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931.00 KB
- 文档页数:15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基础检测题考纲分析:主要考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同分异构体现象,有机合成,有机反应类型等知识。
高考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选考大题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涉及官能团的判断、有机反应、结构简式和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及书写以及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等内容。
考点透析:1.【2019年全国卷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2.【2019年全国卷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3.【2019年全国卷1】Phenolphthalein是常用酸碱指示剂,其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0H12O4B.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酯基、羧基C.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1mol该物质与H2和溴水反应,消耗H2和Br2的最大值分别为10mol和4mol4.【2019北京卷】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10种C.12种D.14种5.【2019年天津卷】我国化学家首次实现了膦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并依据该反应,发展了一条合成中草药活性成分茅苍术醇的有效路线。
已知(3+2)环加成反应:(、可以是或)回答下列问题:(1)茅苍术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分子中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2)化合物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个吸收峰;其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手性异构)数目为______。
有机化学综合题真题研究1.(2022·广东,21)基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常见的化工原料,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以化合物Ⅰ为原料,可合成丙烯酸Ⅴ、丙醇Ⅶ等化工产品,进而可制备聚丙烯酸丙酯类高分子材料。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其环上的取代基是__________(写名称)。
(2)已知化合物Ⅱ也能以Ⅱ′的形式存在。
根据Ⅱ′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参考①的示例,完成下表。
(3)化合物Ⅳ能溶于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Ⅳ到化合物Ⅴ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且1 mol Ⅳ与1 mol化合物a反应得到2 mol Ⅴ,则化合物a为__________。
(5)化合物Ⅵ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结构的有______种,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一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6)选用含二个羧基的化合物作为唯一的含氧有机原料,参考上述信息,制备高分子化合物Ⅷ的单体。
Ⅷ写出Ⅷ的单体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2.(2021·福建,15)帕比司他是治疗某些恶性肿瘤的药物,其中间体(E)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 分子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反应Ⅱ分两步进行:B ―――――→CH 2(COOH )2PyC C 。
第一步反应为加成反应,则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脱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3)若反应Ⅲ加热温度太高,CH 3OH 自身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为________(填名称)。
17有机化学(必修)【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糖类、油脂等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基本反应类型;简单有机物的基本结构。
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需强化的知识】同分异构体;化学反应类型;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糖类和油脂等基本有机物的性质。
【课前预习检测】1.(08年山东理综·9)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C.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2.(08年广东理基·23)有关天然产物水解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丙三醇B.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水解和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3.(08年广东·3)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4.(08年广东化学·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C.称取19.0gSnCl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L-1SnCl2溶液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5.(07年广东·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6.(07年上海·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7.(07年上海·12)人剧烈动动,骨骼肌组织会供氧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氧氧化,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分子式为C3H6O3),如果该物质过度堆积于腿部,会引起肌肉酸痛。
专题1 有机化学基础(Ⅱ)【考向分析】分析近几年高考题,有机化学试题一直比较稳定,以有机推断和合成为主要题型,考查推理、分析和综合能力。
考查的特点有:①与生活、生产、新材料、新医药等广泛联系,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问题;②综合性强注重模块知识的综合,其考查内容主要有官能团的性质及其转化;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等。
预计2012年此专题的出题形式不会有很大变化,还是一陌生度高的有机物作为载体进行考查,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抓住基础,熟悉各官能团的性质,以不变应万变。
【核心攻略】热点五: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确定[例]某芳香烃化合物A(C9H10O3),且有如下转化关系:写出A~G的结构简式:A: B: C: D:E: F: G:【需巩固的知识】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常用方法:热点六:同分异构体[例](2011新课标全国)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
