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变圆质量计算(修)
- 格式:xls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质量评价测试卷一、图形计算1.下图是由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半圆组成的图形,请计算它的周长。
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二、选择题3.小强要剪一个面积是50.24cm2的圆纸片。
应该选择下面的()纸片。
A.长是9cm,宽是6cm的长方形B.边长是4cm的正方形C.长是9cm,宽是8cm的长方形D.周长是28cm的正方形4.一个半圆的半径是rcm,它的面积是()cm2。
A.2πr B.πr+2r C.πr+r D.1πr225.钟面上时针长1分米,经过12小时,时针扫过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1.57B.3.14C.6.28D.246.如图,把一支铅笔垂直插入一个半径为1cm的圆形硬纸板的圆心,然后绕一个直径为8cm的量角器的圆弧滚动,铅笔会留下痕迹,此痕迹的长是()cm。
A.12.56B.20.7C.15.7D.28.267.如图中环形的面积是628cm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2。
A.628B.314C.200D.1008.用4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围成的()的面积最大。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圆形9.一个圆的半径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厘米。
(π取3.14)A.9.42B.12.56C.3.14D.6.2810.如图,甲、乙两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的关系是()。
A.甲比乙长B.乙比甲长C.一样长三、填空题11.一只挂钟的时针长10cm,经过12小时后,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cm2,时针的尖端所走过的路程是( )cm。
12.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50.24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cm,所画圆的面积是( )cm2。
13.一个直径为40米的圆形水池,若沿水池岸边每隔3.14米栽一棵树,一共能栽( )棵树。
14.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分米,和它半径相等的半圆的周长是( )分米。
15.把一个圆形纸片剪成两个相等的半圆,周长增加了8cm。
第三章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答:用机械的加工方法(包括钳工的手工操作)按规定的顺序把毛坯(包括轧制材料)变成零件的全部过程。
2、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什么?如何划分?答: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工艺过程可分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3、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工位和走刀?答:1、工序指的是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一般是指一台机床)对一个工件(对多轴机床来说是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一个工序有时在零件的几次装夹下完成,这时在零件每装夹一次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次安装。
3、在多轴机床上或在带有转位夹具的机床上加工时,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有的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个工位。
4、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对车削来说,指主轴转速和车刀进给量,不包括切深,对其他加工也类似)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
5、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对工件每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称为一次走刀.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指导思想?答: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者关系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满足生产量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耗费、减少投资、降低制造成本。
5、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答: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机械制造业一般有三种生产类型,即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中,要能适应各种经常变化的加工对象,广泛使用万能机床、通用夹具、通用刀具和万能量具,一般采用较低精度的毛坯。
大批大量生产下,广泛使用各种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高、专用的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一般尽可能使用精度较高的毛坯。
