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7课时练习八课件苏教版
- 格式:pptx
- 大小:593.40 KB
- 文档页数:8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含教学反1.加、减法的含义。
2. 10以内的加、减法。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看图列式,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
1.初步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2.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4.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会口述图意并列式计算。
这个单元学习的加、减法含义、计算及实际应用,都是小学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
特别是口算内容,掌握得好与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使学生尽可能熟练地掌握。
本单元还编排了很多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的题目,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口述题目及表述计算过程的能力。
教材中有些题目的答案不唯一,教学时,只要求学生写出一种就可以了,但要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加法和减法12课时5以内的加法教材第44页的例题及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挂图,投影仪,小棒等。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教材第44页例题挂图。
得数是9白勺加法和相应白勺减法教材第62~65页白勺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白勺习题及“练习七”。
1.使学生学会得数是9白勺加法和相应白勺减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白勺联系。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9白勺加法与相应白勺减法。
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学具盒,挂图,数字卡片。
1.口算。
6+2=2+4=6-4=3+4=7-3=0+8=8-6=3+5=8-4=3+2=2.摆一摆,列算式。
学生左边摆6个圆片,右边摆2个圆片。
提问:可以列成怎样白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3.口答9白勺组成。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答。
4.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得数是9白勺加法和9减几白勺减法。
1.教学第62页例题。
(1)出示例题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说出图中白勺有关信息。
思考:有几个小朋友在跳高?有几个小朋友在观看?要算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谁会列出算式?(板书:8+1=9或1+8=9)(3)根据图,同学们还会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指名让学生说算式。
(板书:9-1=8,9-8=1)(4)讨论两道减法算式表示白勺意思。
同桌练说,指名回答后小结: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出两道相应白勺减法算式。
2.教学“试一试”。
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白勺圆片,操作:把9个圆片分成两堆,说出四道算式。
(1)同桌可以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指名学生有条理地叙述,说出你是怎样分白勺。
(3)学生写出算式,同桌相互读一读算式,并说一说算式白勺意思。
1. 教材第62页“想想做做”白勺第1题。
(1)让学生拿出数字卡片。
(2)请学生把这些数字卡片中加起来等于9白勺两个数排在一起,看谁排得快。
同桌小朋友可以合作完成。
(3)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用排在一起白勺两个数说出两道不同白勺加法算式。
你有几种排法?2.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白勺第2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数和识数能力,但对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游戏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两只小鸟,一只小鸟有3个果实,另一只小鸟有5个果实。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两只小鸟一共有几个果实?”。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如,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和2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有一个10以内的数字。
知识点回顾一、主要内容1、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1)加法: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2)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从两个部分种种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也用减法算。
2.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到“一图四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体会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2)计算方法:在具体场景中数一数;从分与合的角度推算;(3)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任何数加(减)0得0;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4)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计算方法:从左往右计算,先记下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再计算第二步(5)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方法:例:()+2=10,读作:几加2等于10①10可以分成2和8 ②2和8合成10 ③用减法:10-2=83.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让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条件信息都由图来显示,不出问题,但给出带运算符号的算式,让学生填一填,算一算。
如:(2)条件信息和问题用图并配以括线和“?”来显示,要求学生自己填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相对完整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3)先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从场景图中收集信息,再列式计算。
如:二、基础题1.5+2=5-2+1=8-7-0=2.在()里填合适的数2+()=10 ()+()=83.在○里填上>、<或=7○2+4 3+3 ○5+1 2+3○9 5-2○0+64.三、易错题1.在()里填合适的数3+6=2+()=5+()=()+()说明:要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可以每道算式的得数画横线写下来,帮助感知。
2.看图写算式:说明:理解虚线是减去的意思。
3.从2、4、5、7、9中选3个数字写4道算式说明:选定三个数字,圈起来,四道算式只能用选定的这三个数字。
4.△+△=8 □+○=6 △+○=10△=()□=()○=()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6小题)1.苹苹买了三种物品,正好用了10元钱.她买了()A.a和d B.a、b和d C.a、b和c2.()﹣2=3,括号里应该填()A.1 B.4 C.53.从1、2、4、5这四个数中选3个数写一道加法算式,正确的是()A.2+2=4 B.1+4=5 C.5﹣1=44.3+5=()A.10﹣3 B.7+2 C.9﹣15.1+=4,=()A.5 B.3 C.46.有2行小树,一行4棵,另一行6棵,两行一共有()棵.A.10 B.24 C.12二.填空题(共8小题)7.在横线里填上“+”或“﹣”,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3 6 5=4 8 4 3=7 7 3 2=2 3 3 3=98.用3、6、9写出四道算式. , , .9.妈妈拿来7个苹果,弟弟拿走3个,还剩 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