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羧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_种;(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中,其中:①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_________(写结构简式)【需巩固的知识】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1)烷烃: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应注意要全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高三综合复习第二轮:有机化学专题复习——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一. 教学内容:高三综合复习第二轮:有机化学专题复习——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二. 重点、难点1. 有机物化学式确定的一般方法和实验是本节重点2. 通过性质确定结构简式是难点三. 具体内容(一)实验式的定义1. 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实验式又叫最简式。
(1)实验式CnHm中,n、m间没有1以外的公约数。
(2)不同的有机物,可以有相同的实验式.如苯和乙炔的实验式,都是CH,乙烯等烯烃的实验式都是CH2,等等。
(二)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确定方法1. 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确定方法分两步完成。
(1)进行定性分析,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2)进行定量分析:①测定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②测定有机物的式量(或式量范围),可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三)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方法1. 根据物质的分子式,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可确定物质的结构式。
【典型例题】[例1]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 mol CO2和3.6 g水,关于混合气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 一定没有乙烷 D. 一定有乙炔答案:AC解析:根据平均值法判断。
[例2] 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则其分子式只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C10H8;C9H20。
解析:考察商余法的理解。
[例3] 吗啡分子含C:71.58% H:6.67% N :4.91% ,其余为氧,其分子量不超过300。
试确定其分子式。
答案:C17H19NO3解析:根据极值判断范围。
[例4] 经测定毒品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是苯丙醇胺,其只含C、H、O、N四种元素,质量分数分别是0.7152、0.0861、0.1060、0.0927;并知其式量小于200,试回答下列问题:(1)苯丙醇胺的式量为____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4 有机化学基础课件有机化学基础课件: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4一、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特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和鉴别等。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繁多,涉及面广,考试题型多变,考察重点在于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因此,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中,专题24有机化学基础课件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本课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重点掌握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类和命名原则,如烷烃、烯烃、芳香烃、醇、醛、酸、酯等。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如共价键的类型、键能、键长、键角等。
3、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4、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和分离: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和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重结晶等。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和鉴别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互动教学:通过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有机化学结构、反应机理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复习策略与建议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中,为了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建议学生采取以下策略: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2、系统复习:按照本课件的内容,系统复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运用。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有机化学部分有机结构一、有机化学分子结构的想像㈠掌握有机物中组成原子的成键情况(如C、N、O、P、S、Cl等)及键的分布伸展方向有机物的空间构型的考查都应用了我们学过的几种碳原子的空间“形象”:“”、“”、“”、“”“”。
㈡掌握有机分子(复杂分子)的空间想象1.掌握简单小分子(如CH4、C2H4、C2H2、C6H6、H2O、NH3等)空间结构。
2.复杂分子一般都是由简单小分子组合而成。
3.归纳常见的平面型分子、常见的直线型分子有那些。
4.复杂分子中共价单键的旋转问题对结构认识的影响。
㈢要熟练书写各类烃的重要代表物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及它们同系物的通式。
1.写结构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符合分子组成,二是遵守价键规则。
2.书写结构简式时,要注意:双键,三键等不饱和键不能省略。
3.要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分析方法,分析有机物同系列的性质和用途。
4.通过分析有机物通式,建立判断有机物种类的基本方法。
㈣要准确比较不同碳碳键的键长、键角等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空间相象能力的培养。
[例1]:描述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条直线上B.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D.12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解析:判断原子共平面、共直线问题时,要根据题中已给的结构简式结合原子成键情况,及双键、三键、苯环的空间构型画出一定共平面或一定共直线的部分,再结合碳碳单键可以旋转进行判断,判断时必须注意“一定”、“可能”等条件要求。
[例2]:异烟肼F()是一种抗结核病药。
关于F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02年理综教研题)A.F分子的三个氮原子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C.此物质可发生水解反应D.此物质不可能与亚硝酸反应二、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确定1.如何由分子量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⑴商余法由烃的分子量求分子式的方法:①M/14,能除尽,可推知为烯烃或环烷烃,其商为碳原子数;②M/14,余2能除尽,可推知为烷烃,其商为碳原子数;③M/14,差2能除尽,推知为炔烃或二烯烃或环烯烃,其商为碳原子数。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 XXX年 级 高三学 科 化学 上课时间 X 年X 月X 日X 时…教师姓名XXX课 题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常见有机物及反应类型教学目标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2、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3、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4、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5、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甲是一种常用的光敏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