6、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它的作用是什么?工艺规程的设计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答:将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一定的格式写成文件,用来指导生产,这个工艺文件就叫做加工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的作用:(1)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工程量计算规则-修缮工程—古建筑分册(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古建筑分册本册说明一、本册定额包括石作、瓦作、木作、油漆彩画共8章850个子目。
二、本册定额是依据明清官式建筑的有关文献、技术资料,并根据《全国统一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古建筑分册(明清)、国家有关古建筑修缮的法规、质量标准,结合岭南古建筑的特点及广州市古建筑修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的。
三、本册定额适用于广州市古建筑(不分朝代)、仿古建筑的修缮工程,也适用于随同修缮工程的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内的扩建、重建、拆建的工程,面积大于200平方米及新建工程,可执行本定额,但人工费乘以系数,材料费乘以系数。
对于实际工程中所发生的某些采用现代工艺做法的修缮项目,除本册定额另有规定外,或本册定额缺项者,均可按本定额土建分册相应子目有关规定执行。
四、本册定额各子目均包括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搭拆操作高度米以内的脚手架及现场清理等工作内容。
搭拆操作高度超过米时,按本定额土建分册相应子目及有关规定执行。
五、关于古建筑檐高计算的规定:1、无月台或月台外边线在檐头外边线以内者,檐高由自然地坪量至最上一层檐头。
2、月台外边线在檐头外边线以外者,檐高由月台上皮量至最上一层檐头。
六、本册定额以建筑物檐高20米以下为准。
檐高超过20米时,按本定额土建分册说明规定补贴。
七、定额中注明XX以内、XX以下者,包括XX本身在内,XX以下,XX以上者不包括其本身。
规定有两个以上系数调整者,采用连乘法计算。
第一章石作工程本章包括石构件制作、安装、拆除及整修,共99个子目。
一、工作内容1、石构件制作包括选料、弹线、剔凿成型、露明面剁斧、砸花锤或打道、做接头缝和拼缝,有雕刻要求者还包括绘制纹样、雕刻。
2、石构件安装包括调制砂浆、修整接头缝和拼缝、就位、垫塞稳安、灌浆及搭设小型起重架。
3、石构件拆除(拆卸)包括必要的支顶、搭拆、挪移小型起重架、安全地拆除石构件并运至现场指定地点整齐堆放。
几何基础知识:菜单图:工具图:第1步:点绘图---网格样式---方形网络第2步:复制并粘贴上图中两点------再删除原来的两个红点.第3步:把这两点分别定标签为A,B,并且作射线AB(标签为l1),再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作射线方法(长按线工具,就会出现三个选项,选择射线即可)第4步:求圆的周长.把B以A为中心缩放(选点B----再双击点A---变换----缩放),缩放比为6.283:1,得到缩放的结果点C.(C的标签是自己改的)第5步:把B关于A旋转90度(先选中点B----双击点A----变换---旋转),得到点D.(同上,D的标签也是自己改的,后面不再说明)第6步:构造BD(依次选中点A,B,D----构造---圆上的弧).得到弧BD(同时圆会自动变为虚线.)第7步,在弧BD上构造点E,(先选择点工具,把点移到弧BD上,当BD变成红色时,点击鼠标左键即可)第8步:在射线上构造点M.(方法同第7步)第9步:度量AM与AB的比(依次选择点A,B,M----度量-----比).得到比值.第10步:度量E在圆上的点值(选择点E和圆----度量----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点的值).得到点E的点的值.第11步:计算(选数据----计算,得到计算框,输入以下内容,再点确定)得到一个计算结果.第12步:选择圆,右键----在圆上绘制点-----值为(用鼠标选择刚才计算所得到的数据),得到点F.第13步: 依次选择点E,A,B,点变换----标记角度,再选择点F,双击点A----变换----旋转(以标记角度),得到点G.第14步:依次选择点B,A,E, 点变换----标记角度,再选择点F,双击点A----变换----旋转(以标记角度),得到点H.第15步:选择圆, 右键----在圆上绘制点-----值为(AM/AB),得到点I.第16步,连接AI,FH,并且作AI与FH的交点J第17步:以F为中心把点H旋转90度(选择点H---双击点F---变换---旋转(选固定角度:90度)得到点K.第18步:依次选择点F,H,J----变换----标记比,再选择点K---双击点G----变换----缩放(以标记比),得到点L.第19步:依次选择G,F,L----变换---标记角度,再选择点G----双击点F---变换---旋转(以标记角度),得到点N(点N与点J位置非常接近)第20步:构造正方形(选择点F----双击点N----变换----旋转(固定角度90度),得到点O,选择点N-------双击点O----变换----旋转(固定角度90度),得到点P.依次选择点F,N,O,P----构造----四边形内部.得到最终结果.拖动点M,看效果.第21步:(适合中级水平者)分离点J,再把分离得到的点与点I合并,删除线段FH和AI.。
“圆的七十二变”这个表述并不是数学中的专业术语,它可能是对圆在数学和几何学中多种应用和变形的形象描述。
在数学和几何学中,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多种变形。
以下是一些与圆相关的数学概念和变形:
1. 圆的周长和面积:这是圆最基本的两个属性。
周长是圆的边界长度,计算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半径。
面积是圆内部所包含的区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S=πr²。
2. 圆弧和扇形:圆弧是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长度,其公式为L=θr,其中θ为圆心角的大小(以弧度制表示)。
扇形则是由两个半径和它们之间的圆弧所围成的区域,其面积计算公式与圆心角和半径有关。
3. 圆的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可以用方程x²+y²=r²来表示,其中r为圆的半径。
此外,还有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等其他表示方法。
4. 圆的变形:通过对圆的平移、旋转、缩放等变换,可以得到不同的几何图形。
例如,将圆沿其直径进行对折可以得到一个半圆;将圆进行缩放可以得到椭圆等。
