ABAQUS差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是国内研究的难点。
基于参数修正的输电线路双端不同步测距方法王丰华;穆卡;张君;刘亚东;钱勇【摘要】针对线路双端数据不同步与线路参数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测距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参数修正的双端不同步测距方法以实现输电线路发生非对称故障时的准确定位.该方法定义了线路参数修正系数,利用等值序网分析法消除了数据不同步角的影响,然后应用仿电磁学算法求解了所建立的故障测距方程组,得到了线路故障位置.仿真分析与实际线路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线路参数变化的影响,利用故障后的双端不同步数据即可进行故障定位,具有很高的测距精度与可靠性.【期刊名称】《电力自动化设备》【年(卷),期】2018(038)008【总页数】7页(P95-101)【关键词】输电线路;非对称性故障;故障测距;双端不同步;仿电磁学算法【作者】王丰华;穆卡;张君;刘亚东;钱勇【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上海交通大学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10 引言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电能的重任,若发生故障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其中,包括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两相接地故障等在内的高压输电线路非对称故障约占线路故障的95%以上[1]。
因此,有必要研究准确的非对称故障定位方法,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增强系统稳定性。
现有故障测距方法有行波法与故障分析法两大类[2]。
其中,行波法利用故障产生的行波,通过检测行波从故障点到测量点的传播用时进行测距,具有原理简单、不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影响、理论测距精度高的优点[3]。
无交叉线岔参数测量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准备工作:确认测量所需的工具和设备齐全,包括全站仪、棱镜、测量杆、记录本等。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度在线监测系统发布时间:2023-02-15T07:37:24.36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9期作者:谭麒、何勇、原瀚杰、陈亮、姚健安、谭海傲、张雨、董丽梦[导读] 为了防止杆塔倾斜谭麒、何勇、原瀚杰、陈亮、姚健安、谭海傲、张雨、董丽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广东肇庆 526040摘要:为了防止杆塔倾斜、倒折等事故发生,应当科学监测输电线路杆塔形变位移数据、预警以及信号传输。
采用数字科技手段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成为现代化输电线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构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势在必行。
针对极端灾害天气逐年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输电线路设备数量急剧增加、输电线路抢修工作任务逐年繁重和智能监测及预警服务体系不成熟等现实因素,建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及预警服务网络系统,提高输电线路自然灾害应急和处置能力,将线路气象灾害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
关键词:杆塔倾斜度;在线监测;信号传输;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属于典型的隐形故障,在杆塔倾斜现象发生的发展初期,巡线人员很难用肉眼观察到其微小变化。
特别是在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需要快速统计杆塔倒杆、倾斜数量,用于应急救灾的计划安排。
输电杆塔发生倾斜的原因,通常有恶劣气候(如台风、龙卷风等)等。
现阶段,因为台风、龙卷风等导致的线路断线倒杆塔、故障跳闸等事件时有发生。
杆塔倾斜状态监测装置的成功研发,从技术层面上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或灾害发生后迅速定位倒杆塔,为灾后快速复电提供最时效的倒塔定位信息。
大范围推广后,必将对灾后快速复电工作大有帮助。
一、基于输电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设计监测装置采用电容微型摆锤原理,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对装置中的电容量向量进行分析和转换最终得到输电杆塔的倾斜角度。
装置总体组成部分有三部分。
首先是系统内核,数字输出型双轴倾角无线传感器。
另外是转换器,高精度16bit A/D转换器。
最后是其他传感器,高精度数字传感器。
复习思考题一一、单选题1、在图上,图根点直接测定的地物点平面位置的中误差是:(D )A 、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t m ;B 、图根点测定地物点距离产生的中误差j m ; C 、方向产生的中误差f m 以及地物点的刺点中误差c m ; D 、综合中误差wm =2222c f j t W m m m m m +++=;2、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数值集合的总称为:( A )A 、DTM ;B 、(X,Y);C 、DEM ;D 、(X,Y,H)3、我国规定铁路直线地段的轨距为( C ),称为标准轨距。
A 、900mm ;B 、1000mm ;C 、1435mm ;D 、1500mm ;4、线路施工复测的目的是( B )。
A 、重新测设桩点;B 、恢复定测桩点,检查定测质量;C 、修订桩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D 、全线里程贯通,消除断链;5、在已有管线测量中,地C 下管线与邻近的地上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C )。
A 、±1mm ;B 、±2mm ;C 、±0.5mm ;D 、±1.5mm ;6、以下哪几项是房产测绘的特点。
( C )A 、测图比例尺较小;B 、测绘成果差别不大;C 、测绘成果具有法律效率;D 、精度要求相同;7、设M 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为控制点误差所引起的误差;为放样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当控制点误差所引起的误差为放样点位总误差M 的0.4倍时,则使放样点位总误差增加( A ),亦即使控制点误差对放样点位不发生显著影响。