按如图所示关系可以合成甲,其中试剂I 可由相对分子质量为26的烃与水加成制得。
已知:a .-CH 2OH +-CH 2OH ――――→浓硫酸△-CH 2OCH 2-+H 2O b . 请回答下列问题:(1)质谱图显示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5,A 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8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9.81%,其余为氢元素和氯元素,且A 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2∶2∶1,则A 的结构简式为ClCH 2CH 2OH 。
(2)试剂I 的名称是乙醛;B →C 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D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 +F →G +Na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水解产物有两种,一种能使溴水褪色,另一种在滴加饱和溴水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F 是一种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1)化合物A 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填官能团名称)。
专题1 有机化学基础(Ⅰ)【考向分析】分析近几年高考题,有机化学试题一直比较稳定,以有机推断和合成为主要题型,考查推理、分析和综合能力。
考查的特点有:①与生活、生产、新材料、新医药等广泛联系,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问题;②综合性强注重模块知识的综合,其考查内容主要有官能团的性质及其转化;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等。
预计2012年此专题的出题形式不会有很大变化,还是一陌生度高的有机物作为载体进行考查,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抓住基础,熟悉各官能团的性质,以不变应万变。
【核心攻略】热点一: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及组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丙烷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②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结合;③乙醇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所以是饱和烃;④糖类、油脂、蛋白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⑤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⑥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⑦所有的烃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均是以碳碳单键相连;⑧表示苯的分子结构,其中含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乙烯相似。
【需巩固的知识】1、元素组成:2、立体结构:3、化学键:4、类别:热点二:常见有机物的性质[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聚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③可以用溴水鉴别乙醇与乙酸;④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⑤淀粉、纤维素、葡萄糖均属于糖类。
都可以水解;⑥乙醇与乙酸中均中含有—OH,所以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⑦可以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⑧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⑨淀粉溶液遇碘化钾→蓝色。
【需巩固的知识】1、有机物的密度和溶解性:2、常见有机物与常用试剂的反应常见试剂常见有机物现象及原因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aOH溶液NaHCO3溶液Na浓硫酸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碘水浓硝酸热点三: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1)有A的结构推测,它能(填代号)a.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有机物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1 mol 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 mol NaOHe.与Na2CO3溶液作用生成CO2f.和NaOH醇溶液混合溶液反应,可以反生消去反应g.1 molA和足量的H2反应,最多可以消耗4mol H2(2)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专题15有机化学基础【考情探究】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6)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2)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3)了解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合成方法;(4)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2)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4.合成高分子:(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一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主要性质醚键醛基羧基酯基两性化合物,能形成肽键肽键氨基—NH2羧基—COOH羟基—OH醛基—CHO羰基酯基高频考点二合成路线的分析与设计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转变(1)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H2O;R—X+H2O;R—CHO+H2;RCOR′+H2;R—COOR′+H2O;多糖水解(2)官能团的消除℃消除双键:加成反应。
℃消除羟基:消去、氧化、酯化反应。
℃消除醛基:还原和氧化反应。
(3)官能团的保护℃用NaOH溶液先转化为酚钠,后酸化重新转化为酚:NaOH溶液H+℃用碘甲烷先转化为苯甲醚,后用氢碘酸酸化重新转化为酚:CH3I HI乙醇(或乙二醇)加成保护:――――→CH 3CH 2OH―――→H +/H 2O2.增长碳链或缩短碳链的方法CH 3CHO ―――――→CH 3CH 2MgBrH +/H 2O+H 2O CH 3CHO――→HCN ――→H +H 2On 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n CH 2===CH—CH===CH 2――→催化剂CH 2—CH===CH—CH 22CH 3CHO ――――→NaOH 稀溶液+R—Cl――→AlCl 3+HCl+――→AlCl 3+HCl+――→HCl +(n -1)H 2O+NaOH――→CaO℃RH +Na 2CO 3O 3.常见有机物转化应用举例 (1)(2)(3)(4)CH 3CHO ―――――→NaOH 稀溶液――→浓硫酸℃4.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几种常见类型根据目标分子与原料分子在碳骨架和官能团两方面变化的特点,我们将合成路线的设计分为 (1)以熟悉官能团的转化为主型如:以CH 2===CHCH 3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用)设计CH 3CH(OH)COOH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须注明反应条件)。