5. 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组合:通过将圆与其他几何图形(如直线、多边形等)进行组合,可以得到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等。
以上仅是与圆相关的一些数学概念和变形的简要介绍。
实际上,圆在数学和几何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高级的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
1. 双星众多的天体中如果有两颗恒星,它们靠得较近,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着它们连线上的某一点共同转动,这样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
2. 双星问题特点如图所示为质量分别是m 1和m 2的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
它们间的距离为L .此双星问题的特点是:(1)两星的运行轨道为同心圆,圆心是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一点。
(2)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3)两星的运动周期、角速度相同。
(4)两星的运动半径之和等于它们间的距离,即r 1+r 2=L . 3. 双星问题的处理方法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Gm 1m 2L2=m 1ω2r 1=m 2ω2r 2。
4. 双星问题的两个结论(1)运动半径:m 1r 1=m 2r 2,即某恒星的运动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
(2)质量之和:由于ω=2πT ,r 1+r 2=L ,所以两恒星的质量之和m 1+m 2=4π2L3GT2。
【典例1】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
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果双星间距为L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试计算:(1)双星的轨道半径; (2)双星的运行周期; (3)双星的线速度。
【解析】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球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两者始终与圆心共线,相同时间内转过相同的角度,即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也相等。
但两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
设行星转动的角速度为,周期为。
(1)如图,对星球,由向心力公式可得:同理对星球有:两式相除得:(即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又因为所以,,(2)因为,所以(3)因为,所以【答案】见解析【名师点睛】处理双星问题必须注意两点(1)两颗星球运行的角速度、周期相等;(2)轨道半径不等于引力距离(这一点务必理解)。
弄清每个表达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在示意图中相应位置标出相关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错误。
【典例2】2015年4月,科学家通过欧航局天文望远镜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对相互环绕旋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如图所示。
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在平面几何中,圆是一种非常基本且重要的几何图形,它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圆的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是描述圆的两种常见方式,本文将介绍如何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圆的一般方程是怎样的。
圆的一般方程通常写作(x-a)²+(y-b)²=r²,其中(a, b)是圆心的坐标,r是圆的半径。
这种形式的方程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圆心和半径,但在一些计算中可能不够方便,所以我们需要将其化为标准方程。
要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我们需要进行一些代数运算。
首先,我们将一般方程展开,得到x²-2ax+a²+y²-2by+b²=r²。
然后,我们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到x²+y²-2ax-2by=a²+b²-r²。
接下来,我们引入新的变量h=-a,k=-b,代入原方程,得到x²-2hx+y²-2ky=a²+b²-r²。
最后,我们将完全平方,得到(x-h)²+(y-k)²=(a²+b²-r²)+h²+k²,这就是圆的标准方程。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成功地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了标准方程。
这种形式的方程更加简洁,方便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化简圆的方程的情况,因此掌握这一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圆心的坐标和半径的平方项的符号,以免出现错误的结果。
另外,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将圆的标准方程化为一般方程,方法类似,只是要进行一些逆向的代数运算。
总之,圆是几何中的重要图形,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之间的转化方法对于深入理解圆的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8分)1.要清楚地对比神舟十二号上三名航天员在火箭升空期间每分脉搏次数的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B.折线C.扇形2.大小两个圆的周长之比是2∶1,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A.2∶1B.4∶2C.4∶1D.1∶13.一个圆的半径由4cm增加到6cm,这个圆的周长就增加了()cm。