A 、10%,B 、5%,C 、15%,D 、16%;8、设设计允许的总误差为∆,允许测量工作的误差为∆1,允许施工产生的误差为∆2;允许加工制造产生的误差为∆3 ,若假定各工种产生的误差相互独立,设计允许的总误差为10mm ,采用“等影响原则”则允许测量工作的误差为( A )A 、5.77mm ;B 、7mm ;C 、5mm ;D 、4mm ;9、如图1归化法放样角度,直接放样法放样β角后,定出P ',并量AP '的距离为S ,∠BAP '=β''∆β P图1 归化法放样角度∆β=β-β',则归化量PP=( A ) 1m 2m 1m 1mA 、;B 、;C 、 ;D 、10、已知圆曲线偏角=10°25′10″、圆曲线的半径R=800m ,则圆曲线的外矢距E 为( C ); A 、72.94m ;B 、145.48m ;C 、3.32m ;D 、0.40m ;11、已知圆曲线偏角=10°25′10″、圆曲线的半径R=800m ,JDi 的里程为DK11+295.78,则QZ 的里程为( B );A 、DK11+222.84;B 、DK11+295.58;C 、DK11+368.32;D 、DK11+368.72;12、在地形图上,量得A 点高程为16.67米,B 点高程为21.17米,AB 距离为299.8米,则直线AB 的坡度为( C )A 、-6.8% ;B 、-1.5%;C 、1.5%;D 、6.8%;13、在各种工程的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称为( B )。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探究发布时间:2022-01-18T08:18:18.282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6期作者:王昊1 陈毅然2[导读]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且运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一背景下,要想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要高度重视与提升输入线路的稳定性。
但由于输电线路的故障与安全问题较为复杂,因此就要采用一种更加先进的监测手段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此,本文章主要就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展开了深入探究。
王昊1 陈毅然2(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2、国网西安供电公司陕西西安 710032)摘要:随着我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且运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一背景下,要想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要高度重视与提升输入线路的稳定性。
但由于输电线路的故障与安全问题较为复杂,因此就要采用一种更加先进的监测手段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此,本文章主要就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展开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分析探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提供出了更好更新的要求。
其中,输电线路作为保障电力正常供应的重要基础,其日常运行中的安全性得到了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这是因为输电线路是否能过安全运行,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外在形象,同时也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为此,供电企业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加大输电线路检测方面的资源投入力度,积极引用各种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以此来对传统的输电线路有检测方式经常创新与改进,进而大大提升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检测工作的效率,全面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系数。
一、在线监测技术概述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线监测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
在该项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是以科研院校的理论研究工作为主。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74325.3(22)申请日 2019.11.06(71)申请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地址 033000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龙山路844号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72)发明人 邵云峰 王宏超 范益民 权笑天 王进 王红梅 刘海艳 刘永强 高虹 李皓 任卫宇 马中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代理人 邬晓楠(51)Int.Cl.G06T 7/00(2017.01)G06K 9/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视觉的输电线路杆塔在线识别和倾斜检测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视觉的输电线路杆塔在线识别和倾斜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及输电线路检测领域。
本发明的实现方法为:对无人机航拍图片进行角度校正;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利用LSD算法提取线段特征;将得到的图片的线段特征进行过滤,得到滤除倾斜度小于预设阈值的线段,并将过滤后的满足预设线段融合标准的断续线段融合;根据最外侧塔脚特征寻找杆塔最外侧塔脚线段,并进行杆塔区域的识别与定位;最外侧塔脚特征指杆塔最外侧塔脚线段满足相应的两个约束条件;计算两条杆塔最外侧塔脚线段的中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所述夹角即为计算的该方向杆塔的倾斜度,在杆塔周围的四个方向分别计算杆塔的倾斜度实现杆塔的倾斜检测。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CN 110889827 A 2020.03.17C N 110889827A1.一种基于视觉的输电线路杆塔在线识别和倾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无人机航拍图片进行角度校正,得到角度校正后的无人机航拍图片;步骤二: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利用LSD(Line Segment Detector)算法提取线段特征;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图片的线段特征进行过滤,得到滤除倾斜度小于预设阈值的线段,并将过滤后的满足预设线段融合标准的断续线段融合;步骤四:根据最外侧塔脚特征寻找杆塔最外侧塔脚线段,并根据塔脚在杆塔中的位置进行杆塔区域的识别与定位;所述最外侧塔脚特征指杆塔最外侧塔脚线段满足相应的两个约束条件;所述两个约束条件为:约束条件一、如果得到的四条线段中只有斜率为正或斜率为负的图像则认为图像中没有杆塔;约束条件二、将得到的四条线段按照斜率为正和斜率为负进行分组,两组线段相互比较;若第一条线段和第二条线段的中点距离小于两条线中最长的线段的长度并且两条线段角度的绝对值的差小于预设角度,则认为是杆塔的两条外轮廓线;若找不到所述两条线则同样认为图片中不存在杆塔;步骤五:在得到步骤四的杆塔最外侧塔脚线段后,计算两条杆塔最外侧塔脚线段的中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所述夹角即为计算的该方向杆塔的倾斜度,在杆塔周围的四个方向分别计算杆塔的倾斜度实现杆塔的倾斜检测。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计规程1. 引言输电线路是能源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能源的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计规程。