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学问归纳]有机物官能团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烃烷烃C-C 甲烷取代(氯气、光照)、裂化烯烃C=C 乙烯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加聚炔烃C=C 乙炔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加聚苯及其同系物—R苯甲苯取代(液溴、铁)、硝化、加成氧化(使KMnO4褪色,除苯外)烃的衍生物卤代烃—X 溴乙烷水解(NaOH/H2O)、消去(NaOH/醇)醇—OH 乙醇置换、催化氧化、消去、脱水、酯化酚—OH苯酚弱酸性、取代(浓溴水)、显色、氧化(露置空气中变粉红色)醛—CHO 乙醛复原、催化氧化、银镜反响、斐林反响羧酸—COOH 乙酸弱酸性、酯化酯—COO—乙酸乙酯水解重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OH、—CHO / 具有醇和醛的性质蔗糖麦芽糖前者无—CHO前者有—CHO/无复原性、水解(产物两种)有复原性、水解(产物单一)淀粉纤维素(C6H10O5)n后者有—OH/水解水解油脂—COO—/ 氢化、皂化氨基酸蛋白质NH2-、-COOH—CONH—/两性、酯化水解其中:1、能使KMnO4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葡萄糖、麦芽糖、油脂2、能使Br2水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酚、醛、葡萄糖、麦芽糖、油脂3、能与Na反响产生H2的有机物:醇、酚、羧酸、氨基酸、葡萄糖4、具有酸性(能与NaOH、Na2CO3反响)的有机物:酚、羧酸、氨基酸5、能发生银镜反响或与新制Cu(OH)2反响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6、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的有机物:醛、烯烃、炔烃7、能发生颜色(显色)反响的有机物:苯酚遇FeCl3显紫色、淀粉遇I2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葡萄糖遇Cu(OH)2显绛蓝[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1.引入官能团:①引入-X 的方法:烯、炔的加成,烷、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②引入-OH 的方法:烯加水,醛、酮加氢,醛的氧化、酯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糖分解为乙醇和CO 2③引入C=C 的方法:醇、卤代烃的消去,炔的不完全加成,*醇氧化引入C=O 2.消退官能团①消退双键方法:加成反响②消退羟基方法:消去、氧化、酯化 ③消退醛基方法:复原和氧化 3.有机反响类型常见的有机反响类型有取代(包括酯化、水解)、加成、加聚、消去、氧化、复原等。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在高考中的地位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以其命题新颖灵活,与生产生活密切而成为高考必考内容。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一般为两个题目,一个选择题,一个大题,总分20分左右,且占化学学科总分17%左右。
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重点考查的内容。
一看高考《有机化学》怎么考?高考要求:1.江苏考试说明(附录一)2.近三年高考有机化学试题(附录二)3.近三年来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统计和分析通过对江苏考试说明和近三年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统计和分析,有机化学部分高考要求为:知识要求:(1)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分类和命名;(2)官能团性质及其相互转化;(3)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判断和书写;(4)有机物的制备、鉴别、分离等基础实验;(5)有机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的判断;(6)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7)键线式的识别,以及现代物理方法的应用;(8)高分子和单体的互定;(9)由官能团联系糖类、油脂、蛋白质等(10)有机物计算。
能力要求:以有机化学为载体考查学生观察、理解、判断、推理、分析、迁移和计算能力。
命题趋向:1.试题分布保持稳定根据近年来命题情况来看,有机化学在高考试卷中仍保持稳定,第I卷中的选择题1题的可能性较大,且以有机物的性质判断和简单的有机计算为重点。
第II卷综合题为一题15分左右,以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推断为重点。
2.试题难度保持稳定有机化学试题的综合性较强,难度不会太大。
3.试题呈现方式保持稳定(1)试题提供一种新的物质,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往往是多官能团的复合体,以考查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知识等。
(2)以新药品新材料的合成为情景,引入一些新信息,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确定分子式,分析反应类型,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等,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给出部分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或者部分数据,推导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等。
(4)也可能有无机与有机简单的联合试题。
(5)应注意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查。
二看一轮复习后学生《有机化学》掌握的怎么样?学生情况分析:应该说通过一轮复习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很大提高,但通过市期末调考和三月份质量检测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普高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轮复习后有机化学部分学生还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点零乱、存在遗忘或混淆,未能有效地建立知识网络;2.审题能力差,信息获取能力弱,有机合成与推断的解题能力差,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3.解题的技巧掌握不到位,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不高,导致题目不能做完;4.各类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如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几个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5.有机实验和计算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三看二轮复习《有机化学》专题我们该怎么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1.落实基础,着力构建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网络和体系2.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解题技巧和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专题设计:一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二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三有机化学实验。
课时安排:每小专题用三课时完成。
训练安排:每小专题安排一套8+4训练,大专题安排一套综合训练教学内容:小专题一: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网络构建:1 .烃及烃的衍生物之间相互转化2.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直线型转化:(与同一物质反应)醇醛羧酸乙烯乙醛乙酸炔烃稀烃烷烃有机金三角型转化:要点串讲:1.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主要性质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3.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与共平面4.有机反应的几种类型5.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6.有机物燃烧规律小专题二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网络构建:分子式结构简式有机结构反应条件特征性质验证合理性转化关系量的关系找到得分点题给信息规范加H2 加H2O2 O2 O2 O2卤代烃烯烃醇答题要点串讲:●1.有机合成推断常见题型●2.有机合成推断常见突破口3.有机合成推断解题方法:顺推法、逆推法、分层推理法小专题三有机化学实验要点串讲:1.重要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溴苯、乙酸乙酯)的制备。