A.2B.4C.6.28D.12.564.A与B的是2∶3,B和C的比是6∶5,A与C的比是()。
A.4∶5B.2∶5C.9∶5D.6∶55.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5,那么()。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D.无法确定6.小红做了100道口算题,错了10道。
它口算的正确率是()。
A.90%B.10%C.100%D.110%7.家电商场“双十一”洗衣机八折销售,比原来少获利1280元,原来这台洗衣机的售价是()元。
A.1600B.2880C.4160D.64008.已知黑兔只数与白兔的比是5∶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黑兔只数是白兔的5 8B.白兔只数比黑兔多3 5C.如果再增加3只黑兔,黑兔白兔的只数一定相等9.要表示通渭县和陇西县2021年上半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最好用()统计图。
A.条形B.扇形C.复式条形D.复式折线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7分)10.3÷( )=35=30∶( )=( )。
(填小数)11.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cm,画出的圆的半径是______,周长是______,面积是______。
12.70千克比50千克多( )%;比80米少20%是( )米。
13.笑笑的妈妈把20000元存入银行,存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77%,到期时笑笑妈妈可以获得利息( )元。
14.下面三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各盛有一些水,在三杯水中分别加入10克糖,最甜的是第( )杯。
15.幼儿园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如图所示),老师站在中心点上,如果这个圆圈的周长是12.56米,那么每个小朋友与老师的距离是( )米。
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知识要点】 摩擦角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
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
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F '同接触面法线的夹角≤φ0,这就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
换句话说,只要全反力F '的作用线落在(0,φ0)范围时,无穷大的力也不能推动木块,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例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静止在滑动摩擦因数为μ=33的水平面上,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度的力F 拉着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θ角为多大时力F 最小?【例题2】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滑块叠放起来置于水平桌面上,通过细绳和定滑轮相互联接起来.如果所有的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每一滑块的质量均为m ,不计滑轮的摩擦.那么要拉动最上面一块滑块至少需要多大的水平拉力?如果有n 块这样的滑块叠放起来,那么要拉动最上面的滑块,至少需多大的拉力?f【例题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小物块P 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底边的力F=5N 推小物块,使小物块恰好在斜面上匀速运动,试求小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g 取10m/s 2)。
【练习】1、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1和B 、C 间滑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 A 、μ1=0,μ2=0; B 、μ1=0,μ2≠0; C 、μ1≠0,μ2=0; D 、μ1≠0,μ2≠0;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着带孔的两个挡板,一平板穿过挡板的孔匀速向右运动,槽中间有一木块置于平板上,质量为m ,已知木板左、右两侧面光滑,底面与平板之间摩擦因数为μ0,当用力F 沿槽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拉力F 与摩擦力μmg 大小关系是( )A 、F >μmgB 、F=μmgC 、F <μmgD 、无法确定3、每根橡皮条长均为l =3m ,劲度系数为k =100N/m ,现将三根橡皮条首尾相连成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并用同样大小的对称力拉它,现欲使橡皮条所围成的面积增大一倍,则拉力F 应为多大?4、两本书A、B交叉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设每页书的质量为5克,两本书均为200页,纸与纸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3,A固定不动,用水平力把B抽出来,求水平力F的最小值。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本章将要紧介绍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编制过程并举例进行说明。
自由锻造工艺规程要紧由锻件图的设计,计算锻件重量,确定坯料规格或者钢锭规格;设计锻造工步,计算变形程度;确定锻造温度与加热火次、确定锻件复杂程度;确定锻造设备、工装及工具;确定坯料加热规范、锻件冷却及热处理规范、锻件表面清理规范;确定锻件理化检验规范等等。
编制工艺过程时应注意下述两个原则1)根据车间现有的条件,所编制的工艺技术先进,能满足产品的全部技术要求。