2. 设计原则在进行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性原则确保在线监测设备和系统不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2.2 可靠性原则在线监测设备和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能够在异常情况下自动报警或采取相应措施。
2.3 精度和准确性原则在线监测设备应具有高精度和准确性,能够实时获取各种参数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结果。
2.4 经济效益原则在线监测设备和系统设计应考虑经济效益,合理控制投资成本,并确保长期运行维护成本合理可控。
3. 设计要求基于上述设计原则,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提出以下要求:3.1 监测范围和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应能够监测输电线路的各种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电流、电压、温度、湿度等。
同时,还应能够监测输电线路的振动和杆塔倾斜等结构参数。
3.2 数据采集和传输在线监测设备应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或监控中心。
数据传输过程应保证稳定可靠,并具备一定的冗余机制。
3.3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线监测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
同时,还应支持故障诊断和预警功能。
3.4 远程控制和管理在线监测系统应支持远程控制和管理功能,可以远程配置设备参数、升级软件、进行设备巡检等操作。
同时,还应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3.5 安全防护在线监测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设计流程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4.1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明确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确定监测范围和参数。
电力技术应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技术方良斌(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广西随着电网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输电线路的建设及其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始终是难点内容之一。
基于此,主要分析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的主要特点,提出对信息传输技术的具体要求,旨在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信息传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传输技术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fo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Transmission LinesFANG Liangbin(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Ul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mpany Liuzhou Bureau, Liuzhouof power grid business,technology also ha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the informationthe difficult content. Basedtechnology in transmission具备一定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因此性和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传输网络,主要是由在线接入网和信息传输综合数据网等多部分构成。
此外,可以将在线监测接入网分为远程网络段和现场网络段等多个路段。
现场网络段由终端信息传输节点与汇聚信息传输节点等部分构成;远程网络段由信息传输综合数据网接入点和中继信息传输节点等部分构成。
对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专网方案信息传所示,公网方案信息传输网络构成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的具成数据采集,采集完成的数据需要由报文形式进行分组传送。
一种基于参数未知的非同步故障测距新方法周纬亮【期刊名称】《工业控制计算机》【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提出了一种不需要知道线路参数的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新方法,解决了因系统运行方式、气候变化引起的参数变动和双端非同步测量引起的测距误差问题。
该方法利用正序和负序等值网求解由电气量及其共轭复数构造的方程来实现故障测距的新方法。
该方法采用集中参数短线模型,求解由电气量及其共轭复数构造的方程得到非同步角,然后将解得的非同步角回代故障距离解析式得到测距结果,方法简单易行。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能消除不同步角带来的误差影响,且受过渡电阻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This paper mainIy studies unsynchronized fauIt Iocation for transmission Iine with Iumped parameters and distributed parameters modeI,proposing a noveI fauIt Iocation of soIving the equation constituted by eIectricaI quantity and its compIex conjugate and soIving the error probIem caused by two-terminaI unsynchronized measurements.The unsynchronized time is obtained by soIving the equation in Iumped parameters modeI or the compIex equation based on Ieast squares in dis-tributed parameters modeI.This method is so simpIe that both of them are taking the unsynchronized time into the fauIt Io-cation formuIa to get the resuIt.【总页数】2页(P151-152)【作者】周纬亮【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故障阻抗计算的非同步故障测距新方法 [J], 傅军栋;李澄;王锴;樊海全2.一种不受CT饱和影响的非同步故障测距新方法 [J], 黄燕;周皓东;刘炜3.基于改进参数检测法的双端非同步数据故障测距算法 [J], 高厚磊;陈学伟;刘洪正;李超;冯迎春4.一种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新方法 [J], 陈建忠;邹火金5.基于GPS同步的电气化铁路故障测距参数校准技术研究 [J], 郭骏麟;喻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