2.重要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卤代烃、醇、醛、酚、羧酸、酯、糖)检验或鉴别、提纯等实验。
3.基本操作:分液、萃取、蒸馏、分馏、回流、水浴加热、银镜反应、糖类的水解等,分液漏斗、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的使用。
教学方法:学生看书,巩固基础;专题讲解,构建网络;精练精讲,提升能力学法指导:1.回归教材,巩固基础二轮复习要指导学生认真看书,加强记忆,加强理解,归纳零星知识,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落实双基,着力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
2.强化训练,提高能力训练是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练习,让学生不断强化巩固基础知识,逐步形成审题、析题、解题的习惯和能力,并对某些难点、易错点的知识进行反复强化训练,最终达到能让学生熟练掌握的目的。
3.树立信心,沉着应战有道是“考试一半靠心态”,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高考成功的关键。
在平时的训练中,把自己置于一种仿真的状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对答题的速度、答题的规范做出严格的要求,克服对答有机题难的心理障碍。
4. 规范书写,力求高分有机试题答案中符号多、结构复杂,对书写的规范性要求很高。
许多同学可以把某些物质推断出来,但由于自己的习惯不好,写得不准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平时训练中应很抓书写规范。
总之,有机化学复习专题的设计应以“两纲”、“一本”为依据,结合历年高考试题的热点,具有针对性强和选择性好的特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达到抓住考点,突出重点,强化热点及弱点,突破难点之目的,注意思路、方法、技巧的形成,体现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附录一:2011年江苏考试说明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部分(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的常见官能团,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认识手性碳原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不包括立体异构体),能判断并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5)了解加成、取代、消去、加聚和缩聚等有机反应的特点,能判断典型有机反应的类型。
(6)了解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认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7)知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8)了解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9)能根据合成高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其链节和单体,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10)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安全和科学使用,认识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对环境、健康产生的影响,附录二:近三年高考有机化学试题2010江苏9.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
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MnO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A.可用酸性4Na CO、NaOH溶液反应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23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2种19. (14分)阿立哌唑(A)是一种新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由化合物B、C、D在有机溶剂中通过以下两条路线合成得到。
(1)E的结构简式为。
(2)由C、D生成化合物F的反应类型是。
(3)合成F时还可能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5的副产物G,G的结构简式为。
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4)H属于α-氨基酸,与B的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H能与3应,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写出两种满足上述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
(5)已知:,写出由C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答案】(1)(2)取代反应【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有机物合成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和根据条件进行有机合成,同时也要关注重要官能团的性质。
(1)比较容易,就是羟基上的B和Br进行取代,可知其结构为(2)同样通过F的结构式分析可知由C、D合成化合物F仍然是卤素原子与H的取代反应(3)通过对其相对分质量的分析可知,出来发生取代反应外,又发生了消去反应,故其结构为;(4)综上分析可知,在H分子结构中,有苯环、氨基、羧基、羟基,由此不难得出其分子结构为和;(5)关注官能团种类的改变,搞清反应机理。
【备考提示】解答有机推断题时,我们应首先认真审题,分析题意,分离出已知条件和推断内容,弄清被推断物和其他有机物的关系,以特征点作为解题突破口,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排除干扰,作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取的方法有:顺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正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逆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逆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多法结合推断(综合应用顺推法和逆推法)等。
2009江苏10.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10-羟基吉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0H16N3O5B.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D.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反应19.(14分)多沙唑嗪盐酸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1)写出D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和▲。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②与Na2CO3 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③水解后的产物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E→F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由F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X(C10H10N3O2Cl),X的结构简式为▲。
(5)苯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
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R-Br+NaCN →R-CN+NaBr; ②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③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2008江苏2.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D .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r 2FeBr 3Br+ HBr11.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