2)在保证优质的基础上,提高生产率,节约金属材料消耗,经济合理。
8.1.设计锻件图锻件图是编制锻造工艺、设计工具、指导生产与验收锻件的要紧根据,也是联系其它后续加工工艺的重要技术资料,它是根据零件图考虑了加工余量,锻件公差、锻造余块、检验试样及工艺卡头等绘制而成。
通常锻件的尺寸与表面粗糙度,达不到零件图的要求,锻件表面应留有一定的机械加工余量(下列简称余量)。
余量的大小要紧取决于:零件的形状尺寸与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锻件加热质量、设备工具精度与操作技术水平等。
零件的公称尺寸加上余量即为锻件公称尺寸,关于非加工表面,则无需加放余量。
在锻造生产实际中,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如终锻温度的差异、锻压设备工具的精度与工人操作技术上的差异、锻件实际尺寸不可能达到公称尺寸,同意有一定的误差,称之锻造公差。
锻件上不论是否需经机械加工,都应注明锻造公差。
通常公差约为余量的1/4~1/3。
锻件的余量与公差具体数值可查阅有关手册、标准或者工厂标准确定。
图8.1 锻件的各类余块为了简化锻件外形或者根据锻造工艺需要,在零件上较小的孔、狭窄的凹档、直径差较小而长度不大的台阶等难于锻造的地方,通常都需填满金属(这部分金属叫做锻造余块),但这样做增加了机械加工工时与金属损耗。
因此,是否加放余块,应根据零件形状、锻造技术水平、加工成本等综合考虑确定。
除了锻造工艺要求加放余块之外,关于有特殊要求的锻件,尚需在锻件的适当位置添加试样余块(供检验锻件内部组织与力学性能试验用等)、热处理或者机械加工用夹头等。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一、填空题1、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支普通铅笔长2( );港珠澳大桥全长55( );篮球场的面积约420( );水桶的容积约是18.5( )。
2、3吨大豆可以榨出大豆油0.48吨,大豆的出油率是( )%。
3、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11,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
4、一台拖拉机13小时耕地314公顷,照这样计算,1小时耕地( )公顷,耕1公顷地需要( )小时。
5、借助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所使用的方法,小芳在研究圆环的面积时,把圆环等分成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图)。
如果圆环的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约为( )cm,则圆环的面积为( )cm2。
6、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1∶25配成。
要配制这种药水624千克,需要水______千克;如果有80克水,配成这种药水需要加______克药粉。
7、爸爸手机号码的后4位是○5□◎,已知○+○=□,◎+◎=○,○+□+□=20,那么爸爸手机号码的后4位应当是( )。
9.在学校秋运会中,六年级三个班所获奖项统计如下:一班二班三班3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8个第一名8个第二名如果第二名比第一名少得0.5分,那么一班比二班少得( )分,二班比三班多得( )分,三班比一班少得( )分。
9、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10、12+14+18+116+132+…+1256=( )。
二、选择题11、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有关。
A.圆心角B.半径C.直径12、如果613738a b c÷=÷=÷,那么,在a、b、c这三个数中,()最大。
A.a B.b C.c D.无法比较13、在2∶3中,如果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A .12B .13C .14D .1514、一杯糖水的含糖率是2%,喝去半杯糖水后,余下糖水的含糖率是( )。
《圆周运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掌握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向心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测试(1)写出圆周运动的概念,并解释其基本特征。
(2)简述向心力的定义,并说明其在圆周运动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现象。
(4)请用公式描述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2. 实践性作业(1)制作简易圆形轨道:学生需使用废弃的纸杯、回形针、胶带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圆形轨道。
要求能够保持轨道稳定,并在轨道上稳定放置一个小重物。
(2)圆周运动实验:使用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小球、线、支架等),进行圆周运动实验。
要求记录实验过程、小球的运动轨迹、向心力的大小等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3. 综合性问题解答请学生分析并解答以下圆周运动问题:(1)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半径为r,角速度为ω,求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一个质量为m的小车在固定轨道的圆弧部分做圆周运动,圆弧的半径为R,小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求此时小车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学生需独立完成本次作业,不得抄袭或依赖他人。
2. 认真阅读教材: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应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确保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的正确性。
3. 实践操作:对于实践性作业,学生应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按时提交: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便教师及时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问题解答的正确性,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为主,结合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的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1. 反馈形式:教师将在批改完作业后,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对反馈的响应: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反馈,并根据建议进行改进和提升。
行星偏心圆轨道无相对论和大统一理论福建仙游严清才人类对太空的不懈探索,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以地轴倾斜运动地表面测站视位置(假位置)力学时数据计算“行星椭圆不闭合轨道快慢公转近日点有进动和摄动说”,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及时空平直说”,爱因斯坦又从轴倾测站视位置(假位置)力学时,即椭圆轨道近日点进动和摄动中提出“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说”,科学进步无止境,经21世纪永不息的探索又有新进展,用新公式计算得出“地球匀速公转和圆形轨道说”,换言之,修正(减去)地轴倾黄经偏差值年-32’’~+56’’(由每日轴倾动差±2’’.3累计),就是以轴直地心观测为真位置世界时数据计算,地球偏心圆闭合轨道无摄动±2’’.3和近日点无进动11’’.97,也计算11月中旬水星凌日靠近日点无进动56’’,以及光线无弯曲,时空无弯曲,无钟慢尺缩,无质速关系等。
因此,开普勒假位置导出椭圆轨道错过后爱因斯坦从椭圆轨道近日点进动和摄动提出相对论更加错。
时间、空间、物质及其运动无关,并且时间和空间是完全独立的,就有偏心圆轨道天体力学公式,以及地球偏心圆轨道二十四个节气时刻公式计算,各节气轨道对应和日数都是相等。
一、地球偏心圆轨道无广义相对论。
地球不倾斜行星近日点无进动和无摄动,也就是轴直地心真位置世界时行星偏心圆轨道近日点无进动和无摄动,那么地球实际有倾斜各行星椭圆轨道近日点有进动和摄动,这就是表面现象,是轴倾测站假位置给各行星轨道位置附加值,地轴倾和地轴直而地心位置仍在轨道不变,而参考点在地心,而不是在地轴倾测站,地轴倾斜运动是轴倾测站向太阳方向左右倾和前后倾导致地表面测站假位置与地心真位置相差α1668千米,轨道半径R149597870千米,根据三角关系,则有:化为角秒得:W=1668÷149597870÷4.861111111×10-6=2’’.3,计算出地心和测站相差2’’.3就是每日轴倾动差W2’’.3(见图1)。
圆度测量方法2篇第一篇:圆度测量方法圆度是指零件表面与其几何中心的实际距离之差的最大值。
在工程制造中,圆度是常见的一个指标,它可以用于评估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如何测量圆度呢?以下是两种常用的圆度测量方法:1. 滑动测量法滑动测量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测量圆度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用到一个圆柱形的测量仪器,被称为“测量头”。
测量头通过一些等距的点接触被测零件的表面,从而确定实际半径和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
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被测零件应放置在水平的表面上;(2)测量头应保持与被测零件的接触点的接触力不变,不要摆动;(3)测量头的接触点应均匀分布在被测零件的表面上,以避免测量误差。
2. 光学测量法光学测量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圆度测量方法,适用于高精度的测量。
该方法利用干涉仪或投影仪对被测零件进行光学投影或干涉,通过测量投影或干涉线的大小和位置来确定被测零件表面的形状。
与滑动测量法相比,光学测量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不接触被测零件,避免了接触式测量中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
但是它需要使用较为复杂的设备,并且需要严格控制环境干扰等因素影响。
以上是两种常用的圆度测量方法,它们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视被测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等因素而定。
第二篇:圆度误差的测量与修正方法圆度误差是由于工件形状不规则或制造工艺中存在不规则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种误差。
圆度误差会影响到部件的耐久性和负载承受能力,因此在工程制造中需要对圆度误差进行测量和修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圆度误差测量与修正方法:1. 滑动测量法滑动测量法既可以用于圆度误差的测量,也可以用于误差的修正。
在测量时,需要通过测量头测量零件表面的实际半径和圆心位置,在查询标准圆的直径和圆心坐标后可以计算出零件的圆度误差。
在修正时,可以通过将零件放置在加工中心上并进行切削,使其尺寸和形状得到修正。
2. 周向精度修正法周向精度修正法是一种利用加工中心的位置和刀具轨迹来修正零件圆度误差的方法。
专题1:《桩基》规范中圆形、方形桩的换算情况总结
(铁蛋提供)此表为一大神总结,现已进行部分合理改动。
历年相关考题:
2003年下午11题,已经告诉等效沉降系数,不用转换;
2004年下午19题,规则布桩,方桩b=0.4,Sa=1.6,sa/d=1.6/0.4=4不换。
2005年下午14题,规则布桩,方桩b=0.4,Sa=1.6,sa/d=1.6/0.4=4不换。
2006年上午14题,不规则布桩,但告诉C1,C 2,C3。
自己求nb=3。
2007年下午11题,规则布桩,题干出现圆桩,而且规则,不用换。
2010年上午13题,不规则布桩,d=1.27b,sa/d按照5.5.10条转换。
2013年上午12题,规则布桩,d=1.27b,sa/d中的d=1.27b。
因此通过历年真题的脉络,到底换与不换,如何换,相信大家看看比较下,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